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海洋争霸:弹丸小国荷兰何以取代葡萄牙成为东方殖民霸主澳门

17世纪初期,欧洲的一个弹丸小国荷兰挣脱了西班牙的统治,辽阔的海洋正悄然酝酿一场权力更迭。这个本土面积还不到葡萄牙一半国家,竟以200万人口挑战殖民地遍布半个世界的葡萄牙帝国。

欧洲西北角的小国与伊比利亚半岛的旧日霸主,在东方海域上演了殖民史上最激烈的碰撞——从珠江口的硝烟到马六甲的烽火,一场改写世界贸易版图的战争已然打响。

“海上马车夫”崛起

荷兰这个国家非常独特,作为世界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掌权的国家,其血管里始终流淌着资本主义的血液。当葡萄牙贵族沉迷于香料贸易的暴利时,荷兰人已悄然构建起现代经济的基石。

1609年成立的阿姆斯特丹银行成为全球金融中心,源源不断地输送资金血液;1602年成立的荷属东印度公司采用股份制模式向全社会募集资金,将普通市民变为海外贸易的股东。

另外,凭借宗教宽容政策,荷兰吸引了受迫害的犹太商人和法国新教工业家,带来资金、技术和商业网络。这个被戏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更展现出惊人的航运能力——拥有15000艘商船,占欧洲商船总吨位的3/4;16万海员掌控着全球4/5的海上运输。其船队规模五年内便在印度以东水域超越葡萄牙,新型盖伦帆船在适航性和载重成本上碾压对手。

反观葡萄牙,这个殖民帝国看似庞大,内部早已危机四伏。

1580年,被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强邻西班牙合并后,实际上已经丧失了国家主权。当荷兰舰队出现在东方,葡萄牙在印度以东仅有7艘武装商船散布在从锡兰到日本的漫长航线上。更致命的是,1640年葡萄牙光复独立后,新国王若昂四世疲于应对西班牙威胁,根本无暇顾及遥远的殖民地。

荷属东印度公司如同精密运转的战争机器,其巴达维亚总部(今雅加达)成为蚕食葡萄牙殖民网络的指挥中枢。公司不仅拥有武装商船队,更能直接发动战争、签订条约——一种全新的殖民模式正在取代旧式的帝国统治。

殖民据点的攻防战

荷兰舰队试图打开中国市场失败,南下澳门冒险;葡萄牙人则因闽南商人的预警而集结了超常兵力——往年澳门通常只有1艘大帆船停靠,此次却聚集了6艘大船。

荷兰最灵活的双桅帆船“艾尔斯特号”试图抢占上风口时,突遭逆流搁浅。3艘葡萄牙桨帆船立即扑向这头搁浅的猎物,被荷兰“伊拉斯谟号”的猛烈炮火击退。虽然“艾尔斯特号”最终脱困,但已基本丧失战斗力。兵力劣势和陌生水域让荷兰人被迫在次日撤退,葡萄牙战舰追击整夜才返航。

更惨烈的战斗发生在1622年的澳门。这次荷兰组建了规模空前的远征军:13艘荷兰战舰搭配2艘英国舰,2000名士兵直扑澳门海岸。

荷兰军队攻上海滩向东望洋炮台推进时,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葡军子弹击中荷军弹药桶引发剧烈爆炸,一名日本籍士兵临阵叛逃,向葡萄牙透露了荷军弹药短缺的致命情报。

澳门守军(包括本地军民)立即发起反攻,荷军至少300人阵亡,舰队司令和多名军官战死。

不过,葡萄牙在澳门五次击退荷兰进攻,却在马六甲遭遇灭顶之灾。这个“东方十字路口”的战略价值无可替代——谁控制马六甲,谁就扼住了香料贸易的咽喉。

从1633年起,荷兰开始系统性封锁马六甲海峡,甚至将封锁线延伸到葡萄牙东方首府果阿。到1640年,荷兰总督曼迪联合柔佛苏丹国发动总攻。

柔佛苏丹因痛恨葡萄牙强制传播天主教而倒向荷兰。1500名荷兰士兵与柔佛联军围城数月,城内守军弹尽粮绝时,恰逢葡萄牙本土光复独立,援军彻底无望。

1641年马六甲的陷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荷兰随即在1654年夺取斯里兰卡,将葡萄牙逐出印度洋核心区。曾垄断东方航线一个多世纪的葡萄牙帝国,只剩下澳门等零星据点。

