认证主体:张**(实名认证)
IP属地:山西
下载本文档
5鼎保密★启用前高三历史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思想反映出该时期A.神权政治色彩浓厚B.诸子百家学说的异变C.国家战备需求紧张D.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2.西汉时期,无论贵贱均重厚葬,否则后人将被视为“不孝”。汉武帝的茂陵曾遭到后世军队的三次大型盗掘,但挖走的黄金不及茂陵所藏的一半;汉废帝、海昏侯刘贺墓中也有丰富的陪葬品,出土了378枚、总重达100千克的金器。据此可推知,西汉的厚葬风气A.巩固了中央集权B.改变了货币结构C.彰显了国家富强D.激化了社会矛盾先。”他在推行改革时又说:“自上古以来及诸经籍,焉有不先正名,而得行礼乎?”“依A.以儒家礼制重构北魏政治秩序B.借助中原文化推动鲜卑族汉化C.倚重高门士族维护自身的统治D.认识到北魏迁都洛阳的重要性4.表1为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规定的各道州赴京省试名额。这一规定表1道/州每道/州名额(人)明经科东监、同州、华州、河中府7C.大幅削减教育考试开支D.推动了科举规范化发展俸禄的高低;“职”仅作为文官的加官(即荣誉衔);官员基于朝廷需要、个人才能担任实际A.“三冗”问题的突出B.程序性分权的推行C.中央集权得到强化D.边疆危机趋于紧迫6.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京师、湖南各接纳江西籍移民57万,湖北约有55万,河南有万余,合A.江西地区成为主要战场B.湖南经济居于全国前列地缘政治格局的转变,其关键点则在于朝鲜A.关注了民族危机的背景B.认为日本是变法的推手C.强调甲午战争的积极面D.着眼于宗藩体系的瓦解8.图1为广东省农民协会创办的《犁头》周刊上刊登的漫画《我们的过去,我们的现在,我们的将来》(1926年)。该漫画图1A.体现无产阶级立场B.提出新三民主义思想C.宣扬工农武装割据D.确立反帝反封建目标9.表2为摘自1936年《商业月报》对中国火柴企业的统计。该表揭示出此时民族火柴业企业资本额(万元)占比(%)大中华5万以下(54家)资本不明(35家)一一C.积极开拓海外市场D.资本高度分散10.1947年8月,华东解放区滨北专署(鲁东地区)规定:“民侠每人每天秋粮二斤八两或麦粮二斤十两,烧草三斤”;前方民工“每人每天菜金四十元”,后方待命民工“每人每天菜金二十元”。此外,还提供鞋子、医药费、灯油车油费、办公费、马牛费等。该规定旨在A.支援淮海前线作战B.减少我军后勤消耗C.落实土地改革政策D.保障战争物资供应11.1955年下半年,中国民主同盟对高级知识分子情况进行调查和整理,把存在的问题概括长李维汉汇报给周恩来。开展上述调查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战略出现方向性调整B.科技事业取得重要成就12.公元前406年,雅典在与斯巴达的阿吉纽西海战中获胜。斯巴达方面损失70余艘战船,A.体现了雅典的严明军纪B.反映了直接民主的局限C.瓦解了希腊各国的同盟D.有利于打击斯巴达阵营13.印加人在天文、历法和数学领域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在其首都库斯科,印加人在城行周期是365天零6小时,并据此制定了太阳历。这说明印加文明A.重视农业的发展B.代表古代天文学最高水平C.重视宗教的仪式D.致力于人类早期地外探索历史试题第3页(共7页)14.到16世纪,奥斯曼帝国已使部分欧洲基督徒改信伊斯兰教,并向外界展示了不同于欧洲这一现象的主要成因是A.天主教会内部积弊日深B.新旧两派根本立场冲突C.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D.罗马教廷完全丧失人心15.1929年10月,华尔街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价格突然暴跌,短短一周时间美国股市损失的金额相当于当时美国10年的财政预算。至11月,抛售风潮导致的股市损失达1600亿美A.大萧条加剧了战争风险B.美国经济实力严重下滑C.美国政府摒弃市场调控D.大萧条使列强矛盾升级5A.民众婚育意愿B.医疗保障水平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种城郭农业的分布除具有前述时间上的长期性,也具有空间上的普遍性。此外,建立城郭、从事农耕的经营方式也是汉代移民戍边的一般模式。而汉代乡村也具有较高的手工依旧还是制作和交易人民日常生活用品的小工商业形态。乡村市场的形成则是乡村工商—摘编自王越《汉代城乡关系研究》历史试题第4页(共7页)方面也是生产组织。它们是一个个坚固且孤立的存在,坞堡及其附近就是所有活动范围,生产生活都是自给自足。