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到来之前的北美洲文明社会

原作: 迈克尔-普劳德博士

新法兰西之前的北美: 可追溯到 1.1 万年前的原住民领地

将近 11000 年前,来自南方的原住民开始探索这片在现代成为新法兰西的领土。这些男人和女人来到后来被称为北美洲的地方,标志着人类开始在这片完全被冰雪覆盖的土地上定居。

悬崖宫殿,梅萨维德国家公园/ 图片

在这篇引人入胜的文章中,米歇尔-普洛德揭示了新法兰西历史(或者说史前史)中广为人知的一面。他带领读者探索了在第一批欧洲定居者到来之前的千年里,居住在新法兰西主要定居区--阿卡迪亚、圣劳伦斯河谷和路易斯安那--的各种土著文明,易洛魁人、休伦人、因努人和纳奇兹人的早期祖先,以及他们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

许多原住民相信,他们生活在漂浮在原始海洋上的大海龟背上。在安大略省伦弗鲁县离渥太华河不远的地方发现了这个用琥珀色皂石雕刻而成的小神像,神像上装饰着刻痕图案。雕像的制作年代不详,但很可能早于法国人到来的时间。/ 加拿大文明博物馆 Marie-Louise Deruaz 拍摄的照片

通过使用最新的考古数据,我们了解了这些民族--易洛魁人、休伦人、因努人和纳奇兹人的早期祖先,并突出了他们在社会组织、经济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的文化差异。

读者可能会惊讶于他们生活方式和文化的演变,以及在我们称之为 "史前 "的最后一千年期间,他们的社会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例如他们的饮食习惯。

滨海地区

概述

史前时期的阿卡迪亚居住着阿尔冈基人。新不伦瑞克省东南部和缅因州的帕萨马科迪人、圣约翰河流域的马莱西特人以及新不伦瑞克省北部、新斯科舍省、爱德华王子岛和加斯佩西部分地区的米克马克人都有一些共同的语言特点,这使他们成为一个大家族的一部分,被命名为东阿尔冈基亚人。

领地、流动性和社会组织

例如,有些人冬季在沿海地区捕猎海豹,而有些人则喜欢在寒冷的季节到内陆地区捕猎驯鹿。与加拿大西海岸的社区等相比,这样的条件不允许建立社会等级制度。开采细粒石料是他们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的另一个原因。事实上,他们经常直接前往采石场或参与庞大的供应网络。

例如,大西洋沿岸的族群从特米斯库塔的图拉迪湖(Témiscouata)获得了带绿色的白垩石,从缅因州西北部的蒙松贡湖(Munsungun)获得了酒红色的白垩石,而新斯科舍芬迪湾(Fundy)色彩鲜艳的白垩石则被交易到阿巴拉契亚山脉(Appalachians)和圣劳伦斯河谷(St. Lawrence Valley)。此外,还有从拉布拉多北部拉马湾和米斯塔西尼地区开采的进口石英石,以及从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交汇处开采的奥农达加石英石。米克马克人可以在海上长途跋涉,就像布列塔尼角的猎人前往马格达伦群岛一样。

由于考古资料没有发现任何特定的等级制度,因此人们认为海洋地区的阿尔冈基人社会基本上是平等的。例如,米克马克人实行外婚制,确保不同族群之间通婚。父系氏族部落任命一位男性首领,但实际上他的权力有限。村落由六个核心家庭(即大约 30 人)组成,他们会分成几个小群体,在穿越领地时再次相遇。

由于考古资料没有发现任何特定的等级制度,因此人们认为滨海地区的阿尔冈基人社会基本上是平等的。例如,米克马克人实行外婚制,确保不同族群之间通婚。父系氏族部落任命一位男性首领,但实际上他的权力有限。村落由六个核心家庭组成,即大约 30 人,他们会分成几个小群体,在穿越领地时再次相遇。

一般来说,村落都由几个家庭居住,他们年复一年地返回村落。规模较大的季节性集会则在河口地区举行,因为那里资源丰富,人人都能从中受益。这些地方位于主要水道的十字路口,实际上是重要的聚会地点;划独木舟很容易到达,靠近饮用水源,可以沐浴阳光,免受寒风侵袭。在直径约四米的圆形或椭圆形帐篷里,人们用一个直径约一米的石台组成的露天火坑烹饪食物和取暖。食物储备存放在储藏坑中,为严冬做准备;在新不伦瑞克省米拉米奇河沿岸的一个遗址中,有多达 60 个储藏坑。有些房屋甚至建在地下半米深的地方。此外,17世纪耶稣会士的著作中提到了一种抵御寒冷的隔热技术,即在房屋墙壁上铺两层桦树皮,中间隔一层苔藓。

