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史学史概述

研究西方史学史,应研究历代西方历史学家的史学思想,以及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他们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背景。另外,我们还要研究西方史学流派,研究它们的过去与现在、繁荣与式微、成就与问题,特别是那些体现某一时代史学发展潮流与方向的史学流派。我们要在西方史学的流变中作出动态的考察,开拓视野,扩展知识领域,方能纵横比较,上下连贯,以更广博的视野看历史。

古典史学

简述:西方古典史学,广义地说,通常指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的史学,它是西方史学的母体。其肇始于古希腊人的天才创造,发扬于古罗马。西方古典史学为后世的西方史学确立了一种范型,一种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支配西方史学的范型。

历史背景:希腊史学发生的文化背景,从外部来说是东方文化的影响。希腊文明直接受益于先行的埃及、巴比伦文明。从内部来说,应当论及古希腊哲学,唯物主义的哲学传统、神话和史诗与史学的产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古罗马有其特殊的历史沿革、地理环境以及独特的政治文化,以及对古希腊文化的传承,它独具一格的史学也应运而生。

主要代表人物及著作

1、希罗多德《历史》

希罗多德(Herodotus)的《历史》(The Histories)是西方最早的一部历史著作,又名《缪斯书》、《希波战争史》。《历史》内容丰富,生动地叙述了西亚、北非以及希腊等古代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生活图景。《历史》每一卷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主题。希罗多德游历四方,他对各民族基本上都能做到一视同仁,不抱偏见。由此,他被认为是第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史学家,《历史》也就成为西方最早的一部“世界史”。

2、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流传至今的按编年体记事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History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共八卷。但是其只写到公元前411年冬天就突然中断了。修昔底德(Thucydides)关注的是当代史,对久远的历史漠不关心;他深受“智者运动”的影响,具有怀疑主义以及人文主义精神;他强调历史学应该描述历史真实;他开创了西方政治军事史传统。

3、色诺芬《希腊史》和《长征记》

《希腊史》(Hellenica)是色诺芬(Xenophon)试图续写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一部史学著作,时间从公元前411年,一直到公元前362年的曼提尼亚战役。色诺芬在材料的取舍上,对有利于斯巴达的事件大肆渲染,具有严重的个人倾向及好恶。《长征记》(Anabasis)是作者根据自己参加雇佣军远征西亚又率军返回希腊的亲身经历整理而成的,共七卷。色诺芬在里面充分表现了“希腊精神”,即大力渲染希腊人热爱自由、勇敢虔诚的优秀品质。因此,本书也存在着大量主观的描述。但是,这两本著作仍然不失为很珍贵的史料。

4、费边·匹克托和老伽图

两位是古罗马早期史家的代表。费边·匹克托(Fabius Pictor)是最早的罗马史家,以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为榜样,用自己的方式把诗意的想像和祖先的虔诚转变为历史的写作,代表作《罗马史》(也叫《编年史》)。老伽图(Cato the Elder)是罗马史学的真正奠基者,宣扬“罗马至上”。代表作有《罗马历史源流》和《农业志》,前书是第一部以拉丁语写成的历史著作,记载了罗马城和意大利一些其它城市的历史,是后世罗马史的范例;后书是现存最早的一部拉丁散文著作,它是老伽图仅存的作品,是研究罗马共和国时期农业经济的重要史料。

5、萨鲁斯特和恺撒

两位是古罗马史学发展时期的代表人物。萨鲁斯特(Sallustius)是继老伽图之后,继续为罗马政治史奠基,他是共和主义者,抨击弊端和腐朽,有着叙事严谨的才能,不偏不倚的客观态度,简洁的语言文字,代表作《喀提林阴谋》和《朱古达战争》。恺撒(Julius Caesar))善于叙事,寓论于史,采用第三人称,保持客观冷静叙述战争实录。代表作《高卢战记》和《内战记》。

