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中东史第十九篇:四百余年的战与和

上篇文章我们分享了帕提亚帝国的始终,简单了解了他与周边帝国的互动历史。本篇我们详细走进这个帝国,回看漫长中东历史上这段波澜壮阔的瞬间。

1.帕提亚帝国的强盛

上篇我们知道,帕提亚帝国时期,正好是中国古代两汉时期,帕提亚帝国、罗马帝国和两汉帝国,在欧亚大陆上形成了宏大视野下的“三足鼎立”局势。

帕提亚帝国同两汉帝国一直维持着友好的国际关系,通过控制丝绸之路,获得了大量财富。但在西方,帕提亚帝国却与罗马帝国处于长期的战争状态,这使得战争成为了这一时期中东地区的主旋律。

公元前171年,在被后世称为帕提亚帝国“居鲁士”的米特里达特斯一世带领下,帕提亚王室宣称继承阿契美尼德王朝大统,自称其后代并效仿阿契美尼德王朝,恢复了“拜火教”的传统,接续了古代波斯文明发展的衣钵。

米特拉达特斯一世进行了重大政治体制改革,创立了“美哈斯坦”。该机构融合了帝国王室和国家政治精英,拥有决定王储人选、对外宣战、罢免国王、发布征兵令、制定新税、铸造货币等权力。

这一创新政治体制,包含了专制和民主两种元素,囊括了“约束与制衡”,既保障了国王对权力的行使,也避免了国王权力的滥用,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

公元前139年,帕提亚帝国打败了塞琉古王国,俘虏了国王德米特里二世,夺回了被亚历山大大帝占领的伊朗地区。可惜的是,正当事业腾飞之时,这位伟大的王突然发病去世,死因不明。

在他的治理下,帕提亚帝国成为了当时中东地区,乃至整个欧亚大陆上最为开放和宽容的国家,为之后伊朗帝国绵延四百余年奠定了基础。

在他的治理下,帕提亚帝国坚持信仰自由的原则,将政治权力与宗教分离开来,成为了世界上首个“世俗”国家。米特拉达特斯一世和他的继位者们坚持和平共处的宽容宗教政策,让犹太教和犹太民族获得了难得的休养生息。

阿契美尼德王朝王朝灭亡后,长期受巴比伦人、亚述人、希腊人和罗马人欺凌的希伯来人,将帕提亚伊朗帝国视为唯一一个有能力保护他们的国家。他们与帝国结成联盟,与帝国共进退。这一局面一直持续到阿拉伯帝国崛起之时才被伊斯兰教政权终结。

除了对犹太人和基督教的宽容,米特拉达特斯对希腊人和希腊文化也非常友好,他主动吸收下属国中的希腊元素,被当时的希腊人称为“希腊爱好者”。

米特拉达特斯一世善于建设,在底格里斯河的左岸创建了与塞琉西亚隔水相望的都城泰西封,成为了帕提亚帝国乃至之后萨珊王朝的都城,泰西封和塞琉西亚两座城市绵延千年,成为了东西方丝绸之路的交易中心和中转站,直至被阿拉伯人洗劫摧毁,才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在他的命令下,帕提亚帝国积极鼓励和保护商贸活动,众多希腊—伊朗、希腊—闪米特和伊朗—闪米特等多元族裔的中产阶级蓬勃发展。他们在这些大城市中享有免税权和财产权,在国王任命的总督监督下自行管理城市事务,造就了繁荣发达的中东商业文明。

虽然米特拉达特斯建立了不朽的功绩,但有一项政策却成为了日后帝国崩溃的诱因。这就是,他放弃了之前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常备军”制度。

阿契美尼德王朝灭亡后,常备军制度不复存在。米特拉达特斯一世延续了之前部落时期的募兵制度,要求各地总督向他提供军事行动所需的部队。

招募的军团中,以弓箭手组成的轻骑兵团最为著名,曾令罗马军团心惊胆寒。“谁不记得帕提亚人的箭!”多次出现在罗马人的历史文献记载中。这一传奇骑兵团由小贵族阶层招募而来,具有强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战斗力极强。除了轻骑兵,还有大贵族组成的重骑兵团,他们身披重甲、手持长剑和长矛,但战斗力较弱,帝国时常招募外国雇佣兵补充战力。

由于缺乏常备军,所以帕提亚帝国没有强大的步兵团,甚至可以说步兵压根就不存在。在帕提亚帝国的文化思想中,步兵作战单位和战车、攻城器械、防御工事一样被看作是可耻的行为。这一思潮贯穿了整个帕提亚帝国,成为了帝国的致命弱点和要害。