饮食习惯

在蛤蜊死后,经过钻孔(产生 Entobia)和结壳的旧魁蚶壳 。/ 照片 由 Wilson44691 提供,维基共享资源

沿海地区有丰富的动物资源,如海洋哺乳动物、咸水鱼和淡水鱼、候鸟和软体动物。人们在河口撒网捕捉鲑鱼,在近海捕捞鳕鱼。在退潮时露出水面的地方和湖泊出口处,人们还用木桩筑坝捕鱼。滩涂上盛产软体动物(牡蛎和蛤蜊),人们从淤泥中捞起成百上千只牡蛎和蛤蜊。当这些物种稀少时,土著群体会沿着河流向内陆迁移,捕猎海狸或驼鹿。

狗也可以帮助追踪驼鹿,发现海狸是否在它们的巢穴中。遗憾的是,甲壳类动物、甜浆果、坚果、养殖植物(如玉米)或野生植物(如蕨菜)的残骸几乎从未保存在考古遗址中,尽管它们是原住民饮食的一部分。哺乳动物的骨头被劈开或压碎以提取骨髓,骨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物质文化

保存在地下的原住民物质文化包括陶罐、底部有缺口的弹丸(说明弓箭的使用,与用作长矛的较宽的弹丸不同)、硬币大小的刮削器、大小不一的双面刀、由雕刻或抛光的石头制成的锛,以及许多石片,它们是石雕的废品,锋利的边缘使它们成为很好的随身刀具。动物的骨头、牙齿和象牙是制作带弧形刀刃的刀(海狸牙就是一例)、带可拆卸头的鱼叉、针和锥的理想原材料。曾经用梳子状花纹装饰的陶罐后来用缠有纤维绳的木棍来装饰;这种创新风格实际上席卷了整个美国东北部。

阿提卡梅克独木舟,体积较小,适合独居猎人及其装备使用。/ 图片 由加拿大历史博物馆提供

令人惊讶的是,容器的制作没有以前那么精细;与五大湖和圣劳伦斯河谷的人们用粘土块制作陶罐不同,容器仍然是用线圈堆叠而成(这使得容器更加脆弱)。碾碎的贝壳与粘土结合在一起被用来制作这种陶罐,最终取代了花岗岩作为回火材料。可能是由于树皮壶的使用,粘土器皿的制作技术变得不那么精细了。遗憾的是,地面的天然酸性往往对有机物制成的器物有害,但在新斯科舍省皮克图的一次特殊发现中,确实出土了一件纤维压制的器物。

圣劳伦斯谷

概述

当雅克-卡迪尔于 1535 年探索圣劳伦斯河时,伊洛克人居住在从萨格奈河口一直延伸到五大湖区的营地和村庄中。他们使用的语言不同于欧洲人在美洲东北部其他地方遇到的其他伊洛克族群,例如奥农达加族、莫霍克族、奥尼达族和休伦族。没有人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来到圣劳伦斯的。有些人认为,从公元前五世纪开始,就可以看到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定居和生活的方式,以及他们的陶器和石器技术。这个问题至今尚未解决。

至于位于魁北克下游的圣劳伦斯河谷部分,据推测,因努人(蒙塔格奈人)、马莱西特人和米克马克人的祖先或前辈经常去那里,圣劳伦斯河的伊洛克人也会去那里捕猎海豹和鲭鱼。遗憾的是,这些族群在法国占领之前的关系尚不清楚。

省、村庄和家庭

在探索圣劳伦斯河谷时,雅克-卡蒂埃发现有两个族群居住在圣弗朗西斯湖和île-aux-Coudres 之间的大约 10 个村庄里:蒙特利尔地区的 Hochelagan 族和魁北克地区的 Stadaconan 族。这显然是两个部落联盟,各自由相关的部落组成。