海权易手的多重维度

火炮技术的代差成为权力更迭的无情推手。葡萄牙早年依靠后装回旋炮(三分钟一发)的射速优势称霸印度洋,让传统射石炮使用者威尼斯商人束手无策。但当荷兰普及24磅炮、英国装备18磅寇非林长炮时,葡萄牙的火力优势荡然无存。

国家机器的本质差异决定了殖民效率。葡萄牙作为封建王朝,殖民活动依赖王室特许和贵族投资。而荷属东印度公司以股份制整合全国资源。

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犀利指出:“荷兰——它是17世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经营殖民地的历史展示出一幅背信弃义、贿赂、残杀和卑鄙行为的绝妙图画。”在爪哇,荷兰人为获取奴隶实施“盗人制度”;在班达群岛,他们屠杀原住民导致人口锐减——资本驱动的殖民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残酷效率。

全球战略格局的变化则加速了葡萄牙的衰落。当荷兰专注于东方时,葡萄牙正深陷与西班牙的独立战争(1640-1668);英国趁机夺取葡属印度洋据点,1654年条约迫使葡萄牙给予英国贸易特权。

尤其致命的是1703年《梅休因条约》,衰落的葡萄牙为换取英国保护,被迫接受不利的葡萄酒贸易条款——曾经的海上帝国彻底沦为二流国家。

总结

荷兰的三色旗插上马六甲城墙,葡萄牙的东方帝国支离破碎。这场持续半世纪的殖民战争不仅改写了世界早期殖民帝国版图,更揭示了海权更替的铁律——海权的传递从不眷恋昔日的辉煌。荷兰与葡萄牙,一兴一衰间证明:资本主义的效率碾压封建贵族,技术的革新重写游戏规则。但,海洋上新的力量正大孕育,荷兰人的荣光,又能保留多久呢?

