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古人说起历史,他们在说些什么从不同时代的历史印象说起民族哲学宗教远古时期

人类如何看待过去,就如何面对现实。如果把对过去的判断和意见作为一种自己的思想呈现出来,这就成为了一部新鲜的历史作品。在古代世界里,人们究竟是怎么样看待历史,又是怎么样为我们留下属于他们的历史印象的?快来跟着我看上一看吧。

原始时期的历史印象

每一个时代的历史作品所涵盖的面并不是同样广泛的。原始时期人类的活动范围有限,于是那时遗留下来的训令与纪念性的著作不多,更多遗留下的是考古学意义上的作品。对于原始时期历史的探寻,我们能够站在当事人的角度上客观分析看待的可能性不大,大多数都要依靠当今拥有大量历史知识的学者与专家们的推测和模拟,如此才能够相对客观的反映出历史的貌相来。

炊具餐具、生产器具、种子果实、房屋构造、衣物毛皮、人骨兽皮、墓葬壁画,凡此种种有幸遗存下来的历史遗产均能够给予我们以推测历史的可能。比如云南元谋人遗址、北京山顶洞人遗址、法国西班牙均有发现的原始人类的洞穴壁画等历史遗迹。有了这些历史资料,我们才能够管窥历史的样貌。

拉斯考克洞穴的原始壁画

仅仅有对原始资料的把握还不足够,有足够功力去研究历史的学者,还必然要怀揣着对更晚近些历史的了解。如此便可以借助经验,倒推出更久远时期人类是如何从过去“迈步走出”的。正因为人类相信历史的有迹可循、相信历史的轨迹是能够被我们认知和感受的,这样才能够为展开对历史的探究和追溯打开道路。

远古时期的历史符号

远古时期的历史记述又和原始时期不同。当人们从极为苛刻的自然环境中走出以后,有关艺术的想象更多了,对于生活的热爱也更加丰富。人们的目光并不再定睛于简单的捕获和采集食物,人们更加懂得对生活、对美的追求。在当时,人们很尽力地去游历世界,或是认真仔细的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由于对书写的重视,使人们更愿意将发生过的事情誊写在便于保存的石头、悬崖、器皿等具体的事物上。人类感情从面向现实到面向未来的转移、从满足于当下到憧憬今后和怀缅过去的转移这一事实,不仅仅表征出人类思维能力与情感能力的不断拓展与扩大,更表现出人类文明的不断庞杂和需要处理信息的多样。

三星堆青铜面具

人类文明体系的不断延伸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受到思维控制的一种历史现实,然而这种现实又进一步塑造了人类关于维系生命以外的对于价值的追求,如此相辅相成的人类活动,铸造了远古时期人类社会的渐趋复杂和日渐美好。

中国西南地区三星堆文明珍贵优雅的青铜器皿、印度河流域迷醉于信仰祭祀与仪式舞蹈的执着、小亚细亚地区不断酝酿的争夺国土的战争与铁器的出现,埃及帝国对于国王和祭祀的崇拜及与有关一神信仰的思考与探索,无不体现了人类从简单社会组织状态向复杂社会的转变。人类有证可考的历史和能够描绘的历史,也因出土资料的形式、种类的愈渐丰富也变得纷繁复杂起来。

步入古代的历史记忆

走入了古代时期的历史阶段后,世界上存在的各大文明体终于形成了自己在历经沧桑过后积累而出的,具有独特性格和特质的文明形态。这是一个聚合又分离,离散又重组的时代,也是人类第一次塑造成功一种定型文明的时代。依靠着强有力的政治手腕和文化限制,人们把强者推崇的标准视为独一无二。

在这个风云际会、交流不断的时代里,人类成功地塑造了无数种各异的文明构想。比如在中国,有关敬天宗祖的社会传统把人们限制在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中,有人开始在礼仪的规范下提倡文明,有人仍旧沉浸在传统的豪放风俗里。而在近东和小亚细亚的军事帝国内,人们仍旧在沿袭了传统的商业城镇和自由风气的同时,也接受了大型政治性城邦的习惯,每个不同地块和区域的人们坚持拥有自由选择生活模式的权力。

