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和汉朝,他们发生过怎样的联系丝绸匈奴

罗马帝国和汉朝是世界历史上两个著名的古代文明,分别位于欧洲和亚洲。了解这两个文明的历史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它们的发展和影响。

罗马城的建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753

509

年,罗马共和国建立,领土不断扩张,包括意大利半岛、北非、西班牙和大部分欧洲地区。

汉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206

年,这一年刘邦打败了秦朝,建立了汉朝。在西汉时期,汉朝逐渐稳定,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政治制度和行政组织。汉朝时期,经济和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一时期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之一。

那么,罗马帝国和汉朝有没有发生过沟通或者联系呢?还真有!

“皇帝”的新衣

西汉在建立初期,北方匈奴问题一直令统治者头疼。因为百废待兴,万事都在休养生息阶段。面对匈奴南侵,不宜用兵,西汉统治者遂经过和亲平缓汉匈联系,削减战役,安稳重生政权。经过前面六位先祖的不懈努力,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在军事、经济、文化上都达到了鼎盛时期,自然有了对匈奴叫板的底气。

公元前

133

年,单于因贪图马邑城的财物,率领

10

万骑兵进入武州塞(今山西省左云县),欲攻占马邑城。西汉埋伏

30

万精兵,未曾想计划泄密,致使设伏之举为匈奴识破,功败垂成,史称马邑之围。西汉与匈奴的关系彻底决裂,双方开始了大规模的交战。在卫青与霍去病的带领下,汉军深入匈奴的老窝,收回大片失地,并修筑北方的朔方郡与长城,将匈奴挡在长城之外。

几场战役的胜利,并不足以长期抵御住匈奴,还需要找同盟来共同对付匈奴。当时在中亚地域游牧的大月氏部族十分合适。汉武帝招募使者,郎官张骞自告奋勇接受使命。可能连张骞自己也没想到,这一去便是

13

年(途中被匈奴俘虏,困了

10

年)。等张骞逃脱后,来到大月氏。但当时西迁的大月氏觉得西汉太远,且匈奴已经对本族构不成大的威胁,因此并没有与汉同盟对抗匈奴的打算。

和大月氏没谈成,张骞倒是发现同受匈奴侵害的乌孙国有希望加盟,但真的当张骞与使团带着财物到乌孙谈结盟时,乌孙国却又觉得匈奴太过强大,又不了解西汉的实力,还是不愿结盟。为了展现西汉的国力,汉武帝就让使团们不断去西域各国游说。当然也不能空着手去,自然带了不少丝绸、陶器等作为见面礼。收了礼物,人家也要回礼,西域各国也将自己国家的宝贝带到西汉。一来二去,久而久之,这条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便形成了。

在古希腊和罗马帝国的眼中,遥远的中国被赋予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名字

“丝国”,“塞里斯(

Seres

)”。他们并不知道丝绸是小虫子吐的丝,认为是个叫赛里斯的巨人民族从金色树上揪下来搓成的神物。历史记载,凯撒和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都喜欢穿丝绸做的衣服。

独裁者恺撒曾经穿着一件全部由中国丝绸织成的紫色真丝长袍去剧院看戏,结果引起了全场的轰动和羡慕。尽管演出很精彩,但大家的注意力却集中在凯撒的长袍上,纷纷赞赏这是天上的衣服,绝世的豪华。这可能是罗马人第一次在?己的?都近距离接触到丝绸。和最常见亚麻、羊毛织物相比,丝绸薄如蝉翼、散发着钻石光芒,实在太耀眼、太柔滑、太迷人,令人无法抗拒!

恺撒穿穿紫色真丝长袍引起轰动,背后有两个重要的原因:

首先,这长袍是丝绸的,属于舶来品,非常珍贵。其次,这长袍是紫色的。

古代工业不发达,没有色彩缤纷的染料,人们想将衣服染色,只能在大自然中寻找动植物染料。欧洲人是从地中海的一种小海螺身上提取的紫色染料。这就导致等重量的紫色染料,甚至比黄金还贵。所以,当你穿着紫色的长袍去罗马剧院,老百姓当然就沸腾了:

XX

,这是哪里来的土豪?

