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齐|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作者彭刚(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历史系教授) /节选自《精神、自由与历史》清华大学出版社 / 1999

逝去的浪来自哲学人02:3306:52

约在1908年左右,克罗齐历史哲学的雏形已经形成。但是,历史与哲学的同一,全部实在之归结为历史等基本论点,并没有得到较为一贯的和清晰的阐明。1915年《历史学的理论与历史》德文版的出版,标志着他历史哲学的成熟,并与《美学》、《逻辑学》和《实践哲学》一道构成了他精神哲学体系的基本著作。“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克罗齐历史哲学中最为著名的命题,就是在本书中提出的。

克罗齐是由区别真历史与编年史(chronicle)入手来阐述他的论旨的。他开宗明义地指出,编年史乃是没有生命力的死的材料的编排和堆集,而真历史则是活生生的历史。既然是活生生的历史,那么“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Contemporary history)”就是当然的结论了。因为只要我们冷静下来认真思考,就会看出,一般我们认为并非当代而属于“过去”的历史,只要它对于我们还真具有某种意义,还是鲜活而非空洞的,那么这种所谓的过去史实际上也就是当代史,和一般所谓当代史并没有什么区别。克罗齐这样解说这其间的奥秘:

如果说当代史是从生活本身直接跃出的,那么我们所称之为非当代史的,也是直接来源于生活的。因为最明显不过的就是,唯有当前活生生的兴趣才能推动我们寻求对于过去事实的知识;因为那种过去的事实,就其是被当前的兴趣所引发出来的而言,就是在呼应着一种对当前的兴趣,而非对过去的兴趣。

如果说当代史是从生活本身直接跃出的,那么我们所称之为非当代史的,也是直接来源于生活的。因为最明显不过的就是,唯有当前活生生的兴趣才能推动我们寻求对于过去事实的知识;因为那种过去的事实,就其是被当前的兴趣所引发出来的而言,就是在呼应着一种对当前的兴趣,而非对过去的兴趣。

这一论点实际上意味着,我们总是从现在的立场出发,以当前为参照来观察和认识历史的。过去的历史之所以能引起我们的兴趣和关切,乃是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我们现在的生活。如果与我们当前的生活无关,它就不会引起我们的注意,只能是死的历史而不能尤其为活历史。确定和了解一切过去的历史事实并不是任何历史家的任务,例如(用柯林武德的例子来说),并没有人试图去探究“公元元前第一个寿终正寝的罗马人是谁”这样的问题,因为这虽然也是历史事实,却与我们当前的生活无关。

历史学家和我们一般人一样,关心的乃是与我们当前生活有关的历史事实。关系越大,我们对它的兴趣也就越大。历史的学者不厌其烦地考订着孔孟老庄的生卒年代和生平事迹,而并不萦心于随便哪位张三、李四的行迹年表,就是因为孔孟老庄实际地影响着我们的现实生活,我们能切实地体会到他们的这种影响。对于某些看似冷僻的主题而言,引发人们的研究兴趣的也同样是当前活生生的精神需要。例如历史上的墨西哥艺术和阿拉伯哲学,如果我们此刻对它不感兴趣,它就不成其为历史,至多不过是一些历史著作的名称而已。但是,对于思考过或者将要思考它的人而言,它就曾经是或者将要是历史。当现实生活所引发的关切和兴趣促使我们去思考和关注这些问题时,它们便进入了我们的实际生活,我们就要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同样的焦虑和热情来解决它。因此,“当代性不是某一类历史的特性,而是一切历史的内在特性”。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也就意味着过去的历史并没有死去,如果它已经死去,就不可能尤其为当代史。过去就活在现在之中,所谓的过去实际上乃是活着的过去,这一科林伍德后来所大加阐发的论点,实际上也应该是克罗齐这一论指的题中应有之意,虽然他并没有明确地加以论说。现在之成其为现在,是由于过去种种事件而造成的,没有过去也就没有现在。但是从克罗齐的立场,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说,既然我们总是因为对当前生活的关切而去研究和认识历史的,总是从现在的立场来看待过去的,那么过去之成其为过去,乃是现在使它呈现为如此这般的过去的,没有现在也就没有过去可言。过去与现在在克罗齐就呈现为一种互相依存,互相关联的关系。