商周的青铜器

同时,在地中海和埃及,由于地处沟通了五海三洲的黄金区位这一天然优势被淋漓尽致的体现而出,“东地中海人”形成了强大的探究自然与征服自然的欲望,人们在与不同文明类型产生交流和碰撞的同时,接受了自由主义的生活作风,对于人的现实生活与死后灵魂生活的关注在这里被提升到了极点。而此时的印度地区,由于受到了外来民族的侵袭与占领,传统封闭性较强的印度文明在非同小可的刺激下产生了不得不更新自己的变迁,街道风格与城区建设风格变得更加“入时”,社会等级观念中武士的地位逐渐压倒了巫师,实际权力取代了幻想中的宗教权力变得鼎盛起来。

《荷马史诗》里的城邦时代

这个时期的历史更能被我们从不同新的侧面去理解和诠释,宗教记录手册、商旅交往信件、宗族牌位、家训与吟游诗人的作品、兵器与战争遗址、金字塔和王室墓葬等等,均可被现代人发掘探索。

上古到中古的时代风貌

上古时期的末尾阶段,出现了被雅斯贝斯称作“轴心时期”的文明鼎盛时代。希腊罗马文明独树一帜的在欧洲与环地中海世界纵横飘扬,西方传统意义上的历史学者从这里诞生。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代表了两种不一样的历史学者范式,因其二人对历史的关注点和愿意去表达的方式不大相同。

希罗多德因游历广泛与见识广博的缘故,更愿意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加以叙述。修昔底德则作为军事统帅,与社会的接触相对不多,故愿意把自己亲身经历的点点滴滴记录在册。这两种一通一精的历史写作方式,代表了那个时代西方历史作者的最高水准。

希罗多德雕塑

埃及与印度的历史写作,通常是受到祭祀阶级的重视与推崇的,他们留意的生活方面当然是皇宫与王室的作息与起居,有关生活方面的规矩和仪式,富有很强的传统性质。但在两国国事不稳之时,往往有民间对于思想辩驳和哲学思考的著作问世,这种作品很难称之为历史著作,只能被当做历史材料使用。

在中国,现如今研究上古历史的史料大多来源于古代王国对民间资料的收集采编、关于国情与国与国关系的记录与说明。除此以外的甲骨资料、简牍资料、和历代文人对前代资料的引著和提及也对研究中国古代史有所裨益。

新郑郑韩故城牛肋骨墨书账簿

到了中古时期,传统历史编纂手法逐渐向统一的历史记述手法过渡。不同的文化中心似乎都出现了对于历史的强烈兴趣,但表现的形式又相殊分异。在中国,私人编纂历史的传统不太幸运的被中央统一修史的新要求所取代。秦火以后,民间修史开始被视作大逆不道而被禁止。但到了汉末魏晋时代,民间修家谱、先生开私学授课、世家豪族流传文学评论和时评、与政治无涉的有关人生与时代的思考开始重新归附于正常的社会发育之中,虽不被提倡但屡禁不绝。

印度地处中亚南亚中东东亚四界交媾之核心所在,在中古向近代转型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的战乱与民族纷争。当地的土邦和王公保留了吠陀经典和印度的传统宗教信仰,在佛教和耆那教等新兴宗教的冲击下,印度凸显出了越来越相异于他者的文明独特性。佛经、婆罗门经典、耆那教、民间异教等等不同的崇拜形式在印度交相辉映并且长盛不衰。石窟艺术和犍陀罗雕刻艺术被称作这个时代的历史精华,人们研究印度这个时期的历史大多是从其宗教经典和考古遗存入手的。

中亚犍陀罗艺术造像

基督教、阿拉伯文明的历史观念

阿拉伯王朝与欧洲基督教王朝是两例西方地区中的文明鲜葩。基督教王朝因其对希腊罗马传统的接纳而保留了相当的重视历史著作的传统,而又因其对基督教信仰的推崇和对国王的崇拜,而诞生了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历史观和教会史传统,为近代之前的“经院哲学”学派做下了铺垫。其王室写史和要员著史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特例,在每个教区不同的修道院中,分别有属于自己范围之内的神父和修士专注于各地生活、民间习俗、粮食生产的统计,市井文化以民歌和史诗为代表也常常受到不同文化区域民众的推崇。