就这样,丝绸很快风靡罗马的上层社会,一匹约

10

尺的高级丝绸料子竟要

12

两黄金。据说,连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都十分珍惜丝绸料,都是将丝绸服装一件一件拆开,再重新编织成服装或做成点缀服装的饰品。罗马城甚至开设了专售中国丝绸的市场,供人采购。

罗马使团漂洋过海来华

到了屋大维

·奥古斯都(公元前

63

公元

14

年)统治罗马帝国初期,也就是“丝绸之路”打通约一百年后,丝绸已经从上流社会普及开来。为了显示自己的收入和品味,罗马平民不顾一切也要弄身丝绸衣服。在这种空前的消费需求下,古罗马的黄金、白银大量外流,对罗马帝国的政治稳定和军事实力产生了负面影响。

公元

14

年,在罗马帝国第二任元首提比略(公元前

42-

公元

37

年)的命令下,罗马元老院颁发了禁止男性穿丝绸服装的指令。罗马“有识之士”开始吹毛求疵,先是说穿丝绸伤风败俗,因为穿上丝绸后,罗马淑女下半身就几乎是透明的。罗马淑女们可不在乎什么教条礼数,“你们男人不给我买丝绸,一定是不爱我了!”限制收效甚微,于是后世的罗马帝王干脆顺水推舟,像图密善甚至就修建了专门储藏丝绸的仓库来搜集各种各样的丝织品。

中国的好东西可不止丝绸。西汉中期发明炒钢法,比同时期欧洲冶炼水平高出一截。西汉炼钢做出的刀还有个特点,就是通过局部淬火技术能把刀刃硬度淬到很高,但刀心仍保持低硬度和很好的韧性,这正是好战的罗马人所需要的。要知道,当时的罗马连热处理和渗碳技术都没普及。

东方先进的钢铁和美观大方的丝绸,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罗马帝国的冒险家和商人不断探索前往东方的道路。那时的亚欧大陆,除了罗马帝国和汉朝之外,还有位于印度北部的贵霜帝国,居于中亚地区的帕提亚帝国(安息)。帕提亚帝国控制了丝绸之路的咽喉,丝绸等奢侈商品或许能运往罗马,但汉朝流出的少量钢铁全被截留在帕提亚,被优先用于军队的武器,包括盔甲、长矛和箭。罗马作家普鲁塔克

希腊裔,公元

46

-120

曾经描述道,帕提亚用东方钢铁制成的箭“是可以穿透所有障碍物的奇异之物”,而帕提亚士兵的钢制头盔则是“无法穿透的”。

我们再回到东方。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以后,西汉政府逐渐控制了西域地区。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

60

),汉朝设西域都护。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丝绸贸易和中西文化交流都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但到了王莽篡位,汉王朝是元气大伤。即便等到了东汉建立,在很长时间也没有恢复对西域的管理。匈奴借机复兴,征服了西域的大部分地区,并不断侵扰河西地区。

永平十六年(公元

73

年),东汉明帝才派窦固率大军出征匈奴,大败之。在窦固的军中,出现一位英雄式人物,他就是“投笔从戎”的班超。他担任假司马(代理司马)的军职,立下战功。窦固觉得班超挺能干,就在第二年派他率领

36

人出使西域。

从永平十六年班超出使西域,到永元六年班超击破焉耆平定西域的

22

年当中,班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经营西域的这些年里,班超深刻地认识到:匈奴不灭,汉地不安。在大破匈奴后,班超听说蒲类海一带还游弋着一支北匈奴的残部。而窦宪已于永元四年被杀,班超是不可能举全部兵力去攻打北匈奴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夷狄攻夷狄”。汉人早知道在安息以西有个大秦国存在(罗马),班超决定效仿张骞,找盟友。可班超年逾六十,不能亲自前往,故派遣副使甘英代为出使。

