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个国家名称的历史由来,你知道几个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日本

公元7世纪以前,日本以大和朝廷代表国家,称大和国。公元607年(即中国隋炀帝大业三年,日本推古天皇十五年),日本派小野妹子出使隋朝,向隋朝递交了国书,国书上称“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由此启发,于是在公元7世纪70年代,出现了“日本”这个国名。

印度

印度原为婆罗多,是古印度一个名叫婆罗多的国王建立的国家。古代印度人以“信度”一词表示河流。所以,印度最初指印度河流域,后来才逐渐包括恒河流域及整个南亚次大陆。古波斯语将信度转变为“印督”;古希腊人又变“印督”为“印度伊”。在希罗多德的《历史》中,印度称为“印度斯”,后来,罗马沿袭了这个词。

我国史书中,最初称印度为“身毒”,后来又有“天竺”、“忻都”等称。我国用“印度”这个词始自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书中载:“译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归云身毒,或曰贤豆,今从正音,宜印度”。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意为“纯洁的国土”。这个国名是20世纪30年代一个旁遮普学生创造的。

印度独立前后,它西北部和东北部有许多穆斯林,占当地居民人数的50—60%,分布在旁遮普、西北边、信德、俾路支等省分。由于他们的风俗礼教与印度教徒有分歧,要求建立一个穆斯林国家。1930年,旁遮普学生乔图里.拉麦待.阿里把旁遮普、西北边、克什米尔和信德各名词的第一个字母合在一起,再加上俾路支斯坦名词的词尾,组成一个新的名称“巴基斯坦”,声称这是一个穆斯林国家。

越南

公元前3世纪后半叶,在红河三角洲建立瓯雒国,由瓯越和越两个部落合并而成。中国史书上的占婆(又称林邑、环王、占城等),是越南史上的古国。1054年李朝改国名为大越。以后几个王朝称为安南或大越。

1802年阮福映称帝,改国号为南越。1803年清政府改安南为越南。1804年册封阮福映为越南国王,越南之名便始于此。

蒙古

蒙古位于亚洲中部内陆。蒙古一名最早出现于中国《旧唐书》,称其为蒙兀室韦。自唐以来的汉语文献上用各种名称:蒙兀室韦、蔑劫子、梅古悉、谟葛夫、蒙古里、盟古里等,大都为蒙古一名的谐音。自元代以来才正式用蒙古之名。其名称来源于以下说法:

日本学者的说法是蒙古一名的读音与蒙语中的银和永恒相近,则解释为银或永恒之意。中国学者近年来考证,认为Mongol一名是由mong(意为我们的)和gol(意为火)组成,意思是我们的火。因蒙古为游牧民族,每至一处,大家共同煮炊,并推选一有经验的长者当伙头儿掌管此事,因而有这种称呼。

缅甸,中国古称掸国,唐时称骠国。宋代称缅甸为蒲甘,同时也始称缅甸。公元1106年,缅使随大理使节到宋,宋鉴于缅甸山川遥远,道路阻隔,因此称为“缅”,又因中缅边区一带称山间谷地为“甸”,“缅甸”即其合称。

菲律宾

柬埔寨位于印度支那半岛南部,是一个具有2000多年历史,文化古老而又美丽富饶的国家。柬埔寨国家的名称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史书上。汉代称“扶南”,意为“山地之王”;隋代称“真腊”,唐代称“吉蔑”。8世纪初,真腊分成两部,其一居内陆,其一临海,故又有水陆真腊之称。宋代仍称“真腊”;元代称“甘孛智”或“澉浦只”;明代万历后,始称“柬埔寨”。

“伊朗”这一名称是从“雅利安”一词演变而来的。古代雅利安人从东迁往波斯,占据了伊朗高原或其东南部地区,并在这儿创造了波斯古代文明。古希腊、古罗马将这片地区称为“雅利安纳”。

梵文中,“阿里亚”一词即“高贵的、高贵的人”,所以“伊朗”这个国名亦有“高贵的、高贵的人”之意。

伊拉克在西亚中部。其名称在阿拉伯语中是海岸、陡崖和低地的意思。因为其位于美索不达米亚低地。另一说法是血管的意思。因为两河流域的水网,就像人体的血管。

卡塔尔,在阿拉伯语中表示“点、部分”之意。1916—1971年为英国保护国,1971年9月独立。

孟加拉国是1971年12月从巴基斯坦独立的,它原是东巴基斯坦。

“斯里兰卡”中的“斯里”是该国的自称,即“神圣”之意,“兰卡”是“光辉灿烂”之意。

阿富汗

“阿富汗斯坦”是“阿富汗人之国”的意思。阿富汗族约占阿富汗人口的54%。1747年阿哈马德沙赫.阿布达里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后,就采用了这个国名。

