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黑人种族都没有出现过优秀文明和科学家吗非洲东非黑非洲族群

黑人种族其实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从撒哈拉向南,这里的一切文明都是黑人文明,但因为黑人种族跨地比较大,所以每个人文明发达程度、历史进程、文化都不一样,很难一概而论。但如果说黑人种族没有出现过优秀文明和科学家,这就有点井底之蛙了。

黑非洲出现过的文明

黑非洲在很早前就掌握了铁器的制作和使用

这个技术在之后的几百年内传遍了非洲大陆,现在人耳熟能详的非洲文明几乎都是铁器文明。铁器的诞生和传播让农耕文明在热带草原上的发展成为可能。而相比之下,被媒体大肆报道的高等文明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一直到灭亡了,还停留在新时期时代,澳大利亚和太平洋上的文明更是大多数都停留在旧石器时代。

黑非洲有着出色的对外交流历史

我们知道古代的非洲环境是相当闭塞的。以西非为例,在萨赫勒人类交往极为不便,而想要穿越撒哈拉更是困难,但黑人文明成功穿越了撒哈拉,最后创造了贸易网。

我国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的终点之一就是东非,如果非洲没有对外文明交流,那么也不会跟海上丝绸之路接轨。此外,东非并非只有海上贸易,在早期的东非文明中,一直都是跨过东非高原和北方的地中海文明产生联系的。

古代黑人的城市建设

(延巴克图)

(大津巴布韦遗迹)

以上举例两张古代非洲城市建设的图片,这种古代的城市造型也是黑人文明的象征,相比世界其他地区文明建造茅草屋来居住,用石头和砖头砌成的房子足以说明他们的文明如何发达。所以,以上所例,“黑人没有优秀文明”的说法只是某些人的闭目塞听。

黑人有没有科学家?

从各种资料中翻找,古代黑人确实没有科学界,即便查找全世界的黑人族群,也没有当代意义上的“科学家”。但是近现代伟大的科学家还是有找到一个,并且还拿了诺贝尔奖,他就是在社会科学方面取得瞩目成就的威廉·阿瑟·刘易斯先生。

(威廉·阿瑟·刘易斯于1979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历史上以来白人的科学家比其他人种要多得多,而黑人科学家确实少之又少。很多人认为这是因为黑人种族的智力低下原因,但事实上到现在为止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黑人智力不足。另外说,如果黑人先天智力低下,那么也可以通过后期教育来弥补回来,这都不是最大的问题。

最大的问题是,黑人一直以来都受到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等全方面的歧视和压迫,也就是说大多数的黑人从出生就没有受到公平公正的教育。当然,也有很多人说黑人在美国生活了几百年,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这句话就跟开玩笑一样。

不管是哪个国家,对黑人的态度一直都出处于轻视状态,60年代时,乔治。华莱士州长亲自挡在学校门口不让黑人进去上学。美国的种族问题从来都存在,那些政客们一天到晚对黑人族群说放开自己的心态学生时代就应该好好玩,但对白人的孩子却是让他们拼命学习,这是美国的国情,也是黑人很少出现科学家的原因。

