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有没有建立过文明古国一篇文章改变你对非洲的认知古埃及人类

非洲,是新航路开辟之前,人类地理知识所了解的三大洲之一,这里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不过在古代历史上,非洲逐渐成为了三大洲中最落后的地区之一。非洲在古代的发展并非是停滞不前了,而是发展过于缓慢,以至于许多人认为非洲没有出现过文明。在古代,非洲也出现过许多文明古国,他们都发展到什么状态了呢?本文介绍一下。

一,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非洲

非洲,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首先,人类产生于非洲。大约在500万年前,东非高原隆起,这里的森林逐渐退化为了草原。这里的猿类为了适应新的环境变化,开始直立行走、使用石器、火种等,演变为了早期的人类。目前人类化石发现最多,最古老的地方都是非洲。从分子人类学的角度也证明了人类的确起源于非洲。

非洲古人类的迁徙

大约在20万年前,现代人类的祖先——早期智人开始在非洲形成,并且逐渐向全世界扩散。 通过DNA检测得知,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人类是非洲的科伊桑人和俾格米人,他们的数量加起来不足100万,已经濒临灭绝。

人类在非洲的大草原上形成后,长期过着采集—渔猎的生活,社会进步也非常缓慢。大约在1万年前,地球的冰川纪开始结束了,地球的气温升高,北非地区逐渐从草原退化为了沙漠。为了生存,大量的北非人集中到了尼罗河两岸。为了获得食物,人们不得不选择发展农业。这个时代,世界各地的人类都逐渐向农业时代过渡了。

古埃及的阿斯旺地区曾经发现了距今大约1.8万年前的农业遗址,这里出土了磨石、石皿和与之共存的小麦、裸麦碳化壳粒。这个发现证明了古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起源地。此后,古埃及出现了法尤姆文化、麦里姆达文化、奥玛里文化和南部的塔萨文化,开始朝着文明时代过渡。

6000年前,古埃及进入了铜石并用时代,氏族开始向国家过渡。大约在5500年前,古埃及进入了城邦国家时代,下埃及有10个城邦,上埃及有6个。公元前3100年,古埃及首次建立了统一的王朝,从考古资料来看,当时推行的是分封制度。到了公元前2686年,古埃及进入古王国时代,分封制被淘汰,中央集权开始建立起来。著名的金字塔就主要建设于古王国时代。

此后的古埃及又经历了中王国、新王国和后期埃及三个阶段,最终在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征服,此后又被希腊、罗马、阿拉伯统治,古埃及文明灭亡。但是古埃及文明对世界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例如, 古埃及创造的文字经过腓尼基人的改造,演变为了24个字母,传入了欧洲,成为了世界字母文字的来源;古埃及的数学知识传入了希腊,被希腊人发展成为了演绎数学;古埃及的太阳历,是世界最早的阳历,对罗马的历法影响深远。

二,古埃及文明灭亡后的东非地区

古埃及文明的形成,对非洲其他文明的出现,也起到了带头的作用。东非地区就在古埃及文明的熏陶下,逐渐开始走上了文明的道路。在埃及的南部,有一个古老的地方,叫做努比亚。大约在前16到14世纪,努比亚被埃及奴役。在与埃及人的斗争中,努比亚人的社会进步了。 大约在公元前12世纪,努比亚人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库施王国。公元前800年,库施王国强盛,一度占领了埃及,建立了第25王朝。

库施王国麦罗埃岛考古遗址

东非另一个比较有名的国家——埃塞俄比亚,也是一个比较古老的国家。埃塞俄比亚人是东非土著人和阿拉伯人的混血人种。在古代,东非就是非洲的海上贸易枢纽,这里的红海是海上贸易的咽喉。因此,东非在历史上并不是封闭的地区。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阿拉伯人大量迁入东非,带来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和文化。大约在公元元年前后,这里出现了阿克苏姆国家。该国四处出征,占领了东非大部分地区,连库施王国也被它吞并。

公元320年,国王埃扎纳在全国推行基督教,阿克苏姆也成为了基督教国家。阿克苏姆的农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他们种植苔麸、小麦、大麦、豆类以及葡萄等,他们又修筑梯田、水坝、水池和灌渠,引水灌溉。不过,阿克苏姆最重要的经济支柱还是贸易,通过红海通道,该国向周边国家出口象牙、犀角、龟甲、香料、黄金以及奴隶等。

