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的中美会谈中,面对不可一世的美方代表,杨主任有一句掷地有声的回话: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人面前说,你们是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
这句话什么意思?“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如何解?老巴结合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讲一讲自己的理解。杨主任是告诉美国人:就算你们的实力比我们强,但你们不要妄想凭借实力就为所欲为。
人类社会团体之间的冲突,无论是战争,斗争还是竞争,双方的实力当然是一个重要因素。在绝对悬殊的实力面前,有时候其他东西都难以挽回。但是,实力绝不是唯一的因素。或者说,在实力存在一定差距的情况下,还有很多东西可以左右双方胜败,至少决定胜者的代价和败者的留存。
中国古代的孙子兵法强调“不战而屈人之兵”,靠的是包括实力、道义、策谋在内的多方面因素,而不是单纯靠拳头大。关于这事儿,在距今两千六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就已经争论过了,并得出了定论。
那是在公元前606年,楚国的君主楚庄王挥戈北进,直指东周首都洛阳。
在当时,楚国还属于不服周王朝的“蛮夷国家”。西周初年被封第四等子爵,他们心有不甘。到了春秋初期,已经占地千里,拥兵十万,并悍然自称为王,要与周天子平起平坐。中原诸侯也把楚国看做是王朝最危险的敌人,经常组织针对楚国的会盟。春秋五霸“尊王攘夷”,楚国就是头号“攘夷”的对象。
楚庄王在洛阳城郊举行了一次阅兵式。数万楚军戈矛如林,威风凛凛。洛阳城中的周定王胆战心惊,派出宗室贵族王孙满去犒劳楚军,探听动静。
楚庄王向王孙满提出了一个很霸气的问题:“大庙里的九鼎,到底有多重?”
所谓九鼎,是当年大禹治水后铸就,象征九州,是镇国之宝,后来商灭夏,周灭商,九鼎都是被作为江山社稷的象征。楚庄王这个问题,就是在问你们周朝实力到底还有多少?是否可能由我们楚国来搬动一下九鼎,取代周朝的统治?
楚庄王是在真心求教。他和前几代楚王都很疑惑,周天子只剩下几百里土地,实力这么弱,为啥强大的诸侯都还尊奉他,没一个人想到推翻他呢?对于长期以力为尊的“蛮夷”楚王,这真是个难题。
王孙满从容回答:“在德不在鼎。”鼎的轻重是由德行高低来决定的,意思说我们周朝并不是靠实力,而是靠道德礼仪来获得拥戴的。
楚庄王觉得王孙满在敷衍。他又加了一句:“我楚国雄兵十万,只要把兵器上的青铜钩子都摘下来,就足以重新铸成九鼎了!”咄咄逼人,挑明了要用武力来夺取地位。
王孙满看楚国执着于“实力”,继续循循善诱:“当年大禹有德,天下民众遵奉夏朝,九州进贡铜器,这才铸就了九鼎。夏朝末年,夏桀昏庸残暴,九鼎就到了商朝。商朝末年,商纣王昏庸残暴,九鼎又到了周朝。可见,如果拥有鼎的人德行光明,那么鼎就算再小,它也重如泰山,没人能搬走。如果拥有者奸邪昏乱,那么鼎虽然大,也是轻如鸿毛,会被轻易搬走。”
王孙满以鼎之轻重寓意统治权的牢固,给楚庄王上了一课。楚庄王终于明白,为何前几代楚王,枉自拥有强大的兵力,多次进军中原,灭国无数,但始终不能得到中原诸侯的信服?原来,是没有意识到德行的重要!
