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古希腊时代,希腊不到万人,雅典仅千多人

原创 shengminwujiang 生民无疆 今天

比较历史学:古希腊史是伪史

希腊的国土面积为131990平方公里,全国现有人口接近1100万。

希腊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地中海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全年温差不大,雨热不同季,春夏少雨,秋冬多雨,在庄稼最需要雨水的时候这里干旱少雨,在庄稼最需要晴天的时候这里阴雨连绵,十分不利于农作物尤其是主粮作物的生长和收获。

希腊的国土大多是山区,只有不足20%的国土为可耕地,土地贫瘠,且多为零星分散的小块土地。希腊境内河流短促,加之春夏雨水稀少,河流很难利用于农田灌溉。只有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利用现代灌溉技术,希腊的农田才能进行有效的主粮种植。

与希腊完全不同,春秋战国时期的五霸七雄,均位于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渭河流域,这里沃野千里,且位于风调雨顺的季风气候区,最适宜于发展农业生产,是欧亚大陆最为富庶的地区。与此同时,中国自古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农业技术发达,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强。

一、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主粮亩产量与食量

根据中华典籍,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100亩肥沃的农田,才能养活一家五口。

《汉书·食货志》,战国时期,魏国的粮食单产和食量:

主要内容如下为:李悝为魏文侯制定了经济政策后,又建议道:百姓一家五口,耕种100亩地,正常年景下,亩产粮食1.5石,全年共收获150石,按照10%的税率上缴15石后,还剩余135石。每人一个月食量是1.5石,一家五口全年消费90石,剩余45石。将剩余45石粮食换成钱,除去参加“社闾尝新、春秋之祠”等社会活动的开销后,剩下的钱还不足以让一家五口换上新衣裳。因此,农民总是很贫困,很多人不愿意种地。政府必须慎重考虑这一问题。天有税旱,岁有丰歉,因此,政府必须根据年成,制定合适粮食收购价格,既要避免谷贱伤农,又要做好粮食储备,以确保有足够的能力应付各种灾害。魏国实施这一政策后,迅速富强起来。

根据魏国的量制,换算为今制:1石﹦10斗﹦100升﹦25000毫升(今制)。

战国时期的一亩,大致相当于今天的三分之一。

由此可知:

1. 人均每月消费主食的水平为“人月一石半”,即:

25000毫升×1.5 ﹦37500毫升﹦37.5升(今制)

则人均年消耗粮食

37.5升× 12月﹦450升(今制)

一家五口年粮食需求为2250升。

2. 以今亩计算,魏国的粮食亩产量约为(今制):

37.5升× 3 ﹦112.5升

3. 一户农家上缴的15石税粮,只够一名非农业人口10个月的口粮。

4. 一户农家剩余的45石粮食,正如李悝所言,农户会在社会活动、迎来送往、酿酒、储备中消耗掉,往往还不够用。

5. 一户农家剩余的45石粮食,加上上缴的15石税粮,即便是全部流入市场并被消耗掉,也只能养活3个人。

6. 魏国根本不允许粮食外流,多余的粮食,魏国政府尽可能地收储,用于预防饥荒和战争储备。

其实,这里所说的亩产,是上等农田。魏国的疆土,也确实是较肥沃的地区。

如果在春秋时期,就全中国范围内来看,情况则有所不同。《周礼·大司徒》云:

对此,《汉书·食货志》解释道:

简而言之,养活一家人,需要上等农田100亩,稍差一点的,就需要200亩,再次的就要300亩了。换算为今制则是上田33亩、中田60亩、下田100亩,养活一家人。

由此可知,中国古代农田分上、中、下三档,就平均粮食亩产量(土地利用率)而言,上等田是中田的2倍、下田的3倍。

中田的粮食亩产量为:

112.5升 ÷ 2 ﹦ 56.25升

下田的粮食亩产量为:

112.5升 ÷ 3 ﹦ 37.5升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平均粮食亩产量大约为56.25升。

二、古代世界的垦荒和人口增长

人类历史上,不断开垦出新的农田与人口持续增长相伴而行。

在中国历史上,汉朝耕地合482739009亩(《后汉书·郡国志》,已换算为今制),明朝耕地总量为596075631亩(《明史·食货志》,已换算为今制),较汉朝增加了23.48%,相应的,明朝人口增加了10962306人,增长率22.04%。与明朝相比,汉朝只开发利用了81%的耕地。和当今中国相比,汉朝开发利用的耕地,不足30%。1998年,中国耕地共19.45亿亩;1999年以来,退耕还林还草5亿多亩后,目前仍拥有超过13.4亿亩的耕地。