伊斯兰教世界的古代史学,大多是在官方推崇之下,记录王室内部历史的一种时代需要。传统的伊斯兰史学可以从伊斯兰经典中去寻找,并未有诞生专门的史学著作。哈里发穆阿维叶模仿拜占庭王室进行对希腊、拉丁语历史资料的搜集,其涵盖面之广包括了各小邦国的历史记录、典章制度、兵书战略文献等等不一而足。除了设立“智慧宫”以奖掖学术之外,史料证明在阿拔斯王朝前期,学者和翻译家往往能够受到和其译著和著作重量相当的黄金的奖励,其推崇学术登峰造极之境界可见一斑。

伊斯兰学者在讲学与交流

因基督教世界与伊斯兰教世界有重视学术的传统,此二者均为此后文艺复兴时期古代历史学向近代的转型打下了极为丰厚的基础。

人们对于历史的思索,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现实生活的感触。我们相对于历史而言是未来,而相对于未来而言又是历史。我们怎么去看待历史,未来的人也就怎么看待我们。我们如何为后人留下历史,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对古代历史和远古时期记忆的重视是极为重要的,因为我们与他们相距太远,不仔细讨论便不知如何重现这份古老的印象。学习古代历史一定要在重视历史资料的同时,增强对历史资料的解读和获取能力,在尽可能的了解历史的发育过程的基础上去探索古代史。让我们越来越热爱历史吧!

点击图片

即刻拥有——

历史 | 人文| 美学 |科普|励志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上标注。

▽ 更多推荐阅读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人世间》 梁晓声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行走人世间,

