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次收复台湾省的战役,其中一次赶走荷兰,第五次全歼日军

关于台湾,关于台湾的经济、台湾的发展、台湾的收复、台湾的情况,我们已经聊了太多太多了,但是篆刻在两岸百姓心中最重要的事情,始终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回家。

台湾本就是祖国大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的归来是大势所趋,是必然,不需要任何理由,台湾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

由于此地有着丰富的物产资源和特殊的战略地位,所以自古以来都是众人窥伺之地,近代以来,这里也成为了外国侵略者窥伺的地方。

新中国成立之际,蒋介石带领国民党跑到了台湾开始了与大陆的对峙,虽然说台湾至今都没有完全回归,但是台湾省从来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中国固有的领土。

很多人都不知道在中国的历史上,台湾曾爆发过多次战役,我们的先人曾先后七次收复过台湾,他们曾赶走了远道而来的荷兰殖民者,全歼了凶神恶煞的倭寇,而且还一次又一次地震慑了外敌。

那台湾为何会如此多灾多难?这几次战役又给台湾带来了什么影响呢?

各方势力争台湾

台湾自古以来都是大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句话并不是空穴来风,在远古时代,台湾是与大陆紧密相连的,后来因为地壳运动,台湾与大陆相连接的地方沉入了海中,所以才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台湾海峡和台湾岛。

通过考古,我们可以发现台湾的文化与中国东南地区的文化有着一脉相承,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所以说没有任何人可以从中国带走台湾。

早在三国时期,吴人沈莹在《临海水土志》中详细地记载过台湾的风土人情了,当时的台湾还被人称之为夷州。

由于此处临近,海洋渔业发达,而东吴又处于东南沿海地区,所以孙权在争霸期间,也有向台湾发展东吴势力的想法。

为了在台湾发展属于自己的势力,孙权在公元230年派大将卫温和诸葛直带着一万多名士兵乘船,去到了台湾,孙权派人登上台湾之事在历史中一直都颇受非议,有人说孙权之所以费那么大劲去台湾,主要是想找长生不老药。

但事实上,他的真正目的却是为了要去台湾掠夺人口。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战争瘟疫频频发生,全国的人口出现了大幅度地缩减,战争打到最后,人口成为了各政权主要竞争力,争夺人口也成为了各地军阀们的主要工作。

东吴政权为了获得更多的劳动力,把目光放在了他人没有涉足的台湾岛上。在孙权的指挥下,孙吴军队从长江口出发,顺着东南风一路南下,在台湾北部地区登陆。

他们登上台湾之后,与台湾当地人进行了一场大战,孙吴的一万多人最后从台湾岛上掠回了几千人。

虽然说孙吴政权并没有通过这次战争达到掠夺人口的目的,但是其带来的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

由此可见,这次战争有着非凡的政治意义和文化意义,东吴政权的这一行为也证实了台湾与大陆不可分割的关系。

台湾的第二次战争发生在隋朝时期,隋朝人之所以会跨过长长的台湾海峡去到台湾征战,主要和隋朝皇帝杨广的个人意志有关,隋炀帝是一个好大喜功、喜欢奢侈、喜欢开疆扩土的帝王。

他这一生修运河、建宫殿,做了许多劳民伤财之事,他之所以会费那么大劲跑到台湾去,其实并不是为了收复台湾,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胜心,让台湾人臣服于自己。

有一天,一个官员为了讨得隋炀帝欢心,向他上了一封奏折,讲述了台湾的美丽风情,杨广得知台湾的风景美不胜收,物产丰富之后,当即便产生了征服台湾的想法。

自大的隋炀帝并没有把一个小小的台湾放在眼里,他当即便把朱宽和何蛮派到了台湾,让他们先探探台湾人的口风。

令人没想到的是台湾人说的话和隋朝人说的话完全不同,朱宽到了地方之后,根本就没有办法与当地人沟通,无可奈何之下,他只得先行返回。

得知朱宽未能如约赴命,隋炀帝怒不可遏,又把朱宽给派了过去,虽说这一次语言问题解决了,但是当地的统领却拒不与隋朝合作。

这件事情传回朝廷之后,引起了杨广的高度不满,在杨广的指派下,隋朝大将带着几艘军舰再次去到了台湾。

一行人登陆之后,赴台的使者便直接找到了当地统领,向其表达了杨广的意思。

如果他们愿意乖乖合作的话,那一切都好说,如果他们不愿意合作,那就只能兵戈相见了。

台湾的统领是一个非常有骨气之人,他也没有给使者面子,当即便大骂了起来,至此,一场战争爆发了,隋朝官兵与当地士兵展开了一场大战,强大的隋军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虽然说这场战争最后是以隋军大胜而结束的,但是杨广并没有在战争结束后,对台湾进行管理。