战场厮杀,德行似乎虚无缥缈。但战前能够有多少支援,战后能否巩固成果,却与德行关系很大。楚国过去数百年以蛮夷自居,单凭武力挑战周朝的礼法制度,看似威武痛快,却是在自绝于诸侯和民众。
楚庄王收兵而去,不再关注周鼎的大小轻重。相反,他开始把楚国从一个单凭武力的野蛮国家,变成能够与中原文化交融的文明国家。他虽然没能把九州大鼎搬回楚国,却真正汲取了华夏德之九鼎的精髓所在。楚国随后也开始了全面转向,从一个威胁华夏秩序的“蛮夷”,转而成为华夏文明的遵循者与捍卫者。经过努力,楚庄王威德并举,得到了天下诸侯的认可,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春秋也从诸侯们“尊王攘楚”进入了“晋楚争霸”的时代。
在以后的两千多年里,华夏大地上不断演出类似的故事。恃强凌弱、以大吞小固然常见,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也不稀奇。聪明的统治者都能明白,除了以实力为基础,还要有站得住脚的道义来争取民心。
中国历来都要讲师出有名,所以现在我们对西方的一些蛮横举措觉得非常不可思议。包括美国代表公开宣布“美国利益优先”,这在国际上不是赤裸裸的霸权吗,说出来不怕挨骂?
这又要谈到西方历史上对实力和道义的不同处置法。
西方和中国很大的不同。中国从距今三千年前的周朝开始,不但确立了周天子为核心的华夏政治体系,当时是分封制度,到秦汉成为中央集权制度,而且确立了华夏圈子的道德礼法。而西方文明的源流古希腊本来就是城邦林立,古罗马则是从意大利半岛中部一个小城邦发展起来的,始终没有一个大的法统框架,比的就是拳头大。或者说,西方早期国家确实也会恪守契约,但如果有必要,他们会用诡计来破坏契约。
比如说,古罗马在第二次布匿战争后,已经彻底打垮了迦太基的军备,但还是担心迦太基凭借强大的实力翻身,于是发出“迦太基必须灭亡”的号召,发动了第三次布匿战争。这事儿如果换在中国,或者根本不用找借口,直接来个“汉贼不两立”,来个“天命所在”就平推过去,大家也没话好说;或者,找个差不多借口,像迦太基贵族杀害平民,吊民伐罪,以顺讨逆,也算面子上过得去。
但罗马人呢,却唆使盟友努米底亚向迦太基挑衅,等到迦太基出兵抵抗后,再拿这个当借口,出兵迦太基。当时迦太基军力远弱于罗马,因此向罗马求和。罗马先要求迦太基交出一切武器,迦太基执行了。然后,罗马又要求迦太基拆毁城墙,搬到内陆。这就等于要灭亡迦太基。迦太基人这才斩木为兵,奋起反抗。经过三年血战,被罗马彻底消灭。
地中海两强争霸,罗马灭掉迦太基,大家都没话说。但在第三次布匿战争中罗马政府的表现,实在缺少大国风范。从古罗马开始,西方就弥漫着这种实力为大,功利为上的风气。罗马帝国后期雇佣兵杀皇帝跟杀鸡一样,日耳曼人入侵后,凭实力说话就更是成为唯一法则。
既然归根结底一切都是实力说了算,那么很多时候,双方把实力摆出来,就不必再多打了。弱的一方,不战而降,或者屈服退让,而不去奋力抗争,倒也不失为一种保全手段,前提是强的一方说话算数。
这一点在中世纪后期的意大利最为明显。当时意大利分为很多个城邦,小国寡民,经济富裕,有钱人不愿意当兵,穷人买不起兵器。之前的“公民兵”“市民兵”形同虚设,而要长期维持一支常备军又太昂贵。于是城邦首领们纷纷引入“雇佣兵”。与邻国发生纠纷了,雇佣一支部队,虽然短期价格昂贵,好在打完就结算。
而雇佣兵呢,他们只是为钱当兵,彼此之间又没有深仇大恨,所以斗志不高,一般出现百分之五的伤亡就会败逃,毕竟钱是雇主给的,命是自己的。
到后来,意大利城邦常出现这样的情形:交战双方各自雇佣了一支兵团,两支兵团到达战场,比划几下,计算下双方的实力,就自己默契地出一个胜败结果,去向各自的东家交差。拥有更强实力的雇佣兵团,直接取得了战场胜利。或者说,能够出钱雇佣更强兵团的城邦,不战而获得胜利。
类似“凭借实力为所欲为”的文化,贯穿于西方历史。只要实力强,就可以平白要求额外的好处,也可以找借口推翻之前的承诺。在去年美国政府对Tiktok的收购就是个很好的案例:先提出了要求,Tiktok全部接受;接受还不行,你还必须卖给美国企业;卖了还不行,价格还不能你说了算,得我说了算;价格我定还不够,特朗普还得意洋洋地说,卖出来的大部分钱应该给美国政府,因为是美国政府促成了这笔交易。按中国人的思维,这种得寸进尺简直无耻到了极点,但在西方人尤其是五眼海盗联盟看来,这是我的本事,因为我有实力。
你还别不服,Tiktok不过是被抢走了业务。当初印加皇帝参加和平会谈被西班牙人抓住,都同意交出了满屋子的金银珠宝,最后还给吊死了,找谁说理去?