记录岁月痕!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崛起石器时代,石器时代帝一应用2,有一款单机游戏是从远古时代发展到石器时代至如今时代的叫什么来着 3,石器时代精灵的召唤 4,近代日本崛起的阶段 5,有没有重生石器时代的小说啊 6,历史上的上古 中古是怎么分的欧洲也是一样的吗 7,石器时代的去向 8,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宗教信仰 9,新石器时代 jvzq<84yyy4ek‚ncrr4dqv4fqe5tjxz{qw59:;97:0nuou
1.谁能解释一下“上古”“中古”“下古”“太古”“远古”“近古相似问题 在中国的历史上,远古、上古、中古、近古、近代、现代、当代分别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 亘古、太古、上古、远古的划分 请问历史上关于“远古”“上古”“中古”“近古”是怎样划分的? 特别推荐 热点考点 2022年高考真题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期中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期末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月考试卷汇总 jvzquC41yy}/|‚gcpi4dqv4swgyukxs1ge=9g;j554ld:=6c7g749Bi9:2665o7h0jznn
2.中国森林变迁史根据历代的人口、时代长短、经济状况等情况,就可大致推算出各历史时期的森林资源减少的数量,推算结果见表。中国历史大致分为远古、上古、中古、近代和现代几个阶段。 远古时代 在远古时代森林覆盖率按今天的国土面积计算大约为64%。这些葱龙郁茂的原始森林,主要分布于中国的“东南半壁”,森林覆盖率约为80% 90%。“jvzq<84yyy4junsnkp4dp8xhaF76:M8F63K5D=GHFD>9H>=55FJ57
3.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人类历史发展的几个阶段)4远古、上古、中古、近代、现代 人类文明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人类文明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为原始社会文明、农业文明、工业社会文明、生态文明。 1、原始社会文明 原始文明是完全接受自然控制的发展系统。人类生活完全依靠大自然赐予,猎狩采集是发展系统的主要活动,也是最重要的生产劳动,经验累积的成果:石器、弓箭jvzquC41yy}/n9ud0eun1uudckqf1B82:46359;34;91:7mvon
4.《中外历史纲要》编写人员相关信息一、 上古中古史 1. 晏绍祥(本册主编) 1962年生,历史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古代史专业委员会会长。主要从事世界古代史、尤其是古典世界历史、古典传统在西方世界的演变等领域的研究,先后出版《古典民主与共和传统》、《jvzquC41yy}/fxzdcp4dqv4pqvk09B;68;>758
5.汪晖:历史幽灵学与现代中国的上古史——古史/故事新辨(故事新编本文以《故事新编》和《古史辨》这两部经典文本对于古史与故事的不同处理为线索,通过鲁迅的“拟古史”叙述与顾颉刚及其周边的古史叙述的比较分析,阐述了在不同的时间观和历史观中神话、传说、史实的位置,分析了截断众流的古史观所依据的历史概念及其与欧洲、日本近代史观的关系,以及清末民初第一代共和史观之浮沉jvzquC41dqul0mtwdct/exr1tg|jg€4372?339>1
6.(古代汉语)音韵从上古到中古,语音系统是逐步繁化的(后论),中古到现代又转向简化,这是因为双音节词开始大量增加,使得汉语中区别词义的方式由原来单音节词的不同声韵调转向了双音节词的不同音节,这样就不需要保留过于复杂的声韵调系统了。所以中古以后,声韵调都开始了简化。 (原带-m尾的阳声韵,与带-n尾的阳声韵合流;与阳声韵对应的原入声韵,脱落韵尾而转 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l1:B:465>/j}rn
7.课程上古服装 王蕾 ● 2.3 中古服装 王蕾 ● 2.4 近代服装 王蕾 ● 2.5 现代服装 王蕾 第三章 服装衣料 ● 3.1 服装衣料的起源 王蕾 ● 3.2 服装衣料的分类 王蕾 ● 3.3 服装衣料的性能之一 王蕾 ● 3.4 服装衣料的性能之二 王蕾 ● 3.5 服装衣料的应用与再设计 王蕾 第四章 服jvzquC41jkmig{3uocxugmz0ep5dq~wug1<389g3cgl3;j>g82j1h;;4;9
8.考古学理论与方法范文林汀水则在《也谈闽方言的形成与发展变化》中,提出闽方言源于江浙的吴方言、吴方言与古楚语是闽方言的底层、唐宋以后随着中原汉人的南迁又重叠着上古中古汉语,这是现代汉语方言研究上的全新观点。 五、多学科协作、多层面探讨与国际性视野的学术盛会 在这次学术会议上,与会学者围绕百越史研究的不同专题,从多学科、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6385;/j}rn
9.世界上古中古史教研室专业:世界上古中古史 研究方向:罗马—拜占庭法律史、政治制度史、地中海世界比较研究 世界近现代史教研室 ▪张柏春 职务: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专业:世界史 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史、科技发展战略 ▪俞金尧 职务: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专业:世界史 研究方向:西欧近代经济社会史、西方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jvzquC41jkyuq{~0pctlcr3gfw4dp86827;0nrxv0jzn
10.影族/成员列表猫武士维基灰机wiki上古:《族群黎明》直到《影星的生命》,以及后续可追溯的继承线。 中古:《族群的守则》和《族群的战争》中提到的破碎时间线。 近代:天族离开森林到《呼唤野性》之前。 现代:《呼唤野性》之后。 至今:现代线的最新进度,目前是《长者使命》。 特殊时期 在大部分的情况下,副族长会直接和族长交接,但也有可能发生领导jvzquC41ycxskxwu0j{jlr|kmk4dqv4kpfky0ymrAe{skmB495=4
11.【社科书评】一部研究汉语中古上声字演变轨迹的新著——兼论汉语上、去笔者有关汉语上声稳定性较差、去声越来越受到人们欢迎的观点,有上古、中古、近代音以及今普通话音的证据,而未涉现代汉语非官话方言的读音。《研究》一书通过310种方言点揭示了汉语中古上声字到今方言的演变轨迹,让读者看到了从中古到现代汉语各方言全浊上声字演变为去声字的普遍性,也为笔者的观点提供了现代汉语方言方jvzquC41yy}/e|xp0et0utl|1d}ze87245721}7245724:d78;>15?3ujvsm
12.开拓·创新·比较——朱寰教授访谈录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教育部委托周一良、吴于廑两位史学泰斗任《世界通史》的主编,按上古、中古、近代、现代断限分卷,组成分卷编写班子,分兵把口,通力协作。我任世界中古史分卷的主编,经过国内多位专家学者共同努力,历经两个寒暑,终于完成《世界通史·中古部分》。jvzquC41ul€hu7sgpw4ff~3ep1oohx4322<03;:;0j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