米特拉达特斯一世去世时,帝国占据了伊朗高原和中亚的大部分地区,今天阿富汗、印度次大陆的一部分,以及埃兰、巴比伦尼亚和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均纳入了帝国版图。

之后,他的儿子法尔哈德二世和弟弟阿尔达班二世相继掌权,粉碎了塞琉古王国攻占巴比伦尼亚和米底的意图,稳固了帝国幼发拉底河的国界。之后他们还以赎买的方式,获得了中亚各部落的臣服和支持。

公元前123年阿尔达班二世去世,其子米特拉达特斯二世继位,这位被后世称为帕提亚帝国“大流士”的伟大国王,将帕提亚帝国推向了鼎盛时期。开启了中东罗马与波斯近七百余年的重大冲突。

02

帕提亚的军事辉煌——卡雷战役

公元前97年,在米特里达特斯二世的运筹帷幄下,亚美尼亚结束了独立王国的地位,依附于帕提亚帝国。与此同时,罗马人也屡次打败塞琉古王国,控制了地中海东岸,与帕提亚帝国接壤。

公元前96年,米特里达特斯二世遣使赴西里西亚与罗马总督苏拉会晤,提出两大帝国以幼发拉底河为界,互不侵犯。此后五十多年间,两国相安无事。

公元前66年,时任罗马将军的庞培率军渡过幼发拉底河,入侵帕提亚帝国。国王弗拉特斯三世,通过外交手段于公元前64年,遣使同罗马总督庞培签订合约。罗马人承认幼发拉底河为界,波斯人承认罗马共和国对叙利亚地区的统治。

公元前57年,弗拉特斯三世去世,帕提亚帝国陷入了内战。而与此同时,罗马帝国三巨头(“庞培”、“凯撒”、“克拉苏”)之一的克拉苏,获得了罗马帝国东部的统治权,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克拉苏企图利用帕提亚帝国内部混乱之际占领伊朗地区。

公元前55年,奥罗德斯二世杀死了他的兄弟米特里达特斯三世,获得了帕提亚帝国内战的胜利。而事先不知道内情的克拉苏还在以支持米特里达特斯三世为由向东进军。

公元前54年,克拉苏开始渡过幼发拉底河发动国战,率领42000名罗马军队夺取了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并向巴比伦城进军。公元前53年春,克拉苏来到了帕提亚帝国重镇塞琉西亚附近。奥罗德斯二世率1000名重骑兵,9000名轻骑兵和1000名骆驼骑兵迎战罗马人。

罗马士兵作战主要依靠骑兵和重装步兵的短兵相接,利用强大的战斗技巧和力量获得胜利,但帕提亚帝国轻骑兵的灵活机动让罗马军团失去了近战的机会。在多轮轻骑兵和重骑兵的冲锋下,罗马军团节节败退。

之后克拉苏向卡雷城方向撤退,遭到了帕提亚帝国军队的重击和埋伏,罗马战士阵亡了20000人,10000人沦为了俘虏,克拉苏本人和其儿子,以及罗马元老院两位元老议员均被射杀。

克拉苏的头颅和双手被砍下后送至亚美尼亚国王处示警,迫使其改变立场,将亲生女儿送给了奥罗德斯二世之子帕科鲁斯,并承认帕提亚帝国的宗主国地位,亚美尼亚再次成为了帕提亚帝国的附庸。

卡雷战役的胜利,打破了罗马军团不可战胜的神话,让帕提亚帝国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同时也标志着波斯与罗马冲突进入了高潮。

克拉苏的死打破了罗马帝国“三巨头”的权力平衡,罗马帝国的凯撒和庞培为争夺统治权发生了内讧。公元前51年,奥罗德斯趁罗马内战之际攻打叙利亚地区,但帕提亚帝国兵种的劣势让其无法在攻防战中占据优势,很快就败退了回来。

公元前38年,奥罗德斯二世再次入侵叙利亚,王储帕科鲁斯在征战中阵亡,战争以失败告终。回国的奥罗德斯二世,丧子之痛让其无心再治理国家,宣布退位,将王位传给了另一个儿子法尔哈德四世(又称弗拉特斯四世)。

这位相传杀死父亲和兄弟的国王,开启了帕提亚帝国的又一次辉煌。

3.两大帝国的漫长战争史

罗马帝国方面,在庞培和凯撒相继死亡后,马克·安东尼暂时稳定住了罗马的局势,并于公元前39年,以替克拉苏报仇为由向西进军,重新占领了小亚细亚和巴勒斯坦地区。公元前37年,罗马控制了耶路撒冷。

