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科进化科普:一篇文章带你了解猫科动物的前世今生化石真猫

它们拥有着形形色色的性格和外貌,但是它们更有着骨子里刻着的共同特征。

基因学研究分析表明,现在分布在全世界的“现代家猫”的 DNA 几乎与原产于非洲北部的原始野猫(Felis sylvestris lybica) 的 DNA 相同。

而来自于欧洲、中亚和非洲南部的野猫则与现代家猫在遗传上有着不同程度上的不关联性。

换言之,这种原产于非洲北部(比如埃及)的野猫是现代家猫直系上的祖先。

非洲北部原始野猫:外观与家猫相似,但皮毛稍浅(更多沙色)

但是,除了家猫,猫科动物是个大家族。

传统上,根据表型特征在猫科中区分了五个亚科:豹亚科、猫科、棘爪亚科、剑齿虎亚科(已灭绝)和原小熊猫亚科。

如果简单的分型,猫科动物科可分为三个属:

· 豹属:一般是那些咆哮的猫科动物,比如狮子、老虎、豹子、雪豹、云豹和美洲虎。

· 猎豹属:猎豹。

· 猫属:一般指的是所有其他“小型”猫科动物。

猫科动物的遥远祖先

我们现在指的这些猫科动物,其实只是猫行目中的一种。

该亚目可能在大约距今3500万年前开始分化。

比如,猫科动物与亚洲林桑通常被认为是近亲。

亚洲林桑

而它们大约在距今3190万年开始分化。

最早的

猫科动物可能出现在大约 2850万年前。

始猫化石

始猫(Proailurus)是已知最古老的猫科动物,存在于距今大约3390 万年前始新世-渐新世灭绝事件之后。

它们的化石在现在的国外和蒙古被发现。

史前巨牙大猫

而且后续的化石证据表明,猫科动物大约在1850万年前就已经到达今天的北美洲。

比如,在早始新世末北美洲存在着一种早期特化的猎猫类。

因为它们化石有着自己的独特特征,而被称为假猫(Pseudaelurus)。

(被叫做假猫并不是指它不是猫科动物)

假猫被长期认为只存在于北美洲,后来在亚欧非洲大陆都有发现。

假猫(Pseudaelurus)化石

假猫肖像图

后来,假猫动物至晚中新世就绝灭了。

现在认为,欧洲

大陆的

后猫

(metailurus)(一种形似剑齿虎的动物)和

假剑齿虎类(hoplophoneinae)

有可能是它的后裔

而在距今600-800万年,后猫广泛分布于现在非洲和欧亚大陆。

该族群拥有夸张的犬齿,这让它成为顶级的掠食者。

美洲剑齿虎化石

锯齿虎

而我们有较多了解的美洲剑齿虎类动物,则生活在250万年前。

只可惜,这个亚科在晚更新世就灭绝了。

现代猫科动物的祖先来自于青藏高原

而后,相对于假猫族群,晚期真猫族群则慢慢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之所以称之为真猫,因为现存的猫科动物的直系祖先都来自于它。

根据线粒体DNA溯源分析,真猫起源于中新世晚期的中国喜马拉雅山脉附近。

布氏豹(Panthera blytheae):距今大约5.95-410万年

真猫被认为是现代虎的起源,真猫进化出猫族和豹族两个分支。

比如,上图中的布氏豹,是否隐约中看到了,位于青藏高原上,(它们的后代)雪豹的身影。

在过去约 1100 万年中,在低海平面、间冰期和冰期等特殊环境下,真猫族群至少进行了 10次迁徙浪潮。

随后,它们来到了非洲、欧洲和美洲。

欧美洲豹

欧美洲豹是已知最早的豹猫,生活在大约1.95 至 177万年前的欧洲。

附上一张猫科动物的分类图,大家可以自行分辨现存猫科动物的亲族关系:

家猫驯化史

而我们熟悉的现代家猫最早的记录有7200-7500年。

它化石在来自于塞浦路斯南部的一个新石器时代人类坟墓附近被发掘。

由于该化石位于一个岛上,且当地并没有本土哺乳动物,故推测它们和其他野生哺乳动物很可能是从中东大陆带到岛上的。

因此,

科学家们认为非洲野猫是被啮齿动物(家鼠)吸引到新月沃地的早期人类住区

然后,再被新石器时代的农民所驯服。

当然,还有另一种观点,认为非洲野猫被驯服并不是人类的主动行为。

因为猫的行动实在是太过敏捷,要想刻意拘束驯服它们实在成本太高。

它与人类居住在一起,实在是因为人类对于它们在控制家鼠方面有着某种贡献,而对它选择容忍。

随后,在历史岁月中,慢慢发展成今天的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有证据表明,而在5500年年前,中国的祖先们曾独立驯化过一种豹猫。

