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的一篇华美乐章管弦乐歌曲钢琴曲马思聪萧友梅

在中国现代音乐发展史上,曾涌现一个星光熠熠、成就非凡的广东音乐家群体:他们以“中国现代音乐之父”萧友梅(广东香山人)为核心,以“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广东番禺人)、“中国音乐美学开创者”青主(原名廖尚果,广东惠州人)、中国第一位享誉国际的小提琴家马思聪(广东海丰人)、著名音乐教育家陈洪(广东海丰人)和林声翕(广东新会人)等为代表,以上海“国立音乐院”(后改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为主要阵地,萧友梅是其创办者,青主和陈洪是左膀右臂,冼星海和林声翕是知名校友。他们有着相似的求学经历以及“融汇中西”“音乐救国”“音乐抗战”等共同的音乐理念,积极投身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对中国音乐现代化、理论研究与专业音乐教育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因而,也有研究评论者将这一粤籍音乐家群体称为“岭南乐派”。

这些广东音乐家几乎都有海外留学经历,都曾直接投身革命运动或者以音乐为武器启蒙民众、鼓舞斗志。萧友梅是孙中山先生的好友,少年时期就投身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1924年,“五四运动”五周年纪念日时,萧友梅创作了《五四纪念爱国歌》。其创作的《国耻》与《从军歌》是第一批抗战歌曲。冼星海从法国回国后,创作了大量抗战歌曲,踊跃投身救亡宣传活动,并于1938年奔赴延安,为中国的抗战事业作出重大贡献。青主在武昌起义期间,为攻克潮州府立下赫赫战功,德国留学归国后又参加了广州起义。马思聪与陈洪都曾留学法国,林声翕是萧友梅、黄自的学生,三人饱含爱国热情,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抗战歌曲,如马思聪的《中国的战士》《游击队歌》,陈洪的《冲锋号》《上前线》,林声翕的《白云故乡》《满江红》等。

在音乐创作方面,他们开创了中国现代音乐诸多领域的先河。萧友梅是中国第一位音乐博士,最先将“艺术歌曲”概念介绍到中国,1922年的《今乐初集》是中国最早的艺术歌曲集之一。萧友梅创作了中国的第一首室内乐曲《D大调弦乐四重奏》、第一首管弦乐曲《弦乐四重奏》、第一首铜管乐曲《在暴风雪中前进》。青主1920年创作的《大江东去》是中国音乐家第一次用现代音乐艺术为古诗词谱曲的歌曲。马思聪谱写了中国第一首小提琴协奏曲《F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林声翕创作了中国最早的交响诗之一《壮丽的海洋》。

这些作品普遍以融汇中西见长。例如萧友梅的著名艺术歌曲《问》,融合德国艺术歌曲特点,表现爱国青年忧国忧民之心。冼星海的不朽杰作《黄河大合唱》,不同的乐章都保有自身独特的主题和风格,又充分融合了中西方的作曲技巧。马思聪的音乐创作善于吸收传统音乐养分,如《思乡曲》以内蒙民歌《城墙上跑马》为素材,《第一交响曲》以《鸟惊喧》《昭君怨》等广东音乐为素材。

他们融汇中西的另一条路径,则是运用西方音乐表现古典诗词的优美文字和意象、意境。青主是将中国古典诗词发展为现代艺术歌曲的第一人。他的《大江东去》将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词句编入曲中,通过欧洲歌剧咏叹调,来表现诗词中波澜壮阔的意境。《我住长江头》则采用了《卜算子》的词句,描绘革命时期爱情与友情的坚贞。这些作品博得了萧友梅“以乐艺的新声,谱我国的诗词,是能冥契宋元词曲的菁英,为吾国的音乐界打出一条新路来”的高度赞赏。

此外,萧友梅的《卿云歌》《燕歌辞》《南飞之雁语》《春江花月夜》都是古典诗词题材的艺术歌曲。陈洪也曾将李白的《子夜歌》、韦庄的《菩萨蛮》、陶渊明的《拟挽歌》等古诗词创作为艺术歌曲。1932年,林声翕饱含爱国激情谱写了《满江红》一曲。他的钢琴曲《诗三首》,歌词改编自《枫桥夜泊》等诗词,技法上则借鉴了西方印象主义音乐风格。马思聪也创作过中国诗词题材的《李白诗六首》《唐诗八首》等声乐曲,蕴含真切的思乡与爱国之情。可以说,这些作品共同构成了中国音乐现代化的重要一环。

在音乐理论方面,这一广东音乐家群体同样成就斐然。萧友梅是现代中国音乐理论研究的先行者,最先研究音乐的定义和分类、中西方的古代音乐发展史、中西方音乐比较、音乐研究方法等。萧友梅希望通过音乐教育改造国民性,达到救亡图存、慧民强国的目标。冼星海在《普遍的音乐》一文中,呼吁用音乐感染和改造民众。在《救亡歌咏运动和新音乐的前途》一文里,他倡导创作救亡歌曲,期待从中孕育出“有中国伟大民族性的新音乐”。