1535 年雅克-卡蒂埃在斯塔达科纳会见印第安人,苏佐尔-科特(Suzor-Coté)拍摄(1907 年)。/ 图片 由 Wilfredor 提供,维基共享资源

然而,考古研究发现,至少有四个伊洛克省或文化群体。第一个是杰斐逊,横跨纽约州的杰斐逊郡和圣劳伦斯郡。第二个是霍切拉加,包括蒙特利尔岛和一直延伸到普雷斯科特的地区。考古学家在那里发现了最大的村落,如安大略省的罗巴克村,占地 3.2 公顷。第三个省名为 "迈苏纳"(Maisouna),位于 Assomption 河和今天的魁北克省拉诺拉伊村之间,而第四个省名为 "加拿大"(Canada),覆盖了波特努夫岛和库德岛之间的地区,甚至可能到达了萨盖奈河口。最后一个省包括七个没有栅栏保护的小村庄,都位于河流北岸。今天,加拿大省的首府斯塔达科纳(Stadacona)县城就位于魁北克市的范围内。雅克-卡蒂埃曾写道:

"[......]有四个民族和居住地: Ajoasté、Starnatan、Tailla(位于山上)和 Sitadin。然后是斯塔达科纳遗址[......]。在上述地点之后是 Tequenonday 和 Hochelay 的居民和居住地;Tequenonday 位于山上,另一个位于平地上"(Bideaux 1986:166)。[松散的翻译]

因此,该遗址应与他们的居住地相吻合。根据17 世纪休伦村落的人口密度,以及在曼德维尔和马松伊洛魁人村落发掘过程中得出的估计,该文化区的人口估计在 2000 到 3000 人之间。斯塔达科纳大约有 800 人,而东部的三个村庄平均约有 200 到 250 人。

与纽约州北部和安大略省东部的村落聚居地不同,圣劳伦斯河伊洛克人的村落聚居地相互之间的距离相当远。这似乎表明,除了在米克马克人构成威胁的河口地区,其他地区并没有敌对行动。这些遗址通常位于排水良好的沙质或淤泥质土壤上,通常背靠河流,位于以前的阶地或冰碛山脊上,例如圣尼凯特。在 Beauharnois 急流对面的 Pointe-du-Buisson 发现了一个重要的捕鱼遗址。

农耕无疑促进了中型聚居区的人们采取更加定居的生活方式: 圣劳伦斯上游的罗巴克(Roebuck)和圣尼塞特(Saint-Anicet)、黎塞留河沿岸的特雷西(Tracy)以及圣劳伦斯北岸的拉诺拉伊(Lanoraie)和德尚博(Deschambault)。村落由大型长屋组成,长屋面积为 6 到 7 米,有一排炉灶和小坑。伊洛魁人之间的家庭关系以及他们的居住模式都是以母系制度为基础的。新婚夫妇会搬到新娘家,而不是新郎家。

房屋建在柱子的框架上,部分柱子挖在地下,有时会留下遗迹。垃圾池通常挖在房屋附近的山上,村外通常有一个墓地。有些村庄被栅栏包围。这些都是半永久性的定居点,靠近捕鱼的好地方,至少有 130 天没有霜冻。当土壤因耕作而枯竭,或者柴火变得稀缺时,村庄就必须搬迁(每 15 年左右)。此外,农田需要大约 50 年的休耕期才能自然再生,因此一个村庄必须搬迁四五次才能在以前的定居点上重建。

营养与健康

在蒙特利尔和五大湖之间的河流沿岸,玉米、南瓜和向日葵的种植标志着一场名副其实的粮食革命,这场革命始于14世纪初,可能是经过几个世纪的试验之后才开始的。这些植物种植在民居周围的空地上,尽管有些植物是在距离村庄一公里以外的地方发现的。

定居和半定居原住民的历史与玉米的历史密切相关。这种谷物的出现是一种野生的穗状植物发生变异的结果,也是墨西哥西南部原住民在大约 5500 年前开始的漫长驯化过程的结果。经过逐渐的变异,人们逐渐选出了产量最高、最适合耕种的品种。

玉米逐渐传遍了整个美洲。大约 3000 年前,玉米传到了今天的新墨西哥州和亚利桑那州。尽管最早的玉米考古痕迹出现在公元前 100 年左右的五大湖地区,但直到 500 年,玉米才成为该地区伊洛克人的主要食物。

迄今为止,已发现的玉米品种超过 5000 种。对于圣劳伦斯地区的伊洛克人来说,最常见的玉米品种是zea mays indurata,又名 Northern Flint。它因外层坚硬而得名,坚硬的外层使玉米粒非常坚硬且有光泽。它的成熟速度很快,大约 100 天左右就能成熟,这在温暖季节短暂的这些地区是一大优势。

