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古代列国志嚈哒(下)王朝阿提拉萨珊波斯帝国

金吉剌,~430-490,统一各部落并建立嚈哒帝国;

头罗曼,?-502年,入侵印度的嚈哒王公;

大族王,头罗曼之子,520年-530年,大规模入侵印度。

(1)头罗曼

头罗曼(?-517年)也作多罗摩那,拖拉曼那,是公元5世纪末至6世纪初嚈哒在印度的统治者。约465年,嚈哒占据犍陀罗,任该地“特勤”(即总督)。从470年开始,他以犍陀罗为中心,进攻笈多帝国,逐渐占有印度北部、中部直至摩腊婆。死后其子摩酰逻矩罗即位。

(2)密希拉古拉

密希拉古拉(?-542年),也译作米希拉古拉(?-542年),《大唐西域记》中称作摩酰逻矩罗、大族王。公元6世纪初嚈哒在印度的统治者。其父亲头罗曼死后即位。以旁遮普的奢羯罗为首都。统治期间,打压佛教。他先后被摩腊婆统治者耶输达尔曼和笈多帝国皇帝那罗信诃笈多·婆罗阿迭多所打败。约533年,厌哒在印度的统治被推翻,他逃亡迦湿弥罗国。后死于该地。

①征服印度

虽然印度历史上遭到的游牧蛮族入侵数不胜数,但是影响较大的第三次(继印度雅利安人侵入印度河文明和大月氏人自巴克特里亚入侵建立贵霜帝国),即蒙古种族的嚈哒人同样是小民族在印度建立伟业的代表。

就在拓跋人的中国北魏王朝与蒙古草原的新统治者柔然人继续上演中国传统的农耕与游牧的拉锯战时,在中亚和蒙古草原西部边缘的小民族——嚈哒人,由于选择了正确的扩张方向——向西避开柔然人和拓跋人的锋芒,占领之前被大月氏人(西方称吐火罗人)控制的巴克特里亚(即巴尔赫地区,大月氏人在西方第二次蛮族入侵时,被东方匈奴压迫、驱赶着乌孙和塞种人部族从希腊马其顿人手中夺取这一地区并在两汉时代与中亚保持联系)、先被塞人占领后被粟特人和大月氏人占领的索格狄亚那(即河中地区)。他们在控制了大月氏的大部分非印度和阿富汗土地后,实力大增。

嚈哒人继续将目光投向西方——伊朗的波斯萨珊王朝,他们在遭到几次失败(可能被萨珊皇帝巴赫拉姆·哥尔和耶斯提泽德二世)后,打死波斯萨珊皇帝卑路支,占领波斯帝国东北地区。萨珊贵族喀瓦德利用从厌哒人那里借来的军队夺回了波斯萨珊帝国王位。但是厌哒人一直没能长驱直入波斯——因为波斯内陆地区守卫森严。就在厌哒人与波斯皇帝陷入胶着时,被厌哒人从巴尔赫地区驱逐出来的基达里人(寄多王朝,大月氏的一支,此前曾与波斯萨珊帝国皇帝卑路支作战失败),就像西方第二次蛮族入侵时被大月氏人驱赶的塞人那样向南进入阿富汗和北印度——取代西方第二次蛮族入侵时在那些地区建立大帝国的贵霜人,建立了基达拉帝国(寄多王朝)。

似乎印度就是用来被失败者征服的,同样很像西方第二次蛮族入侵时可怜的塞人,这些基达里人的大帝国刚刚建立就被跟随而来的厌哒人占据。至此,厌哒人已经占领了河中地区、巴尔赫地区、阿富汗和北印度,完全取代了大月氏。然后,厌哒人继续入侵印度,他们遇到了印度笈多王朝的皇帝塞建陀·笈多,被赶回阿富汗。利用印度笈多王朝的分裂,厌哒人在阿富汗的特勤(相当于地方总督)头罗曼卷土重来,他不仅占领了印度河流域,还控制了印度笈多王朝北部帝国。

至此,印度的阿提拉——阿富汗和北印度的统治者,厌哒人在阿富汗的特勤(相当于地方总督)头罗曼之子——自称太阳之子的征服者摩醯逻矩罗登上历史舞台。

②野蛮屠戮

公元520年,北魏使者宋云奉胡后的命令到印度、中亚一带进行佛教朝圣,在印度北部的犍陀罗见到了这位厌哒人的特勤——摩醯逻矩罗。宋云的经历在北魏史书有清楚记载,是典型的东方游牧民族,不过未提及厌哒人相貌与中国人的不同——于是通常认为他们是蒙古种族——宋云倒是提到这些蛮族有兄弟共妻的习俗。

摩醯逻矩罗在继承父亲头罗曼的遗志完成对克什米尔地区的全面征服同时继续南侵遭到失败后,回到犍陀罗进行了大屠杀。根据中国史书,厌哒人屠杀了犍陀罗三分之二的居民,洗劫大量寺庙,彻底摧毁了当地延续500年的希腊——佛教文化。

不论中国、印度还是伊朗史书,均对他们的野蛮行径予以严厉谴责。这位印度的阿提拉在疯狂毁灭了阿富汗——北印度灿烂的犍陀罗文化之后,将目光投向曾经击败他们祖先的印度笈多王朝西部国。不像欧洲的阿提拉那么幸运,摩醯逻矩罗遇到了依然有能力抵抗的印度笈多王朝。他在公元510年前被笈多王朝的王子巴纳·笈多(Vainya Gupta)击败。第二次远征遇到了强大的笈多王朝南部帝国皇帝(可能是纳罗新哈笈多),在恒河流域遭到印度军队伏击,失败撤退。又在公元533年前被残存的印度笈多王朝北部帝国王公亚索德哈尔曼(耶输达尔曼)重创。

