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

弘扬红色文化 赓续红色血脉

——我区红色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的建议和对策

阅读数:12183

王培龙 孙士芹

李正林 摄

赵日超 摄

李正林 摄

淮安区是革命老区,蕴藏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在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战歌,孕育了不朽的老区精神。为弘扬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区老促会和区扶贫协会从2022年3月开始,进行红色资源资料搜集和整理工作,历时19个月,通过查阅大量的历史资料,多次到镇村实地考察,近百名了解情况的知情者及革命烈士后代提供了大量的相关线索和细节,使我们对全区红色资源的现状及保护利用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对今后红色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淮安区红色资源基本概况

淮安区红色资源比较丰富。据调查统计,全区红色纪念场馆有7处、名人烈士故居5处、革命遗址、遗迹76处、革命烈士陵园(纪念碑、墓)33处、红色地标22处,革命纪念地总数133处。被全国、省、市列为不可移动的文物单位11处,可移动文物近万件(套)。其中:一级革命文物32件。

1.伟人故里

2.重大历史事件

(1)横沟寺农民暴动。1928年2月中国共产党在淮安县(今江苏淮安市淮安区)领导人民掀起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武装暴动,在苏北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因这次暴动的指挥部设在北乡横沟寺,所以史称“横沟暴动”。

(2)新安旅行团。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宣传抗日救国的青少年文艺团体。1935年10月成立于江苏淮安县河下镇私立新安小学。张牧、聂大朋、张柘、左林等先后任团长。成员初为14人,后发展到100余人。该团在周恩来和宋庆龄、陶行知、郭沫若、田汉等支持和帮助下,运用多种艺术形式,在全国各地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新安旅行团转移到苏北抗日根据地,随军活动。1949年6月,旅行团再次进入上海后不久,改名为华东新旅歌舞剧团。1952年5月,又和其他文艺团体一起组建为华东人民艺术剧院。

(3)车桥战役。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第1师兼苏中军区所属部队在江苏省淮安县东南车桥地区,对日伪军进行的进攻战役。1944年春,日军为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陆续从华中地区抽调部队南下参加作战。新四军为集中力量打击日伪军、巩固与扩大抗日根据地,于3月5日发起以夺取车桥为主要目标的攻势作战。3月7日日军败逃战役结束。此役巩固和扩大了苏中根据地,实现了苏中形势根本转变,标志着新四军抗日反攻的开始。

3.红色纪念场馆

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新安旅行团纪念馆,周恩来袓茔地、邓颖超纪念园、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旧址纪念馆,徐海东在淮安疗养居住地等,横沟寺农民武装暴动纪念地。共8处。

4.革命遗址

中共淮安特支与横沟寺农民武装暴动遗址,盐阜地委(华中五地委)遗址,盐阜专员公署遗址,中共淮安县委遗址,淮宝县政府遗址,淮安县抗日同盟会遗址,淮安县抗日民主政府遗址,林集地下交通站遗址,新安小学遗址,华中党校遗址,华中印钞厂遗址,江淮大学遗址,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康复医院遗址等。共77处。

5.烈士陵园、烈士公墓

淮安楚州革命烈士陵园、车桥战役革命烈士陵园,大胡庄战斗革命烈士陵园,泾口镇烈士陵园,复兴烈士陵园、仇桥无名烈士墓、平桥烈士纪念塔、流均镇烈士陵园,成湾“三七”事件纪念陵园,新河头战斗纪念碑,黄土桥抗日纪念碑,杜克玉烈士纪念碑、王发茂烈士纪念碑等。共13处。

6.故居、墓地等

周恩来故居、李公朴故居、徐海东旧居、杨述故居、丁澄故居、吴乐群故居,周恩来祖茔地、汪达之墓、魏二洋烈士墓、王嘉树烈士墓、钱毅烈士墓等,共19(不含烈士陵园烈士公墓)处。

自1927年9月中共淮安特支建立以来至2023年,无数淮安人和在淮安开展革命工作的外地人,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的自由幸福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据统计,共有登记在册的革命烈士1733人。