6、蒂托·李维和塔西佗

他们是古罗马史学的顶峰。李维(Livy)撰史的目的是记录“世界最优秀民族的业绩”,他的《建城以来史》(又名《罗马史》)是一部罗马人民全史,时间上跨越古今,是将编年史与叙事史相结合的通史著作,其中还体现了对罗马先人创业精神的讴歌,同时他还用优美的文笔来叙述历史。但是李维有相信历史宿命论,以及对史料缺乏批判精神等缺点。塔西佗(Tacitus)是古罗马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他的史学思想是反对暴政、歌颂共和、痛恨暴君、求实精神以及文笔简洁。但是他在治史实践中却表达出鲜明的个人爱憎,代表作《历史》、《编年史》、《演说家对话录》。

中世纪史学

简述:在神学史观影响下,从纵向看,中世纪史学相对于希腊罗马时期蓬勃发展的古典史学,显得落后;从横向看,与同时期熠熠生辉的东方史学比较,也相形见绌。这时的西方史学在僧侣的庙堂,它所叙述的对象在空渺的彼岸世界。然而,古典史学的传统却通过拜占庭历史学家的努力,得以一脉相传,显示出比同时期的西欧史学更多的世俗性。

历史背景: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到14世纪左右文艺复兴时代的到来,在这将近一千年基督教处于“万流归宗”的历史时期,基督教史学取代了古典史学,神学史观统治着西方史坛,基督教的史学理论改造了古典史学,史学也为宗教意识形态的构建作出了贡献。

主要代表人物及著作

1、早期史家奥古斯丁

奥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是基督教早期神学、哲学和政治思想的集大成者,著作达93种,他的代表作有《上帝之城》和《忏悔录》。他确立了基督教的世界史理论:认为世界上存在两个国度,上帝之城和地上之城,前者是光明,后者是黑暗,教会是两者的桥梁。同时,奥古斯丁发展了中世纪的历史时间概念:历史始于创世纪,终于末日审判。

2、格雷戈里、艾因哈德和尼特哈德

三位是中世纪法国史学的主要代表。格雷戈里(Gregory of Tours)被誉为“蛮族王国的希罗多德”,代表作《法兰克人史》(History of the Franks)。艾因哈德(Einhard)是查理大帝的秘书,代表作《查理大帝传》(The Life of Charlemagne) 。尼特哈德(Nithard)是唯一一个不是教士的史学家,他的代表作《历史》(四卷本)真实记载了加洛林王朝解体的历史。

3、比德和安瑟伦

两位是中世纪英国史学的主要代表。比德(Bede)被誉为“英国历史之父”,是11世纪诺曼底征服前英国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他的《英吉利教会史》(Ecclesiastical History of the English People)最早以基督降生之年作为纪年基准(A.D)。安瑟伦提出了世俗化的人类整体论。

4、鄂图

鄂图(Otto of Freising)是中世纪德国史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史学思想相对客观、真实,把德国史学带上了第一个高峰,也为德国史学在近代的充分发展铺下了基石,代表作《双城史》。他被誉为“中世纪最伟大的历史学家”。

5、普洛科匹阿斯(Procopius)

拜占庭史学的杰出代表。他的《查士丁尼皇帝征战史》8卷,讲查士丁尼的扩张史,涉及军事、内务、各地历史遗迹、风土人情等。《秘史》是关于查士丁尼和帝国将军贝利撒留私生活的书。前者把皇帝和将军描述得光彩照人,后者则把两人描述成人间禽兽。这也从侧面体现出作者的历史写作不严谨。

近代史学

简述:近代西方史学的发展历程大致是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直至19世纪。文艺复兴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更开启了西欧历史的伟大转折,西方史学也迎来了近代文明的曙光。

历史背景:在14世纪,尤其15、16世纪西欧的农本经济没落,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新航路的开辟,分散的世界逐渐连为一体。在各因素急剧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西方史学也发生了转变。

