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台湾早期住民中大部分从中国大陆直接或间接移居而来。1971年和1974年两次在台南市左镇区发现了台湾迄今最早的人类化石“左镇人”。 左镇人和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有亲缘关系,同属中国旧石器时代的晚期智人,于3万年以前从大陆经由福建长途跋涉移居台湾,是最早开发台湾的先驱。台湾早期住民中还有少部分属于尼格利陀地域人种的矮黑人和属于琉球人种的琅峤人。 上述台湾早期住民是台湾原住民族(高山族)的祖先。
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230年。三国时期,吴王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一支由一万余名军士、三十多艘船组成的船队到达夷洲, 是中国大陆居民利用先进的文化知识开发台湾的开始。三国东吴丹阳太守沈莹的《临海水土志》详细记载了当时台湾的生产和生活形态,是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
中国地图
隋代大陆和台湾的接触增多。隋炀帝曾3次派朱宽、陈棱等人前往流求(今台湾)。9至10世纪的唐末宋初开始有汉族人定居澎湖。宋元时期汉族人民在澎湖已有相当数量。汉人开拓澎湖后开始向台湾发展,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12世纪中叶南宋将澎湖划归福建路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戌守。
元朝进一步加强对台湾的管理。元世祖曾派员到台湾宣抚,并在澎湖设澎湖巡检司,隶属福建泉州路同安县(今福建厦门),虽然没有直接将台湾岛并入其内,却是中国中央政府对台湾地区的首次官署设置。明朝初期仍设澎湖巡检司,直至1387年因实施海禁而废除,并把居民迁到漳州、泉州一带。1563年考量沿海治安等因素,复设澎湖巡检司。
明朝以后大陆与台湾的人民往来不绝。永乐年间郑和率船队曾在台湾停留。17世纪20年代的明朝末叶大陆居民开始大规模移居台湾,给台湾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以极大推动。其时福建人颜思齐、 郑芝龙为抗拒官府欺压率闽粤居民迁居台湾,一面从事农耕、贸易,一面组织武装力量抗御倭寇和荷兰人。1628年闽南大旱,百姓无以为生,郑芝龙组织灾民数万到台湾垦荒定居,各地逐渐形成许多村落。 台湾自此进入大规模开发时期。
这样的历史事实,我国台湾和国外的教科书都是怎么画的地图呢?一起看看!
1、国内台湾版
台湾版中国地图包括台湾地区、蒙古国全境、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塔吉克戈尔诺-巴达赫尚自治共和国绝大部分地区、阿富汗巴达赫尚省、巴基斯坦北部地区、藏南、缅甸克钦邦、钓鱼岛、苏岩礁、南沙群岛、黄岩岛、南沙等。
台湾版
2、法国版
法国将台地区划入国外,藏南实际上有争议的地区划入印度,阿克赛钦地区划入我国和印巴三国争端地区,南海未做明确表示。
法国版
3、德国版
德国和法国差不多,也将台地区划入国外,藏南实际上有争议的地区划入印度,阿克赛钦地区划入我国和印巴三国争端地区,南海未做明确表示。
法国版
4、日本版
日本也是,将台地区划入国外,藏南实际上有争议的地区划入印度,阿克赛钦地区划入我国和印巴三国争端地区,南海未做明确表示。
日本版
5、澳大利亚版
澳大利亚将台地区划入国外,藏南实际上有争议的地区划入印度,阿克赛钦地区划入我国和印巴三国争端地区,南海未做明确表示。
澳大利亚版
6、韩国版
韩国版将台地区划入国外,藏南实际上有争议的地区划入印度,南海未做明确表示。
韩国版
7、加拿大版
加拿大版中国地图将台地区划入国外,藏南划入印度,阿克赛钦地区划入中印巴三国争端地区,南海未做明确表示。
加拿大版
8、新加坡版
新加坡版中国地图将台划我国,阿克赛钦地区划入中印巴三国争端地区,南海未做明确表示。
新加坡版
9、俄罗斯版
俄罗斯版中国地图将台地区划入我国,南海未做明确表示。
俄罗斯版
10、默克尔赠送版
默克尔赠送版,康雍乾时的清朝,是当时世界上幅员最辽阔、人口最众多、经济最富庶、文化最繁荣、国力最强盛的大帝国。那时清朝的疆域,东起大海,西至葱岭,南达曾母暗沙,北跨外兴安岭,西北到巴尔喀什湖,东北到库页岛,总面积约1300万平方公里。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记录,清朝时期最大疆域面积为1380多万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