二、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情况

红色文化资源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展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壮丽画卷,是革命文化的物质载体,是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深厚滋养,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精神动力。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级各部门在挖掘、保护、利用红色资源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1.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取得了重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省、市的大力支持下,投资建设周恩来纪念馆、修缮完善周恩来故居,新建新安旅行团纪念馆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十三五”期间,全区在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保护方面共投入资金1亿多元,其中财政及争取上级资金5000余万元。投资2000余万元建设横沟寺暴动纪念地,投资870万元建设车桥战役纪念塔,投资200万元对周恩来祖茔地进行环境治理,投资130万元建设流均烈士纪念塔,投资100万元建设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旧址,投资30万元建设王发茂纪念碑,投资2000余万元修缮提升横沟寺农民武装暴动纪念地。区直有关部门和各镇街对现存的红色资源进行了有力保护。大体可分为几个方面:一是保护良好的。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横沟寺农民武装暴动纪念地、新安旅行团纪念馆、淮安革命烈士陵园等内部设施齐全,管理较为规范,内容比较翔实。二是保护较好的。车桥战役纪念地、大胡庄战斗纪念地等,有专人管理,有兼职讲解员,基本设施较为齐全。三是保护一般的。主要是一些烈士墓、故居、旧址、遗址等有纪念场所,有碑亭设施,有展览板面,但无专门人员管理。

2.红色文化发掘传承取得了明显成效

经过多年的挖掘整理,淮安区积累了大量的红色文化珍贵资料。主要有《淮安市志》编纂委员会1998年编纂出版《淮安市志》,李先臣1991年主编《淮安人民武装斗争史》,中共淮安市委组织部1990年编纂出版《中国共产党江苏省淮安市组织史资料》,中共淮安市楚州区委办公室、中共淮安市楚州区党史工委2008年编纂出版《楚州晨曦——纪念解放战争楚州胜利六十周年》,中共淮安县委党史编写办公室编纂《淮安十年史1949-1959》。中共淮安市淮安区委党史工作委员会分别于2014年、2015年编纂出版《中国共产党淮安市淮安区历史第一卷》、《中国共产党淮安市淮安区历史第二卷》,中共淮安市委办公室先后编纂出版《淮安党史资料》第一至第七辑,中共淮安市淮安区委党史工作委员会2017年编纂出版《淮安区改革开放纪实第一卷》,淮安区老促会2019年编纂出版《淮安市淮安区革命老区发展史》,2023年淮安区老促会编纂的《红土热血》等。

3.红色教育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2013年以来,淮安区老促会组织开展了红色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等活动。组织镇街老促会开展了走访慰问老兵,红色文化演讲会、故事会、笔会、报告会、座谈会等活动。在区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区老促会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短信、微信等传媒开设相关专栏,开展了“老区风采”集中采访活动,营造了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增强了红色文化宣传教育效果。同时,区委区政府组织各级机关、学校、驻军等单位利用清明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家公祭日和国庆节等重要节日,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学生、官兵到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烈士牺牲地举行重温入党誓词、献花、祭奠活动,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红色文化主题党日活动等。

4.红色旅游促进了第三产业发展

在国家、省、市的大力支持下,淮安区已经建成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纪念馆、淮安新安旅行团纪念馆、横沟寺暴动纪念地等红色旅游景点,其中,周恩来纪念馆已经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环境面貌整洁,功能配套齐全,管理有体系,建设有队伍,服务有质量,很好地发挥了教育基地的作用。周恩来纪念地景区被评为全国5A级旅游景区,现已成为游客首选之地,周恩来故居同样是游客必到之地。全区每年平均接待游客300余万人次,带动游、购、娱、食、住、行,已经形成一个新兴的红色旅游产业。

三、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

在红色资源管理上,存在管理体制问题,有些纪念地属于条条管理,有些纪念地属于地方管理,有些纪念地属于不同部门管理,存在交差管理多头管理问题,交流不畅,需要完善管理运行机制。

在红色资源馆藏上,后建的红色纪念地陈列馆展陈资料实物缺乏。比如横沟暴动历史陈列馆,车桥战役纪念地展馆、大胡庄战斗遗物展馆等由于建成较晚,年代较久,资料征集有难度,展品过少。

在红色资源维护上,部分基地由于因地制宜,保存原貌,建馆后存在着通风性差,阴暗潮湿,在防湿防腐上存在突出问题。问题较为严重的是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旧址纪念馆中楼。