克罗齐在后来越来越强调真正的历史产生于实际生活的需要。实际生活所产生的问题,需要以行动来加以解决,但这就首先要明了我们所面临的问题的根源和性质,而这就端赖于我们对历史的了解了。赋予一切历史以当代性的,就正是潜存于每一历史判断中的实际需要。当一个具有宗教情操的人面临着究竟是履行还是放弃一桩“赎罪”行动的选择时,他首先得在思想中理解“赎罪”的涵义,赎罪之作为一种情绪和一种宗教仪轨,经过了什么样的演变流传而获得了纯粹的道德意义。

这样甚至是希伯来人的方舟和原始部落的礼仪都会在他的心灵中重新回荡起来,他实际上就铸就了一部关于赎罪的历史。克罗齐断言,使得一本历史书成其为真历史的,就是由于现实生活的需要而激发的对于过去的理解和把握。任何理论都有一个合理的限度,逾出一这限度之外,原本合理的东西就会丧失它的合理性而沦为荒谬。就一切历史研究都起源于现实生活中所产生的兴趣和关切而言,我们可以认可“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说法。然而如果由此进一步断言,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需要乃是使得历史尤其为历史的根本因素,克罗齐就实在难免要被人指责为阐发了一种实用主义的历史观了。

爱德华•卡尔评价克罗齐的观点说:“如果一个历史学家必须以他自己的时代的眼光来看他所研究的历史时代,而且研究过去的问题作为解决当前问题的锁钥,那么,他难道不会落入用纯实用主义观点看待事实的窠臼,从而主张正确解释的准则就在于它是否符合当前的某种目的?”卡尔的这番诘难可以说是克罗齐难以为自己开脱的。

爱德华•卡尔评价克罗齐的观点说:“如果一个历史学家必须以他自己的时代的眼光来看他所研究的历史时代,而且研究过去的问题作为解决当前问题的锁钥,那么,他难道不会落入用纯实用主义观点看待事实的窠臼,从而主张正确解释的准则就在于它是否符合当前的某种目的?”卡尔的这番诘难可以说是克罗齐难以为自己开脱的。

历史学所要依赖的史料可分为两类:叙述(narrative)和证据(document)。前者指的是以前时代历史学家所记载和叙述的史实,后者指的是书信、档案、考古发掘等第一手材料。克罗齐认为一切历史叙述都只有通过历史学家的批判审查的工作而转化为证据之后,才能够进入历史学。没有证据,就无从构筑起真历史。单有不能转化为证据的叙述,只足以成其为丧失了生命的死的编年。即如古希腊的雕塑史,它不仅有历代史家的叙述,而且还有实物存在,使我们能够切身地体验到其中所蕴涵的艺术创造之美,我们可以对它形成活生生的真历史。至于古希腊的绘画史,我们虽然也有着历代史家关于某某人于某某年做了某题材的画一类的记录,但是由于古希腊画作至今已无处可觅,我们对古希腊绘画史的了解就只能是一堆死材料的堆积,而不能形成为活历史,它只属于过去而无法成为现在的一部分。

真历史之不同于编年史,不仅在于它要有证据作为凭藉,要以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兴趣为契机,还在于历史学家本人的精神世界要能够融入和体会他要去探究的历史世界之中。一个完全隔膜于哲学思维的人无法写出一部真正的哲学史,一个完全不解艺术之美为何物的人也无法写出一部真正的艺术史,即使写出来了,那也只不过是一堆死材料的堆积而完全没有活生生的生命跃动于其中,不能体会十字架上受难所展示的基督的爱,缺乏对于拯救的信仰,就不能体会到福音书中的真精神;对于雅各宾派所宣扬的自由、平等和博爱没有同情的了解,法国大革命时国民议会中慷慨激昂的演说就沦为了一堆死气沉沉的断烂朝报;对古代传统毫无珍惜爱抚之心,19世纪浪漫派对于中世纪所怀有的那种“乡愁”,就会显得无可理喻。

历史学家总是以自己的精神世界来拥有和融入历史世界的,历史研究之不同于自然科学,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前者中的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是同一个人类的精神,主客二者本非两橛而是同为一体。历史与生活的统一,意味着历史就是现实的精神生活。不能把自己的精神融入到历史中,得到的就不可能是真历史而只能是编年史。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其中的一层涵义理所当然地就是,我们必须以自己的精神世界来融入和领会过去的历史。