但不管现在的黑人在全世界生活的如何,或者其他国家对黑人的态度是怎样的,至少通过历史记载,我们还是能看出黑人在历史上确实是有过优秀的文明。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社科文献2021年12月书讯│新书单(内含福利)学术社会科学由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航海学会航海历史与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博物馆协会航海博物馆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海帆寻踪: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于2020年10月17-18日在上海举办,从“海丝”器物与考古、“海丝”贸易与制度、“海丝”航路与文献、“海丝”文化与社会等诸多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ISQ;4QAG274794SM0jvsm
1.大咖云集!“非洲历史文化与文明互鉴”国际研讨会在福外举​办我校执行校长黄建平致辞。他指出,学校坚持以“聚焦重大问题、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以“非洲历史与文化”与“中非交流关系史”为重点研究方向。目前,学校已拥有一支专业方向多元、科研能力突出、年龄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取得了一系列学术成果,成立了校级研究中心,同时争取成为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基地。 jvzquC41yy}/hƒkw0eun1€l{z{5jpot133761<7:50nuo
2.非洲文学与文明多样性世界文坛非洲文学与文明多样性 摘要:非洲大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却因西方殖民主义而遭遇“文明蒙尘”,一度被视作蛮荒之地,非洲文学也成了难以被人看见的“山中之花”而倍受冷遇,成为世界文学边缘的存在。但非洲文学于2021年实现爆发,这并非出于偶然,而是其去殖民性、流散性和混杂性的文化表征使然,是其百余年来跨域融通、jvzq<84yyy4djrscytoug{3eqo4dp8LD1p7049741361;8h6266:268476773=3jvor
3.中国式现代化与非洲发展道路”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与中国合作,推动中非文明交流对话,也希望在互学互鉴的过程中不断分享我们的发展经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非人民都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不断地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贡献,因此我们的文明交流具有深厚的基础。尽管中非相距遥远,我们在文化、历史等方面有很多不同,但是我们也有一些共同之处,比如jvzquC41yy}/e|xp0et0utl|1d}ze87245691}7245692=d789=3493ujvsm
4.交流之桥—“探营”筹建中的深圳非洲文化博物馆木雕深圳市据悉,该馆目前共有各类藏品近5000件,主要是非洲各国的木雕、面具、非洲鼓、石雕、铜雕、油画、草画、布画以及艺术家具等文化艺术品,同时致力于非洲文化艺术研究、普及和推广,兼具非洲风文创产品等设计、制作和运营,专业定位于展示与传播非洲历史、文化、艺术,全力推动中非人文交流与合作。无论是藏品的丰富程度,还是定位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72?7;95a92l5g;9624613@:c80nuou
5.讲座回顾|李安山:非洲文明对世界历史的贡献随后,李安山从自己对文明和文化两个概念的理解出发,向观众介绍了学术界对非洲文明和文化的不同定义,批判了欧美以我族中心主义为特征的非洲文明外来论和空白论,并结合最新多学科证据和史料突出了非洲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讲座第二部分是对非洲文明各个方面的简要介绍。李安山教授分别从文字、岩画、大学、史学jvzquC41jkyuq{~0getv0niw0et0c<4f51i33@88c5652A81rcmf0qyo
6.郑和远航非洲与中非文明互鉴中国各界对郑和远航非洲的认识,与各历史时段的中非友谊紧密相连。“每当社会发展到关键时刻或转折时期,郑和研究都显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以及文化价值。” (一)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与广大非洲国家相继建立外交关系,中非关系开启了新纪元。共同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发展任务、共同的战略jvzquC41euyo0ls1fm€hzy4|izv`|pxjmz532;7pf7w049742:5u49742:83a>9968:80|mvon
7.“一带一路”跨文化交际英语课程为了达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本课程以认知-情感-技能为核心,把“文化”定义为一个国家的地理、历史、自然、政治、文学、经济、教育、科学和技术,或者说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风俗、文明、传统和人文精神,通过讲解、访谈、讨论、测试等方式向学习者介绍“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内容主要包括沿线国家jvzquC41jkmig{3uocxugmz0ep5dq~wug1<35>9e;8?:2?jceg65:lh963
8.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10-20)我院教师学术成果在2025年度国家级优秀海洋图书(期刊)推荐与推广活动中获奖 (10-17)我院教师获山东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 更多>> 招生就业 (10-16)聊城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2026年招生简章 (10-16)欢迎报考2026年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 jvzquC41nu}i0uhw0gjv0ls1
9.非洲艺术:从黑暗之心到文明之根(非洲的艺术与文化)书评刚果族墓主雕像姆贝迪族遗骨匣顶饰雕像刚果族巫术偶像 本版展示作品均为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收藏■ 非洲大陆的人类学之旅从将非洲文化目为蒙昧不化的代表,到逐渐认识、理解其中所体现的人类文化多样性;从将其视为人类世界“黑暗之心”,到真正认识其作为人类文明之根,人类走过了数百年的时间。在发掘非洲文化之根时,jvzquC41dqul0mtwdct/exr1tg|jg€435::15@51
10.“文化”南非,探索南非多彩历史与艺术“文化”南非,探索南非多彩历史与艺术 漫长的开拓和殖民,决定了南非多元的民族结构和崎岖的斗争史,它们映射在今天,造就了现代南非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每一件历史遗迹,每一种文化艺术,都蕴含了南非的过去和现在。 跟随“南非之父”曼德拉的足迹了解南非 罗本岛jvzquC41o0sbhnsiyq4dp8lqpirwg8k{q{ykwl163;18;3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