与城市逐渐破落形成鲜明对比,坞堡壁垒的诞生表明当时的社会经济中心开始转移向乡村。秦汉之后城乡区域分离的局面由此改变,城乡关系不甚明显,逐渐回归一体化状态。而自进入北魏到隋唐全国统一,南北方社会经济均有复苏或发展,城市逐渐走出衰败状态而开始复兴。战乱时移民的到来及坞堡壁垒内自给自足经济的繁荣,也促使乡村飞速发展。在此基础上,秦汉之后的城市与乡村的分离现象,又继续——摘编自王文兵《变革中转型——唐宋社会多视角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城乡产业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魏晋至隋唐时期城乡的变化,并对“城乡一体化”状态进行简要阐释。(12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表3徐悲鸿年表(1895—1953年)1895年生于江苏宜兴一贫寒人家,父亲徐达章为民间画师1901年在家由父执教,开蒙读书1911年1914年任当地女子学校图画教员1917年原配夫人病逝。持康有为介绍信,经天津去北京1918年结识蔡元培,被聘为北京大学导师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1919年携恋人蒋碧薇赴欧,开启8年的留学生涯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创作国画《雄鸡》1939年为抗战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的主演王莹创作油画1942年1948年1949年当选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1950年带病创作油画《人民的毛主席》(未完成)1953年为志愿军寄《奔马》一幅—摘编自裔萼《徐悲鸿画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徐悲鸿生平的重大转折点,并简述理由。(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徐悲鸿的生平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突出时代背历史试题第7页(共7页)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美国独立后,乘欧洲列强在非洲、亚洲争夺殖民地之机,在北美大陆大肆扩张。美国统治集团一直把向西部扩张作为国策,尤其是南方的奴隶主集团,更充当了领土扩张的急先锋。很快,美国政府的侵略目光便落到了近邻大国墨西哥身上。美国不断向加利福尼亚、新墨西哥等墨西哥领土移民,并与墨西哥政府发生纠纷。1846年,美国政府向墨西哥宣战,美墨战争爆发。1848年,双方签署《瓜达卢佩·本国一半以上的领土共230万平方公里,美国则付给墨西哥1500万美元作为“补偿”(此战美国耗资9750万美元)。通过美墨战争,美国一跃成为地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大国,并成为美洲的主宰。——摘编自许海山《美洲战争简史》材料二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失去了昔日的欧洲霸主地位。19世纪70年代,法国政府致力于国内经济的复兴和重整军备。此时德法力量对比悬殊,复仇战争尚无从谈起。但是,民族复仇主义的思潮却一直在法国社会回荡。1886年,布朗热出任法国陆军部长,要求收复阿尔萨斯、洛林,燃起对德国复仇的沙文主义狂热。当时,保加利亚危机正呈现出俄国可能军事干预的迹象,俾斯麦因此忧虑法国将趁机开战。1889年,德国征召7.2万名后备役军人在洛林集训。同年,当法国加强东部边境军事力量时,俾斯麦向国会提出了新的“7年期”强军计划。俾斯麦还在国内渲染法国侵略意图的舆论,制造了一场法德关—摘编自唐贤兴《近现代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美墨战争进行评价。(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墨关系、法德关系在战争后的不同及原因。(10分)昏侯墓出土100千克金器),这一现象在全社会盛行必然改变货币供给结构,B项正确。厚葬属于社会文帝对迁都的认识,排除D项。现权力制衡的程序性安排,B项错误;该制度主要针对文官体系,与边疆危机无直接关联,D项错误。6.答案C命题透析本题以明代江西移民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思路点拨材料显示,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江西向京师及各省输出移民220万,而本省仍保留816.4万人口,说明江西人口基数庞大且流动性强,为赣商发展提供了商业网络基础,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战争,A项错7.