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课中古时期的非洲和美洲5
教案(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知道非洲和美洲的文明发展状况。
二、教材分析
本课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叙述古代非洲文明,介绍了东非、西非、南非的文明代
表。第二部分围绕古代美洲印第安文明展开,后介绍了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
在诸多领域的成就。学习本课对于学生全面认识世界各地区的多元性,增进对世界各地文明的
了解和认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对学生而言相对陌生,教学过程应注意激发学生兴趣由浅入深。教材内容较多但
对学生而言阅读难度不大,但如何提炼各文明特点,如何把握各文明中诸多表现之间的历史关
联对学生而言难度较大,课堂可做适当铺垫以供学生探究。
教学策略:教师应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用史料、图片等方式,在深度挖掘历史教材资
源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以期落实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任务。
四、教学目标
1.了解埃及以外的非洲在中古时期的发展概况,知道中古时期东非、西非和南部非洲
产生过哪些国家,各有什么特点;
2.了解古代美洲的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印第安人
培育的各种农作物,认识到走向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结合之前所学,知道
中古时期文明范围的扩展,以及非洲和美洲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为后面认识理
解西方殖民侵略对古老文明的冲击和毁灭提供基本背景。解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阿拉伯
帝国兴起的过程;
时空观念;
4.通过史料分析,尝试解释古代非洲与美洲文明兴衰的表现及原因,探析影响文明
发展的因素;
5.概述中古时期主要大洲社会发展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文明的多元面貌,培养
家国情怀素养。
五、重难点
重点:非洲和美洲文明的特点
难点: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三大美洲文明
六、教学过程
一、中古时期的非洲
首展示非洲的全貌地图,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并且补充讲解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将非洲分成
三部分的论断,结合此前学习的内容,从而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三大非洲文明的讲解。
在正式进入新课之前,引用《全球通史》的材料:
人们时常认为非洲的农业技术是从欧亚大陆引的……考古研究表明,非洲许多地区早在公
元前就开始开采铁矿,就掌握了冶铁知识……公元前世纪到世纪期间,冶铁技术通过已学25
会使用铁的班图农民传到非洲中部、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
展示非洲的文明发展程度以及传播,对非洲的古文明有一个早期的认识与了解。
此后,正式进入古代非洲文明的新课内容。
(一)古代东非文明——阿克苏姆王国
首出示地图以及文字材料,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对阿克苏姆王国的兴起与发展,文明概
此后出示地图与材料,引导学生根据材料,分析出文明的传播,以及与印度,波斯,中国
等地的贸易往来。
(二)古代西非文明——马里
首出示地图,是学生对西非文明有空间上的认知,同时通过表格展示,对马里文明的兴
起与发展有一个粗浅的认知。
随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通过材料,引导学生分析马里文明兴盛的原因,
()得到伊斯兰教的支持;()黄金资源丰富;()马里重视文化发展。
123
(三)古代南非文明——津巴布韦国家
首出示地图,引导学生对津巴布韦地区有空间认知。随后展示该地区文明的兴起以及对
“津巴布韦”进行名词解释。随后根据教师补充的津巴布韦的释义,设置疑问,人们已经掌握
随后,以表格方式对非洲文明进行整体总结。
再次设问,古代非洲文明有何特点?
展示普通高中课本材料,对非洲文明再次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认识到其发展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