主要代表学派及著作

1、比昂多派

比昂多派(Biondo Flavio)重史,主要贡献在考古与文献校勘学。瓦拉(Valla)是比昂多派的主要代表,他的代表作《君士坦丁赠与的辨伪》用内证法,证明了矮子丕平所谓的“君士坦丁大帝的赠礼”文书是伪造的。这一成就,为新教改革势力反对教皇制度提供了有利武器。

2、佛罗伦萨历史学派

该学派重论,重说理、论证。代表人物有马基雅维里(Machiavelli)和奎恰迪尼(Francesco Guicciardini)。马基雅维里的代表作有《论李维》、《君主论》、《佛罗伦萨史》。马基雅维里有着政治本位的功利主义的史学思想:强调历史知识的重要性;以“性恶论”为理论基础的政治学思想;鲜明的人文主义思想,不以上帝的意志,而是用人的行动来解释历史的变化。奎恰迪尼着重政治史,比马基雅维里更为悲观,他认为历史是复杂的,真相难以发现,但他史料丰富却不重考证。代表作《意大利史》、《佛罗伦萨史》。

3、博学时代的史学:法国早期博学派

此学派系统收集,整理并编订法国中世纪史料。皮埃尔·匹陶(Pierre Pithou)开风气之先,安德烈·度申(Duchesne)拥有多部著作,收集整理许多史料,代表作《古代诺曼史家著作》,杜·孔日(Charles du Fresne Du Cange)成为中世纪语言学的创立者和拜占庭学的奠基人。

4、圣摩尔派

路客·达希里(Luc D'Achery)是“摩尔博学派之父”,代表作《中世纪未刊文献集成》,让·马比昂(Jean Mabillon)在史料批判方面是同时代最好的,1081年,他的《古文字学》体例奠定了古文书学和古文字学的基础。博尔拿·德·蒙福孔(Bernard De Montfaucon)的研究集中在希腊古文字学和考古学的两个领域。

5、波兰达斯派

路斯威德(Herbert Rosweyde)神父为学派创始人;波兰达斯将学派发扬光大,将基督教世界出现过的圣徒按期圣徒节在公历上的顺序编排起来;丕皮布洛奇(Daniel Papebroche)以史料真实与否以及与事实是否相符作为衡定史料价值的准则。

6、理性主义史学

理性主义史学的哲学基础即是理性主义。比较系统的历史哲学兴起。主要代表有法国孟德斯鸠(Montesquieu)与伏尔泰(Voltaire),英国休谟(David Hume)与吉本(Edward Gibbon),德国哥丁根大学学派和康德(Immanuel Kant),意大利的维柯(Giambattista Vico)。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是一部重大通史之作,写作严谨。康德是古典哲学奠基人,他认为历史是在运动中有规律地前进的;历史是由人类集体共同创造的;恶推动了历史;历史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一个内部是立宪共和政体,外部是国际永久和平,从在和平竞争中充分发挥才智的理想境界。“历史哲学”这一概念最早是伏尔泰提出的,14世纪阿拉伯史学家伊本·卡尔顿的历史哲学,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历史哲学的先声,维柯是18世纪西方最早系统提出历史理论的人,是西方历史哲学的真正奠基者。

7、浪漫主义史学

浪漫主义史学与理性主义史学不同,浪漫主义肯定中世纪历史价值,强调历史的个体性与多样性和民族性。代表人物有赫尔德、缪勒等。赫尔德(Herder)是德国浪漫主义史学的主要来源,其代表作《人类历史哲学思想》全力研讨维柯,他认为历史是曲折上升发展的;人类的历史就是文化史,摒弃西欧中心论。来自瑞士的缪勒(Muller)首先将浪漫主义史学思想变成史学实践,强调历史个体的平等性;以一种诗化的情感来描写历史中的人与冲突;反对法国大革命,代表作《瑞士史》和《欧洲各国通史》。

