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观展指南|看三场西方艺术史教科书级的特展展览上海博物馆

癸卯新春,精彩特展仍在持续:上海博物馆的“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浦东美术馆的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珍藏的罗马文物展、苏州博物馆西馆的“古希腊人”等特展皆为教科书级的西方艺术史作品展;在北京,故宫“国子文脉”呈现了历代进士在文化艺术方面取得的成就,首都博物馆则呈现了馆藏明清道释人物画像。

在海外,由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的“王羲之与兰亭序”呈现王羲之书法与“兰亭修禊”相关的书画、文房精品。此外,今年是毕加索逝世五十周年,一系列的纪念展即将开启。其中,率先开放的有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特展“毕加索与史前史”,呈现史前艺术对毕加索的影响。

上海

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

地点:上海博物馆

玉兔精灵——上海博物馆兔年迎春展

地点:上海博物馆

2023年是癸卯兔年,该展览延续上海博物馆历年的生肖文物展系列,将展出6件文物,包括西周的兔尊、双兔车衡饰,唐代的白釉兔,南宋的青玉兔镇纸,元代的水晶兔、清代的玉兔支神和清代画家禹之鼎的《仕女三兔图》轴。

绝美之境: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珍藏展

地点:浦东美术馆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考古博物馆之一,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拥有着全世界范围内最完整的古罗马雕塑与庞贝古城壁画收藏。此次展览不仅是两千年前古罗马文明的展示,其中很多国宝级珍贵展品更是首次离开意大利。

江南春色——金山博物馆藏金山农民画展

地点:鲁迅纪念馆

金山农民画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自成流派,将刺绣、剪纸、蓝印花布、灶壁画等传统民间艺术形式融会贯通在绘画中。

从这里出发——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建馆70周年联展

地点: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本次展览汇集了五家文化单位的68件/套珍贵馆藏和史料,展现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70年的发展成就,见证了上海的文博、图书馆事业与新中国的共同成长。

沪上新年 美好生活——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藏年俗文物展

地点: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从祭灶、掸尘、赠历本等“迎新年”活动,到放高升、祭祖祀神、拜年帖、接财神等“贺新年”环节,展览为观众呈现一场具有海派特色的过年过程。

京剧《霸王别姬》首演百年摄影作品展

地点: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展览以梅兰芳纪念馆馆藏历史照片为基础,结合近年来的科研成果,通过《霸王别姬》相关珍贵照片及文物文献的展陈,将梅派经典剧目《霸王别姬》不同时期舞台的样貌、创演历程展示给大众,并借此展现梅派之表演特色,阐释梅兰芳排演新戏之创作精神。

遂古之初——中华创世神话人物图像展

地点:上海新华文创·光的空间·心厅

展览从“中华创世神话人物图像”系列著作中选取了13位最重要的中华人文始祖的代表性传世图像85幅,如东汉画像石拓片中的中华始祖和历代帝王图、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唐代绢本设色伏羲女娲图。展览力图打破历史、文学、艺术等学科间藩篱,引领观众进入悠久的中华文化史。

开启START

地点:星美术馆

此为开馆展第一季,展出来自中国、美国、丹麦、巴西、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在内的85名(组)艺术家、88件作品。这些艺术家中最年长的生于1921年,最年轻的生于1988年,国际当代艺术最具时代性和代表性的一批艺术家几乎均在列,展览作品具有强烈代表性和辨识度。

慕琴生涯——丁悚诞辰一百三十周年文献艺术展

地点:刘海粟美术馆

展览聚焦上海美专的第一任教务长丁悚,通过五个单元767件作品和文献,还原丁悚极为丰富的艺术人生。希望通过对于现在有关丁悚的文献进行的较完整的搜集、梳理与展示,唤起对于近现代视觉文化的研究兴趣;也希望借丁悚的“笔头”与“镜头”,向今天的观众展示在20世纪前半期的上海展开的丰富多元的文化生态与趣味,一窥“海派”新文化的原点与盛况。

艺术百年·光风霁月——上海近现代美术作品展

地点: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

展出作品200余件作品,展览以时间线索展开,通过“海上画派引领一代风尚”(19世纪末至1949年)、“新中国美术在时代发展中更新”(1949至1977年)、“改革开放催生艺术创新精神”(1978至2021年)三个板块,以及三个专题陈列来阐述海派的缘起、形成与艺术影响。

历史的星空——二十世纪前期海派绘画研究展

地点: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

展览以六大板块集齐了美术史上赫赫有名的“海派四杰”(虚谷、任伯年、吴昌硕、蒲华)、“四任”、“沪上三熊”等名家名作,以及黄宾虹、徐悲鸿、刘海粟、潘天寿、吴湖帆、林风眠、张大千等名家名作。

Nice to Miffy You! 你好,米菲!