只可惜,在现代家猫(包括中国本土猫)身上再也没有看到它们的遗传信息。

因为在人类驯化野猫的过程中,猫的解剖结构和行为发生了极其微小的变化,

THE END
0.史前动物《史前巨兽并未灭绝?骸骨曾在市场流通》史前动物《史前巨兽并未灭绝?骸骨曾在市场流通》 生活在2亿年前的史前巨兽,在现代仍有幸存的个体?2007年在利比里亚的格莱玛村曾有一起人类男性的离奇死亡事件发生,据说在森林深处的村落,曾经成功猎杀这种巨大生物,它的遗骸曾经在市场上贩售。 相传利比里亚的偏僻河流出没一种巨大无比的肉食性神秘生物--吉巴哈利,它的身长达到6米至9.1米,据说与 jvzquC41yy}/onnrkct/ew477elsg?j
1.这些史前巨兽不是恐龙,却能将大象按在地下摩擦!巨犀科在早中新世灭绝。巨犀是已知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巨犀是犀牛的近亲,在大约3400万年到2300万年以前分布在中亚的森林里。因巨犀身材高大,脖颈很长,所以它们以树冠上的树叶为食。 想当年巨犀们可是没有天敌,是王者般的存在,想到今天的非洲草原上的犀牛屡屡被大象欺负,巨犀他老人家若是泉下有知,又作何感想? jvzquC41o0gdh~s0ep5w1Hfe?3633;752(zzrnBctvodnn
2.地球上的顶级掠食者史前生物伟鬣兽是非洲最大的掠食者,长度5-6米,重约1500公斤。 伟鬣兽的头颅骨估计超过1米长。裂肉齿是在第一臼齿,及与下臼齿重叠成像剪刀般,可产生利害及强大的剪力。 伟鬣兽可以猎食大型的猎物,有时会吃腐肉。中新世时撒哈拉沙漠是较为肥沃,大部分地方都是草原及有丰富的雨量,且有湖及池提供水分予动物群。伟鬣兽jvzq<84yyy4orjicvc4dp8xha;KB298H64K65=9;7DLD5>GCH46D8N;75a918h8298:C6:6420nuou
3.北美和东亚临夏盆地发现巨型史前食肉大熊猫这一观点后来得到分子生物学的普遍支持。虽然现代大熊猫仅仅剩下一属一种,但其实在历史长河中,这个家族曾经非常兴旺发达,成员遍布非洲,欧亚大陆和北美。 近日,古脊椎所毕业生江左其杲和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John Flynn,以及古脊椎所王世骐研究员,侯素宽副研究员和邓涛研究员共同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刊物American Museum jvzq<84yyy4jxyu0ecy/ew4zyfz0m‚o|14635991v46359926a<84?:660nuou
4.6种尚未灭绝的史前动物,第3种一个世纪前重现|土豚|灭绝|硬骨鱼土豚,一般也被称为非洲食蚁兽,是一种身强力壮的动物,据说土豚起源于6千多万年前,是不折不扣的史前动物,而今尚未灭绝。 鸭嘴兽,起源于2500万年前的古老动物,其身体特征结构仍旧原始,而今尚未灭绝,但分布范围小,而且数量不多,仅在澳大利亚地区发现。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9239966>:a39j:4kg3h26229i9{j4ivvq
5.动物世界马科图鉴马科,是奇蹄目中的一科,史前种类曾经非常繁盛及多样化,现今仅存马属一个属,现仅存7种。不过它们依然是目前奇蹄目中种类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最为人们所熟悉的动物。 已绝灭的三趾马 想象图 史前马科曾广泛分布于美洲、欧亚大陆和非洲,其中,美洲一直被视为马科的演化中心。现代马科分布于欧亚大陆和非洲,成员包括马jvzq<84yyy4orjicvc4dp8xha7L32=ID3H;:F=;HDC;FE;J79GJ13MH5Ca918h8298:C6:642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