大约在7世纪,阿拉伯人崛起,他们阻断了地中海经红海至印度的商路,从此阿克苏姆走向了衰落。12世纪,南部的阿高人取代了阿克苏姆,建立了札格维王朝。 1270年,阿姆哈拉人又推翻了札格维王朝,建立所罗门王朝。所罗门王朝的疆域进一步扩张,是埃塞俄比亚历史上的巅峰时期,该国的国王号称“万王之王”。札格维王朝和所罗门王朝,都是对阿克苏姆王朝的继承和发展,也都信仰基督教。

所罗门时代建造的拜占庭式的教堂

不过总体而言,埃塞俄比亚在古代一直处于封建时代,并未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由于封建主、教会的权力很大,使得王国的权力比较分散。到了近古时代,土耳其帝国和葡萄牙殖民地都在埃塞俄比亚搞渗透、入侵,但是都没有获得成功。 19世纪,埃塞俄比亚分裂,1889年,绍阿国王孟尼利克二世称帝,统一全国,终于建立了比较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埃塞俄比亚都是非洲唯一的独立国家。可见,一个有悠久历史底蕴的国家,是不那么容易被征服的。

还有一个比较值得注意的东非国家索马里。索马里位于印度洋西岸,靠近红海,在交通上也具有优势。随着贸易的发展,索马里一带出现了许多的商业城市,这些城市基本是阿拉伯人的殖民城市。后来阿克苏姆王国攻占了这些城市,于是索马里人开始和埃塞俄比亚斗争。阿拉伯帝国建立后,索马里的城邦又逐渐接受了伊斯兰教。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的斗争是旷日持久的,直到16世纪,他们才获得了独立,建立了阿达尔王国。可是好景不长,阿达尔王国在17世纪又被南方的游牧民族阿尔法人所灭。大航海时代,索马里逐渐沦为了殖民地。

三,黄金国度:西非文明的盛衰

西非地区,也是非洲早期文明的发源地。在5000年前,西非地区的自然环境还没有恶化,这里是比较适合人类的生存的。古代的西非地区出产大量的黄金,西非地区的民族往往用黄金和北非、中非进行贸易,以换取食盐。在这种贸易的带动下,西非地区逐渐过渡到了文明时代。

大约在公元前300年,柏柏尔人在西非建立了加纳王国。加纳王国的对外贸易比较繁荣,出现了一些商业城市。大约在8世纪末期,曼丁哥族之一的苏宁克人(黑种人)夺得政权,建立了西塞·通卡尔王朝。通卡尔王朝统治此地长达数百年,在强盛时期控制了西非的贸易,成为南北方食盐和黄金贸易的中心。

加纳王国的实力比较强,拥有比较先进的冶铁技术,装备了20万的军队。从加纳王国的政治制度来看,该国的发展是比较成熟的封建制,国王对在各诸侯国都有军队,其政治体制已经开始向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过渡了。大约在11世纪,北非的柏柏尔人阻断了西非通往北非的商路,加纳开始衰落。1076年,柏柏尔人攻陷了加纳。1087年,加纳重新获得独立,但是从此分裂为了多个国家。1240年,加纳被马里王国征服。

马里是马林凯人(黑人、曼丁哥族的一支)建立的国家,信仰伊斯兰教。在11世纪之前,先后被加纳人和索索人统治。1235 年,马里王子松迪亚塔打败索索人,随后征服加纳,建立了马里王国。随后,马里王国大力发展农业、商业,走向了强盛 。穆萨统治时期,马里王国达到了极盛,垄断了西非的贸易。根据相关文献的记载,马里每年都向开罗派遣一支庞大的商队,商队的骆驼数量多达12000头。一次国王给埃及官吏进行了大规模的赏赐,竟然导致地中海市场的黄金价格暴跌,轰动了欧洲。

马里王国版图

马里的军事力量很强,有10万的常规军。国家体制已经过渡到了中央集权阶段。马里的文化和教育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国王从国外请来了大量的学者,修建清真寺和大学。其中桑科尔大学有数千名学生,许多许多来自于欧洲。马里的图书馆收集了大量的图书、文献和资料。马里王国的法官、医生、诗人、教授和建筑师等拥有较高的待遇,可见其国家文化程度已经相当的高。

马里帝国的遗址

但是,马里人疯狂地扩张,加速了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14世纪以后,马里王国开始内乱。1546 年,曾经臣服于马里的桑海人攻占了马里首都,马里沦为了小国。到了17世纪中期,马里被班巴拉人征服,就此灭亡。

桑海人,原居住在尼日尔河中游的登迪地区,后来迁徙到了重镇加奥,建立了王国。13世纪,桑海被马里征服,不过很快又恢复了独立。索尼·阿里统治时期(1462—1492 年),桑海强大起来,四处征战,击败了马里帝国,成为了西非的霸主 。穆罕默德一世在位期间,桑海国力达到了顶峰,他建立了中央集权,把全国分为 4 个行省和几个商业特区。国内商业很发达,其中首都的人口达到了7万人。

