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两汉:皇太后多临朝,大司马大将军很跋扈,打残匈奴脱亚

中国历史上皇后专权最集中的朝代是哪个?不是武则天的唐朝,也不是慈禧太后的清朝。两千多年前的汉朝,中国女性是相当的霸气,皇帝男人可以做,女人也可以做。整个汉朝期间,一共也就二十四位皇帝,却有近十个皇太后轮流坐庄临朝的情形,数量之多,时间之长,影响之大,盛况空前。

伴随着皇太后临朝,一大批外戚势力,纷纷明封暗窃朝廷要职,特别是通过进封大司马大将军这样的官职,掌控朝政。他们中有人为国远征,打出汉军军威,威震四海;也有一些人飞扬跋扈,打击异己,贪污腐败,祸国殃民,最后直接或者间接导致了两汉的灭亡。因此,两汉也是历史上少有的大一统朝代,没有亡于异族入侵、或者亡于大规模的民间起义,而是毁在了内部的外戚权臣手中。即便是两汉倒下,周边胡夷也没有一个敢趁机冒犯中原的,这才大汉之强大到可怕。

两汉期间,发起了多次对匈奴的作战,其中有几次史诗级的战役,名垂青史。消除了草原上匈奴的危害,更是改变了世界历史:

第一次是在汉武帝时期,由外戚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大将军霍去病指挥的漠北之战,消灭了匈奴的有生力量。霍去病一路狂飙,追击到北海,封狼居胥,漠南再无王庭;

第二次是在西汉元帝时期。当时匈奴内乱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投靠汉朝,和亲结盟,北匈奴称霸西域,威胁大汉在西部的安危。陈汤矫诏兴兵、彻底消灭了北匈奴郅支单于,维持汉朝对西域的管控,保证丝绸之路畅通无阻。汉军此役,打出了“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让汉帝国扬威的口号;

第三次,东汉初,南匈奴再次分裂,部分匈奴北迁大漠,成为汉朝的新威胁。于是窦太后亲自决策,由兄窦宪领兵远征北匈奴。此役彻底解决了匈奴势力,残余匈奴逃离草原,远循西欧。而逃到欧洲去的匈奴,却又引起了连锁反应,摧毁掉西罗马帝国,从而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这是历史上一次意义非凡的远征,它出自临朝专制的窦太后之策,拍案称奇,值得后世回味了解。

这三次重大的对匈奴作战,两次是由外戚将军亲自领兵,一次还是由皇太后亲自发动的!

所以,两汉的历史,就是女人频繁临朝,外戚不断以大司马大将军专权,朝廷一不高兴,就发兵敲打匈奴的历史。真是神奇的大汉!

先上图,如果不感兴趣细节,看完图后就可以离开了,后面啰啰嗦嗦的文字,就是详细解图而已,当然也补充了许多图中无法显示的故事细节。

简单说明一下,图中相同背景颜色的人物,就是皇后、外戚家族及其被影响的皇帝。灰颜色背景的皇后,在历史没有明显专权,列在图中仅仅是为了标明关系。比如,皇后王娡是刘彻的生母,宣帝许皇后是刘奭的生母。

在看西汉的皇太后和外戚专权关系图之前,先给大家简单梳理一下西汉皇帝的名单:

1高祖刘邦一2惠帝刘盈一(前少帝一后少帝)一3文帝刘恒一4景帝刘启一5武帝刘彻一6昭帝刘弗陵一(废帝刘贺)一7宣帝刘询一8元帝刘奭(shì)一9成帝刘骜(ào)一10哀帝刘欣一11平帝刘衍一(孺子婴)

同样,先看东汉皇帝的名单,然后是东汉的皇后和外戚的专权关系图:

1光武帝刘秀一2 明帝刘庄一3章帝刘炟(dá)一4和帝刘肇一5殇帝刘隆一6安帝刘祜一7顺帝刘保一8冲帝刘炳一9质帝刘缵(zuǎn)一10桓帝刘志一11灵帝刘宏一12少帝刘辩-13献帝刘协

和西汉吕后、窦太后和王太后三位皇太后长期专权、外戚多以大司马凌朝不同,东汉呈现出六后临朝,各领风流,配以外戚担任大将军这样一种新局面。还有一点和西汉有明显差异的地方就是,西汉的皇后,出身普通平凡人家,完全是靠自身力量和运气打拼上去。而东汉的皇后,大部分都是功勋世家,依靠家族势力,更容易在朝廷政治中,抢占高地,拉拢盟友,控制政局。

为什么东汉外戚没有以大司马专权?其实东汉立国不久,刘秀就取消了大司马,恢复了太尉,并且把太尉,司徒和司空重新作为三公。这样做的一个原因,应该是避免西汉末王氏一家出现五个大司马,窃夺朝廷大权,危及后代弱主的一个调整。但还是保留了大将军,为征战时用,类似西汉初窦婴在平定七国之乱的临时军事指挥。不料,后来东汉的章德窦太后专权,把大将军授予其兄窦宪,以奖励他勒石燕然之丰功,而且还使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上,成为东汉最有实权的朝官。从此,东汉的大将军,就变成了如西汉大司马一样的,让外戚垂涎三尺的权力。