欧洲历史上也是如此。以法国为例。在欧洲,法国是自然条件最优越的国家之一。法国本土面积为543965平方公里,三分之二为平原。法国80%的土地适合农耕,现有耕地面积3350万公顷(合335000平方公里)。法国的气候条件也较好,西部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南部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中部和东部属大陆性气候。因此,在欧洲历史上,法国长期是欧洲人口最多的国家。据《法国农村史》:

乔治·杜比主编《法国史》说:

在欧洲史学家的笔下,500年前欧洲大陆的人口密度,至多是今天的五分之一;1000年前的法国的人口不到当今的二十分之一。可以想象,2000多年前,欧洲大陆上的人口密度应该是什么模样。

法国通过持续垦荒而增加耕地,促进了人口增长;人口不断增长又导致垦荒规模越来越大。1050年时法国的耕地面积约为18世纪中期的25%。经过持续数百年大规模垦荒之后,直到中国明朝中叶时,法国以如此良好的自然条件,总人口才约1650万(按1500-1800万而取中位数)。

进入18世纪晚期,因为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促进了粮食单产提高,法国的垦荒运动结束,耕地面积基本稳定下来:

在1789年大革命前夕,法国总人口约为2515万:

按3000万公顷(即4.5亿亩)耕地计算,平均约18亩土地养活一个人。

之后,随着农业技术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三、古代欧洲的粮食亩产量

我们都能背诵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诗歌当然会有夸张的成分,但事实并不太离谱。经济学家李悝对魏文侯谈到农民的支出时,根本就没有考虑到种子问题,因为种子在农民一年收获中所占的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据北朝农学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卷一:

《齐民要术》卷二:

北朝的1亩和今制一样,约为战国时期的3倍。北朝时1升合今制0.4升,与战国时魏国一样。如果按魏国的亩制计算,种谷时,良地每亩播种1.7升(5÷3﹦1.7升),薄地每亩播种1升。种小麦时,每亩播种0.5升至0.8升。北朝时的粮食产量已经明显高于战国时期,我们仅按照前述的魏国中田的亩产量56.25升计算,那么,种小麦的投入产出比为:

56.25升÷ 0.8升﹦70.3125倍

那么,古代欧洲又是如何呢?

欧洲位于较高纬度的地区,气候寒冷,在发展农业上先天不足。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知道一个事实,古代欧洲的农业十分原始,甚至畜力使用率都很低。据《法国农村史》,直到18世纪,法国才逐步引进农业技术,粮食单产才逐步提高[1]。就在300年前,欧洲的农业技术水平和粮食亩产量,比一千五、六百年以前的中国还要落后许多。据《法国农村史》:

《法国史》在谈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法国农业时说:

在谈到启蒙运动时期的法国农业时,《法国史》又说:

1600年时,法国农民播种1升的粮食种子,一年下来大致能得到4升的收获。随着不断引进新的农业技术,粮食单产逐步提高,到1740年,播下1升种子能得到5升收获;到1770年能得到6至7升的收获。

根据法国18世纪晚期平均约18亩土地养活一个人和七分之一的收获留作种子,我们按照人均年450升口粮计算,再充分考虑约以10%的收获为各种储备,法国1770年左右的平均粮食亩产量为:

450升(1+1÷7)× 110% ÷ 18 ﹦31.433升

1600年时,法国的投入产出率仅为1770年左右的57.14%,其亩产量为:

31.433升×(4÷7)﹦17.962升

法国1600年时的平均亩产量仅为中国战国时期魏国的31.78%。

四、古希腊的总人口数测算

希腊的国土面积为131990平方公里,不足20%的国土为可耕地。我们按照20%计算,则当今希腊的可耕地面积为:

131990 × 20% ﹦26398平方公里

1500亩× 26398 ﹦3959.7万亩

法国的耕地面积是希腊的12.7倍,且土壤、气候等条件大大优于希腊。即便不考虑土壤气候等诸多因素,参照法国同时期的人口数来估算,1789年时希腊全境的人口总量至多是:

2515万÷ 12.5 ﹦195万人

古希腊显然没有开发出这么耕地。原因有三:

第一,如果古希腊便将农田全部开发完毕,那么,在此后的2500年中,希腊的人口就不会有任何增长空间了;