青主则堪称是“中国音乐美学第一人”,他出版了两本音乐美学著作《乐话》和《音乐通论》,在《乐艺》上发表的著译和作品共有60多篇,被誉为“现代中国启蒙思潮在音乐美学领域的代表”。陈洪在1933年出版了《基本乐学》,是中国最早的音乐理论著作之一。陈洪提倡“音乐革新运动”,认为音乐应该表现社会生活,为社会和大众服务。马思聪认为,音乐作品应力求实现国际性、民族性与个性化的统一。马思聪还提出了音乐要向民众学习的“大众化”,以及教育民众的“化大众”理论。林声翕则认为,音乐要表现民众与时代精神,不能与社会脱节,还要有美学意识、有美的追求。

在中国专业音乐教育领域,他们更是作出了重要贡献。萧友梅1922年成立“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1927年在上海建立中国第一所专门的音乐学校“国立音乐院”,被誉为“中国现代音乐教育之父”。冼星海在延安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期间,培育出一种独特的音乐教育文化。青主曾任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教授,大力推广音乐美学与音乐理论。马思聪与陈洪1933年在广州创办南方第一所音乐学院——私立广州音乐院。陈洪曾在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南京国立音乐院、南京大学艺术系任教,还是南京师范学院音乐系创办人。林声翕是香港第一个管弦乐团——“华南管弦乐团”以及香港德明书院音乐系的创办者,还曾担任清华书院音乐系主任。在大力推动香港音乐教育事业发展之余,他还积极参与创办“亚洲作曲家同盟”并担任主席,促进国际音乐交流。

以萧友梅、冼星海、陈洪等为代表的广东音乐家群体引领时代之风,将现代音乐引入中国,发展音乐教育事业,极大地促成了中国音乐创作、表演与理论的现代转型。他们心怀民族之魂,实现音乐创作的中西交融,借鉴西方音乐的先进理念和技法,凸显中国音乐的民族特色,以音乐反映现实、推动社会进步,激发民众爱国热情、革命精神。其音乐创作成就和美育实践带着鲜明的时代印记,体现了开拓、进取、创新、包容的岭南文化精神,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的一篇华美乐章,更在中国现代艺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历史贡献和当代价值还有待深入研究。

(作者系文学博士、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古风歌词的创作有以下一些技巧和方法:- 参考古代诗词的格律节奏,如五言诗、七言诗的格律,或者词牌的节奏模式,使歌词更具古典韵味。但不必完全拘泥于格律,可以在保持古风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四、情感表达 1. 含蓄内敛 - 古风歌词的情感表达通常较为含蓄内敛,不似现代流行歌曲那样直白。可以通过景物描写、意象暗示等方式来传达情感,给听众留下想象的jvzquC41yy}/onnrkct/ew479qm9cn
1.WWWWXXXX日本人的历史与现代解读,深度探索其文化根源,社会变迁与小咪骚麦歌词歌曲在线听完整版视频 7192 71 2025-11-11 07:43:11 评论 鹿晗ins发自拍 1天前 隔着内裤蹭娇喘呻吟视频 人工客服无法接通,爱奇艺、转转被工信部点名 6天前 美女脆床❌️❌️被🌿在线网站 个人信用救济政策 4天前 老太爷交换小妾丫鬟玩 OpenAI首份大模型“心理报告”出炉:每周有百万人jvzq<84o0y~u{|p|d0ipo8kqz1723948;6>4:h93;6=40qyo
2.德军吧战争历史深度解析,二战经典战役回顾,战术思想与现代启示探讨如水年华歌词完整版《如水年华》歌词如下:落叶它静静的铺满了这条街,蓦然回首才发现人已到中年,往日的一切啊仿佛都在昨天,这一转身就是岁岁年年,秋风它吹散了落叶已无痕,尘封的记忆里仅存的那份真,时光它抚平那当初悸动的心,转身一走从此就再无那缘分。亲爱的姑娘啊,你已经嫁了人,当初的那份纯,也染上了 形jvzq<84j70nyy‚xy0eun1jqkip523:514562:7mvo
3.传统音乐文化论文大全11篇当下学子们相对系统把握中国音乐文化传统主要是“中国音乐史”和“民族民间音乐”,这两门课程的当下样态能否让学子们对中国音乐文化传统整体把握值得考量。 如果将叶伯和著《中国音乐史》作为现代音乐史学的发端,中国音乐史作为一个学科的把握尚不足百年,经过了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与探索,终于拿出了可为学子采取的《中国jvzquC41sewkm7kcdkgp0lto0et0jjtygp528=760jznn
4.优秀课程案例分享之十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性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开设于大一的下学期。 本次课教学目标: 1.了解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沉重苦难,认识造成近代中国社会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懂得只有首先争取民族独立,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创造前提。 jvzquC41|j{bp}n0jthgw7jfw0io1€qlz1oohx4328:03?7:0jzn
5.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通用2篇)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邓小平南方谈话及其重要作用,认识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②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认识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jvzquC41yy}/fr~khctxgw3eqo5kkjtcp1mbq‚nnkunjlrfqcp595@<:8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