西汉一朝,先有吕后(吕雉)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临朝专制的皇后,吓死了惠帝,立了两个不被承认的少帝,要不是吕后死的早,汉家江山可能很快就不姓刘了。这段历史大家比较熟悉,在历史上的重要性相对不高,就不多说了。

汉文帝皇后窦漪房,从汉景帝时期开始干政,差一点逼景帝传位于弟弟梁王刘武、就是《滕王阁序》中的“睢园绿竹”的主人,如果这样,就没有汉武帝刘彻什么历史表现机会了。窦太后政权期间,比较有名的外戚是她的堂侄,魏其侯窦婴。汉文帝时,窦婴作为皇后家族可以信任的人,被派往吴国任国相,监视吴王刘濞。

汉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刘武,深得母亲窦太后疼爱。有一次梁孝王入朝,汉景帝以兄弟的身份与他一起宴饮,酒兴正浓时,汉景帝随便地说:“我死之后把帝位传给梁王。”窦太后在一旁心想,这不就是我想要的吗?高兴坏了。这时窦婴端起一杯酒献给汉景帝,说道:“天下是高祖打下的天下,帝位应当父子相传,这是汉朝立下的制度规定,陛下凭什么要擅自传给梁王!”窦太后因此憎恨窦婴,开除了窦婴进出宫门的名籍,每逢节日也不准许他进宫朝见。

借汉景帝削藩,吴王刘濞发动吴、楚等七国反叛。汉景帝感到皇族成员和窦氏外戚中,没有谁比窦婴更贤能了,于是便任命窦婴为大将军,跟随太尉周亚夫前去讨伐叛乱。等到七国的叛乱被平定后,汉景帝赐封窦婴为魏其侯。以后每次朝廷讨论军政大事,列侯们都不敢与周亚夫、窦婴平起平坐。

窦太后多次推荐窦婴当丞相,汉景帝认为魏其侯这个人骄傲自满,容易自我欣赏,义气做事,草率轻浮,难以出任丞相,担当重任,始终没有任用他。直到汉武帝刘彻即位后,才升任丞相。

汉景帝皇后王娡的同母弟弟田蚡,在汉景帝后期开始得到重用。窦婴自从窦太后去世后,被汉武帝更加疏远不受重用,没有权势。待田蚡担任丞相后,不断和窦婴发生冲突,即“田窦之争”,最后因为一件敬酒小事,被田蚡故意闹大,制造了许多诽谤窦婴的话让汉武帝听到,刘彻一怒就在年底的最后一天,将窦婴在大街上斩首示众。至此,窦家势力在西汉基本上被消除干净了。但没有想到的是,百年后,还能够在东汉东山再起,再现辉煌。

汉武帝皇后卫子夫,虽然没有专权,但兄卫青、侄霍去病在漠北之战大胜匈奴,封狼居胥后,汉武帝为了嘉奖他们,特创了大司马大将军和大司马骠骑将军两个加官,让他们成为权力在三公之上的中朝官,以削弱和取代三公丞相太尉。从此,大司马成为了汉朝外戚一族执掌朝政最抢手的标配。

而汉武帝临终,杀死了钩弋夫人赵婕妤,授予霍去病弟弟霍光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两个中朝加官,来辅佐幼子昭帝刘弗陵。接下来,朝令都从霍光出,特别是他擅自废立海昏侯刘贺,又拥立汉宣帝刘询,权倾朝野。留下“行伊霍志事”的故事,成为后世野心家敢于违背忠孝道德的遮羞布。霍光死后,他几个儿子不知道收敛,忍辱负重很久的宣帝找到机会,诛杀霍光一家并且灭族。可惜了卫青霍去病为大汉江山呕心沥血,却没有留下名门家业,最后还被司马迁在《史记》中放到了“佞幸列传”。

宣帝为太子刘奭选一个太子妃王政君,生下儿子刘骜。刘奭即位为汉元帝,立王政君为皇后。随后,元帝开始分封皇后一族,曾经五人‬同日封侯,风光‬无限。‬

《汉‬书‬》记载‬:“家凡十侯,五大司马,外戚莫盛焉。”西汉‬覆灭‬的‬祸根‬,由此‬种下‬。

王皇后的几个兄弟,王凤、王音、王商和王根,相继担任大司马。他们在朝廷上,专横霸道,盛气凌人,打击异己,败坏朝纲。特别是在汉成帝刘骜时期,目空一切,肆意妄为。王根临死前,举荐侄子王莽为大司马,王莽这个人,特别能够忍、装和狠,关键时刻不惜代价,牺牲自己两个儿子的生命,博取朝野的美评和信任。

汉成帝之后,哀帝皇后和皇太后家族压制了一下王莽的野心。但哀帝一走,在王太后的盲目纵容下,放任侄子王莽一步步侵蚀皇权,从大司马、领尚书事、到太傅,先是毒杀平帝,然后立一个婴儿皇帝傀儡,自己做假皇帝,到最后干脆通过禅让夺取汉家天下,西汉从内部灭亡。