永元九年

公元

97

,甘英领命出使大秦,带着使团从鬼兹(新疆库车一带)出发,往西走到了疏勒(喀什一带),攀过了葱岭(帕米尔高原),还经过了大宛国(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一带),然后还路过大月氏国,到达安息波斯帕提亚王国,后来甘英有又经过了阿蛮、斯宾、于罗,到达了条支(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入海处)。

安息和罗马帝国接壤,因为两大帝国处于战争状态,从陆路去不方便,也不安全。所以甘英来到西海(波斯湾)边,想要渡海去大秦。准备渡河时,当地的船工对甘英说:这里海域广大,如果顺风的话三个月也就能到,逆风的话,可能就要一二年了。所以你就要准备三年的粮食才行,而且在海上行驶会让人产生对热土的思念,也常常有死的人。甘英听后,就放弃了渡海的念头(其实被安息人给骗了)。但甘英没有原路返回,走了六十天才到安息,然后又路过木鹿、吐火罗等地方回程。

汉朝在找大秦,其实罗马也在找中国。公元

161

年,罗马“五贤帝”中的第四位安东尼·庇护去世,养子马可·奥勒留继位,成为安敦尼王朝第五代皇帝,他全称为马库斯·奥列里乌斯·安东尼·奥古斯都。奥勒留当上皇帝的同年秋天,帕提亚军队主动进攻罗马附庸国亚美尼亚,再次点燃了与罗马的全面战争

(161-166

。罗马一度惨败,遂派特使在埃及登上了罗马商船,去寻找东方的赛里斯。当年冬天,罗马使团通过红海、阿拉伯海抵达了印度的港口,并在这里耐心等待第二年夏天的西南季风。延熹九年(公元

166

夏天,罗马使团乘商船从印度启航,通过马六甲海峡,经中南半岛,抵达汉朝。

罗马使团很可能在南海郡

番禺

下船,然后转乘内河船舶沿着西江水道,通过灵渠,再进入湘江、长江、汉水,然后弃船乘车,最终抵达东汉王朝的首都洛阳,并见到了中国最高的统治者汉桓帝。《后汉书》写道“其所表贡,并无珍异,疑传者过焉”。意思是,大秦使者提供的礼物太过普通,谨献的都是些象牙、犀牛角、玳瑁等大路货(貌似从印度或中南半岛临时采购的),不太像是从罗马本地运来的(过去经常有商人假冒使节,来骗朝廷赏赐的)。

奥勒留是五贤帝的最后一位,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勤奋治理这个已经繁荣了将近一个世纪的罗马帝国,另外奥勒留是个哲学家,他对哲学有很深的造诣,对他施行仁政和治理国家有很大帮助。五贤帝可能没给中国皇帝准备什么贵重的国礼,罗马使团进入汉朝后才尊重异国国情,临时采办了一批在他们看来十分贵重的礼品。

汉桓帝当然是看不上的。汉桓帝时,宦官当政,朝廷贪污奢侈成风,公然卖官鬻爵。罗马使团来华,皇帝和宦官们最关心的不是什么同盟或贸易,而是关心罗马使团能否带来传说中的

“大秦国奇珍异宝”,例如珊瑚、琉璃、夜光璧、明月珠等等东方稀缺的珍宝。

大约在公元

168

年,罗马使团回到了本国。罗马使团曾经设想下一次能够重返洛阳,但历史再也没有给双方任何机会。公元

166

年,历史上著名的“安东尼瘟疫”爆发。出征帕提亚的罗马大军,将天花和麻疹病毒带回了小亚细亚和欧洲。瘟疫大流行持续了

20

年以上,罗马两位共治皇帝,路奇乌斯·维鲁斯和马可·奥勒留在这场瘟疫中先后病死。罗马帝国最鼎盛的“五贤帝”时代也因此结束。

东汉帝国也好不到哪去,汉桓帝、汉灵帝是中国历史上排的上号的昏君,带领着汉朝走向

“黄巾之乱”,随后开启了三国时代。罗马商人再次来华是黄武五年(

226

年),从越南一带登陆,于是当地太守派人送他去吴都(武昌县,今湖北省鄂州市,孙权还未迁都南京)。见到了孙权,罗马商人还在武昌住了一段日子,后来孙权派会稽人刘咸送罗马商人回罗马,遗憾的是刘咸病死在途中。所以,中国的使臣始终没有踏上罗马的国土,给我们留下千年的历史遗憾!