不丹

不丹人将自己的国家称为“龙之国”,而国民则为“龙人”。“不丹”这一名称是梵文中意为“西藏”的“波特”和意为“终端”的“安塔”的合成语,表示“这个国家在西藏之端”。

阿曼原名马斯喀特.阿曼,卡布斯.宾.赛德王1970年7月推翻了其父的政权,成为苏丹,将国名改为“阿曼苏丹国”。

也门即阿拉伯也门共和国。“也门”是阿拉伯语的“南国”之意。南也门南也门即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包括亚丁港及由原南阿拉伯联邦的17个州、3个小酋长国、3个大酋长国组成的东亚丁保护领地和索科特拉岛。

“巴林”是“两个海”之意,因为卡塔尔半岛与阿拉伯本土的海域被这个岛分成两个海域,所以巴林附近被称为“两个海”,于是“两个海”也成了该岛(巴林)的名称。

约旦原名特朗斯约旦(Trans jordan),意即“越出约旦河(巴勒斯坦地区的内陆河)的土地”。

以色列以色列人的远祖是古代闪族的支脉希伯莱人。公元前12世纪开始聚居在巴勒斯坦。公元前63年罗马帝国统治巴勒斯坦,大部分犹太人被迫流浪世界各地。

19世纪后期,英、美等国和犹太资产阶级鼓吹“犹太复国主义”。1897年成立了“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1917年英国占领巴勒斯坦后,表示英国“赞成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建立一个民族之家”。

法国又译作法兰西。公元前5世纪,今法国境内大部地区为高卢人(凯尔特人的自称)所居住,所以学者将这一地区称为高卢。公元3世纪末,散居在莱茵河下游一带的日耳曼族法兰克人越过莱茵河入侵高卢。5世纪末,法兰克一部落首领克洛维占领了北方高卢,成为法兰克王国(Frankreich)的首任国王(481—511年在位)。法国国名来源于法兰克国名。Frank在日耳曼语中原意为“自由的”。今France是从拉丁文Francia演变而来的。

“德意志”是从古代高地德意志语的“同胞、民族”一词(diot)而来的。当时,萨克逊、法兰克、阿勒曼等日耳曼部族正处于从移动到定居之时,“德意志”名称有“我们是同胞,属相同民族”的意思。

意大利

在远古的时候,意大利其南部的卡拉布利亚区被人们称作艾诺利亚,或艾斯佩利亚、威大利亚(Vitalia);其中威大利亚的意思是:小牛生长的乐园。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地居民根据读音的习惯把字母“V”省略了,这样就成为Italia,即意大利亚。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这个名字传遍了整个亚平宁半岛。公元前6世纪,罗马共和国把亚平宁半岛正式命名为意大利亚。在英文中,Italia作Italy;中国译名是从英文转来的,所以写作“意大利”。

西班牙位于欧洲西南部伊比利亚半岛。古希腊人称Liberia,古罗马人称Hispania。一种说法是它的名称来源于腓尼基语Shaphan,意为野兔。因为古迦太基人在半岛海岸一带发现很多野兔,所以以此命名。另一种说法是来源于希伯莱一腓尼基语Espana,意为埋藏,转义为矿藏、埋藏的财富。因为伊比利亚半岛盛产黄金、银、铜等,腓尼基人远道来此是为了掠取金银财富,因此命名。

罗马尼亚是以民族名称命名的国家。原为达契亚王国,公元106年被罗马帝国征服,成为罗马帝国富饶的边陲省分。以后,本地的达契亚人和罗马人以及后来入侵定居下来的部分日耳曼人、斯拉夫人等混居,并相融合,到10世纪末形成罗马尼亚民族,他们大多自称罗马尼人,意为从罗马来的人。

在1222年的一部历史文献中,首次正式提到罗马尼亚人国家的存在。14世纪罗马尼亚人建立了瓦拉几亚国(最初的罗马尼亚国)。但这仅是现在罗马尼亚的一部分。1526年后,罗马尼亚的两个公国臣属奥斯曼帝国。19世纪20年代出版的《罗马尼亚历史》和《罗马尼亚地理》,进一步确定了罗马尼亚这一名称。1859年罗马尼亚的两个公国合并,在1861年最后统一后,才出现罗马尼亚民族国家。