第二年,安东尼集结8万罗马军团渡过幼发拉底河进攻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受到了帕提亚帝国的顽强抵抗。法尔哈德四世利用轻骑兵,顺利破坏了罗马军团的攻城器械和弩炮,同时联合亚美尼亚,夹击安东尼,罗马军团损兵折将,退回了幼发拉底河以西,甚至一度被迫退到了埃及。

公元前30年,罗马安东尼去世,罗马共和国时代结束,屋大维开启了罗马帝国时代,登基为罗马皇帝。公元前20年,屋大维同法尔哈德四世签订协议,再次重申了幼发拉底河为国界。与此同时,法尔哈德四世把四个儿子送往罗马生活和学习,屋大维将一位罗马公主(也有人说是一位意大利女奴)送给了法尔哈德四世,象征两国的友好。

之后,帕提亚帝国陷入了半个多世纪的动荡局势。先是公元前2年,传说,这位罗马公主毒杀了法尔哈德四世,让自己的儿子弗拉特斯五世继位。

之后,帕提亚贵族不喜欢一个流淌着外族血液的国王,利用“美哈斯坦”制度,发动政变杀死了国王,扶持了另一个王子奥罗德斯三世为王。

但仅仅4年后,公元7年波斯贵族又立了另一个王子沃诺尼斯为王。公元12年,波斯贵族又以国王身上有太多罗马文化的痕迹为由,利用“美哈斯坦”制度将其赶下了王位。

经过了多轮的内战和混乱后,终于在公元12年左右,阿尔塔班二世赢得了王位,美哈斯坦与国王之间的矛盾频发,对后世的政治影响深远。

他继位后,同罗马帝国围绕着亚美尼亚展开政治博弈,军事上保持克制。公元35年,阿尔塔班二世逝世,帕提亚帝国又陷于了争夺王位的内讧中,帝国实力大幅下降。

这段时间里,罗马帝国逐渐占据上风。公元35年,帕提亚帝国与罗马帝国围绕亚美尼亚爆发小规模战斗。公元37年,双方议和,帕提亚帝国放弃亚美尼亚,罗马帝国承认幼发拉底河为界。

罗马皇帝尼禄即位后,两大帝国再次爆发战争。公元58年,罗马军队攻入亚美尼亚,帕提亚帝国针锋相对,双方胜负参半。公元63年,两大帝国再次议和,协议决定帕提亚帝国王决定亚美尼亚王位继承人,罗马皇帝行使对亚美尼亚国王位的加冕权。这种对亚美尼亚共同管理的模式,让两大帝国都获得了短暂的和平。

这种和平一直持续到了公元114年。这一年,帕提亚帝国奥斯罗伊斯一世,未征得罗马皇帝认可的情况下,单方面确立了亚美尼亚的王位继承人,于是时任罗马皇帝的图拉真率军入侵亚美尼亚。两大帝国再次爆发战争。

在图拉真的带领下,罗马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巴比伦地区和帕提亚帝国首都泰西封,奥斯罗伊斯放弃都城,鼓励各地起义反抗罗马的统治,同时依靠轻骑兵发动游击战。公元117年,感到无法彻底征服帕提亚帝国的图拉真下令撤军,其本人也在撤退途中去世。

图拉真儿子哈德良继任罗马帝国皇帝,在获得了对亚美尼亚地区和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地区的主导权后,把征服的大部分伊朗土地还给了帕提亚帝国。

公元161年,帕提亚帝国沃洛格西斯四世报复罗马帝国,发动了对罗马的战争,夺取了亚美尼亚和叙利亚。163年,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随即便收复了亚美尼亚,接着又于165年占领了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的一部分,第二次劫掠并摧毁了帕提亚国都泰西封。

公元191年,沃洛格西斯五世继位,两大帝国再次开战,195年罗马军团攻入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将叙利亚北部奥斯洛尼纳入了帝国版图。198年,罗马军队第三次洗劫了帕提亚国都泰西封。

公元216年,沃洛格西斯六世(又称阿尔塔班四世,有些文献也将其称作阿尔塔班五世)统治时期,罗马帝国再次入侵帕提亚。罗马皇帝卡拉卡拉率军东征,在抵达美索不达米亚北部重镇埃尔比时被罗马禁军军官刺杀。幕后主导者马克里努斯继任罗马皇帝,继续率军攻打帕提亚。