领会了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之后,对于历史与编年史之间的区别就会更加清楚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它们出之于两种不同的精神态度,“历史是活的编年史,编年史是死的历史;历史主要地乃是一种思想活动,编年史则是一种意志活动,一切历史当其不再是思想,而仅仅是用抽象的字句(它们一度是具体的和表现性的)记录下来时就成了编年史”。通常人们总认为,先有编年史,然后历史学家对它进行编排整理和解释,于是就有了历史。在克罗齐看来,实际情形倒是先有历史,尔后才有了编年史。当历史失去了活的凭证,不再有活生生的精神活动贯注其中,它就成为了编年史,在克罗齐的精神哲学中,精神活动分为理论活动与实践活动两度,编年史既然不是思想,不提供真知识,就只可能被归于意志活动的范畴。正如在他的美学中,艺术作品一经在艺术家心目中构思完成即已得到表现,将艺术作品利用物质媒介传达出来的艺术传达只能是属于实践活动的范畴一样。这样的划分虽然往往令人觉得突兀和勉强,在克罗齐却是他哲学体系的必然推论。

意志活动之所以要搜集、保存和编排并非思想的编年史和空洞的叙述等原因,在于这样做是有用的。历史只能是关于生活的历史而不会是关于死亡的历史。死的编年史和叙述等,并非永远就都是死的,“因为当生活的发展需要它们时,死的历史就会复活,过去史就会变成为当代史”。例如在整个中世纪,希腊罗马的历史就都是毫无生机的死历史,但是一俟文艺复兴时欧洲人的精神有了新的成熟,那段死历史就被重新唤醒,鲜活的精神力量再次活跃于其中,对于现在的强烈兴趣给死的历史投射了生活的光辉,使得它重新成为了活的历史。

中世纪在启蒙时代看来,是一无可取的野蛮而黑暗的时代,直到被正确地誉为“历史世纪”的19世纪“同情”了它并以之作为自己当前的关切所在,中世纪的历史才又成为了活的历史。过去之呈现于我们面前的是活历史还是死的编年史,这取决于我们是否把自己的精神投入其中。克罗齐就此断言道:

历史就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它的源泉就在我们自己的胸中。因为只有在我们自己胸中才能找到那个熔炉,它把确凿的变为真实的,使语言学与哲学携手来产生历史。

历史就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它的源泉就在我们自己的胸中。因为只有在我们自己胸中才能找到那个熔炉,它把确凿的变为真实的,使语言学与哲学携手来产生历史。

换言之,历史并非外在于我们,而是内在于我们自身的。理解这一论点的关键在于,克罗齐的精神一元论否认有任何外在的客观历史事实的存在。对于我们通常的见解来说,历史一般包涵了两层意思:一层是指过去曾经发生过如此这般的事件,另一层是指我们对这一事件的了解和认识。“历史”一词在中西语言中就同时都兼有这两层含义。历史作为过去发生的事件,无论我们对它有无认识,它仍然有着客观的存在。例如即使我们不知道也无从通过任何渠道知道,古罗马有过布鲁塔斯和凯撒其人的存在,但“布鲁塔斯刺杀了凯撒”这一事实并不因此就不存在。历史事实是一回事,我们对它们的认识又是另一回事。但是从克罗齐的精神一元论立场来看,这样的看法乃是二元论自然主义的残余,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一件事实只有当它被人思想时才是历史的事实,……而一件非历史的事实则是一件没有被思想的事实,因而是不存在的,而谁也没有遇见过一件不存在的事实”。这实际上是在说,历史就是对于历史的认知。我们可以设想,假如某一事物或某一历史事实是游离于人类精神世界之外的,没有也无从为人类思想所感知,那么侈谈它所谓的存在就只不过是毫无意义的空话。由这样的思路出发,克罗齐的论点就并非不可理解的了。自然科学假定外在于研究者,存在着一个客观的自然界。自然主义和二元论的历史观也认为外在于历史学家,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历史世界。但是在克罗齐而言,这些都是他的精神一元论所要驱逐出历史领域的谬见。

精神就是历史,它既是全部历史的结果,又每时每刻都在创造着历史。历史事实是精神活动的产物,而精神活动永远都是当前的,因此一切历史就永远都只能是当代史,这乃是克罗齐精神哲学的当然推论。国内研究克罗齐历史哲学的学者,对这一命题的理解大都是从其历史认识方面的涵义入手,而未能把握这一命题的本体论意义,根本原因在于脱离了他的精神哲学体系的基本前提而孤立地考察他的历史哲学。

在克罗齐看来,历史不外在于人类精神,而是内在于人的这一真理,浪漫时代的哲学家是多少有所领悟的。这使得费希特等人力图以一套纯粹而抽象的逻辑推导出一套先天的历史来,而完全不受任何文献证据的拘束。此后的黑格尔等人又试图在后天的历史(证据、文献)和先天的逻辑之间达成协调一致,但是他所能做到的只是一种表面上的综合。从克罗齐的立场来看,黑格尔固然是落入了二元论的窠臼,费希特也并没有真正了解历史的性质,他们的错误都在于把叙述和证据视为外在的东西。