圣马力诺共和国

圣马力诺共和国是西欧最古老的共和国,建于公元301年。这个国家的名字是怎么得来的呢?原来,圣马力诺国家的名称是因一个名叫马力诺的基督教徒而来的。公元3世纪末,在南斯拉夫达尔马提亚群岛的阿尔欠岛上居住的马力诺,由于反对封建压迫,他只身驾一叶扁舟横渡亚得里亚海,藏身于意大利境内里米尼的蒂塔诺山中。后来,在他居身的山中,又来了一批不堪忍受封建迫害的避难人。马力诺便将这些避难人组织起来,成立了石匠公社。

马力诺隐居的蒂塔诺山,原是一位贵族夫人的领地。有一天,这位贵妇带着儿子到此休假。她的儿子发现马力诺站在他修建的教堂旁边,便弯弓搭箭,瞄准马力诺。谁知少年箭未射出便晕厥倒地。这时,贵妇人见儿子不省人事,苦苦哀求马力诺救救儿子的性命。马力诺把昏死的少爷救醒后,又治好了他的病。为此,贵妇人一家人改信了基督教,并把她领地内的蒂塔诺山送给马力诺。

公元301年9月3日,马力诺逝世。他死后被人们尊为圣人,所以人称他“圣马力诺”。从此,这个国家将他的生日定为国庆日,取他的圣名为国名。

挪威在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其名称由Norreweg转来,意为北方航道。早在1000多年以前,挪威人的祖先就扬帆远航。来往于斯堪的纳维亚诸地的航道有三条:东路经波罗的海,西路经北海,北路沿着半岛的北岸进出。挪威处半岛北岸,因此得名。

葡萄牙是从杜罗(Douro)河口的“波尔图”(Oporto)港的名字演变而来的。

芬兰人将自己的国家称为“苏奥米”即沼泽地之国。

瑞典人将自己的国家称为“斯维里埃”(Sverige)。传说最初占有这片地方的部族名为“斯维”,“斯维”即“同胞们”之意,“里埃”是“王国”之意。所以,“斯维里埃”即“我们自己的王国”之意。而英语名则为“瑞典”(Sweden)。

丹麦人将自己的国家称为“丹马尔克”。英语是根据这一自称而来的,即“丹麦”(Denmark)。“丹麦”是“丹麦族之国”的意思。丹麦族是从瑞典南部移居到日德兰地区的移民,“丹”即“谷地”之称,也有“边境、交界地”之意,后来发展成表示“土地、国家”的词汇。

“摩纳哥”的国名是从“殖民地”(摩涅哥斯)一词演变而来,因为古代这里是希腊人的殖民地。

冰岛的自称为“艾斯三德”,即“冰之国(岛)”。这个国家称为“冰与火之国”或“绿岛”也很贴切。

马耳他的国名来源于这个列岛的大港湾。公元前10世纪左右,腓尼基人称雄地中海,在经商航海时发现了位于地中海中部的马耳他列岛。列岛的几个深水港湾,是停船避风的天然良港。腓尼基人便把这些新发现的岛屿称为“马莱特”,意思是“避风之地”。“马耳他”一词,就是由“马莱特”变化而来的。1964年,马耳他挣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改君主立宪制为共和制,国名全称为马耳他共和国。

我们知道U.S.A.是美国国名的缩写,那么它是如何产生的呢?原来,最初美洲是被称为“AMERICA”,这个词是1507年德意志地图学家兼地理学家M.瓦尔兹缪勒根据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戈.韦斯普奇的名字,给新大陆起的。韦斯普奇是出生在佛罗伦萨的探险家,于1497—1503年间四次远航新大陆。其实新大陆应以哥伦布命名,但当时哥伦布的探险活动还是西班牙的国家机密,世人知者甚少。

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政论家托马斯.潘恩在《独立宣言》中,第一次正式使用“美洲13个联合洲一致通过的宣言”的副标题。其中的字头是:“T.U.D.T.U.S.A”,直到1776年写入独立宣言时,才写作:“The UnitedStates”。后来有人干脆将其缩为“The States”。1791年,华盛顿把它缩写为“U.S.A.”1795年“U.S.A.”的缩写正式见诸记载,含义是“美利坚合众国”。