沃洛格西斯六世率军在尼西比斯,即今天土耳其东南部的扭萨宾迎战罗马军团。帕提亚军队作战十分勇猛,战斗持续了两天两夜,终于打败了罗马军团,迫使罗马帝国释放了所有帕提亚俘虏,签订了和平协议,归还了掠夺的各种宝物,并赔偿了巨额战争赔款。

这是帕提亚帝国与罗马帝国的最后一战,也是签署的最后一次协议。这场大战之后,帕提亚帝国内部崛起了萨珊人。公元224年,沃洛格西斯六世在一场企图平息叛乱的战争中,被萨珊国王阿尔达希尔杀于战场。226年,萨珊军占领了帕提亚国都泰西封,自称“万王之王”。开启了萨珊王朝的历史新篇。

好了,本篇文章就到这里,这是与您分享的第614篇文章,欢迎您的阅读,我们下篇文章在分享帕提亚帝国的历史意义之后,共同走进古代波斯文明的最后一个时期——萨珊帝国时期,期待您的到来,我们下篇文章不见不散。

THE END
0.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两汉两罗马》22易中天中华史《两汉两罗马》 第五章:理念之天人合一 艺凡:接前文,前文提到董仲舒的天人合一。 易中天:董仲舒在给汉武帝的书信中开篇就讲了天人关系,史称“天人三策”。五常,就在这里提了出来。 艺凡:那三钢呢? 易中天:三纲的概念,则见于《春秋繁露》一书。 jvzquC41yy}/lrfpuj{/exr1r1l3:
1.王子今:两汉之际气候变迁与丝绸之路长安特别是两汉之际的急变,使得全国经济格局发生演化。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从这时起,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江南经济区的重要性亦即从这时开始以日益加快的步伐迅速增长起来,而关中和华北平原两个古老的经济区则在相反地日益走向衰退和没落。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影响深远的巨大变化,尽管表面上看起来并不怎样显著。”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68349:2Bd32;;9;;75:0nuou
2.“彼美人兮——两汉罗马时期女性文物展”在湖南博物院展出7月16日,观众在湖南博物院“彼美人兮——两汉罗马时期女性文物展”上观赏出土于马王堆汉墓的我国国宝级文物曲裾素纱单衣。 目前,“彼美人兮——两汉罗马时期女性文物展”在湖南博物院展出,展览将持续至10月7日。此次展览由湖南博物院和罗马文化遗产监督管理局联合策划,展品总计200余件/套,来自我国湖南博物院和意大利罗马jvzq<84yyy4ykwmwcpku0lto1eo0497629781>h74ek:5n>276?92k<85;?72k=dfe:ff8h0jvsm
3.罗马与汉朝罗马帝国主要继承了希腊文化,汉帝国主要继承了周文化 罗马帝国多民族多文化,汉帝国汉民族与汉文化占绝对优势 罗马帝国亡于日尔曼等蛮族,汉帝国则制伏匈奴 罗马帝国创建于征服,汉帝国创建于统一 汉跟罗马两大帝国,都是在战争中产生的,但是罗马帝国表现为武力征服,而汉帝国则表现为武力统一。 jvzq<84yyy4vpsx0eqs0|~nzkp~jcx}k1|omkjt142782@6322612Ad35:>92B3jvor
4.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两汉两罗马》9易中天中华史《两汉两罗马》 第二章:历史之屋大维上位 艺凡:接前文,前文提到屋大维,屋大维是谁? 易中天:恺撒的养子,为了答谢,他决定继承恺撒的遗志,完成养父未竟的事业。 艺凡:什么事业? 易中天:罗马统治下的和平。 艺凡:他怎么实现的? 易中天:第一步,先成为凯撒的接班人。 jvzquC41yy}/lrfpuj{/exr1r17f89j2h7hgg@
5.旅行日记湖南博物院·来自两千年前的震撼湖南博物院现开放“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两个基本陈列,“生命艺术——马王堆汉代文化沉浸式数字大展”“彼美人兮——两汉罗马时期女性文物展”临时展览、《一念·辛追梦》马王堆复原动态展。二楼是湖南人,三楼是马王堆,一楼是临时特展。jvzquC41yy}/lrfpuj{/exr1r177clh55eh19l