桑海王国也非常重视教育。其国王穆罕默德奖励学术,创办学校,广招各地学者。1492 年,西班牙统一,大量的阿拉伯人逃亡到西非,并桑海国王收留,他们推动了西非文化的进步。当时,廷巴克图有各类学校 150 所,成为了与巴格达、开罗齐名的穆斯林世界的文化中心之一。

桑海王国虽然强盛,但是内部一直在沿用奴隶制度。16世纪后,奴隶开始大规模地起义,严重损耗了王国的实力。1590 年,摩洛哥乘机入侵桑海,桑海遭到了洗劫,著名的桑科尔大学及其图书馆被付之一炬,许多珍贵图书和手稿化为乌有。1591年,出现了迪奥果拉尼奴隶起义,桑海陷入了大混乱。1680年,桑海王国最终灭亡。

廷巴克图

桑海王国灭亡后,西非地区经济遭到了巨大的破坏。此后,该地区出现一些小国,但是都无力发展成为大国。这种混乱的局势给欧洲殖民者提供了便利,西非地区也就成为了欧洲人黑奴贸易的起点。

四,班图人的征服和文明

非洲南部地区,原本居住着科伊桑语系的布须曼人(萨恩人)和霍屯督人(科伊人),以及俾格米人。他们的社会发展都十分落后,一直处于原始社会。后来班图人逐渐征服了南非。班图人原本居住于喀麦隆高原,在公元初年遭到北非民族的压迫而南下,最终征服了大部分的非洲南部地区。 班图人现在占据非洲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他们曾经建立了刚果王国、津巴布韦等初级文明。

班图人的迁徙

刚果王国,建立于14世纪。葡萄牙人到来之前,刚果已经发展得比较好,国家机构分为财政、军事、外交、河流和森林等部分;地方行政上,全国分为6个省,省之下设置有县和村。不过,国家的组织还是比较松散,虽然中央官员和省长都是中央任命,但是县长和村长却是当地的酋长担任,类似于土司制度。刚果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葡萄牙的亨利王子进行航海运动的一个目的就是要和刚果王国(绿色王国)取得联系,以便夹击北非的伊斯兰世界。 不过,刚果的经济总体还是非常落后,总体上处于农村公社时代。

非洲文明分布地图

1482年,葡萄牙人到达了刚果,随后,葡萄牙人开始在刚果搞殖民渗透。1506年,葡萄牙人类扶持了改信基督教的王子阿方索一世,刚果就逐渐沦为半殖民地了。葡萄牙人在刚果大量掠夺人口,抢劫黄金等财富,给当地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津巴布韦,古称“莫诺莫塔帕”,首都布韦。其强盛时期的疆域北起赞比西河,南抵林波波河,东达印度洋沿岸,不仅控制南非广大产金区,而且控制了黄金出口。从津巴布韦遗址可以了解到,该国曾经出现比较发达的农业,有比较成熟的农业水利工程。该国的手工业、商业也比较繁荣,该国的津巴布韦古城遗址,是一座花岗岩建造的城市,其砌合不施灰浆,严密无隙,坚固异常,令人惊叹不已。津巴布韦向印度洋沿岸的国家出口铁器、象牙等,该国还出土了中国宋明时期的瓷器。

津巴布韦古城遗址

但是,该国的农业制度依然处于公社时代。葡萄牙人到来后,不断在此渗透。1560 年,葡萄牙的一个耶稣会教士诱使国王接受了洗礼,开始干涉王国内政。不过,津巴布韦很快杀掉了这个教士,随后打败了葡萄牙的侵略军,迫使葡萄牙妥协,并且缴纳商业税。不过,16世纪后,津巴布韦不断衰落下去,逐渐被葡萄牙控制。