战争结束之后,隋军便直接从当地撤走了,若是隋炀帝能够重视起来台湾,不那么暴躁的话,那或许两岸早就已经融为一体了。

外地来侵多可恶

第三次收复台湾的战争发生在我国南宋时期,南宋时期,中国的手工业与商业发展到了空前的繁盛的局面,我国东南的泉州也成为了世界第一大港,富裕的泉州引起了周边人的窥伺,彼时,毗舍耶人开始攻击起了泉州。

他们不仅屡次登陆,掠夺当地百姓的粮食,攻击当地的商船、渔船,而且还做出了伤人之事,面对这些恶毒的侵扰,朝廷怒不可遏,命令名将汪大猷开始了对他们的围剿。

1171年4月,汪大猷集结了一批水军向这些恶徒发动了攻击,并大获全胜,俘虏了400人。

令人没想到的是此事刚刚过去不久,毗舍耶人又产生了卷土重来的想法,跑到了台湾地区,犯我国民。

面对这些恶毒的挑衅,汪大猷也没有客气,再次集结了一万多名将士乘船在台湾岛登陆,轻松地击溃了敌军。

为了防止敌军再犯,汪大猷将带来的一部分暂时留在了台湾,完成了对台湾的驻军,并鼓励士兵在当地开垦了大量荒地。

汪大猷的这次驻军是中原军队第一次正式在台湾地区驻军,因此汪大猷也被称之为“汪姓入台湾第一人”。

汪大猷的这次驻军是非常有历史意义的,过去因为两岸百姓距离较远,沟通不便,所以两岸才逐渐出现了隔绝的情况,汪大猷军队的到来不仅为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而且还给他们带去了诸多可贵的中原文化。

第四次收复台湾的战争发生在元朝1292年。

众所周知,元世祖忽必烈是一个军事能力极强的帝王,他这一生南征北战,将中国的领土扩展到了空前的领域,台湾自然也成为了他的囊中之物。

忽必烈为了将富饶的台湾据为己有,亲封了一位东征大将军,让他带着一万五千余人去到了台湾,台湾岛上的士兵哪见过这些阵仗,元军仅用了几个月就把整个台湾岛全部拿下了。

这场战争结束后,忽必烈又在澎湖列岛设置了巡检司,专门负责管理澎湖列岛和台湾的诸项事宜,这次战争对收复台湾这事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第五次和第六次收复台湾之战都发生在明朝,明朝时期,东南沿海地区的倭患非常严重。

1602年之时,日本倭寇跑到了台湾岛上大肆屠杀台湾百姓、掠夺食物,惹得百姓苦不堪言,为了彻底消灭倭寇,扬我国威,明军整装待发从东南出发,一举歼灭了倭寇。

这次倭寇来犯,正值明朝国力强盛之时,明朝将领不仅重创了倭寇,全部歼杀了他们,给了日本极大的威慑力。

自那之后,日本多年未敢犯我国境放过台湾子民,实在是大快人心!