而王皇后,历经四世,临朝六十余年,干预朝政,扶持外戚势力,坐视侄子王莽权倾朝野,造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外戚禅代,让西汉从兴盛走向灭亡。其危害最大,责不可推托。然这一切的起因,又是因为宣帝为太子刘奭选妃,太子没有心情,手指乱挥,太监误以为看上旁边的王政君。历史不经意开了一次玩笑,一个黑天鹅事件,就改变了历史。

西汉十二帝,再加上吕后立的前后二帝和海昏侯刘贺,共十五位,这四位皇后历经了所有的皇帝,她们的影响所及,除了高祖刘邦,文帝刘恒和元帝刘奭少数几位外,其余的在位期间,或多或少都被太后临朝专制,被外戚大司马的权力威慑。

东汉开国前三代比较平稳,没有出现西汉刘邦一死,政权就被卷入漩涡那样局面。变化是从章帝刘炟的皇后开始的。

提到东汉女后,绕不开神奇的窦氏家族。西汉文帝孝文窦皇后之弟窦广国,有一个七世孙窦融,是东汉刘秀的开国元勋。他早年追随王莽参与过镇压刘秀的绿林军活动,后投靠更始政权。感觉天下不稳,于是谋求退守河西,行河西五郡大将军事,以观变动。刘秀为了拉拢他共同夹击陇西隗嚣,写信给窦融说,我是窦太后儿子景帝的后代,你也和窦太后有血脉关系,我们都是亲戚啊。窦融一看刘秀不计前仇,就联合武威太守梁统,打败隗嚣,然后归顺东汉刘秀,被封为大司空。

西汉的窦家,辗转二百年,又重新来到东汉开启女后专权模式。窦融的孙子窦勋,娶了刘秀第一任皇后郭圣通生的嫡长子、东海恭王刘强之女沘阳公主。这样,窦家再次与汉家皇族融合,生下儿子窦宪和女儿窦氏,有点奇怪,这么重要的一个女子,史书中居然没有留下一个名字。巧不巧,这个窦家和刘家的女孩,又成为了汉章帝刘炟的章德皇后,真是亲上加亲,贵不可言。

凭借妹妹成为汉章帝皇后,窦宪从此发迹,历任侍中、虎贲中郎将,其弟窦笃任黄门侍郎。兄弟二人,恃宠欺人,竟敢强买沁水公主的园田。

明帝马太后崩逝后,窦皇后与母亲沘阳公主合谋除掉了宋贵人姊妹、废黜了皇太子刘庆,改立自己的养子刘肇为太子。而后又谮杀刘肇生母梁贵人,并将其父梁竦拷打致死,继而流放梁氏满门,监禁舞阴公主,贬黜马太后戚族,同时肃清后宫,使宫中无人知晓刘肇生母,为日后窦氏专权扫清了障碍。

汉章帝去世,汉和帝刘肇即位,窦太后临朝称制,窦宪以侍中的身份,内主机密,外宣诏命。同时,窦宪的弟弟窦笃为中郎将,窦景、窦瑰为中常侍,于是,窦宪兄弟都在亲要之地,威权一时无二。

窦宪的骄横,引来朝廷众多大臣不满,后坐罪下狱。于是窦太后任命窦宪为车骑将军,让他将功补过,出击北匈奴。窦宪和副将执金吾耿秉兵出朔方,在稽落山大破北单于。敌众溃散,单于逃走。窦宪整军追击,去塞三千余里,斩杀名王以下将士一万三千多人,来降者八十一部,前后二十多万人。从此,当年的北匈奴基本上在草原上不复存在了。窦宪、耿秉遂登燕然山,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

皇帝下诏,命中郎将持节到五原任命窦宪为大将军,并封为武阳侯,位在三公之上,太傅之下。不得不说,窦太后虽然纵容了窦家兄弟败坏朝纲,但她关键时刻的军事决策,敢于冒风险,一战就彻底解决了多年来北匈奴侵扰北方的困境,实不亚于汉武帝的雄才胆略。

窦宪勒石燕然,和西汉外戚霍去病漠北大捷、封狼居胥,彰显汉军威武,外戚将军成就古代中国军事神话,永世崇拜。被窦宪打败的北匈奴残余,最后去哪里了?一般认为他们向西逃窜,长途奔袭到欧洲的黑海和多瑙河一带,驱赶这里的原住民哥特人,逃往欧洲南部,兵临罗马城下,最终导致了古老的罗马帝国被众多'蛮族’的打击下,罗马覆亡。因此,窦宪对北匈奴的作战不仅影响了中国历史,也间接推动了欧洲的历史进程,也就改变整个人类历史。从这方面来看,窦宪的历史贡献,甚至高于成吉思汗!