海地是加勒比海岛国,与多米尼加相邻。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这个岛,命名为伊斯帕尼奥拉岛。西班牙把该岛据为殖民地,开始种植甘蔗。欧洲列强都想把它攫为己有,在1697年的《路格维克条约》中,该岛的西半部被划为法国殖民地。当地印第安人把岛西部叫做“山地”。1804年,海地(山地)宣告独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黑人共和国。

墨西哥的国名是从当地阿兹特克族的守护神“墨西特里”的名字演变而来的。1325—1521年,阿兹特克族在现在的墨西哥市建都,建立了“墨西哥.特诺契提特朗”国。

危地马拉

危地马拉是中美洲国家,首都也叫危地马拉。这里是古代玛雅文化的一个中心,以后属于阿兹台克文化。1524年,这里沦为西班牙殖民地。现在的危地马拉是把原来的阿兹台克地名加以西班牙语化。它的原名阿兹台克,语意是“鹰族人之国”。1821年,危地马拉成立共和国,国名由危地马拉城名而来。

萨尔瓦多

秘鲁在南美洲西北部,为印第安人建立的印加帝国所在地。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从巴拿马地峡来到这里,并称之为秘鲁(Peru)。关于其来源,有几种解释:一说秘鲁一词即盖丘亚语皮鲁阿,意为玉米之仓或大玉米穗。因为当时这里的农作物主要为玉米。一说是以秘鲁北部注入太平洋的小河Biru或Piru的名字命名,其原意在印第安语中可能是河。一说来自一位印第安酋长的名字,他曾领导当地群众同西班牙殖民军作战。

巴西

巴西位于南美大陆东部和中部。1500年,葡萄牙人卡布拉尔奉王室之命,率船队远征印度,途中到此登陆,立了一个刻有葡萄牙王室徽章的十字架,并命名为圣十字架地,宣布归葡萄牙所有。

后来,在海岸附近发现一种纹路细密、色彩鲜艳、坚固耐用的树木,可提取宝贵的染料。这种染料纯粹为白色,曝露于空气中变成红色。当时便借用东方一种相似的树木——红木的名字来称呼这种树木,葡萄牙语红木称“巴西(Braza)”。以后,巴西一名逐渐成为这块陆地的正式名称。

智利是南美洲国家,16世纪沦为西班牙殖民地,称为“新西班尼亚”。到了18世纪,这块地方被分别称为秘鲁和智利。但智利这个地名的发音音素在西班牙语里没有,是来自于印加系语言的;另外,“智利”的语源是从居住此地的阿劳干人的“寒冷”而来的,因为这个地方比印加帝国纬度高,所以称为“智利”(寒冷)。

阿根廷是南美国家。1526年,意大利探险家塞巴斯蒂安.卡伯特考察南美大陆的河流,把巴拉那河与乌拉圭河的汇合部分命名为拉普拉塔河,即“白银之河”。这是因为他在考察探险中,遇到的印第安人都用白银和他交换物品,卡伯特由此断定这里出产白银,故命名为“白银之河”(但实际上这一带并不产银)。后来,这条河流域的肥沃草原,成了西班牙的拉普拉塔殖民地,有大量的殖民者移居。1810年,殖民地人民掀起了独立运动,于1816年独立。新的国名是把旧名拉普拉塔用西班牙语形容词“白银的”替换而成。现名“阿根廷”,直译是“白银之国”,而其内容的意思是“拉普拉塔河之国”。

委内瑞拉

委内瑞拉也是南美洲国家。1499年,意大利人亚美利哥和西班牙军官奥海达的探险队,在这个地方的马拉开波湖岸边,发现沼泽地上有一些印第安人村庄的房屋是建筑在很多木桩上的,这和意大利威尼斯街道的形式很相似,因此把这里称为“小威尼斯”。西班牙语的“威尼斯”加上“小”的后缀就是“委内瑞拉”。不久,人们就把它当做地名。1830年,委内瑞拉独立,仍以此为国名。

哥伦比亚是南美洲国家。在19世纪以前,南美大陆北部是西班牙的殖民地。1819年,委内瑞拉出生的革命家玻利维尔率领起义军击败了西班牙军队,建立了大哥伦比亚联邦。新国名是用哥伦布的名字加上拉丁语的地名后缀而成,意思是“哥伦布之国”。1886年,哥伦比亚共和国成立。