台湾归家多期盼

这次收复台湾之战是民族之战,是正义之战,明军的这一举动得到了台湾百姓的一致认可,明朝的第二次收复台湾之战是知名度最高的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

17世纪以来,荷兰人一直在派兵骚扰台湾,1642年,台湾军队打败了西班牙人,正式占领了台湾,至此,台湾百姓过上了悲惨的生活,就在台湾百姓身处水深火热境地之时,大明王朝也迅速走向了衰败。

明朝灭亡后,一心效忠于明朝的郑成功仍未死心,他一直在竭尽全力完成反清复明的梦想。

1659年,郑成功率十万大军与南京的清军展开了厮杀,由于那时候清朝的统治已经逐渐稳固了,所以这场战争最后还是以郑成功战败而结束了。

南京战败后,郑成功便开始寻找起了退路,为了保存实力,留得青山,他选择了落地台湾,由于当时的台湾已经被荷兰人给占领了,所以落地台湾对于郑成功来说也并非是一件易事。

为了在这次台湾之战中取得胜利,郑成功集全军之力,花费了大量金钱。

1661年阴历二月,郑成功率众将士在金门完成了出兵仪式后便扬帆起航,驶向了台湾,没过多久,他们就横越台湾海峡到达了澎湖群岛,就在郑成功到达岸边准备登陆之时,警觉的荷兰人杀了出来,两军外海地区展开了一场血战。

在郑成功的持续进攻下,荷兰军落荒而逃,被迫献出了台湾城,虽说郑成功在这场收复台湾之战中大获全胜,但是明军的损失也是很大的。

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在台湾建立了第一个汉人政权,在他的管理下,台湾逐渐走上了发展的道路。

由于郑成功本人在国内的名气极大,所以他去到台湾之后也吸纳了一大批汉人移民至此。

郑成功收复台湾之事不仅捍卫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利益,驱逐了可恶的荷兰殖民者,而且还给台湾带来了长足的发展,他的这一行为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战略意义。

第七次收复台湾之战发生在清朝时期,这次收复台湾之战是康熙大帝亲自指挥的,清朝时期,性格果决的康熙开始了对台湾招抚,由于清军与台湾人始终谈不拢,所以康熙便走上了征伐台湾的道路。

康熙21年夏天,康熙大帝急召福建水师总提督与福建官员共同制定了一份详尽的征伐台湾的策略。

康熙22年,清朝军队率领两万余人,直逼澎湖,与当地人展开了一场大战,由于当时正值康熙盛世,台湾人很快便出现了后勤补给不足的问题,所以这场大战最后还是以康熙大帝战胜而结束了。

康熙22年8月13日,清军正式登陆台湾,完成了后续的清理工作,自那之后,台湾便成为了清朝的领土。

值得一提的是,康熙皇帝离世之后,清朝的后代皇帝也给予了台湾高度的重视,清廷在台湾设置了县、府,巡道,并派军驻守,加强了统治,实现了祖国的大一统。

由于台湾地势偏远,古代交通不便,所以中原王朝一直都不太重视台湾的发展,可是近代以来,物产丰富,地理位置重要的台湾却成为了中国的重点发展对象。

可惜的是就在新中国成立之际,蒋介石又把目光放在了这片土地上,虽说台湾如今还没有回归,但是还将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这是不可忽视的事实。