答案A命题透析本题以有关戊戌变法的观点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思路点拨材料中两种观点均将戊戌变法置于民族危机背景下考察,前者强调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后变法呼声高涨,后者关注日本崛起对以清朝为核心的东亚格局的冲击,A项正确。仅第二种观点提及日本作用,B项错误;第一种观点未肯定甲午战争的积极影响,C项错误;宗藩体系瓦解仅为第二种观点的部分内容,D项错误。8.答案A命题透析本题以《犁头》周刊漫画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思路点拨1926年《犁头》周刊刊发的漫画将“帝国主义”“军阀”等标注为被推翻对象,明确站在被压迫阶级立场批判社会剥削势力,A项正确。新三民主义思想由孙中山提出,B项错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形成于1927年秋收起义后,C项错误;1922年中共二大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D项错误。9.答案B命题透析本题以近代中国火柴企业的发展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学科思路点拨1936年《商业月报》的统计数据显示大中华火柴企业资本额占比达33.9%,前两大企业合计占比超过40%,表明民族火柴业已呈现垄断倾向,B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的是资本结构,“大中华”“振业”虽有爱国主义宣传色彩,但不能代表整个行业,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海外市场数据,C项错误;资本集中度高达80%证10.答案D命题透析本题以华东解放区对民工待遇的规定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思路点拨1947年滨北专署对民工待遇的详细规定(即粮草定量、菜金分级、物资保障等),旨在调动民工革命积极性,保障战争物资的供应,D项正确。淮海战役始于1948年11月,A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提供物资会增加后勤负担,B项错误;该规定针对民工待遇,与土改政策无直接关联,C项错误。命题透析本题以新中国成立初期对高级知识分子的调查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学科素养的考查。思路点拨1955年民盟对高级知识分子问题的调查(“六不”问题)反映出当时国家建设需求与人才使用状况存在严重脱节,C项正确。此时仍处于“一五”计划期间,战略方向未变,A项错误;调查针对人才问题而非科思路点拨印加人通过建立天文观象台和制定精确的太阳历,将天文学知识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历法直接思路点拨16世纪新教徒将奥斯曼帝国入侵视为上帝对罗马教廷的警告,这一现象主要源于天主教会长期存在腐败、进行赎罪券买卖等内部积弊,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新教与天主教存在矛盾而非新旧两思路点拨根据材料中美国股市暴跌及巨大经济损失可知,美国经济实力因大萧条而严重下滑,B项正确。思路点拨二战后苏联人口数据(出生率、死亡率、结婚率)的波动直接反映了战后经济重建对社会生活的深事、生产核心。北魏至隋唐,城市逐渐恢复,乡村因移民和坞堡经济继续发展,城乡分离现象重新出现。堡为中心的自给自足经济单元,兼具军事防御和生产功能,乡村经济地位上升,城乡界限趋于模糊。这种特殊状态一方面维持了战乱时期的社会经济运转,另一方面也为北魏至隋唐时期的经济重建奠定了基础。(6分,言之成理即可)18.命题透析本题以徐悲鸿生平经历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历史探究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答案要点(1)转折点及理由:①父亲病逝:从传统家庭走向变革中的社会,开始职业艺术生涯;②结识蔡元培并任北大导师:进入新文化运动中心,形成系统的艺术革新思想;③赴欧留学:系统掌握西方绘画技法,奠定中西融合的艺术风格;④当选全国美协主席:艺术理念获得新中国认可,引领国家美术事业发展。(6分,言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