播种和收获均由人工完成,然后将果核晒干。为了释放硬核玉米品种的营养成分,在磨碎或准备玉米时会加入一种碱性物质,如碎石或灰烬。由于玉米易于生产和保存,因此是村落社区赖以生存的理想食物储备。

狩猎、捕鱼和采集仍在进行,野生肉类约占热量摄入的 20% 至 30%。为了达到最佳的猎鹿效果,人们用柱子做成 "V "字形围栏,将小鹿群引向围栏。不过,在蒙特利尔以东,人们主要捕食鱼类、鳗鱼、各种哺乳动物和鸟类以及海豹,因此农耕只是次要的。妇女们负责管理玉米地、地瓜地和向日葵地,而男人们则负责种植烟草,烟草的种植地点离玉米地很远,甚至就在长屋附近。

经过分析的人类遗骸发现了各种病症,如肺结核、因食用玉米而导致的龋齿,甚至癌症。一些女性股骨扭转的病例也表明,重物总是被扛在身体的同一侧。

物质文化

圣劳伦斯伊洛克人的陶器。/ 图片 由安大略皇家博物馆提供

圣劳伦斯伊洛魁人的物质文化以陶器(主要是器皿和烟斗)、各种骨器、磨光石斧和磨石为特征。陶器不是由一个阶层的女工匠制作的,而是由每个母系家族制作的;实际上,制作技术是由母亲传给女儿的。器皿通常装饰有复杂的图案,具有非常独特的地区风格。这些器皿的特点是壶身呈球形,壶颈狭窄,上有敞口的座和雉堞。座上装饰着多变的几何图案,形成复杂的组合,配以圆形穿孔和一系列凹槽。最壮观的器皿上装饰着造型别致的人物,而其他器皿上的图案则让人联想到玉米穗或梯子。

制作烟斗是男人的活动。伊洛魁人的烟斗往往显示出非凡的艺术才能;烟斗的底部有时装饰有人物、动物头像或两者兼而有之,烟斗面向吸烟者。有些烟斗的形状像喇叭,并在烟斗外部装饰有短的水平线,或在烟斗内部有穿孔。其他粘土制品包括珠子和游戏币。

人们用石片来切割、刮削或挖掘。人们将栽培植物磨成面粉或用手碾机碾碎;用磨光的石斧雕刻木头,许多骨器都是在粗颗粒的石头上磨出来的。石器制作相对较少,但使用兽骨制作锥子、钓钩、弹丸、鱼叉、抹刀、纹身针或辫子针和手柄则弥补了这一不足。海狸的牙齿被改造成削骨器;鹿角被制成精加工工具,用来打磨石器,如尖头和刮削器;趾骨被穿孔,用来制作杯球玩具和挂件。他们还使用末端变细的非常直的骨头的一部分来去除玉米须,并用鹿的肩胛骨来制作烟斗。

圣劳伦斯伊洛魁人的消失

雅克-卡蒂埃在 1535 年遇到的伊洛魁人在本世纪末之前就消失了。1608 年,塞缪尔-德-尚普兰(Samuel de Champlain)进行了搜寻,但从未发现他著名的前辈所描述的村庄。大多数研究者都在努力揭开 1535 年卡蒂埃和 1608 年尚普兰在圣劳伦斯河谷发现的伊洛克人群体消失之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源于欧洲的流行病造成的破坏性影响,但由于缺乏考古证据,这种解释值得怀疑。气候因素也被认为可以解释伊洛科人社会衰落的原因:从公元前 1300 年到 1850 年,北半球的平均气温下降,这一 "小冰河时期 "可能使圣劳伦斯河谷东部的农耕变得岌岌可危。事实上,生活在魁北克地区的伊洛克人可能会继续依靠海豹来满足他们的部分年需,因为凤头海豹的数量不会明显减少。相反,较低的气温甚至可能会增加海豹在萨盖奈河口上游的数量,从而减少利用这种资源所需的旅行距离。