③失败结局

接连三次失败后,摩醯逻矩罗退回克什米尔,在那里对已经归顺的印度居民展开了疯狂报复性屠杀,之后死去。在这位阿富汗特勤死后,阿富汗——北印度的厌哒人继续骚扰印度笈多王朝,在整个6世纪后半叶,印度北部的塔内瑟尔邦(坦尼沙王国)王公都在抵抗他们。以塔内瑟尔邦王公波罗羯罗和他的儿子罗伽伐弹对厌哒人作战取得的功勋为基石,伟大的印度皇帝戒日王建立了强大的戒日王朝并彻底击败北方的厌哒人。

厌哒人从公元7世纪下半叶从历史上消失了。可能是被印度的旁遮普人消灭,也可能是被印度人同化。这位印度的阿提拉——摩醯逻矩罗不幸选择了每次遭到征服都发生文化断裂的印度作为征讨对象,于是关于他的任何事情都模糊不清,甚至没有留下一座雕像或者图画。唯一可以确认的是,这位蔑视佛教的游牧枭雄,自称“太阳之子”。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韩国汉文史料《韩国史书丛刊(全四册)》(包括《海东绎史》《汇纂丽史作者:不详 出版社:骊江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6-00-00 开本:16开 印刷时间:1986-00-00 版次:1 ,购买韩国汉文史料《韩国史书丛刊(全四册)》(包括《海东绎史》《汇纂丽史》等)(在韩)等历史相关商品,欢迎您到孔夫子旧书网jvzquC41dqul0ttpih€/exr157=878<::8>829>1
1.葛兆光:“蒙古时代”之后,东部亚洲海域成了一个历史世界第二,从贸易史看“东部亚洲海域”。14世纪下半叶起,由于明朝之初实行海禁政策,但允许有大明王朝颁给勘合的船只往来,这鼓励了东海南海各国借由所谓“朝贡”名义进行海上贸易。史书记载,从洪武十六年(1383)开始,“始给暹罗国(勘合),以后兼及诸国,每国勘合二百道”,包括暹罗、日本、占城、爪哇、满剌加、真腊、苏禄jvzquC41iwuywn3khgth0lto1e59JtPIVh}Qn€
2.柳亚子校对史书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柳亚子目睹时艰,忧愤交集,遂埋头于《南明史》的著述。他在黎里故乡时,长期征集、搜购书藉、文献,上海的钱杏村(阿英)先生又替他弄到南明史料数百种,更从郑振铎先生处,借到《南疆逸史》56卷足本,故手中有足够资料。1939年3月,柳亚子写就《南明纪年史纲》(即《南明史纲》)初稿四卷,并附《南明历日表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61293:87216>49B<:4a723A;83;>:0|mvon
3.亚洲的音乐史料及其历史研究状况《乐学轨范》电子在亚洲的历史文献中,中国的史料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中国在殷商时期就出现 了甲骨文,春秋战国便有了大量记载音乐的文献著作。另外,从汉朝开始,在中国的史 料中,皇帝的敕撰史书可以视为正统的、高学术价值的史料。在这一类史书中以西汉司 马迁首创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为开端,形成了后来的“二十jvzquC41dnuh0lxfp0tfv8|kpfoz1jwvkerf1mjvckrt1::788>:
4.亚洲学院教师参与的中老经典著作互译项目首批成果新书发布会成功2023年2月24日,在第35届北京图书订货会首日,“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中老经典著作互译项目首批成果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成功举办。由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天津教育出版社引进、亚洲学院老挝语教研室陆蕴联教授、李小元副教授和陆慧玲老师翻译的三部作品《凯山·丰威汉主席的生平和革命事业》《两姐妹》《昆布jvzquC41cuobp7ghuw4ff~3ep1oohx4328<04;8:0jzn
5.金铭史诗:一场颠覆商王朝命运的战争|蘇富比亚洲艺术周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同时期文字记载的朝代,今所发现的商代文字主要为甲骨文以及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史记》或《竹书纪年》等一些后世编著的史书文献相比,这些上古文字可以为后人们提供最为直接的史学资料,可谓价值无量。而在这些商代文字当中最为珍贵的莫过于记录有重要历史性大事件的一类,王朝的更迭、天命的jvzq<84pgyy/|qzqmggsv|3eqo5ivvq142822<5:14::6=70jvsm
6.会议综述|第十一届“亚洲艺术、宗教与历史研究”夏季研修班综述2022年6月23日至7月1日,由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德国哥廷根大学东亚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历史系李嘉诚基金项目合作举办的第十一届“亚洲艺术、宗教与历史研究”夏季研修班成功举办。受疫情影响,本次研修班采用了全程线上的模式举行。 jvzquC41kcnt0ozfcp4ff~3ep1oohx4323603=760jzn
7.程美东:世界文明进程中的人类命运西亚是亚洲文明、也是世界文明开化最早的地区之一,古代地中海沿岸地区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小亚细亚地区的赫梯文明,对于亚非欧文明都产生过深远影响。西亚地区文明的发展也是这个地区人类互相交往不断加深的结果,仅仅从西亚地区来看,这里的人们在古代就有了密切的交往,形成了绵延不绝、错综复杂的关系史。jvzquC41pg}t0ypw0gjv0ls1ovhepn|1e:687c;fggen;2h9g83>750j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