“马里”是中世纪非洲黑人国家的名称,语意为“王之住所”。这个帝国的领地曾经从大西洋海岸扩展到乍得湖一带。

加纳

加纳原名“黄金海岸”,它是根据16—19世纪,西欧人在这个地域与当地人作黄金交易(实为掠夺)而命名的。“加纳”这一名称为5—12世纪苏丹人王国的名称,语意为“最高统治者”。

苏丹

苏丹国过去是由埃及的苏丹统治的地方,即“苏丹”(的土地、国家)之意。“苏丹”原是阿拉伯语的“权力、统治权”之意,后来成了专指“统治者”的名称。

原名“法属刚果”。“刚果”是从刚果河得名。“刚果”即当地居民土语的“山”。刚果河穿越山脉,故当地人以此为河流命名。

“利比亚”是希腊神话女神的名字,它还曾是地中海沿岸整个非洲陆地块的名称。后来,“阿非利加”之称取代了“利比亚”。当时“利比亚”成了北非意大利属地的名称,现在则只是作为利比亚共和国的名称。

乌干达的主要两大民族是巴布干达族和布索加族,“乌干达”即是从“巴布干达”的族名转化而来的。乌干达独立的第二年由王国改成了共和国,国名也从“布干达”改成了“乌干达”。

“几内亚”一词在几内亚的苏苏语中是“妇女”的意思。早在几百年前,一个法国航海家乘船来到几内亚。他上岸之后遇到一个妇女,连忙用法语问:“这是什么地方?”那个妇女不懂法语之意,便所答非所问地用苏苏语回答说:“几内亚”,意思是说她是个“妇女”。这位航海家同样不懂当地的土语,以为她说的是地名,便把“几内亚”这几个字记入他的海图中。从此“几内亚”便成了这个国家的名字。

关于几内亚国名的由来,还有下列说法:

1、由英奈一词(苏丹语中意为魔鬼)演变而来。

2、由一个叫斋内的妇女的名字演变而来。

3、源于一种靛蓝布(这里的几内亚一词是“靛蓝色”的意思)。

4、由15世纪尼日尔村镇名Ginnie,Genna或Juinie转化而来。

尼日利亚

“尼日利亚”是因为尼日尔河流经之地称为“尼日尔”,为“黑色”之意。

阿尔及利亚的国名是根据阿拉伯语的“Aljezira”(岛、半岛)而来的,因为这块地域向地中海突出,呈半岛状态,所以阿拉伯人称它为“半岛”。

“坦桑尼亚”是“坦喀尼葛”与“桑给巴尔”的合成语。“坦喀尼葛”是由湖的名称转化的,形容水积蓄貌;“桑给巴尔”是阿拉伯语“黑人的海岸”之意。

“布隆迪”的“布”是当地民族语“王国、国”之意。

古代希腊人认为非洲内陆住着一种近似猿人的人,这种人叫做“埃塞俄贝斯”。希腊语中,“埃塞俄贝斯”是“晒黑”(埃特)和“脸”(俄比斯)的合成词,即“晒成浅黑色的人”之意。

毛里塔尼亚

“毛里塔尼亚”这一国名是“毛里人之国”的意思。“毛里”出自希腊语的“Mauros”,即“黑肤色”。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来源于拉丁文austra1is,意为“南方的”。古代人认为北半球有大陆,推测在地球的南半部也会有一块陆地。1531年法国制图学家奥尤斯.菲纳在他绘制的世界地图中,也设想南方有个大陆,称Terra Australis,意为“南方的陆地”。1606年西班牙航海家佩德罗.德基罗斯率领一支探险队在新赫布里底群岛(今瓦努阿图)登陆,误认为是南方大陆,并命名为Australia del Espiritu Santo,西班牙文意为圣灵的南方陆地。

