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30年至19世纪末的70年间,哥伦比亚爆发过几十次内战,使数十万人丧生。
该书以很大的篇幅描述了这方面的史实,并且通过书中主人公带有传奇色彩的生涯集中表现出来。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们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愚昧等等都写得淋漓尽致。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其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作品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百年,听起来是一个跨度很大的时间单位,其实对于我们全人类历史来说,也就是一瞬间。《百年孤独》之所以能引起当下全世界的普遍共鸣,是因为在近现代,几乎所有的民族、国家,都经历过类似的迷茫,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一天都会有新的国家或民族加入新的迷茫队伍里面来。当下世界发展的速度太快,今天领先于全世界的技术或思想,可能明天就会被推翻;此刻倾尽满腔热血拥护的真理,可能下一秒就沦为笑话。曾经拥有22个时区的大英帝国、别在哭泣的阿根廷、近现代天朝上国的价值观崩溃、足以毁灭全人类几十次的苏联重工、日本的经济崩盘、捍卫自由民主的美利坚,等等,哪一个没有经历过迷茫?或者说、现在就已经彻底不迷茫了?
一、所有人都显得很寂寞,用自己的方式想尽办法排遣寂寞,事实上仍是延续自己的寂寞,寂寞是造化对群居者的诅咒,孤独才是寂寞的唯一出口。狂欢就是一群人的寂寞,寂寞也许是略带贬义的形容词,孤独有时候跟它很相似,有时却是截然相反的。
二、你那么憎恨那些人,跟他们斗了那么久,最终却变得和和他们一样,人世间没有任何理想值得以这样的沉沦作为代价。热血而崇高的理想,不是在实现过程中趋于平静,就是在实现过程中彻底爆炸自我毁灭。
三、奥雷里亚诺下令不许他们打扰,坚称自己不是他们所说的什么开国元勋,而只是个没有回忆的手工匠,剩下的唯一梦想就是被人遗忘,清贫度日,制作小金鱼劳累而死。
曾经捍卫的奋斗真理,到头来,成了永远挥之不去的笑话。
四、有的人想睡觉,但不是因为困倦,而是出于对睡觉的怀念。睡觉有时真的不是因为生理的困倦,而是心理的困倦,难以想象,在通宵狂欢之后,如果不睡觉,那种寂寞该如何忍受。
五、谎言说得越来越真诚,最后连她自己也从中得到了安慰。
很多人都在自欺当中度过了一生,并且丝毫没有意识到自欺,在内心深处一直强调自己的真诚,这其实已然自欺。
六、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原来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
然而,我们还是要追逐灿烂。
七、约略懂得幸福晚年的秘诀不过是与孤独签下不失尊严的协定罢了。深刻,心灵的平静,是晚年的最大财富。
八、不论在什么地方都要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没有归路,春天总是一去不返,最疯狂执著的爱情也终究是过眼云烟。爱情就像烟花,她那么美,恰是因为短暂而炽热地绽放,也许很多画面,我们应该用大脑、用心灵记住,而不是相机。
九、她辛苦多年忍受折磨好不容易赢得的孤独特权,绝不肯用来换取一个被虚假迷人的怜悯打扰的晚年。心灵的平静,在于独立空间,融入群体,自难免波涛汹涌。
十、这是往昔的最后遗存,这往昔日渐衰落却不会彻底消亡,因为它是在自身之中无休无止地败落下去,每过一刻便向彻底灭亡更近一步,却永远无法抵达最后的终结。也许在终将彻底灭亡的人生匆匆数十载中,我们可以选择不“无休无止地败落下去”的。
在《百年孤独》发表之前,马尔克斯在拉丁美洲文坛之外并不广为人知。《百年孤独》刚一面世即震惊拉丁美洲文坛及整个西班牙语世界,并很快被翻译为多种语言。马尔克斯也一跃成为名噪一时的世界级作家。《百年孤独》的故事发生在虚构的马孔多镇(马尔克斯称威廉·福克纳为导师,显然深受其影响),描述了布恩迪亚家族百年七代的兴衰、荣辱、爱恨、福祸,和文化与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孤独。其内容涉及社会和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拉丁美洲历史文化的浓缩投影。《百年孤独》风格独特,既气势恢宏又奇幻诡丽。粗犷处寥寥数笔勾勒出数十年内战的血腥冷酷;细腻处描写热恋中情欲煎熬如慕如诉;奇诡处人间鬼界过去未来变幻莫测。轻灵厚重,兼而有之,被公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被称为“20世纪用西班牙文写作的最杰出的长篇小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