实际上,精神之外无实在,叙述和证据也并没有思想之外的客观实在,正如无所谓外在于人的历史事实一样。“可以说,精神毋须那些被称为叙述和证据的外在事物来重新复活它自己的历史;但是那些外在事物是它为自己所造出的工具,是它为那内在的富于生命力的勃发而作的准备活动,在那勃发的过程中这些事物就都溶化了”。作为一个卓有成绩的历史学家,克罗齐的精神一元论并没有走到像金蒂利那样贬低史料的地步。但是在他看来,一方面,叙述和证据并不外在于精神,另一方面,使得历史之成其为历史的,关键在于历史学家创造性的精神活动,文献在这其中只扮演了一种辅助性的角色。实证主义的信条是,史料本身会说话,客观如实乃是历史学的本份所在。对克罗齐来说则史料本身并不会说话,使得史料呈现出意义来的只能是历史学家的精神,他的精神世界越丰富和越具有创造性,他所揭示的历史的意义就越深刻。与实证主义之标榜客观针锋相对,克罗齐明确提出,历史应当永远力求主观。

这里的主观当然并不是说要依自己的主观爱好和情感来涂抹历史,那样的结果只能是导致他所大加挞伐的“诗意的历史”,而是指历史学家要以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和理解历史,并以此赋予历史以内在的生命力。这是克罗齐历史哲学中最有价值的论点之一。