其实,窦家的传奇远不止于此。窦融的侄子窦固,也曾经在征讨北匈奴的战斗中大放光彩。当时,明帝想要效仿汉武帝,恢复与西域各国的联系,西击北匈奴。而耿秉也屡次请求进攻北匈奴,明帝因窦固曾在河西跟随过伯父窦融,熟悉边疆事务,便让窦固和耿秉领军分别从酒泉、武威出击,把汉朝疆域拓展到哈密以西,窦固又以班超为假司马出使西域,最终使西域三十六国重新再次归顺。窦固和耿秉的这次合作,是十五年后窦宪和耿秉击败北匈奴的一次预演。

和西汉霍光家族一样,窦皇后一死,习惯胡作非为的窦宪兄弟,也遭到和帝的灭门。

东汉第二位临朝的皇后,是和帝刘肇的第二位皇后邓绥,谥号“和熹皇后”。她是东汉开国元勋太傅邓禹的孙女,情商非常高,东汉“六后临朝”中的最贤者,被史学界誉为“皇后之冠”。邓绥被立为皇后之后,“有丈夫之性”,汉和帝便让她参与外朝政事。汉和帝驾崩后,邓绥先后拥立汉殇帝和汉安帝,以“女君”之名亲政长达十六年。

邓绥十五岁入宫,当时女史学家班昭正在南宫续写《汉书》,她便跟随班昭,学习经书,兼及天文、算数。

邓绥临朝期间,推行改革,选贤任能,躬行节俭,救灾安民。同时派兵征服南匈奴、鲜卑、乌桓等外患,剿灭海盗,平定西羌,使危机四伏的东汉王朝转危为安;还设立西域副校尉,恢复东汉对西域的羁縻管辖;又收服岭南三十六个民族,将夜郎蛮夷也纳入版图,扩张领土1840里。

邓绥也高度重视科技。四大发明的造纸技术,就是在她的引导下蔡伦完成的。其它如任用张衡研制浑天仪、地动仪等仪器。她还是中国历史上提倡女权的先驱,创办了史上最早的男女同校学堂,为女子提供学堂教育。又命许慎等人到东观矫正文字,促使第一部文字理论著作《说文解字》问世,苏辙称之为“和熹盛东汉”。

邓绥兄邓骘因为出身于名门,被窦宪征辟为大将军府幕僚,因其妹邓绥入宫为贵人,兄弟两人转任朝廷郎中。邓绥被立为皇后,邓骘就升任为虎贲中郎将。汉殇帝即位后,邓太后临朝听政,封邓骘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仪同三司的名号,就是从邓骘开始的。

殇帝驾崩,又与邓绥册立安帝,被汉安帝拜为大将军。邓骘为人谦逊,崇尚节俭,罢除劳役。安帝时期天下发生饥荒,许多百姓死亡,盗贼群起,叛乱不断。邓骘曾经亲征凉州,平叛羌人叛乱。又推荐天下名士,平定内乱,北抗南匈奴的骚乱。

邓氏自邓禹告诫子孙以来,邓氏外戚都遵循法度,以窦氏的失败为告诫,下令宗族要闭门静居。但安帝被乳母王圣等蒙蔽,宦官李闰等在安帝身旁常进谗言污蔑邓绥和邓骘兄弟。邓太后去世后,邓骘兄弟蒙冤被迫自尽。汉顺帝刘保即位,追感邓太后的恩训,又怜悯邓骘无辜,给邓家平反昭雪。

阎姬是安帝刘祜的皇后。阎姬的祖父阎章精晓国家典章制度,在汉明帝永平年间曾任尚书,当时他的妹妹被明帝选入宫中,被封为贵人。虽然阎章成了皇亲国戚。但是,由于明帝对外戚多加限制,“权无私溺之授”,阎章本来应升任要职,却被明帝另任为步兵校尉,仅是职比二千石的中上级军官。阎姬的父亲,官职长水校尉,同样也是朝廷的中上级军官,相比较窦、邓两家,家族背景就相当孱弱了。

好在阎姬本人颇有才华和姿色,入宫后得到汉安帝的宠爱,先被册封为贵人。后立为皇后。但阎皇后专宠妒忌,独霸圣宠,又阴狠妒忌,得知汉安帝与宫人李氏生下皇子刘保,便鸩杀皇子刘保的生母李氏。阎姬深得汉安帝宠爱,却一直未能生子。而刘保在皇太后邓绥的主持下,被立为皇太子,让阎姬更加气恼。

邓太后去世后,汉安帝开始亲政,阎姬和众人诬陷迫害邓骘兄弟,从邓家夺回权力。大力提拔阎姬的兄弟阎显、阎景、阎耀、阎晏担任卿校官职,主管皇帝的亲兵,掌握了朝廷的重权。阎姬然后与大长秋江京、中常侍樊丰等人一起构陷皇太子刘保,将其废降为济阴王。

汉安帝驾崩,阎姬成为皇太后,为了久专国政,拥立北乡侯刘懿即位,临朝称制,淫威朝廷,乱杀无辜,大肆提拔并重用阎氏族人,阎太后还扶持宦官势力,而不是充分利用朝中元老,失去了士人集团支持。不久,刘懿驾崩,济阴王刘保的乳母宋娥联合中黄门孙程发动“西钟政变”,诛杀阎太后手下的宦官集团,拥立刘保为帝。阎太后得知后,发动“夺宫之变”,派兵捕杀汉顺帝刘保,结果兵败,阎氏外戚及其党羽皆被诛杀。