台湾也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迟早是要回到祖国妈妈的怀抱,我们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THE END
0.荷兰殖民台湾与郑成功收复台湾面对武力威逼,荷兰人被迫退出澎湖,回到巴达维亚。为纪念沈有容不畏强暴、斥退侵略的壮举,民众立下一块刻有“沈有容谕退红毛番韦麻郎等”石碑,被称为“台湾第一座石碑”(1919年出土后改立在台南天后宫清风阁右壁处,成为西方殖民势力侵略台湾、中国人民反对侵略的见证)。jvzquC41yy}/onnrkct/ew45g|b5;t
1.台湾是什么时候被割让出去的台湾和祖国分离的历史始末郑成功收复台湾 明朝末年,荷兰和西班牙先后入侵台湾,在台湾进行了长达38年的殖民统治。直到明朝末年,崇祯皇帝缢死煤山,满清八旗在吴三桂的带领下横扫大明江山,明朝最后的希望是郑成功,他也曾打到南京城下,但可惜功亏一篑。为建立反清复明根据地,郑成功1662年率领军队赶跑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至此台湾地区有了大量福建和jvzquC41yy}/onnrkct/ew46e|:nduz
2.台湾历史:外敌入侵和武装割据根据历史记载和搜索结果,台湾历史上主要经历以下武装割据与外殖民占领时期,其时长统计如下: 一、外殖民占领时期 1. **荷兰殖民统治(1624–1662年)** 荷兰东印度公司于1624年占据台湾南部,随后西班牙于1626年占据北部(1642年荷兰驱逐西班牙势力)。荷兰通过武力镇压原住民和汉族移民,建立殖民统治。直至1662年郑成功收复jvzquC41ygh/vxzvkcu/exr1ctzjeuj196>76952:8<9:;6;8:90
3.台湾与大陆的历史渊源公元1642年,荷兰人把盘踞在台湾的西班牙人全部赶走,台湾沦为荷兰的殖民地,被其殖民统治了20年。 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在北京建立清朝政权。 公元1661年(南明永历十五年、清顺治十八年)4月,郑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讨大将军的名义,率2.5万将士及数百艘战舰,由金门进军台湾,公元1662年(南明永历十六年、清康熙元年)2月,jvzquC41yy}/onnrkct/ew46elqu{q>
4.台湾地区历史台湾地区历史简史 在市场价格波动造成台湾汉人大量失业,这股农民怨气,在1652年的「郭怀一事件」爆发出来 荷据南部不久,1626年西班牙借台为跳板与日本行贸易交流,随即占领鸡笼,1628年占沪尾,筑圣多明各城,不过当时德川家康统一日本后行锁国政策,不如预期的贸易,让西班牙渐渐放弃经营台湾北部,尔后于1642年被北上的荷兰人赶 jvzquC41yy}/onnrkct/ew4729ji9vn
5.台湾历史沿革1642年,荷兰人占领了西班牙人在台湾北部的据点,台湾沦为荷兰殖民地。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3年,清政府统一台湾,第二年,设置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从1760年以后,出现了大陆居民再度大规模移居台湾的高潮,到1811年,除山地族原住民以外,人口已超过了200万。1885年,建台湾为行省。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512:3;8651368:?62389`39<:83628<3ujvsm
6.荷兰东印度公司为攫取财富占领台湾,郑成功发兵围城逼降揆一|荷兰|郑成功收复台湾是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成功尝试,郑成功驱逐了荷兰殖民者,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捍卫了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郑成功收复台湾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很多名人曾写下了赞扬郑成功的诗文,很值得注意。 比如,蔡元培先生就写了一首《七绝》诗,赞扬郑成功:“叱咤天风镇海涛,指挥若定阵云高。虫沙猿鹤有时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5;57963;>a38h45o<;;2622:5tu74ivvq
7.西班牙人在台湾:162617世纪初,除了荷兰人之外,西班牙人也曾经在台湾岛进行殖民活动并建立了军事堡垒,这种占领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保障西班牙在亚洲的殖民地——菲律宾的安全而非为了拓殖台湾,因此,西班牙人在台湾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军事上而非民政开发上的,这也就注定了其无法实现自力更生的有效经营,高度依赖于外部大环境的稳定和西班牙帝国本身的势力走势。到1640 jvzquC41dqul0mtwdct/exr1tg|jg€4377>459>1
8.赖清德所谓“国家”邪说中的十处谬误赖清德对清政府统一与治理台湾200多年的历史一笔带过,不仅无视台湾在历史、文化上从属于中国中央政府的事实,还完全忽视清代对台湾的开发及清末台湾近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这种对历史进行碎片化处理、任意切割取用的卑劣行为,根本站不住脚。 第七,台湾人“反侵略”的意志究竟为何?从荷兰、西班牙殖民者侵占台湾开始,台湾jvzquC41rcvft7ugqrrf0lto0et0tvwdjyh0rl4eqpzfp}4424;198661euovnsva561:@7420nuou
9.台湾:从历史脉络看中国不可分割之省然而,到了 17 世纪初,西方殖民势力开始向东方扩张。1624 年,荷兰殖民者趁明末农民起义和东北满族势力日益强大、明政府处境艰难之时,侵入台湾南部,在大员(今台南市安平区)建造热兰遮城,作为其殖民统治中心 。1626 年,西班牙殖民者也不甘示弱,侵占了台湾北部和东部的一些地区,在基隆港的社寮岛(今和平岛)建筑圣萨尔jvzquC41ygh/vxzvkcu/exr1ctzjeuj196>1399252899=98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