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初期,欧洲的一个弹丸小国荷兰挣脱了西班牙的统治,辽阔的海洋正悄然酝酿一场权力更迭。这个本土面积还不到葡萄牙一半国家,竟以200万人口挑战殖民地遍布半个世界的葡萄牙帝国。
欧洲西北角的小国与伊比利亚半岛的旧日霸主,在东方海域上演了殖民史上最激烈的碰撞——从珠江口的硝烟到马六甲的烽火,一场改写世界贸易版图的战争已然打响。
“海上马车夫”崛起
荷兰这个国家非常独特,作为世界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掌权的国家,其血管里始终流淌着资本主义的血液。当葡萄牙贵族沉迷于香料贸易的暴利时,荷兰人已悄然构建起现代经济的基石。
1609年成立的阿姆斯特丹银行成为全球金融中心,源源不断地输送资金血液;1602年成立的荷属东印度公司采用股份制模式向全社会募集资金,将普通市民变为海外贸易的股东。
另外,凭借宗教宽容政策,荷兰吸引了受迫害的犹太商人和法国新教工业家,带来资金、技术和商业网络。这个被戏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更展现出惊人的航运能力——拥有15000艘商船,占欧洲商船总吨位的3/4;16万海员掌控着全球4/5的海上运输。其船队规模五年内便在印度以东水域超越葡萄牙,新型盖伦帆船在适航性和载重成本上碾压对手。
反观葡萄牙,这个殖民帝国看似庞大,内部早已危机四伏。
1580年,被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强邻西班牙合并后,实际上已经丧失了国家主权。当荷兰舰队出现在东方,葡萄牙在印度以东仅有7艘武装商船散布在从锡兰到日本的漫长航线上。更致命的是,1640年葡萄牙光复独立后,新国王若昂四世疲于应对西班牙威胁,根本无暇顾及遥远的殖民地。
荷属东印度公司如同精密运转的战争机器,其巴达维亚总部(今雅加达)成为蚕食葡萄牙殖民网络的指挥中枢。公司不仅拥有武装商船队,更能直接发动战争、签订条约——一种全新的殖民模式正在取代旧式的帝国统治。
殖民据点的攻防战
荷兰舰队试图打开中国市场失败,南下澳门冒险;葡萄牙人则因闽南商人的预警而集结了超常兵力——往年澳门通常只有1艘大帆船停靠,此次却聚集了6艘大船。
荷兰最灵活的双桅帆船“艾尔斯特号”试图抢占上风口时,突遭逆流搁浅。3艘葡萄牙桨帆船立即扑向这头搁浅的猎物,被荷兰“伊拉斯谟号”的猛烈炮火击退。虽然“艾尔斯特号”最终脱困,但已基本丧失战斗力。兵力劣势和陌生水域让荷兰人被迫在次日撤退,葡萄牙战舰追击整夜才返航。
更惨烈的战斗发生在1622年的澳门。这次荷兰组建了规模空前的远征军:13艘荷兰战舰搭配2艘英国舰,2000名士兵直扑澳门海岸。
荷兰军队攻上海滩向东望洋炮台推进时,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葡军子弹击中荷军弹药桶引发剧烈爆炸,一名日本籍士兵临阵叛逃,向葡萄牙透露了荷军弹药短缺的致命情报。
澳门守军(包括本地军民)立即发起反攻,荷军至少300人阵亡,舰队司令和多名军官战死。
不过,葡萄牙在澳门五次击退荷兰进攻,却在马六甲遭遇灭顶之灾。这个“东方十字路口”的战略价值无可替代——谁控制马六甲,谁就扼住了香料贸易的咽喉。
从1633年起,荷兰开始系统性封锁马六甲海峡,甚至将封锁线延伸到葡萄牙东方首府果阿。到1640年,荷兰总督曼迪联合柔佛苏丹国发动总攻。
柔佛苏丹因痛恨葡萄牙强制传播天主教而倒向荷兰。1500名荷兰士兵与柔佛联军围城数月,城内守军弹尽粮绝时,恰逢葡萄牙本土光复独立,援军彻底无望。
1641年马六甲的陷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荷兰随即在1654年夺取斯里兰卡,将葡萄牙逐出印度洋核心区。曾垄断东方航线一个多世纪的葡萄牙帝国,只剩下澳门等零星据点。
海权易手的多重维度
火炮技术的代差成为权力更迭的无情推手。葡萄牙早年依靠后装回旋炮(三分钟一发)的射速优势称霸印度洋,让传统射石炮使用者威尼斯商人束手无策。但当荷兰普及24磅炮、英国装备18磅寇非林长炮时,葡萄牙的火力优势荡然无存。
国家机器的本质差异决定了殖民效率。葡萄牙作为封建王朝,殖民活动依赖王室特许和贵族投资。而荷属东印度公司以股份制整合全国资源。
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犀利指出:“荷兰——它是17世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经营殖民地的历史展示出一幅背信弃义、贿赂、残杀和卑鄙行为的绝妙图画。”在爪哇,荷兰人为获取奴隶实施“盗人制度”;在班达群岛,他们屠杀原住民导致人口锐减——资本驱动的殖民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残酷效率。
全球战略格局的变化则加速了葡萄牙的衰落。当荷兰专注于东方时,葡萄牙正深陷与西班牙的独立战争(1640-1668);英国趁机夺取葡属印度洋据点,1654年条约迫使葡萄牙给予英国贸易特权。
尤其致命的是1703年《梅休因条约》,衰落的葡萄牙为换取英国保护,被迫接受不利的葡萄酒贸易条款——曾经的海上帝国彻底沦为二流国家。
总结
荷兰的三色旗插上马六甲城墙,葡萄牙的东方帝国支离破碎。这场持续半世纪的殖民战争不仅改写了世界早期殖民帝国版图,更揭示了海权更替的铁律——海权的传递从不眷恋昔日的辉煌。荷兰与葡萄牙,一兴一衰间证明:资本主义的效率碾压封建贵族,技术的革新重写游戏规则。但,海洋上新的力量正大孕育,荷兰人的荣光,又能保留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