刘保登基,是为顺帝,立梁妠为皇后,东汉终于迎来了可以和西汉王氏家族相提并论的梁氏外戚集团专权。梁氏家族,梁统、梁竦、梁雍、梁商、到梁妠梁冀,一共五代人,从东汉立国初就一路走过来,和刘家皇族,也是有着千丝万缕的瓜葛,对东汉的历史的影响深远。

梁统是东汉初的军事家、法学家、思想家。梁统的先祖是秦国的卿大夫,家境殷实。西汉末年,家族迁到安定乌氏居住。 梁统自小喜爱学习和研究法律,为人刚直果断,有毅力。梁统最初在地方州郡供职,后在刘玄的更始政权担任中郎将、酒泉太守,驻守河西。

更始帝刘玄失败后,赤眉军攻入长安,梁统与窦融以及各位郡守起兵保卫边境,大家共同推举窦融为河西大将军,梁统为武威太守。归顺东汉后,梁统和窦融一同到京城洛阳上朝参见,被封为高山侯,官拜太中大夫,梁统的四个儿子都授任为郎官。梁统后来出任九江太守。

梁统长子梁松继承了梁统的爵位,成为刘秀的驸马,后因犯法被明帝刘庄诛杀。次子梁竦,是东汉文学家、易学家。少学《易经》,二十岁即能授人,以读书著述为娱,作《七序》数篇。文学家班固见之,称道说:“孔子著《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梁竦作《七序》而窃位素餐者惭。”

章帝时,梁竦两女都被皇帝纳为贵人,而小梁贵人还为章帝生了汉和帝刘肇。但为窦后忌,两贵人都被杀,梁竦也被捕入狱,死狱中。窦后借太子刘肇养母专宠,前面已经提及,就不多废语了。从此时开始,梁家已经是东汉的重要外戚了。和帝灭了窦宪一族后,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梁贵人。

又过了殇帝刘隆、安帝刘祜、和北乡侯刘懿近四十年邓绥、阎姬两次临朝,时间来到了靠乳母发动“西钟政变”夺取皇位的顺帝刘保。这时候,梁竦的孙女,和孙子梁商的大女儿梁妠,都被选入后宫。梁竦的孙女被立为贵人,曾孙女梁妠被立为顺帝皇后。而梁妠的父亲梁商被授予大将军。

梁妠皇后的哥哥梁冀,因为有两个姑奶奶都是章帝的贵人,小时候就是皇亲国戚,养成了游手好闲,横蛮放肆的坏习惯。又好酒贪杯,除了射箭、游戏等玩耍娱乐,不学无术。人品残暴放纵,无法无天。后来梁妠皇后的哥哥梁冀继承父亲梁商的大将军,在朝廷上更是有恃无恐。

到汉顺帝死时,冲帝只两岁,还在襁褓之中,梁太后掌控朝政,诏命梁冀和太傅赵峻、太尉李固总领尚书事务。冲帝很快死了,梁冀就拥立了质帝刘缵即位。而质帝年幼却很聪慧,他知道梁冀骄横,曾经在群臣朝会时,盯着梁冀说:“这是跋扈将军。”梁冀非常痛恨他,就让人毒杀了质帝。

梁妠和梁冀迎桓帝刘志,梁太后临朝听政,外戚梁冀继续掌握大权。梁妠还让妹妹梁女莹成为汉桓帝刘志的皇后。皇后梁女莹无才无德,长相平庸。倚仗兄梁冀、姐梁妠之势,专制内宫。史书上说凡有受宠或者怀孕的妃子,统统被梁皇后弄死,刘志敢怒不敢言。桓帝被大将军梁冀处处掣肘,忍无可忍,只能够借上厕所的机会,和太监密谋,最后用计收缴梁冀的大将军印绶,逼其自杀,后灭其族,终于诛灭了专权20余年的梁氏一族。

但因为过度依赖宦官,这股势力就慢慢做大了。桓帝让宦官专权又成了国家的大祸害,东汉最后就是亡于外戚与宦官的争权夺利。

至此,梁统一家,共出现了一个驸马,三个贵人,两个皇后,生了一个皇帝,立了三个皇帝,杀了一个皇帝,以及两个大将军。从光武帝到桓帝,跨越一百多年,历经十帝,影响和涉及的皇帝多达六位。如果不考虑少帝刘辩和献帝刘协在董卓、曹操操控下的31年傀儡政权,梁家一族,几乎是从头到尾影响了整个东汉王朝。不得不说,他们一家是两汉时期,持续影响最严重的家族。

后人评价:“霍光忠于国,而(因)为子禹(霍禹)覆其宗,梁商忠于国,而(因)为子冀(梁冀)覆其宗,又相似。”