8、客观主义史学

兰克(Leopold von Ranke)开创了客观主义史学,又称历史研究的科学学派,倡导秉笔直书,通过史料的批判如实地再现历史。主要代表作《拉丁与条顿民族史》、《教皇史》、《英国史》等。但是客观主义史学只重视研究政治史;主张“西欧中心论”;它承认上帝对历史的影响。

9、实证主义史学

实证主义史学主张在社会历史研究中,应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历史的方法,从经验事实出发观察和研究人类社会,并揭示人类历史的规律。实证主义史学可以说是对兰克客观主义史学的一种批判、超越与发展。

现代史学

简述:20世纪以来,西方史学新陈代谢的过程明显加快了,伴随着历史的变迁,传统史学走向了新史学。

历史背景:20世纪是大变革的时代,两次世界大战、40年冷战、社会科技与文化的变革、资本主义的荣与衰、社会主义进程的得与失等,使得史学也在震荡中得到大的转变。传统史学走向了新史学。

主要历史流派

1、新史学

新史学是人们对20世纪初以来在西方史学活动中出现的新思想和新方法的统称。它最基本的特征是史学领域的增大,促使历史学与社会科学及某些自然科学的结合;并且带来了历史研究方式的变化:从叙事向分析转变;坚持用厚今薄古的态度和进化论的思想进行研究,特别重视那些有助于解决当前社会各种问题的历史主题。

2、年鉴学派

年鉴学派得名于其核心刊物《年鉴:经济·社会·与文化》,一共有三代人物:第一代费弗尔(Febvre)、马克·布洛赫(Marc Bloch);第二代布罗代尔、费尔南等;第三代雅克·勒高夫等。年鉴学派提出了两大主张:其一提倡“全面的历史”,即扩大历史的研究范围;其二打通史学与社会科学。布罗代尔提出三种历史时间:长时段(地理时间),中时段(社会时间),短时段(个体时间)。年鉴学派的不足之处在于史家陷入方法崇拜,热衷于手段的标新立异,任意解释史料和设计模型,历史被各种模式、时段的切割而碎化。

3、计量史学

计量史学最大的特征就是运用自然科学中数学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定量分析主要研究事物的数量关系,定性分析主要研究事物的性质,传统史学实际上是运用定性的方法。因此,计量史学出现的本身就是对传统史学的否定。拉布卢斯(Ernest Labrouses)在巴黎大学任教时,带动了年轻一代的年鉴派史学家从事计量历史的研究,他无愧于法国计量史学派的真正领袖。计量史学促使历史研究走向精密化,以及检验和修正了传统的看法,是历史研究的一大进步。