在林地时代的最后几个世纪里,圣劳伦斯与其邻居之间的冲突也可能起到了 至关重要的作用。Stadacona 的居民告诉卡蒂埃,他们正在与东边的 "Toudamans "人打仗,而 Hochelaga 的居民则说他们正在与西边的 "Agojudas "人打仗。前者似乎与米克马克人和马勒凯特人相对应,但后者的身份仍未确定;可能是生活在五大湖区的伊洛魁人,甚至可能是阿尔冈昆人。人们还怀疑易洛魁五族,特别是莫霍克族的广泛扩张活动。这种情况可以解释圣劳伦斯河谷人的分散或撤离。邻近的族群,如休伦族、莫霍克族或奥陶瓦的阿尔冈昆族,会将他们作为战俘或难民收留,并将他们融入自己的社会。

阿尔冈琴人、因努人和阿尔冈琴狩猎采集者最终填补了圣劳伦斯伊洛克农民散居后留下的空白,他们就是在劳伦伦地区与尚普兰相遇的人。

密西西比河谷

概述

在密西西比河谷,属于密西西比文化的人群在 9 世纪到16世纪之间繁衍生息。专家们通常将这一时期分为三个阶段。密西西比早期,大约从 800 年到 1000 年(各地区的时期划分有所不同),代表了第一个过渡阶段,在此期间,不同的人群放弃了林地时代的大型部落组织,转而采用定居的生活方式、精耕细作和政治集权。密西西比河中游地区从 1200 年到 1400 年(在大多数地区)是这种新文化的鼎盛时期,当时大城市蓬勃发展,艺术和象征主义的发展也达到了顶峰。密西西比河晚期(从 1400 年到第一次与欧洲人接触)的特点是政治和社会动荡激烈,最终导致人口分散。

饮食习惯

用磨石磨玉米。/ 图片 由密西西比河流域考古中心提供

玉米大约在14世纪初才传入五大湖和上圣劳伦斯地区,而密西西比河流域的粮食革命则始于 9 世纪。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沿岸地区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因此玉米生长得特别好。密西西比河流域人口众多,人口密度大,劳动力专业化程度高,密集的玉米种植导致了一些大城市和卫星城镇的形成。

在考古遗址中发现的大量石锄说明了农耕在密西西比人生活中的重要性。除了玉米,人们还种植南瓜、豆类和向日葵。城镇和村庄附近的河流是鱼、软体动物和其他海洋生物(如海龟)的产地,它们在密西西比人的饮食中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狩猎,尤其是捕鹿,以及采集浆果和坚果也很重要。

领土占领和社会组织

卡霍基亚,最大的密西西比文化遗址。/ 插图 :Heironymous Rowe,维基共享资源

在过渡到密西西比阶段之前,该地区的大多数村庄都很小,而且只是季节性居住。但是,玉米种植和人口增长带来了城镇、村庄、小村庄和孤立住宅的多样化新组合。较大的城市是邻近卫星城镇居民的宗教、政治和行政中心。房屋呈正方形或长方形,约 35 平方米,墙壁通常涂有灰泥,屋顶铺有茅草,通常围绕城市广场有序排列。密西西比社区的主要特征还包括长方形的平台式土丘,高度可达 30 米,上面建有神庙、墓葬建筑和精英住宅。此外,城镇周围通常还有栅栏或防护墙。

与东北部的原住民相比,社会等级制度在密西西比人的生活方式中更为突出。事实上,政治和宗教权力掌握在精英手中,甚至掌握在一个人手中。酋长的地位似乎是被赋予的,他们管理着卫星城镇和大城市之间的食物再分配。他们可以动员大部分人口参加战争或公共工程,土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土丘的建造需要持续的集体努力。虽然他们的知识水平仍然有限,但精英们似乎同时负责政治和宗教职能。酋长们除了监督各种专业工匠的活动外,还可能监督其领地内以及与邻近领地的货物交换。

最雄伟和最有影响力的密西西比城市是卡霍基亚(位于伊利诺伊州科林斯维尔附近),该城的居住年代在 600 年到 1400 年之间。该城位于密西西比河、密苏里河和伊利诺伊河交汇处附近的一个战略要地,占地近 9 平方公里,有大约 120 个墓穴。在11世纪中叶之前,卡霍基亚约有 1000 人居住,后来人口急剧增加,成为墨西哥大都市以北最大的城市中心。考古学家估计,卡霍基亚的人口在鼎盛时期为 8,000 到 40,000 人。