THE END
0.独木舟的历史与由来在荷兰发现了一只这样的独木舟,其年代约为公元前6300年。在英国发现的一只独木舟,长达16米,宽1.5米。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址浙江湖州钱山漾、浙江余姚河姆渡、福建连江、广东化州都出土过独木舟或船桨的残骸,这些文物已有5000-9000年的历史。埃及,印度等地都发现过考古证据。至今非洲及美洲印第安人的一些部历史jvzquC41yy}/lrfpuj{/exr1r174fAjee6<48;
1.转载计算机网络的历史由来及发展过程计算机网络的起源与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历史由来 Internet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它是未来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通过它,人类正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化社会。人们用各种名称来称呼Internet,如国际因特网络、因持网,互联网、交互网络、网际网等等,它正在向全世界各大洲延伸和扩散,不断增添吸收新的网络成员,已经成为世界上覆盖面最广jvzquC41dnuh0lxfp0tfv8wwpatpqkdxkr5bt}neng5eg}fknu524<:377?4
2.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由来及发展[摘要]本文探讨了党百年奋斗十条宝贵历史经验之一坚持胸怀天下的由来及发展。认为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具有的鲜明品格,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始终坚持胸怀天下,从世界眼光来看待jvzquC41yy}/f||z{l/q{l0ep5o387244515971e6892>8/54975<>40jznn
3.松茸松茸名称的由来历史悠久,最早源于我国。大约7000年前,松茸诞生于我国横断山脉的香格里拉原始森林中。到了宋哲宗元佑年间(1082~1094),唐慎微著《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业已启用,因该菌生于松林下,菌蕾如鹿茸,故名松茸。宋代陈仁玉著的《菌谱》中称此菌为松蕈,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把松蕈列在香蕈条下,又称台蕈jvzquC41yy}/7?|jy0ipo8gckmk0fnycknEjfF6;827
4.太极拳文化范文12篇(全文)“以人为本”,是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主体作用和地位的肯定,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它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太极拳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在传承中追求的是“以人为本”的观点,注重“人”这一主体的培养,强调德性双修。坚持“以人为本”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在jvzquC41yy}/;B}wgunv0lto1y5jmn~eqk96ho~0jvsm
5.马克思恩格斯的中国观及其当代意义理论马克思恩格斯还运用“世界历史”分析方法,预见到太平洋经济中心时代的到来,主张把中国放在这种世界格局转变中来看待。马克思是一位严谨科学的理论家,他反对狭隘的西方中心主义,认为随着世界经济交往的增加,世界经济中心会转移。正像古代和中世纪地中海是中心,到18、19世纪大西洋是中心一样,随着美洲和亚洲航线的增多,太平洋jvzq<84vjgus{7ugqrrf0lto0et0p:4423<02B661e:17<6/4:=27<540jznn
6.龚鹏程论西方伪史事实上,西方史实的辨伪,由来已久。一路是解构神话,跟中国当年的古史辨运动几乎一模一样,把宗教话语、神话文本拆分出可信的历史和演绎的传说。 另一路是解构解释者。例如马丁贝尔纳(Martin Bernal,1937—2013年)《黑色雅典娜》论证说:早期希腊文明被认为是来自东方的(埃及和西亚);十八世纪以后,埃及的地位被印度取代;jvzq<84ujwlb0ypw0gjv0ls1fhyy1:8833:30qyo
7.文明史(豆瓣)第一部分“文明史”着重叙述了有关文明与文化的问题;第二部分“欧洲以外的文明”分为三个小部分,分别介绍了“伊斯兰与穆斯林世界”“非洲”“远东”的文明;第三部分“欧洲文明”同样分为三个小部分:欧洲、美洲以及另一个欧洲(叙述东欧和俄国的历史)。它在大量汲取各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按照布罗代尔自己的长时段jvzquC41dqul0mtwdct/exr1uwhkgly147>57B521
8.“强迫劳动”这顶帽子这个国家自己戴最合适!看来,美国企业在海外实施类似强迫劳动的历史由来已久。 然而讽刺的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所谓“人权卫士”自居的美国却三天两头指责其他国家存在强迫劳动、侵犯劳工人权。 美国人权问题专家安东尼奥·吉纳塔指出,美国在保护劳工权利方面十分“虚伪”。“美国一边说着其他国家应该改善人权状况,然而另一边他们自己却在这方面不jvzquC41eqtugwy/uvgukl3eev|og€x0eezw0lto1utpy6gqqm5jpmjz0jznnHnvgoejfF>394<99?927;>56A895
9.历史历史 1493年11月3日,哥伦布在第二次航行中到达多米尼加,这一天正是星期日,哥伦布以此用拉丁语来称呼这个地方。这就是"多米尼加"国名的由来。1496年,西班牙人在伊斯帕尼奥拉岛上建立圣多明各城,这是欧洲殖民者在美洲的第一个永久性居民点。根据1697年的《立兹维克和约》,该岛西部属于法国,称为圣多明各,东部为西班牙jvzq<84kncy/e|xp0et0m‚k{wgo1t~noim0fvsl1ny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