消灭外戚梁家后,刘志终掌皇权。但他没有心思管理家国,就放任自己身边的宦官。甚至在一天之内把五个宦官都封了侯,就是所谓“宦官五侯”。后又给八个宦官封侯。朝廷内外一片欢呼。从此以后,宦官专权又成了国家的大祸害。这样,刘志开始了他的变态享乐人生,把后宫佳丽扩充到六千余人。邓皇后很是不满,结果受许贵人的挑拨,废了邓皇后,并将邓皇后打入暴室,邓皇后在暴室中郁郁而死。没有了皇后的约束,刘志更是放飞自我。网上有一些桓帝不堪入目的淫乱描述,《后汉书》中不见记载,我不知出处,权当一笑。

由于朝廷宦官大肆扰政,祸乱朝纲,引起民间士人不满,结党清议。当时,在关西扶风一带有一个名士叫窦武,他的儒学和德行都被士人称赞。而且这个窦武又是窦融的玄孙,其父窦奉,曾任定襄太守。

窦武长女窦妙被选进宫中为贵人,窦武因此‬也‬入‬朝‬为‬郎中。同年冬天,桓帝立窦妙为皇后,窦武升任越骑校尉,封槐里侯。看来‬西汉‬窦‬太后‬家‬族‬基因‬十分‬强大,经久不衰‬。

虽然‬贵为‬外戚‬,窦‬武‬‬在‬任职期间,征召名士,廉洁奉公,不接受送礼贿赂,妻子的衣食仅够吃穿而已。当时对西羌连年用兵,粮食歉收,人民饥饿,窦武将所得的赏赐,全部分给了太学生,又用车载粮食和饭菜,在道路施给贫民。

桓帝时,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第一次党锢之乱,大批社会名士被收缴入狱,在太尉陈蕃等据理陈书下得以释放。这个陈蕃就是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写的“徐孺下陈蕃之榻”一句中的人物,我有一篇文章专门介绍陈蕃和党锢之乱,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桓帝去世后,窦武和陈蕃策立刘宏即位,是为汉灵帝,窦太后临朝专制,封窦武为大将军,陈蕃太傅,共同支持朝政。宦官势力没有因为桓帝去世而衰。相反,窦太后更加依靠宫内的太监来专权,引起朝野强烈不满。于是窦武联手陈蕃准备铲除朝廷宦官集团,谁知这些太监们在窦太后的宠信庇护下,抢先动手,反杀大将军和太傅,窦太后也被幽禁,大批党人被捕入狱,被杀害或者迫害流放,这是第二次党锢之乱。东汉王朝之气被打破,开始走向衰落,随后发生了“黄巾起义”。

党锢之乱后,灵帝的宋皇后被中常侍诬告下狱,忧愤而死,父兄被杀。然后,刘宏将‬出身屠户人家、美貌如‬玉‬的‬何灵‬思‬为‬贵人,同时将她的哥哥颍川太守何进征入朝中担任侍中。何‬贵人‬后生下皇子刘辩,故而被立为皇后。

黄巾起义‬爆发‬后‬,刘宏任命河南尹何进为大将军,率领禁卫军驻扎在都亭,拱卫京师,并在洛阳附近的八处关隘设置都尉。刘宏又在皇甫嵩和吕强的建议下,解除“党人”的禁锢,征调各地精兵征讨黄巾军。在‬皇甫嵩与、卢植、朱儁、董‬卓、曹操等将领的合击‬下‬,黄巾起义很快‬被平定。但‬朝廷‬宦官‬势力‬依旧‬不减‬。

灵帝去世后,长子刘辩即位,何‬太后‬临朝‬,大将军‬何‬进‬此后独揽朝政大权。并借天下百姓痛恨宦官之由,策划诛杀了反对自己的宦官蹇硕,还与袁绍商议召集董卓率兵入京,以彻底清除宦官势力。事情败露后,何进被宦官所杀。这是‬东汉‬末年‬的十‬常‬侍之‬乱‬。后面‬的剧情,就是‬董卓‬进‬京‬,收编‬大将军‬何‬进‬和‬何进的弟弟车骑将军何苗的军队,又指使吕布杀死执金吾丁原,从‬而掌握京城军队指挥权。

董卓升任司空,废黜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即汉献帝。董卓升任太尉,从此‬祸乱‬朝纲‬。各地‬军阀‬在‬曹操‬袁绍‬的‬带领‬下‬,开始‬讨伐‬董卓‬。于是‬董卓‬烧毁‬洛阳‬都城‬,迁都‬长安‬。

董卓‬被杀‬后‬,长安‬大‬乱‬,曹操‬借机‬迎‬献‬帝‬回‬洛阳‬,以‬护驾之功被‬刘协封‬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接着‬,曹操又‬以洛阳‬残破不堪‬为由,迁都许昌,被‬‬封为大将军,进封武平侯。 后‬曹操自任司空、行车骑将军事。曹操‬随后‬将‬三个‬女儿‬送‬入‬宫‬中‬,其中‬一个‬成为‬献‬帝‬刘协‬的‬皇后‬。至此‬,大汉‬天子落入‬权臣‬曹操‬之手‬,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总揽朝政。

三‬十‬年后,曹操‬儿子‬曹丕‬采取与‬王莽‬同样‬的‬策略‬,威逼傀儡‬献帝‬禅‬让‬,东汉‬再次以西汉‬相同的方式‬灭亡‬,难道是‬天‬意‬?