在红色资源使用上,部分基地隶属学校代为管理,由于教学管理的需要,基地开放程度不高,仅能满足预约组团参观,不方便广大市民的参观需求。尤为突出的是新安旅行团革命历史纪念馆、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旧址纪念馆。

红色资源中有基地有陈列馆之外,还有许多革命遗址,由于年代久远失修,有的仅有遗址碑刻,还有很多革命烈士无历史资料、无具体革命事迹,尚需进一步发掘保护。

四、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建议和对策

1.统筹“三大”内容,加快制定红色资源保护利用规划

按照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编制《淮安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摸清红色资源底数,编写红色资源名录,归档建库;统筹规划各级各类红色资源的保护、开发、改建、扩建、重建、维修以及周边环境、道路交通、服务设施等;制订革命文物的征集、收集、整理、研究、宣传、教育工作计划。

2.落实“三”抢方针,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

针对有些革命遗址红色资源史料不全、史实不准、纪念场馆史料缺失、展示内容单薄等问题,建议加大对红色资源的普查和挖掘力度。一是对红色资源进行全面普查。建议区政府统一组织有关部门,抽调专门人员对红色资源进行实地考察、走访座谈、整理汇总、资料核对和研究分析,摸清辖区内红色资源的底数,并对其进行价值评估、等级认定、编辑整理。二是对红色资源进行抢救性挖掘。健在的老将军、老战士、老党员、老干部是不同革命斗争时期的历史参与者、见证者,是活档案。应尽快走访,抓紧搜集、整理、抢救濒临消失的革命史料,搜集散存在社会上的红色文物。对新发现的红色遗址、遗迹要立牌存证,列入名录。对革命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史料有出入、有争议的地方,要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考证和研讨。三是建立红色资源档案数据库。根据红色资源普查情况,建立完整的淮安区红色资源档案资料库、基础信息数据库。运用文字、影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方式,对我区每个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现状进行真实、详细、全面的记录和保存。此外,区文旅局、党史办、史志办、档案馆等部门要对红色资源实行资源互利、信息共享、开发并用。

3.加大“三个力度”,强化红色资源保护措施

充分整合红色资源,加强对全区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弘扬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不断放大功能效应,促进文旅经济融合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对红色资源的保护意识。加大对红色资源的整合力度,突出重点,对革命遗址进行抢救性保护;理顺管理体制,加大投入,彰显红色资源的功能作用。

加大馆藏征集力度,保证馆藏内容的丰富性、真实性。进一步加大对现有纪念地展馆资料挖掘,充实馆藏展品。重点加大对横沟暴动历史陈列馆、车桥战役纪念馆、大胡庄82烈士陵园的历史资料、历史事件实物、烈士遗物、影像资料等方面的完善工作。

加大对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纪念地投入力度,打造淮安地区红色基地品牌。加大全区现有各纪念地的维修保护,逐步改善基地环境面貌,完善教育功能,提高升级纪念地服务水平和质量。完善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旧址纪念馆通风除湿设施,大胡庄烈士纪念馆展馆建设、提高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满足广大市民的需要。

4.建设“三大工程”,创建全国青少年思政教育实践基地

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淮安市新安小学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弘扬“新旅”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用活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持续加强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按照规划要求,一是加快对新安旅行团纪念馆周边全域环境整治力度和建设进度,二是加快提升建设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三是新建青少年思政教育馆、雕塑广场及景观绿化等配套工程,放大和延伸“新旅”的红色育人功能。

5.坚持“三管”齐下,扩大车桥战役纪念地建设规模

车桥战役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对巩固和扩大苏中抗日根据地和战略反攻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提升扩大车桥战役纪念地。目前,在车桥镇仅有车桥战役纪念广场,规模不大,纪念遗物不多。建议加大投资,扩大规模,改善周边环境,把车桥战役纪念馆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二是建议投资拍摄《车桥战役》电视连续剧。几年前,江苏省文化厅胡学纯同志已经创作完成40集《车桥战役》电视连续剧剧本。因资金问题一直未能开机。建议协调有关方予以支持,早日开机拍摄,并使之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影片。三是以车桥战役阻击战主战场芦滩村为摄影基地,打造红色旅游基地,建设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点。