6.行走在丝绸之路需要用到多少种货币?西北大学博物馆丝路遗珍展厅展示有古代丝绸之路沿途部分王朝和城邦国的钱币,包括以古罗马钱币为代表的地中海钱币文化、以7世纪后阿拉伯波斯地区钱币为代表的伊斯兰钱币文化等,涵盖了古罗马帝国、萨珊、贵霜王朝等多个政权。从这些小小的货币图案和文字中,可以领略丝路沿线古国文化、历史与社会的异域风情文化。 jvzquC41dym/p€z0gf{/ew4kphu0399813<367mvo
7.西史辨|非子:如何彻底证无古罗马—条支、大秦、拂菻地望再考及对于大秦国在两汉之时和埃及及埃塞俄比亚地域是什么关系需要讨论一下,因为上面所引伟哥之文的最后结论大秦国即古埃及,生民无疆之文则将大秦证成了古埃塞俄比亚地域,还有其他人的其他结论。前篇已经论过,大秦国其时是一种部落联盟的组织形式,并不是紧密的国家文明形态,一个口头意义的贡属关系就可能把这两地域纳为jvzq<84yyy4je}=:0eun1yfig1|jg€2rquz@kmB588
8.来自两千多年前的国宝级文物,只有48g?  湖南博物院“彼美人兮——两汉罗马时期女性文物展”,展出的T形帛画原件。中新网记者 任思雨 摄   在众多令人惊叹的文物中,有两件轻薄的素纱襌衣引起了大家的好奇。   一本阿拉伯作家所著的中国见闻录曾记载,唐朝有位阿拉伯商人到广州拜见一位官员,他看着对方穿的丝绸衣服惊讶地说:“透过这件衣jvzq<84yyy4ykwmwcpku0lto1eo049762:871@6253jd5ngdh6;f4B<5d6if8>gehdl4:8h0jvsm
9.易中天中华史:两汉两罗马有声小说果麦文化易中天中华史:两汉两罗马 2677 2021年08月更新 精品书 播放全部 内容介绍 大汉与罗马曾双雄并峙,几乎同时成为世界性文明,又先后陷入分裂状态。罗马共和制度持续了五百年,在恺撒被刺后逐渐垮塌,逐渐分裂为东西两半。大汉在王莽的变法与改制之后,农商俱损,民怨沸腾。由此,西汉过渡到东汉。罗马灭亡了,中华帝国却只jvzquC41o0qvixz0eqs0v|4cnd{n1|ff94=b1y6/30nuou
10.薄如蝉翼,重不足一两!探秘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衣中极品”素纱襌衣薄如蝉翼,重不足一两!探秘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衣中极品”素纱襌衣 近日,“彼美人兮——两汉罗马时期女性文物展”于湖南博物院盛大开幕,其中国宝级文物曲裾素纱单衣真品等展品首次亮相。素纱单衣素有西汉时期纺织技术巅峰之作的美誉,更是当下已知最早、最薄、最轻的服装。那么,2000 年前的古人究竟是怎样打造出这样一jvzquC41yy}/zrfplkiikwf0eqs0uyjekcr0fnyckne67:>;60nuou
11.两汉是哪个朝代这条道路,由西汉都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然后分为两条路线:一条由阳关,经鄯善,沿昆仑山北麓西行,过莎车,西逾葱岭,出大月氏,至安息,西通犁靬(jiān,今埃及亚历山大,公元前30年为罗马帝国吞并),或由大月氏南入身毒。另一条出玉门关,经车师前国,沿天山南麓西行,出疏勒,西逾葱岭,过大宛,至康居、奄蔡(西汉时jvzq<84yyy4vpsx0eqs0y86272770qyon
12.人才队伍《罗马史学述评》,《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2年。 《追求真实是罗马史学的根本》,《史学史研究》2013年01期。 《论罗马崛起的两个关键因素》,《黑龙江社会科学》2013年04期。 《怀念龚书铎先生》,《史学史研究》2013年03期。 《古代西方史著中关注的三大主题》,《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3年。 jvzquC41tumz{7gpw0kew7hp1{pki8xz{l€y1{hfy9523>>630nuou
13.潘岳:秦汉与罗马,探讨秦汉治理之道与罗马盛衰之由——人民政协网而秦汉则是打通了上层与基层,创立了县乡两级的基层文官体系。由官府从基层征召人才,经过严格考核后派遣到地方全面管理税收、民政、司法和文教。两汉的基层官吏不光管理社会,还要负责公共文化生活[43]。郡守设学,县官设校,配备经师,教授典籍,慢慢将不同地区的基层人民整合起来,聚合成一个大文化共同体。即便中央政权崩jvzquC41yy}/tvzd0ipo7hp1e532;5/2;31987883=59h:0u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