窦太后专政期间,推行黄老学说,无为而治。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环境,社会经济从长期的战乱中快速得到休整和恢复,推动了汉文明的发展,功不可没。如果这个方针能够贯彻下去,摆脱穷兵黩武耗尽文景之治积攒的家底,文化上避免功利性儒家思想垄断思想文化,政治上维护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的三公制度管理国家,避免皇帝的专制集权,也许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将变得更加先进、开明和有效,人民将获得前所未有的稳定的财富增长和幸福富裕。中国的传统政治制度和思想或许能够脱离长期以来的封建枷锁,接下来的发展,可能会是另外一个美好的局面。

两汉太后临朝专权,也只有西汉窦太后能够触及思想文化,影响到帝国未来发展的政治模式,而且窦氏家族三次太后专权,总体上都是利大于弊的,为两汉的稳定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贡献良多。

因为卫子夫,卫青和霍去病能够施展才华,为国效力,扬华夏之威,挫匈奴之野心。霍光辅政,兢兢业业,迅速恢复了武帝留下的残破家底,虽然位高权重,但忠心无二。

邓太后的临朝专制,总体上是推动了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科技多方面的良性发展,是一个非常有建树的女太后,值得后人缅怀。

东汉章德窦太后,虽然在为政上没有亮点,纵容家族势力,但一次果断的任命窦宪北伐匈奴,将功赎罪,无意中却创造了历史,也是立功了。

后来的窦妙太后崇信太监祸乱朝廷,但其兄窦武却有名士风范,虽为外戚,敢于挑战宦官,力挽狂澜,拯救堕落的朝廷,也不失为一个忠义良臣。

吕后和阎姬没有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虽然吕后差一点让大汉改姓了。

危害两汉的女后专权,当推西汉的王政君和东汉的梁妠、何灵思几位了,他们在断送两汉这件事上,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虽然主观上没有这个想法。