6.打造“三支”队伍,加快红色文化资源人才建设

我区在革命遗址保护和利用方面,普遍缺乏专门的管理人才、专业的研究人才以及高素质的讲解人才。为此,一是壮大专业管理人才。可采取招考、招聘、人才交流、军转安置等方式,壮大红色资源管理人才队伍。二是培养专业研究人才。依托党史研究、文化旅游、档案管理等部门,培养一批研究红色资源方面的人才,深入研究全区红色文化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理论指导和政策、法律依据;三是选拔专业讲解人才。依托区文旅部门,以政府购买岗位或公益岗位等形式公开选拔思想品德素养高、专业技能强、热爱红色文化宣传的青年担任讲解员。

7.采取“三项”措施,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领导

一是建立坚强有力的领导机构。成立由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组织、史志、发改、财政、教育、文旅、民政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同时确定一个管理主体,明确其具体职责、权限、工作要求,统筹协调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实现对区内红色文化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建立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红色文化保护和利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形成领导重视、部门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建立科学实用的奖惩机制。区各相关部门和镇街要将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纳入本镇街、本部门的工作内容,主要领导要作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工作第一责任人,明确分管领导具体抓,督促各部门切实履行职责,齐抓共管相关工作。对工作成绩突出的,要优先晋升和评先评优,及时给予表彰奖励。凡因失职、渎职造成重要红色革命文物损毁或丢失的,严肃追究法律责任。三是建立职责明确的管理机制。建立由区政府统一规划、文旅管理部门统筹协调、所在镇街进行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的管理机制,各镇街在此基础上成立红色文化资源管理委员会,层层明确职责任务,确保重要遗址及时得到管护和修复。

THE END
0.中国历史事件大全一眼看尽中华上下五千年!接下来古朝网为大家带来的是中国历史事件大全 一眼看尽中华上下五千年!希望以下内容能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中国历史事件! 大家平时会关注中国古代重大历史事件吗?关于中国历史事件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古朝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古代重大历史事件,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家天下的形成——夏禹传子:启夺得王位,实则是禹精心安排的结果。所以历史上 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7:;>39h625:8:7>>40jznn
1.生命历程研究质性取向及其意义从最初的埃尔德对大萧条的孩子们的研究到近阶段的研究,比如明尼苏达大学生命历程研究中心的“青年发展研究”(Youth Development Study, 简写为“YDS”)等,都是以生命历程中的事件发生时间和顺序来看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这里把个体事件之外发生的影响范围较大的事件称为社会事件,也称历史事件,比如上山下乡运动、改革开放jvzquC41euyo0ls1fm€hzy4|izv`|pxjmzvk1;544pj5sh653:>61;545290v;5452933h:836=587xjvor
2.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历史大事件在庆祝大会,胡锦涛说,90年前的今天,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从此,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170多年的历史,概括地说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磨难,我们伟大的民族进行了感天动地jvzq<84yyy4djrscfcom{7hqo0io1mkrf1pjcwicpi?1prfp146236591270exsvgpz`3;=387?50qyo
3.新中国渔业标志性事件和重要历史瞬间南方plus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渔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从“可有可无”的副业,发展成为农业农村的支柱产业,在保障农产品供给和国家食物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和农村就业、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jvzquC41uvgukl3phcvq0|twvjio0lto1euovnsv14633:61385d7B9558:/j}rn
4.【党史学习教育】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谈学习党史“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 学习研究党史的重要问题: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研究党史特别是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教训,离不开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报告中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此问题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他说“研究党史上的错误,jvzquC41yy}30|hwv0kew7hp1v€c1;5431643B4e69;9c=7455>0rjlg0jzn
5.百年中国共产党新闻政策变迁研究案例选登(一)《晋绥日报》发起的反客里空运动,被视为中国新闻史上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是党报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的一次重要实践,不仅在当时影响巨大,对后世也意义深远。 首先,运动中提出了党报要坚持新闻真实性这个重要的工作原则,并有效地纠正了新闻报道中的右倾错误倾向。在反客里空运动的过程中,《晋绥日报》通过自我检查jvzquC41yy}/elurj0ipo7hp1d}ze87243631}7243634?d5447387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