THE END
0.荷兰殖民台湾与郑成功收复台湾面对武力威逼,荷兰人被迫退出澎湖,回到巴达维亚。为纪念沈有容不畏强暴、斥退侵略的壮举,民众立下一块刻有“沈有容谕退红毛番韦麻郎等”石碑,被称为“台湾第一座石碑”(1919年出土后改立在台南天后宫清风阁右壁处,成为西方殖民势力侵略台湾、中国人民反对侵略的见证)。jvzquC41yy}/onnrkct/ew45g|b5;t
1.台湾是什么时候被割让出去的台湾和祖国分离的历史始末郑成功收复台湾 明朝末年,荷兰和西班牙先后入侵台湾,在台湾进行了长达38年的殖民统治。直到明朝末年,崇祯皇帝缢死煤山,满清八旗在吴三桂的带领下横扫大明江山,明朝最后的希望是郑成功,他也曾打到南京城下,但可惜功亏一篑。为建立反清复明根据地,郑成功1662年率领军队赶跑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至此台湾地区有了大量福建和jvzquC41yy}/onnrkct/ew46e|:nduz
2.台湾历史:外敌入侵和武装割据根据历史记载和搜索结果,台湾历史上主要经历以下武装割据与外殖民占领时期,其时长统计如下: 一、外殖民占领时期 1. **荷兰殖民统治(1624–1662年)** 荷兰东印度公司于1624年占据台湾南部,随后西班牙于1626年占据北部(1642年荷兰驱逐西班牙势力)。荷兰通过武力镇压原住民和汉族移民,建立殖民统治。直至1662年郑成功收复jvzquC41ygh/vxzvkcu/exr1ctzjeuj196>76952:8<9:;6;8:90
3.台湾与大陆的历史渊源公元1642年,荷兰人把盘踞在台湾的西班牙人全部赶走,台湾沦为荷兰的殖民地,被其殖民统治了20年。 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在北京建立清朝政权。 公元1661年(南明永历十五年、清顺治十八年)4月,郑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讨大将军的名义,率2.5万将士及数百艘战舰,由金门进军台湾,公元1662年(南明永历十六年、清康熙元年)2月,jvzquC41yy}/onnrkct/ew46elqu{q>
4.台湾地区历史台湾地区历史简史 在市场价格波动造成台湾汉人大量失业,这股农民怨气,在1652年的「郭怀一事件」爆发出来 荷据南部不久,1626年西班牙借台为跳板与日本行贸易交流,随即占领鸡笼,1628年占沪尾,筑圣多明各城,不过当时德川家康统一日本后行锁国政策,不如预期的贸易,让西班牙渐渐放弃经营台湾北部,尔后于1642年被北上的荷兰人赶 jvzquC41yy}/onnrkct/ew4729ji9vn
5.台湾历史沿革1642年,荷兰人占领了西班牙人在台湾北部的据点,台湾沦为荷兰殖民地。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3年,清政府统一台湾,第二年,设置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从1760年以后,出现了大陆居民再度大规模移居台湾的高潮,到1811年,除山地族原住民以外,人口已超过了200万。1885年,建台湾为行省。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512:3;8651368:?62389`39<:83628<3ujvsm
6.荷兰东印度公司为攫取财富占领台湾,郑成功发兵围城逼降揆一|荷兰|郑成功收复台湾是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成功尝试,郑成功驱逐了荷兰殖民者,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捍卫了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郑成功收复台湾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很多名人曾写下了赞扬郑成功的诗文,很值得注意。 比如,蔡元培先生就写了一首《七绝》诗,赞扬郑成功:“叱咤天风镇海涛,指挥若定阵云高。虫沙猿鹤有时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5;57963;>a38h45o<;;2622:5tu74ivvq
7.西班牙人在台湾:162617世纪初,除了荷兰人之外,西班牙人也曾经在台湾岛进行殖民活动并建立了军事堡垒,这种占领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保障西班牙在亚洲的殖民地——菲律宾的安全而非为了拓殖台湾,因此,西班牙人在台湾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军事上而非民政开发上的,这也就注定了其无法实现自力更生的有效经营,高度依赖于外部大环境的稳定和西班牙帝国本身的势力走势。到1640 jvzquC41dqul0mtwdct/exr1tg|jg€4377>459>1
8.赖清德所谓“国家”邪说中的十处谬误赖清德对清政府统一与治理台湾200多年的历史一笔带过,不仅无视台湾在历史、文化上从属于中国中央政府的事实,还完全忽视清代对台湾的开发及清末台湾近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这种对历史进行碎片化处理、任意切割取用的卑劣行为,根本站不住脚。 第七,台湾人“反侵略”的意志究竟为何?从荷兰、西班牙殖民者侵占台湾开始,台湾jvzquC41rcvft7ugqrrf0lto0et0tvwdjyh0rl4eqpzfp}4424;198661euovnsva561:@7420nuou
9.台湾:从历史脉络看中国不可分割之省然而,到了 17 世纪初,西方殖民势力开始向东方扩张。1624 年,荷兰殖民者趁明末农民起义和东北满族势力日益强大、明政府处境艰难之时,侵入台湾南部,在大员(今台南市安平区)建造热兰遮城,作为其殖民统治中心 。1626 年,西班牙殖民者也不甘示弱,侵占了台湾北部和东部的一些地区,在基隆港的社寮岛(今和平岛)建筑圣萨尔jvzquC41ygh/vxzvkcu/exr1ctzjeuj196>1399252899=98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