THE END
0.《哲学导论》笔记(六)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 。估量历史遗产价值的目的在于筹划未来 ,未来只是一种空洞渺茫之物,故而是希望和恐惧的对象,要使他成为思想的对象,其前提只能是将过去转化为思想。以便使思想渗入历史性的东西,这样才能是过去与未来成为可以贯通的东西 。 历史中所发生的一切,不能不是人的生存意义的必然展开,除非人不是jvzquC41yy}/lrfpuj{/exr1r1772n969ci45n
1.中国当代史(豆瓣)副标题:中国当代史 出版年:2011-9-1 页数:500 定价:38.00元 装帧:平装 ISBN:9787303086740 豆瓣评分 4.7 39人评价 5星 10.3% 4星 17.9% 3星 38.5% 2星 15.4% 1星 17.9% 评价: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分享到 推荐 内容简介· ··· 中国当代jvzquC41dqul0mtwdct/exr1kuho1B<:95642A;9625
2.当代中国研究所网第十一届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史理论论坛召开 更多>> 通知公告 关于“熊猫杯”青少年美育文创交流活动的声明 关于“两个结合与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时间更改的通知 关于谨防有人冒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名义非法招揽合作投资业务的郑重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2024年度部门决算 jvzq<84yyy4jelx0ep5
3.中国当代史范文10篇导语:这里是公文云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中国当代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中国当代史大纲 第三章中国当代史 复习提示及命题预测 中国当代史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其中许多知识点是和中共党史重合的。从近年各地出题情况来看,本部分一般都会出数量不等的客观题,考核jvzquC41yy}/i€~qq0ipo8okc{uv1ƒmqpimvqmfpifgjuqn1
4.当代人不能写当代史?当代人不能写当代史? 由当代中国研究所编纂、当代中国出版社隆重推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1949年卷至1955年卷)》,一经问世好评如潮,史学界高度评价:“它的问世,是人民共和国的一座史碑,是新中国史坛的一件盛事。”为此《思想者》就“国史研究:当代人如何写当代史”这一话题,采访了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当 jvzq<84yyy4ir{h0qtm/ew4iu{p0ztou1zqkuuq1426:394v426:3968a5?6;B690jznn
5.怎么理解“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话之前复试的时候,老师曾经让我谈谈如何理解“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当时我也确实没听过这句话,然后就一顿胡诌,主旨意思就是,博古通今,通过之前的历史,来看待今天的世界,所以历史可以看成是当代史,当时我还加了一下我知道的为数不多的历史学家布洛赫的《为历史学辩护》的几句话,研究历史目的是服务于当代社会等等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8;:8;69=d325:5:96:20nuou
6.《当代中国史研究》理论《当代中国史研究》(陈云题写刊名)是当代中国研究所主办、当代中国史研究杂志社编辑出版的专业性学术刊物,已入选中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1994年1月创刊,双月刊,大16开本,每期正文128页,22万字,每期定价10.00元,全年订价69.00元(含邮费)。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82-647jvzq<84vjgus{7ugqrrf0lto0et0IK4:44>91A8:765
7.《当代中国史研究》创刊30周年张星星(2010年第2期);德国特利尔大学东亚太平洋研究所韩博天教授撰写的《通过试验制定政策:中国独具特色的经验》(2010年第3期);越南社会科学院中国研究所所长杜进森撰写的《越南中国当代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2013年第5期),越南社会科学院中国研究所副所长冯氏惠撰写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发展与中国梦》(2014年第5期)jvzq<84jrti/e|xp0et0i|~l1{pev8fi|532;9251z32;92527`7@88256/j}rn
8.《世界当代史(1945—1991)(第二版)》(王斯德)简介书评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世界当代史(1945—1991)(第二版)》,作者:王斯德,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世界当代史(1945—1991)(第二版)》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世界当代史(1945—1991)(第二版)》,就上当当网。jvzq<84rtqjve}3fcpmecwl0eqs0496682:30qyon
9.www.ddzgs.orgWe promise our clients with professional, safe and easy third-party service. The whole transaction process may take 5 workdays. For detailed process, you can “visit here” or contact support@goldenname.com. BUY NOW>>Copyright © 1998 -2025 www.ddzg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51Lajvzq<84yyy4efƒlu0qxh1
10.“当代性”的绽出与当代文学研究的“反历史化”契机理论评论这种“同时代史意识”也可以说就是一种“当代史意识”,即将每一段历史,无论其长短,都当成是自己的当代来加以体认。对于当代之未来走向诚然可以依据既有材料进行展望,但并不能以并未发生之未来逆推当代。当代的第一要义就是其未完成性。对自己的同时代的深刻沉浸,将自己的同时代作为仿佛是唯一的时代那样来凝视和jvzq<84yyy4djrscytoug{3eqo4dp8s314634854435d6:>573344<:8457/j}rn
11.我终究无法放下你:当代情绪化历史(豆瓣)又名:感性的当代史 IMDb:tt13973190 豆瓣评分 8.6 320人评价 5星 51.2% 4星 33.5% 3星 11.5% 2星 3.3% 1星 0.5% 在看看过 评价: 写短评 写影评 分享到 推荐 我终究无法放下你:当代情绪化历史的分集短评· ··· 我终究无法放下你:当代情绪化历史的剧情简介· ··· The filmsjvzquC41oq|jg7iqwdgo0lto1u{clnhv15;46:6;41
12.“当代中国史研究的新史料、新方法与新视角”青年沙龙徐迟(同济大学):以早期革命史的进路回瞰当代史研究 严宇鸣(华东政法大学):“讲故事”与“讲道理”的内在平衡:当代史研究的写作意义思考 王芳(同济大学):中共组织史研究的释义与思考 与谈人:吴志军(《中共党史研究》杂志社) 自由讨论与回应 16:25-17:00 圆桌讨论 jvzquC41hfjj0ozfcp4ff~3ep1=71;81e46:3Bf645:6;8ucig4ivv