THE END
0.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两汉两罗马》22易中天中华史《两汉两罗马》 第五章:理念之天人合一 艺凡:接前文,前文提到董仲舒的天人合一。 易中天:董仲舒在给汉武帝的书信中开篇就讲了天人关系,史称“天人三策”。五常,就在这里提了出来。 艺凡:那三钢呢? 易中天:三纲的概念,则见于《春秋繁露》一书。 jvzquC41yy}/lrfpuj{/exr1r1l3:
1.王子今:两汉之际气候变迁与丝绸之路长安特别是两汉之际的急变,使得全国经济格局发生演化。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从这时起,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江南经济区的重要性亦即从这时开始以日益加快的步伐迅速增长起来,而关中和华北平原两个古老的经济区则在相反地日益走向衰退和没落。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影响深远的巨大变化,尽管表面上看起来并不怎样显著。”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68349:2Bd32;;9;;75:0nuou
2.“彼美人兮——两汉罗马时期女性文物展”在湖南博物院展出7月16日,观众在湖南博物院“彼美人兮——两汉罗马时期女性文物展”上观赏出土于马王堆汉墓的我国国宝级文物曲裾素纱单衣。 目前,“彼美人兮——两汉罗马时期女性文物展”在湖南博物院展出,展览将持续至10月7日。此次展览由湖南博物院和罗马文化遗产监督管理局联合策划,展品总计200余件/套,来自我国湖南博物院和意大利罗马jvzq<84yyy4ykwmwcpku0lto1eo0497629781>h74ek:5n>276?92k<85;?72k=dfe:ff8h0jvsm
3.罗马与汉朝罗马帝国主要继承了希腊文化,汉帝国主要继承了周文化 罗马帝国多民族多文化,汉帝国汉民族与汉文化占绝对优势 罗马帝国亡于日尔曼等蛮族,汉帝国则制伏匈奴 罗马帝国创建于征服,汉帝国创建于统一 汉跟罗马两大帝国,都是在战争中产生的,但是罗马帝国表现为武力征服,而汉帝国则表现为武力统一。 jvzq<84yyy4vpsx0eqs0|~nzkp~jcx}k1|omkjt142782@6322612Ad35:>92B3jvor
4.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两汉两罗马》9易中天中华史《两汉两罗马》 第二章:历史之屋大维上位 艺凡:接前文,前文提到屋大维,屋大维是谁? 易中天:恺撒的养子,为了答谢,他决定继承恺撒的遗志,完成养父未竟的事业。 艺凡:什么事业? 易中天:罗马统治下的和平。 艺凡:他怎么实现的? 易中天:第一步,先成为凯撒的接班人。 jvzquC41yy}/lrfpuj{/exr1r17f89j2h7hgg@
5.旅行日记湖南博物院·来自两千年前的震撼湖南博物院现开放“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两个基本陈列,“生命艺术——马王堆汉代文化沉浸式数字大展”“彼美人兮——两汉罗马时期女性文物展”临时展览、《一念·辛追梦》马王堆复原动态展。二楼是湖南人,三楼是马王堆,一楼是临时特展。jvzquC41yy}/lrfpuj{/exr1r177clh55eh19l
6.行走在丝绸之路需要用到多少种货币?西北大学博物馆丝路遗珍展厅展示有古代丝绸之路沿途部分王朝和城邦国的钱币,包括以古罗马钱币为代表的地中海钱币文化、以7世纪后阿拉伯波斯地区钱币为代表的伊斯兰钱币文化等,涵盖了古罗马帝国、萨珊、贵霜王朝等多个政权。从这些小小的货币图案和文字中,可以领略丝路沿线古国文化、历史与社会的异域风情文化。 jvzquC41dym/p€z0gf{/ew4kphu0399813<367mvo
7.西史辨|非子:如何彻底证无古罗马—条支、大秦、拂菻地望再考及对于大秦国在两汉之时和埃及及埃塞俄比亚地域是什么关系需要讨论一下,因为上面所引伟哥之文的最后结论大秦国即古埃及,生民无疆之文则将大秦证成了古埃塞俄比亚地域,还有其他人的其他结论。前篇已经论过,大秦国其时是一种部落联盟的组织形式,并不是紧密的国家文明形态,一个口头意义的贡属关系就可能把这两地域纳为jvzq<84yyy4je}=:0eun1yfig1|jg€2rquz@kmB588
8.来自两千多年前的国宝级文物,只有48g?  湖南博物院“彼美人兮——两汉罗马时期女性文物展”,展出的T形帛画原件。中新网记者 任思雨 摄   在众多令人惊叹的文物中,有两件轻薄的素纱襌衣引起了大家的好奇。   一本阿拉伯作家所著的中国见闻录曾记载,唐朝有位阿拉伯商人到广州拜见一位官员,他看着对方穿的丝绸衣服惊讶地说:“透过这件衣jvzq<84yyy4ykwmwcpku0lto1eo049762:871@6253jd5ngdh6;f4B<5d6if8>gehdl4:8h0jvsm
9.易中天中华史:两汉两罗马有声小说果麦文化易中天中华史:两汉两罗马 2677 2021年08月更新 精品书 播放全部 内容介绍 大汉与罗马曾双雄并峙,几乎同时成为世界性文明,又先后陷入分裂状态。罗马共和制度持续了五百年,在恺撒被刺后逐渐垮塌,逐渐分裂为东西两半。大汉在王莽的变法与改制之后,农商俱损,民怨沸腾。由此,西汉过渡到东汉。罗马灭亡了,中华帝国却只jvzquC41o0qvixz0eqs0v|4cnd{n1|ff94=b1y6/30nuou
10.薄如蝉翼,重不足一两!探秘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衣中极品”素纱襌衣薄如蝉翼,重不足一两!探秘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衣中极品”素纱襌衣 近日,“彼美人兮——两汉罗马时期女性文物展”于湖南博物院盛大开幕,其中国宝级文物曲裾素纱单衣真品等展品首次亮相。素纱单衣素有西汉时期纺织技术巅峰之作的美誉,更是当下已知最早、最薄、最轻的服装。那么,2000 年前的古人究竟是怎样打造出这样一jvzquC41yy}/zrfplkiikwf0eqs0uyjekcr0fnyckne67:>;60nuou
11.两汉是哪个朝代这条道路,由西汉都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然后分为两条路线:一条由阳关,经鄯善,沿昆仑山北麓西行,过莎车,西逾葱岭,出大月氏,至安息,西通犁靬(jiān,今埃及亚历山大,公元前30年为罗马帝国吞并),或由大月氏南入身毒。另一条出玉门关,经车师前国,沿天山南麓西行,出疏勒,西逾葱岭,过大宛,至康居、奄蔡(西汉时jvzq<84yyy4vpsx0eqs0y86272770qyon
12.人才队伍《罗马史学述评》,《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2年。 《追求真实是罗马史学的根本》,《史学史研究》2013年01期。 《论罗马崛起的两个关键因素》,《黑龙江社会科学》2013年04期。 《怀念龚书铎先生》,《史学史研究》2013年03期。 《古代西方史著中关注的三大主题》,《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3年。 jvzquC41tumz{7gpw0kew7hp1{pki8xz{l€y1{hfy9523>>630nuou
13.潘岳:秦汉与罗马,探讨秦汉治理之道与罗马盛衰之由——人民政协网而秦汉则是打通了上层与基层,创立了县乡两级的基层文官体系。由官府从基层征召人才,经过严格考核后派遣到地方全面管理税收、民政、司法和文教。两汉的基层官吏不光管理社会,还要负责公共文化生活[43]。郡守设学,县官设校,配备经师,教授典籍,慢慢将不同地区的基层人民整合起来,聚合成一个大文化共同体。即便中央政权崩jvzquC41yy}/tvzd0ipo7hp1e532;5/2;31987883=59h:0u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