艺术和宗教

在埃托瓦遗址发现的石像。/ 照片 由 Heironymous Rowe 提供,维基共享资源

密西西比人的贸易网络具有大陆性的规模,这使得卡霍基亚和其他地方的工匠能够获得外来物质,并由专门的工人按照自己的风格进行制作。他们用大西洋或墨西哥湾的螺壳制作小杯、小饰品、珠子和各种装饰品。他们用密苏里州出产的红色辉绿岩雕刻出复杂的雕像和烟斗,而五大湖的铜块则被锤打成薄片,然后进行雕刻或压花。来自伊利诺伊州南部的米尔克里克石被重新分配到整个密西西比世界,并被雕刻成斧头、锄头和其他工具,这些工具因其耐用性而备受青睐。人们还使用当地的木材、粘土和石头。装饰品和器皿上通常装饰有羽蛇、带翅膀的武士、蜘蛛、带泪眼或鹰眼的人脸、人形和各种几何图案。

从密西西比人的物质文化以及第一批欧洲探险家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描绘出他们的宗教传统。图腾主题的一致性表明他们有一套信仰,考古学家将其命名为 "东南部仪式复合体"(Southeastern Ceremonial Complex)。对祖先的崇拜似乎发挥了重要作用;事实上,考古发掘出土的跪拜雕像很可能是长者的代表。上层社会的成员被埋葬在土丘顶上的墓葬建筑下面,周围摆放着奇异的祭祀用品,有时还有奴隶或仆人,他们被献祭以陪伴主人进入来世。

密西西比人的衰落

早在16和17世纪第一批欧洲探险家到达美洲东南部之前,密西西比文化就已经开始崩溃。卡霍基亚人在密西西比晚期很早就分散了,大约在 1350 年到 1400 年之间,可能迁移到了其他正在崛起的政治中心。

然而,在随后的一个半世纪里,其他中心的人口也开始分散。其中一些可能的原因包括:天花等起源于欧洲的流行病的影响;小冰河时期的全球变冷;长期干旱可能破坏了玉米耕作,迫使大城市居民分散。

1673 年,当雅克-马奎特和路易斯-约列特探索密西西比河时,大城市早已被遗弃。只有纳奇兹人保留了一定程度的政治和宗教集权,由最高酋长领导,类似于消失的密西西比人。他们是唯一保留了土丘传统的民族;然而,在18世纪初,他们的 "大村落 "只有三个。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结论:

通过这篇简短的概述,我们可以一窥17世纪法国占领北美大陆之前居住在这里的原住民社会的多样性,以及他们的后裔与新来者建立的关系。我们对这些史前社会的了解非常零散,而且很可能会一直如此。值得庆幸的是,考古挖掘和分析将继续揭示他们的生活方式,更好地界定文化群体,并确定更精确的年代。