13.一堂历史课中的审辩式思维环节三: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最后,从火烧赵家楼到火烧英国代办处,到2012年反日游行的砸车事件,教师呈现客观事实,不进行价值判断,只是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一再重演,我们不要做一个遗忘历史的人,怎样才能不遗忘?韩宠光是2012年9月15日的组织者,也是将被砸的日系车车主抬上出租车的那个人。时至今日,他依然会记得那天,在jvzq<84yyy4k{k3ep1xnvƒllud532;6271z32;62738`7A748;4ivvq
14.中国法国史研究会2023年年会在济南召开董立河指出,克罗齐强调历史研究应有的现实意义,反对一切不切实际的“伪史学”。基于这种史学思想,克罗齐提出应当除去历史研究中对过去与未来的想象,所谓“普遍史”的历史书写仍然只是一种特殊史与当代史。他强调,克罗齐并未否认普遍史存在的合理之处,认为其凝练出了历史事物中抽象的普遍性,由于历史事物必须通过具有jvzquC41yy}/e|xp0et0|ƒ}1||~`tmol14635:61v4635:629a;7;>7450yivvq
15.学习新中国史|知来路,启新程——从党史新中国史中汲取砥砺前行的汲取砥砺前行的力量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重温党史新中国史,就是重新体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生动体现在党史各个时期的人物、故事、情境中。从浙江嘉兴南湖上的红船,到江西瑞金沙洲坝的红井;从红军长征路上的“半条棉被”,到解放军进沪后的露宿街头,党史jvzquC41yz/jngvw0kew7hp1c532;51345158GE9H<7FJ78G3:D2
16.革命之后的史学——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当代危机一种可行的范式必须经由现在与过去的对话、当代史家与其先辈的对话来构建,这样它才可能以最具包容性的方式解说过去。与自然科学不同,对史学家来说,一种包容一切的范式也许既无可能又不可欲,范式的多元并存在其缺乏统一的同时却允许了人们从不同洞见与视角从事分析,虽然不一定连贯一致,但这却使包容性有了可能。我们jvzquC41yy}/fxzdcp4dqv4pqvk08?>3339::8
17.师资风采研究方向:欧洲近现代史、中国少数民族史,主要授课课程:《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中外文化交流史》、《世界近现代史专题研究》等.主持的课题:1.主持完成了一个题目为《罗布人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当代变迁》(编号:(09)1271)的喀什师范学院2009年度校内课题。2.主持完成了一个题目为《 jvzquC41ty/m|z0gf{/ew4u|f}0uƒke0jzn
18.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当代政治史研究述评会在我院召开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9月10日—12日,“建党百年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成就和经验”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当代政治史研究述评会在湖南长沙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湖南师范大学主办,当代中国研究所政治史研究室、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当代中国史研究》编辑部、当代中国研究所政治与jvzq<84nu0nvpwz0gf{/ew4kphu0398;168:47mvo
19.采摭群言成一家——人民政协网“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是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的一句名言。仅就这句话本身而言,从一般意义上可以这样理解:历史都是过去时,昨天已是今天的历史,今天将是明天的历史;今天每个人所做的一切,都会成为明日历史的印迹。 人民政协的文史资料作为由历史当事人、见证人讲述、撰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所见所闻,就是当代人写当jvzquC41yy}/tvzd0ipo7hp1e532;9/273188875:6487xjvor
20.论中国当代史与当代史编研(豆瓣)中国当代史理论研究的学科特点与当前任务 57 进一步确立新中国史研究的学科定位——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国史学会贺信精神 67 再谈国史分期问题 80 ··· (更多) 我来说两句 短评 ··· 热门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 我要写书评 论中国当代史与当代史编研的书评 ··· ( 全部0 条 ) 论坛 ··· 在这jvzquC41dqul0mtwdct/exr1uwhkgly158=4:<:51
21.重要回信一周年何中华:当代中国70年学术史的一面镜子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此论所透露出来的信息当然是多维度的,但至少可以被理解为:历史总是在后人的叙事(包括描述、解释和评价)中被不断地建构起来的,它是在这种叙事中朝向未来开放着的而非完成的。就此而言,历史并非完成于它自身,而是完成于人们对它所作的能动建构。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包含的两jvzquC41yy}/xrjy0ujv0niw0et0kwkq1363386877=10qyo
22.北师大历史学院举办“当代中国史研究京师论坛——2020年年会”董奇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在历史学科建设方面丰厚的学术积淀和优良传统,著名历史学家王桧林先生是中国现代史学科体系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为北师大现当代史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指出,近年来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学科的重要论述,围绕国家重大理论和现实需要,扎实开jvzquC41pg}t0ksw0gjv0ls1|z5{j|133?96;3jvo
23.于平:培根铸魂凝神聚力——革命历史题材舞剧的当代表达(1949“现实题材”虽然意味着对“当下性”的强调,但其实也有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跨度,这便是它的“当代性”, “现实题材”取材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当代史中的相关事象。论及革命历史题材的舞剧表达,可以说它都属于“当代表达”的范畴,并且构成我们当代舞剧发展史的重要支柱。jvzquC41yy}/|p|{rn4dqv4eqpzfp}4fgvgjn|64:3e56?:40jznn
24.17年前那场疫情:马云隔离在家,刘强东关了12家店,俞敏洪欠债700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2003年5月,非典病例大幅下降。 5月29日,北京非典新增病例首现零记录。 疫情开始出现拐点。 疫情之下的企业家,他们的坚持也初见成效。 隔离期间的马云,其实还做了另一件大事。那就是——只有10位员工秘密参与的「淘宝网」。 5月10号晚上8点,筹备26天的淘宝网正式上线。网页上的标语让人热泪jvzquC41dnuh0lxfp0tfv8mqnnotalmwcpm0c{ykenk0fnyckny039978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