东西方的这种思维碰撞,在19世纪中叶以来,因为满清的落后,给中国人上了血淋淋的一课又一课。
那么,如何应对西方这种思维呢?真的没有别的办法。说什么道义,说什么信誉,都没用。你只能展现给他看,你也有实力,你能让他的野心碰个头破血流,才可能得到他的尊重。
直到70年前的朝鲜战争谈判时,这种思维差异依然存在。1951年第五次战役后,双方大致在三八线附近形成对峙,中朝联军在西边往南推进了一些,美韩联军在东边往北推进了一些。当时双方谈判,中朝方面提出以三八线为界,就是完全回到战争爆发前的状态。而美军很蛮横。他们画了一条线,在双方实控分界线的北方20-40公里,要求以这条线为界。就是他们要不打仗白白拿走1.2万平方公里领土。为什么呢?因为美军说,他们的海军和空军占有优势,这个优势摆在这里,我是可以打你的,现在停战谈判了,不打了,他们就“亏了”,所以为了弥补他们这个“亏”,就得我们多割让一些土地,叫做“火力补偿”。
看看,这叫什么逻辑?这和几百年前意大利城邦战争一样,我的腰包鼓些,我能请更多的雇佣兵,所以你要给我割地赔款。面对这种态度,彭总和邓华一方面不再坚持三八线,改成以双方“实际控制线”为分界线。另一方面,就是展开小规模战斗,和敌人一寸一寸争夺领土,抢到的就是我的,守住的就是我等,守不住的我,我也要你付出对应的代价,绝不让你“不战而屈人之兵”。
10月14日,美军有样学样,进攻我们的前线阵地。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我军卯死在阵地上,打了43天。仅有3.7平方公里的两个连阵地上,敌军投入6万多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发射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把上甘岭的山头都削低两米,最终却付出2万多人的伤亡代价,铩羽而归。我军伤亡1.1万多人。这一仗下来,美军意识到,即使集中全部火力,在志愿军防线上单点突击,也仍然无法取胜。从此美军再没有发动过团以上规模的进攻。后来艾森豪威尔还想再玩一玩二战中的两栖突击,邓华构筑了东西海岸的铁壁防线,让美军无机可乘。
【海峡好书】 决战朝鲜 李峰著 朝鲜战争 抗美援朝 中美战争纪实
小店
¥88
去看看
所以,美国人凭借更强的实力,要求以美国利益为优先,这在他们的文化习惯中本身就是合理的。对此口头进行抵抗意义不大。真正要让他们看到,他们的实力并不能占到便宜,对抗只会带来损失(哪怕是双方的损失),才可能遏制他们的野心。像最近美国经济制裁俄罗斯,基本上给俄罗斯造成的损失是美国自身代价的5-10倍,这种仗打下去,美国是一点不会皱眉头的。全亏得我们的人民在过去数十年中咬紧牙关,浴血奋进,为我们打下的基础,使得我们今天面对美帝“实力”的讹诈,能够硬得起来。
杨部长说出的,也是大家的心里话。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