THE END
0.第4课欧洲文化的形成知识清单2025(3)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学、艺术、史学对欧洲的人文精神传统和文化载体风格产生较大影响;现今欧洲文学、建筑、史学、历法等各个方面均能从古希腊罗马中找到源头。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头。(4) 中古西欧文化中世纪:指从公元5世纪后期到公元15世纪中期,是欧洲历史三大传统划分(古典时代、中世纪、近现代)jvzquC41o0€yzt3eqo5tqoy176;6:?=:0jznn
1.虚构的古希腊文明——欧洲“古典历史”辨伪第六章古印欧语系2.欧洲人崇拜印度的原委 在德国,“1803年,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对印度的激情甚至更少限制:‘一切,绝对的一切,都有印度源头。’……施莱格尔认为,埃及被印度人殖民化和文明化了。他对这一点是如此深信不疑,以至于他援引埃及建筑的壮观来证明印度种族的伟大。……施莱格尔还认为,犹太文化受到了埃及人的影响——你会记得,埃及 jvzquC41hctrknsqxgr/exr1tggeg{496:;799;;639:9=8479
2.人教版(2023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全册教学与(7)史学:古希腊也是欧洲史学的源头。希罗多德的《历史》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也是西方史学的经典之作。;2.古罗马文化(请结合教材内容,自主归纳知识要点) ;提示: ;知识点二 中古西欧文化 1.背景 (1)国家建立:西罗马帝国灭亡和日耳曼民族南下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地区建立了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51712:4:24925:6232663<;0ujzn
3.辉煌的希腊史学:领先于当时的世界,是西方史学的开端希腊作为世界主要古文明之一,它留下的辉煌文化至今让人瞻仰。史学,是希腊文化中的一大辉煌成就。从纵向来看,希腊史学是欧洲古典史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欧洲史学的开端,它开创西方史学的优良传统。从横向来看,希腊史学在当时世界上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这里出现了先进史学理念,众多优秀的史学作品,让其他文明难以匹敌。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412=3886315=45<5;;a716:94::?80|mvon
4.民俗学概论19世纪:德裔语言学家缪勒:从希腊诸神的名字中追寻它们的印度源头,由此认为印欧语系民族都分享一个语言源头,古雅利安语言是这些民族分散到各地时形成各自语言的源头。——启发了欧洲各国研究者的传播论。 安德鲁·朗(Andrew Lang):抨击缪勒的学说,引介泰勒的人类学理论万物有灵论和遗留物说。 (三)法国:兼蓄德、英研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e3A<536=80qyon
5.现代欧洲经济发展的源头(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书评现代欧洲经济发展的源头 亨利·皮朗是研究中世纪城市、商业可谓最有深度的历史学家,而这本《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是汗牛充栋的中世纪史书中为数不多的不以政治而以商业经济为主线的著作,这让我们看到了西欧经济的演化过程,很有意思的视角。 一、蛮族入侵之前(5-8世纪)从5世纪至8世纪间,叙利亚人的航海业活跃于jvzquC41dqul0mtwdct/exr1tg|jg€437882:?<1
6.第4课欧洲文化的形成课件2024类别 代表人物 地位、影响 哲学 文学 艺术 史学 苏格拉底柏拉图奠定西方哲学基础亚里士多德史诗:《荷马史诗》戏剧(悲剧、喜剧)雕塑:米隆《掷铁饼者》建筑艺术:帕特农神庙希罗多德《历史》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西方文学创作源泉欧洲史学的源头【自主学习】悦读教材P21-22,完善下列表格 3、成就和谐与美感、jvzquC41yy}/|}m0eun1|thv1;19B89254ivvq
7.第八届青年史学家论坛:“历史周期律”与盛衰之变青年史学家论坛发起于2014年《历史研究》杂志创刊60周年之际,旨在搭建青年史学家交流平台,推动新时代中国史学繁荣发展,是为数不多横跨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与世界历史领域的史学论坛。 本届青年史学家论坛由中国历史研究院、上海大学主办,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研究杂志社、上海大学文学院承办,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和jvzq<84kyj4du|s0ep5{f}142822B4v42822B7;a7976:;50unuou
8.科学研究项目资助: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近代列强南海政策与中国海洋权益维护研究(1840-1949”(22&ZD232)参见曲升:美国“海洋自由”观念的欧洲源头(1643-1785),史学集刊,2024年第3期,第47-60页[详细] 学术论文:曲升: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缘起之国际政治学分析 2024-02-11 摘要: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jvzquC41fqth{jmck{{/sosw0gjv0ls1mzk0qyo
9.西方文明探索(1)古希腊文明西方文明有2个源头,一个是古希腊的求知西方文明有2个源头,一个是古希腊的求知,另外一个是希伯来人的基督。趁着有时间,把自己之前的一些认知总结一下,今天先说古希腊文明。 (1)为什么文明起源于四大古国,而科学最终起源于西方。 人类由东非大峡谷走出,第一个文明肯定也必须是建立在离它最近的地方,就是埃及,因为这里有一条大河——尼罗河,由此给与了农jvzquC41zwkrk~3eqo555;<492=5887553968?8
10.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核心知识点(4)史学:古希腊也是欧洲史学的源头。希罗多德的《历史》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也是西方史学的经典之作。 4、古罗马文化(1)古罗马法律①公元前450年左右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契约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利益,成为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41633?4823912:5252653::0uj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