THE END
0.社科文献2021年12月书讯│新书单(内含福利)学术社会科学由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航海学会航海历史与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博物馆协会航海博物馆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海帆寻踪: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于2020年10月17-18日在上海举办,从“海丝”器物与考古、“海丝”贸易与制度、“海丝”航路与文献、“海丝”文化与社会等诸多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ISQ;4QAG274794SM0jvsm
1.大咖云集!“非洲历史文化与文明互鉴”国际研讨会在福外举​办我校执行校长黄建平致辞。他指出,学校坚持以“聚焦重大问题、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以“非洲历史与文化”与“中非交流关系史”为重点研究方向。目前,学校已拥有一支专业方向多元、科研能力突出、年龄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取得了一系列学术成果,成立了校级研究中心,同时争取成为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基地。 jvzquC41yy}/hƒkw0eun1€l{z{5jpot133761<7:50nuo
2.非洲文学与文明多样性世界文坛非洲文学与文明多样性 摘要:非洲大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却因西方殖民主义而遭遇“文明蒙尘”,一度被视作蛮荒之地,非洲文学也成了难以被人看见的“山中之花”而倍受冷遇,成为世界文学边缘的存在。但非洲文学于2021年实现爆发,这并非出于偶然,而是其去殖民性、流散性和混杂性的文化表征使然,是其百余年来跨域融通、jvzq<84yyy4djrscytoug{3eqo4dp8LD1p7049741361;8h6266:268476773=3jvor
3.中国式现代化与非洲发展道路”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与中国合作,推动中非文明交流对话,也希望在互学互鉴的过程中不断分享我们的发展经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非人民都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不断地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贡献,因此我们的文明交流具有深厚的基础。尽管中非相距遥远,我们在文化、历史等方面有很多不同,但是我们也有一些共同之处,比如jvzquC41yy}/e|xp0et0utl|1d}ze87245691}7245692=d789=3493ujvsm
4.交流之桥—“探营”筹建中的深圳非洲文化博物馆木雕深圳市据悉,该馆目前共有各类藏品近5000件,主要是非洲各国的木雕、面具、非洲鼓、石雕、铜雕、油画、草画、布画以及艺术家具等文化艺术品,同时致力于非洲文化艺术研究、普及和推广,兼具非洲风文创产品等设计、制作和运营,专业定位于展示与传播非洲历史、文化、艺术,全力推动中非人文交流与合作。无论是藏品的丰富程度,还是定位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72?7;95a92l5g;9624613@:c80nuou
5.讲座回顾|李安山:非洲文明对世界历史的贡献随后,李安山从自己对文明和文化两个概念的理解出发,向观众介绍了学术界对非洲文明和文化的不同定义,批判了欧美以我族中心主义为特征的非洲文明外来论和空白论,并结合最新多学科证据和史料突出了非洲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讲座第二部分是对非洲文明各个方面的简要介绍。李安山教授分别从文字、岩画、大学、史学jvzquC41jkyuq{~0getv0niw0et0c<4f51i33@88c5652A81rcmf0qyo
6.郑和远航非洲与中非文明互鉴中国各界对郑和远航非洲的认识,与各历史时段的中非友谊紧密相连。“每当社会发展到关键时刻或转折时期,郑和研究都显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以及文化价值。” (一)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与广大非洲国家相继建立外交关系,中非关系开启了新纪元。共同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发展任务、共同的战略jvzquC41euyo0ls1fm€hzy4|izv`|pxjmz532;7pf7w049742:5u49742:83a>9968:80|mvon
7.“一带一路”跨文化交际英语课程为了达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本课程以认知-情感-技能为核心,把“文化”定义为一个国家的地理、历史、自然、政治、文学、经济、教育、科学和技术,或者说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风俗、文明、传统和人文精神,通过讲解、访谈、讨论、测试等方式向学习者介绍“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内容主要包括沿线国家jvzquC41jkmig{3uocxugmz0ep5dq~wug1<35>9e;8?:2?jceg65:lh963
8.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10-20)我院教师学术成果在2025年度国家级优秀海洋图书(期刊)推荐与推广活动中获奖 (10-17)我院教师获山东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 更多>> 招生就业 (10-16)聊城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2026年招生简章 (10-16)欢迎报考2026年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 jvzquC41nu}i0uhw0gjv0ls1
9.非洲艺术:从黑暗之心到文明之根(非洲的艺术与文化)书评刚果族墓主雕像姆贝迪族遗骨匣顶饰雕像刚果族巫术偶像 本版展示作品均为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收藏■ 非洲大陆的人类学之旅从将非洲文化目为蒙昧不化的代表,到逐渐认识、理解其中所体现的人类文化多样性;从将其视为人类世界“黑暗之心”,到真正认识其作为人类文明之根,人类走过了数百年的时间。在发掘非洲文化之根时,jvzquC41dqul0mtwdct/exr1tg|jg€435::15@51
10.“文化”南非,探索南非多彩历史与艺术“文化”南非,探索南非多彩历史与艺术 漫长的开拓和殖民,决定了南非多元的民族结构和崎岖的斗争史,它们映射在今天,造就了现代南非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每一件历史遗迹,每一种文化艺术,都蕴含了南非的过去和现在。 跟随“南非之父”曼德拉的足迹了解南非 罗本岛jvzquC41o0sbhnsiyq4dp8lqpirwg8k{q{ykwl163;18;3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