THE END
0.“黑暗的中世纪”与欧洲文明的创生历史上的欧洲文明即今天的西方文明,是当今世界主要文明之一。 以往,人们惯于将欧洲文明与古典世界视为一体,认为西方肇始于古希腊罗马,“中世纪”是沉睡时代、黑暗时代,直到文艺复兴,古典理性才得以光复。事实上,欧洲文明创生于中世纪,是次生文明,它采纳古典的、以色列的、基督教的、日耳曼的某些元素,却与之有本质区别jvzquC41euyo0ls1ilmd1poiea}iuq4424:138y424:1398a79855<<0ujznn
1.欧洲文明简史从上古时代到现代初期欧洲文明简史--从上古时代到现代初期 系统地介绍了欧洲各个阶段的不同文明,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宗教的发展,贯穿着文明的发展,传播和相互交流碰撞这一主线,使读者对欧洲文明有系统,完整的认知,是一本关于欧洲文明历程的指南。¥18.60 (4.65折) 降价通知 定价¥40.00 限时抢 jvzq<84rtqjve}3o0fgoimfpi0ipo87478?1;@3jvor
2.耶鲁大学公开课:欧洲文明课程介绍:提供从三十年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欧洲近代史的广泛调查。 考虑到一些重大事件和人物如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把注意力放在了一般人在这个动乱和过渡时期的经历上。 立即播放 课程免费缓存,随时观看~ 扫码下载网易公开课APP 收藏 课程列表 【第1集】耶鲁大学《欧洲文明》:简介(上)译 jvzquC41qrko0:;50eun1wjyxkkx1vtxkg5dq~wugktutxDpgy{snFIJLKOC7XR
3.欧洲文明发源地是哪里?欧洲文明发源地是哪里?举报 3人讨论1032次围观 关注问题 写回答 讨论回答 (3) 木有枝u 感受传统韵味可选伦敦;追求奢华与艺术当属巴黎;探寻历史文明,罗马、梵蒂冈与雅典不容错过;钟情自然美景,不妨前往瑞士的蒙特勒或芬兰的赫尔辛基;体验都市活力可到阿姆斯特丹;若向往浪漫氛围,布达佩斯、布拉格及希腊岛屿是理想jvzquC41ycv/|xq0eqs/ew4cum5ya<6866?327mvon
4.欧洲文明发源地是哪里?问在线客服扫码问在线客服感受传统韵味可选伦敦;追求奢华与艺术当属巴黎;探寻历史文明,罗马、梵蒂冈与jvzquC41cuq/|xq0eqs/ew4z15776=>420nuou
5.欧洲文明的风向标——阿姆斯特丹最大的宗教信仰团体为天主教 (Catholic Church),占据全市人口的13.3%;其次,9.8%的人信仰新教 (Protestant Church in the Netherlands)。可见,即使在宗教文明最繁荣的欧洲,由于阿姆斯特丹人的客观开放,宗教对人们生活的日常干预已经变得日趋减小。 2012年,阿姆斯特丹被经济学人智库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评为jvzquC41o0jpwkfp0eun1wtvg1>3:A8224=
6.欧洲青铜文化谱系的形成这一地区受新石器时代晚期石质战斧传统的影响(戈登·柴尔德著,陈淳、陈洪波译《欧洲文明的曙光》,吉林出版集团2017年版)。青铜时代流行各种各样的青铜斧,这一倾向对欧洲及亚洲草原产生过很大影响。一般认为,这一谱系的青铜文化主要是由凯尔特人的祖先创造的。 jvzq<84mcqmv0lxup0io1ƒ|d1mmzf8piud532;8231z32;82337`7><;3;
7.欧洲现代人类文明的摇篮——罗马其围绕于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以及作为全球天主教中心的地位可以写出一本有着惊人厚度的历史书,宗教、政治、军事、贸易、经济和文化等一切现代人类文明领域的雏形都在这里发芽、进化,并盘纵交织出非常复杂的欧洲发展史。这样的一篇游记,要交待出一副关于罗马的整体画面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将视野局限于旅游,来极其jvzquC41yy}/fxzdcp4dqv4pqvk0:?;2646978
8.理解四种文明——中国日本欧洲与盎格鲁文化圈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的观点。我把亨廷顿书中九种不同的文明简化为四种:浅蓝色指代盎格鲁文化圈,也就是将英语作为常用语言的国家,而橘红色则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华语文化圈,另一个就是日语文化圈,不太显眼的蓝紫色代表的是欧洲文化圈。jvzq<84ejktbr|3ecuy/ew4ilunk1;5442?0v;5442?39h:765:727xjvor
9.欧洲文明研究院首页 研究院概况 学术研究 研究院刊物 欧洲文明研究 学界动态 人才培养 资料中心 站内搜索 动态新闻 研究院概况 研究院简介 组织结构 科研团队 学科建设 动态新闻动态新闻 . 首页 > 研究院概况 天津日报 | 欧亚文明互鉴研修坊暨欧亚文明国际研讨会开幕 2025/10/24 欧洲文明研究院举办“中国世界史学科自主知识体jvzquC41gunju}tt{0zkp~3gfw4dp8qkuv4kuyDydvxfgri?35?3
10.欧洲文明进程(豆瓣)欧洲文明进程(共14册), 这套丛书还有 《欧洲文明进程》《欧洲文明进程·贸易与扩张卷》《欧洲文明进程》《欧洲文明进程·地方自治卷》《欧洲文明进程·大学卷》 等。 我要写书评 欧洲文明进程的书评 ···(全部 1 条) 热门 mooger2024-08-28 21:24:18 中国视角jvzquC41dqul0mtwdct/exr1uwhkgly158;4;@941
11.侯建新:欧洲文明及其元规则在课题组全体成员孜孜不倦的努力下,春风夏雨,十年一剑,《欧洲文明进程》(16卷本)终于面世了。这部多卷本著作,通过追溯欧洲文明诞生以来的历史进程,旨在探索回答几代中国人的问题——何谓欧洲文明?它从不同的侧面描述和阐释,跨语境地感知和感悟,希冀离真相再近一步! jvzquC41gunju}tt{0zkp~3gfw4dp8nphq525B7174730qy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