THE END
0.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两汉两罗马》22易中天中华史《两汉两罗马》 第五章:理念之天人合一 艺凡:接前文,前文提到董仲舒的天人合一。 易中天:董仲舒在给汉武帝的书信中开篇就讲了天人关系,史称“天人三策”。五常,就在这里提了出来。 艺凡:那三钢呢? 易中天:三纲的概念,则见于《春秋繁露》一书。 jvzquC41yy}/lrfpuj{/exr1r1l3:
1.王子今:两汉之际气候变迁与丝绸之路长安特别是两汉之际的急变,使得全国经济格局发生演化。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从这时起,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江南经济区的重要性亦即从这时开始以日益加快的步伐迅速增长起来,而关中和华北平原两个古老的经济区则在相反地日益走向衰退和没落。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影响深远的巨大变化,尽管表面上看起来并不怎样显著。”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68349:2Bd32;;9;;75:0nuou
2.“彼美人兮——两汉罗马时期女性文物展”在湖南博物院展出7月16日,观众在湖南博物院“彼美人兮——两汉罗马时期女性文物展”上观赏出土于马王堆汉墓的我国国宝级文物曲裾素纱单衣。 目前,“彼美人兮——两汉罗马时期女性文物展”在湖南博物院展出,展览将持续至10月7日。此次展览由湖南博物院和罗马文化遗产监督管理局联合策划,展品总计200余件/套,来自我国湖南博物院和意大利罗马jvzq<84yyy4ykwmwcpku0lto1eo0497629781>h74ek:5n>276?92k<85;?72k=dfe:ff8h0jvsm
3.罗马与汉朝罗马帝国主要继承了希腊文化,汉帝国主要继承了周文化 罗马帝国多民族多文化,汉帝国汉民族与汉文化占绝对优势 罗马帝国亡于日尔曼等蛮族,汉帝国则制伏匈奴 罗马帝国创建于征服,汉帝国创建于统一 汉跟罗马两大帝国,都是在战争中产生的,但是罗马帝国表现为武力征服,而汉帝国则表现为武力统一。 jvzq<84yyy4vpsx0eqs0|~nzkp~jcx}k1|omkjt142782@6322612Ad35:>92B3jvor
4.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两汉两罗马》9易中天中华史《两汉两罗马》 第二章:历史之屋大维上位 艺凡:接前文,前文提到屋大维,屋大维是谁? 易中天:恺撒的养子,为了答谢,他决定继承恺撒的遗志,完成养父未竟的事业。 艺凡:什么事业? 易中天:罗马统治下的和平。 艺凡:他怎么实现的? 易中天:第一步,先成为凯撒的接班人。 jvzquC41yy}/lrfpuj{/exr1r17f89j2h7hgg@
5.旅行日记湖南博物院·来自两千年前的震撼湖南博物院现开放“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两个基本陈列,“生命艺术——马王堆汉代文化沉浸式数字大展”“彼美人兮——两汉罗马时期女性文物展”临时展览、《一念·辛追梦》马王堆复原动态展。二楼是湖南人,三楼是马王堆,一楼是临时特展。jvzquC41yy}/lrfpuj{/exr1r177clh55eh19l
6.行走在丝绸之路需要用到多少种货币?西北大学博物馆丝路遗珍展厅展示有古代丝绸之路沿途部分王朝和城邦国的钱币,包括以古罗马钱币为代表的地中海钱币文化、以7世纪后阿拉伯波斯地区钱币为代表的伊斯兰钱币文化等,涵盖了古罗马帝国、萨珊、贵霜王朝等多个政权。从这些小小的货币图案和文字中,可以领略丝路沿线古国文化、历史与社会的异域风情文化。 jvzquC41dym/p€z0gf{/ew4kphu0399813<367mvo