第二,当今希腊土地上的一些平原,在古希腊时代尚未完成冲积过程;

第三,在地中海气候区、雨热不同季的希腊,希腊国土绝大多数的山地,由于古代的生产力水平无法解决灌溉问题,导致今天的许多农田,在古代则毫无开发利用价值。

我们假定古希腊开发利用的土地为当今的30%,那么,古希腊的可耕地面积为:

3959.7万亩× 30% ﹦1187.91万亩

这些农田,如果按照中国中田的粮食亩产量56.25升、人均口粮450升计算,那么,可养活的人口总量为:

56.25 ×1187.91万÷ 450﹦148.4888万人

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因为欧洲的土壤、气候、农田水利技术等等,均远逊于中国同时期。

希腊的气候、土壤、水利等各方面,均远差于法国;无疑,希腊的粮食亩产量不可能高于法国。我们姑且假设古希腊的水平与1600年法国的相当,且按照粮食亩产量17.962升计算,那么,古希腊粮食年产量为:

17.962升 × 1187.91万﹦21337.23942万升

1600年的法国农民必须将约四分之一留作种子,以年人均口粮450升计,那么,可养活的人口总量为:

21337.23942万升 (1-1÷4)÷ 450升﹦ 35.5621万人

事实上,以希腊的自然条件和古希腊的农业技术水平,其粮食单产必然远低于法国1600年的水平。我们不妨就高估计,按照80%的水平计算,那么,在古希腊时代,希腊全境的人口为:

35.5621万人× 80% ﹦28.4497万人

希腊全境至多284497人,56899户人家。

雅典城邦约2650平方公里,其人口数约为:

284497人×(0.265÷13万)﹦5799人

古希腊时代,雅典城邦约5799人,共约1160户人家。

五、解剖一则古希腊“史料”

国内一位专家的论文引用一则古希腊“史料”道:

据此我们知道,这一年,雅典的小麦收成为

52.53公升 × 2.85万﹦149.7105万升

大麦的收成为

52.53公升 × 34.035万﹦1787.85855万升

二者合计,当年雅典主粮总收获为:1937.56905万升。

雅典地貌

我们不妨假设这则史料是可靠的,再假设古希腊的农业技术水平与法国18世纪晚期相当,据此,再假设雅典收获的粮食20%留作种子,5%留作战略储备(预防战争与灾荒,事实上雅典战争不断),那么,可供当年使用的粮食为:

1937.56905 × 75%)= 1453.1767875万升

按照同期中国口粮标准计算,可养活的人口总量为:

1453.1767875万升 ÷ 450升﹦3.2293万人

这就是说,雅典的收获的可以养活32293人,6459户人家。

我们知道,雅典所在的阿提卡半岛面积约2650平方公里。假设希腊全境的水平与雅典相当,那么,13万平方公里的希腊土地上,共有人口:

32293人×(13÷0.265)﹦1584185人

如此说来,古希腊时代,希腊全境拥有约158万人。

事实显然不是这样。

首先看看雅典共有多少耕地。当今希腊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0%,尽管雅典是希腊最贫瘠的地方之一,我们仍按这一水平计算, 2650平方公里的雅典的可耕地面积为:

2650 × 20% ﹦530平方公里

1500亩× 530 ﹦79.5万亩

同前,假设古希腊时代开发利用率为30%,那么,雅典的可耕地面积为:

79.5万亩× 30% ﹦23.85万亩

在古希腊时代,雅典的这点土地,无论如何也长不出1937.56905万升粮食。

要想收获这么多粮食,如果按照同时期中国的中田的亩产量计算,那么,粮食种植地必须为:

1937.56905万升 ÷56.25升 = 34.45万亩

缺口10.6万亩。

如果按照同时期中国的下田的亩产量计算,那么,粮食种植地必须为:

1937.56905万升 ÷37.5升 = 51.67万亩

缺口27.82万亩。

如果按照法国1600年的亩产量17.962升计算,那么,粮食种植地必须为:

1937.56905万升 ÷17.962升= 107.87万亩

缺口84.02万亩,而且比雅典可耕地极限面积(79.5万亩)还多出28.37万亩。也就是说,即便是假设古希腊时代雅典的粮食单产已经达到了1600年法国的亩产量,把雅典土地全部开发出来,依然不足以产出这么多粮食。

如果按照法国18世纪晚期的亩产量31.433升计算,那么,粮食种植地必须为:

1937.56905万升 ÷ 31.433升= 61.64万亩

缺口37.79万亩。也就是说,即便是假设古希腊时代雅典的粮食单产已经达到了2000多后的法国的水平,雅典土地开发率必须达到:

61.64万亩 ÷ 79.5万亩 = 77.53%

果真如此的话,那么意味着古希腊粮食亩产量领先欧洲2000多年,而且早在古希腊时代,雅典的土地基本开垦完毕,人口增长潜力基本耗净,自古希腊时代到1789年的2000年里,雅典的人口基本没有增长。

可见,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这一则古希腊“铭文”史料很不靠谱。

六、结论

目前流行的古希腊史中的希腊人口数据,包括相关的古希腊粮食产量的“史料”,都是很成问题的。法国的耕地面积是希腊的12.7倍,且土壤、气候等条件大大优于希腊。在1789年大革命前夕,法国总人口才2515万,而且是“农业经济和人口之间勉强实现了平衡”,即终于实现了粮食产量勉强够吃。有些专家认为占希腊面积约三分之一的雅典帝国拥有1000万以上人口,这一说法显然完全违背了历史和自然规律。

古希腊时代,希腊全境至多284497人,56899户人家;雅典约5799人,共约1160户人家。如果古希腊拥有200个城邦,平均每个城邦1422人,约284户人家。

当然,有人会辩解道,古希腊是通过国际贸易进口粮食实现发展的。事实上,这同样是不可能的。这一点,我们后面再专门讨论。

THE END
0.得到APP课程学习心得《顾衡讲透欧洲史》Day4《顾衡讲透欧洲史》03丨克里特岛:为什么欧洲文明之光在这里? 学习output时间:2024.03.09 史前史朝前走就是文明的发源,尼罗河三角洲和两河流域新月带,先民的定居和农耕带来了文明的萌发。 顾衡老师把克里特岛的宫殿是 “CBD + 仓库” 的比喻,非常生动形象,用现代的视角和理解方式来认知 4000 年前的文明刚开始的样态 jvzquC41yy}/lrfpuj{/exr1r179eAig;gl15l
1.爆笑经典签名胡敏学老头儿看后立即让大家为我热烈鼓掌,并上前一把紧握住我双手兴奋 地说道:"今年诺贝尔化学奖就颁发给你了,你发现新元素啦!" 34.床上放着很多书,欧洲史,数学,小说,哲学和脏衣服,床单放 在一起,就像我的每一个梦想,很久没动,也懒得整理,嗨 35.皎洁的jvzquC41yy}/ewgnqiy/exr1yuync4ctenjxn4422;03944:18769>:0jznn
2.从美食出发,轻松学欧洲史连让人昏昏欲睡的外国史,都能用灵活幽默的方式来给孩子们表述。 哥哥原本对于食品的制作过程就比较偏爱,对于这套《美食里的欧洲史》,自然就喜欢得很,时不时就拿出来搭上他妹妹,读啊读,一直读到流口水,然后——妈妈,妈妈, 今天我们吃三明治吧? 一会我们去面包买法棍吧! jvzquC41yy}/lrfpuj{/exr1r1=18B:43ch64B
3.船长教你如何薅尽一对一外教的羊毛口语语法英语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拉丁美洲史 在线教育方向: 学术西班牙语,学术英语,欧洲史,政治哲学 游历欧美数十国,教导学员 10 万+ 前北京新东方托福研发主管 白墨兮 / BAI MOXI 「孤独的阅读者」联合创始人 前 密涅瓦大学 中国区负责人 前 北京新东方北美考试部 GMAT 讲师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 教育学硕士 燎原学院院长兼讲师 带学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J7DQR4MF273
4.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历史学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基础教育、国家机关、新闻出版、文教事业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或领域从事教学、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历史学科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史学研究的基础jvzquC41nu}i0lhuhw4ff~3ep1oohx4327911A;4844ivv
5.RPG游戏中的遗迹情结:从古物学到托尔金|机核GCORES特洛伊古城的发现以及施里曼发现的其他希腊文化的遗迹彻底引爆了欧洲史学界,让人们重新重视起历史当中古希腊文化的意义,尤其是古希腊文学中与古代遗迹之间的联系。这一系列的事情都影响到了一个人——约翰·罗纳德·瑞尔·托尔金。 四、一战与托尔金 托尔金的幼年十分坎坷,但他的母亲在去世之前为他打下了良好的语言学基jvzquC41yy}/ilttgu4dqv4ctvodnnx136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