7.西史辨|非子:如何彻底证无古罗马—条支、大秦、拂菻地望再考及对于大秦国在两汉之时和埃及及埃塞俄比亚地域是什么关系需要讨论一下,因为上面所引伟哥之文的最后结论大秦国即古埃及,生民无疆之文则将大秦证成了古埃塞俄比亚地域,还有其他人的其他结论。前篇已经论过,大秦国其时是一种部落联盟的组织形式,并不是紧密的国家文明形态,一个口头意义的贡属关系就可能把这两地域纳为jvzq<84yyy4je}=:0eun1yfig1|jg€2rquz@kmB588
8.来自两千多年前的国宝级文物,只有48g?  湖南博物院“彼美人兮——两汉罗马时期女性文物展”,展出的T形帛画原件。中新网记者 任思雨 摄   在众多令人惊叹的文物中,有两件轻薄的素纱襌衣引起了大家的好奇。   一本阿拉伯作家所著的中国见闻录曾记载,唐朝有位阿拉伯商人到广州拜见一位官员,他看着对方穿的丝绸衣服惊讶地说:“透过这件衣jvzq<84yyy4ykwmwcpku0lto1eo049762:871@6253jd5ngdh6;f4B<5d6if8>gehdl4:8h0jvsm
9.易中天中华史:两汉两罗马有声小说果麦文化易中天中华史:两汉两罗马 2677 2021年08月更新 精品书 播放全部 内容介绍 大汉与罗马曾双雄并峙,几乎同时成为世界性文明,又先后陷入分裂状态。罗马共和制度持续了五百年,在恺撒被刺后逐渐垮塌,逐渐分裂为东西两半。大汉在王莽的变法与改制之后,农商俱损,民怨沸腾。由此,西汉过渡到东汉。罗马灭亡了,中华帝国却只jvzquC41o0qvixz0eqs0v|4cnd{n1|ff94=b1y6/30nuou
10.薄如蝉翼,重不足一两!探秘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衣中极品”素纱襌衣薄如蝉翼,重不足一两!探秘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衣中极品”素纱襌衣 近日,“彼美人兮——两汉罗马时期女性文物展”于湖南博物院盛大开幕,其中国宝级文物曲裾素纱单衣真品等展品首次亮相。素纱单衣素有西汉时期纺织技术巅峰之作的美誉,更是当下已知最早、最薄、最轻的服装。那么,2000 年前的古人究竟是怎样打造出这样一jvzquC41yy}/zrfplkiikwf0eqs0uyjekcr0fnyckne67:>;60nuou
11.两汉是哪个朝代这条道路,由西汉都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然后分为两条路线:一条由阳关,经鄯善,沿昆仑山北麓西行,过莎车,西逾葱岭,出大月氏,至安息,西通犁靬(jiān,今埃及亚历山大,公元前30年为罗马帝国吞并),或由大月氏南入身毒。另一条出玉门关,经车师前国,沿天山南麓西行,出疏勒,西逾葱岭,过大宛,至康居、奄蔡(西汉时jvzq<84yyy4vpsx0eqs0y86272770qyon
12.人才队伍《罗马史学述评》,《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2年。 《追求真实是罗马史学的根本》,《史学史研究》2013年01期。 《论罗马崛起的两个关键因素》,《黑龙江社会科学》2013年04期。 《怀念龚书铎先生》,《史学史研究》2013年03期。 《古代西方史著中关注的三大主题》,《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3年。 jvzquC41tumz{7gpw0kew7hp1{pki8xz{l€y1{hfy9523>>630nuou
13.潘岳:秦汉与罗马,探讨秦汉治理之道与罗马盛衰之由——人民政协网而秦汉则是打通了上层与基层,创立了县乡两级的基层文官体系。由官府从基层征召人才,经过严格考核后派遣到地方全面管理税收、民政、司法和文教。两汉的基层官吏不光管理社会,还要负责公共文化生活[43]。郡守设学,县官设校,配备经师,教授典籍,慢慢将不同地区的基层人民整合起来,聚合成一个大文化共同体。即便中央政权崩jvzquC41yy}/tvzd0ipo7hp1e532;5/2;31987883=59h:0u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