地点:MoCA上海当代艺术馆

MoCA上海当代艺术馆第8届动漫美学双年展携手米菲推出《Nice to Miffy You! 你好,米菲!》,展览邀请了26位来自不同领域的艺术家,与米菲一起完成一场全新的跨界合作,展览将包括绘画、雕塑、装置、新媒体、涂鸦、交互影像等多种艺术形式的作品,这不仅是对米菲形象的一次多元重构,也是米菲在中国的一次跨文化交互。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上海)2021

地点: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展览基于2021年2891个展览,通过广泛的调查、阅读和深入的研究,结合3850种文献,统计出111位(组)艺术家为代表。年鉴展展现《年鉴》调查研究的成果,介绍和展示这些杰出艺术家的成就。

壮心高华——谢稚柳、陈佩秋学术艺术大展

地点:程十发美术馆

展览是迄今为止研究谢稚柳、陈佩秋学术与艺术最为完整深入、规模最大的学术展览。展出的许多作品是首次在上海公开露面,如吉林省博物院藏品谢稚柳《江乡晴雪图》、陈佩秋《墨笔牡丹蛱蝶图》,中国对外艺术展览有限公司藏品谢稚柳《荷花》《红叶银雉》等。

她们与抽象

地点:西岸美术馆

乌菲齐大师自画像

地点:上海东一美术馆(中山东一路1号)

展览是东一美术馆与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的“五年十展”合作计划之一,聚焦的是500年自画像发展史。展览包含拉斐尔、提香、鲁本斯、伦勃朗、安格尔、夏加尔等50位艺术大家的自画像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拉斐尔自画像》,这也是该作品首次在上海亮相。

现代艺术100年——意大利国家现当代美术馆珍藏

地点:上海东一美术馆

展览展出1865年至1977年欧洲著名艺术家的57件真迹作品,包括克里姆特、梵高、莫迪利亚尼、莫奈、塞尚、杜尚、波洛克等43位闻名遐迩的艺术大师,涵盖了油画、摄影、雕塑、装置、拼贴、纸本等多种艺术形式,跨时代、趣味性地重现现代艺术的精彩瞬间。

韵度清越——元代画家曹知白诞辰750周年纪念暨山水画展

地点:上海青浦区博物馆

“韵度清越”取自“元四家”之首黄公望对曹知白作品的评价,此次展览通过“文裕之家”“曹园雅集”“高风雅度”“逸品流芳”四个单元,详述曹知白这位上海本土画家的其家其事,尤其以曹知白书画和雅集为重点,描绘了元代松江府一带名人辈出、鸿儒谈笑的文化盛景。

丁立人、夏阳双人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十周年特别展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丁立人和夏阳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初,彼时的上海兴起了以“决澜社”等团体引导的现代绘画探索实践。丁立人和夏阳在不同的人生进程中受教于“决澜社”成员关良、李仲生,并分别通过躬体力行的创作探索,践行了发源于本土的艺术实验精神。此次展览聚焦于两位年逾九旬的艺术家,沿循两人创作语言生成的独特轨迹展开。

耿建翌作品回顾展“他是谁?”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展览呈现当代艺术家耿建翌的作品,考察他从1980年代中期至2016年的职业生涯。展览标题“他是谁?”来自艺术家创作于1994年的同名观念作品,策展人希望就“耿建翌是谁?”这一问题开启展览,期待观众能从耿建翌的艺术实践中找到答案。

永恒的巴黎——维利·罗尼经典摄影作品展

地点:上海宝龙美术馆

从亲历两次世界大战,见证1930年代法国工人运动的波澜壮阔,到历经法国经济困难的战后初期,1968年“红五月”的昂扬激情……法国摄影师维利·罗尼的黑白摄影捕捉了大量巴黎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瞬间,充满幽默和风趣的同时也定格了城市改变和社会变迁的踪迹。展览呈现维利·罗尼用70余年的镜头对准的日常轶事。

群星璀璨时——四王吴恽与四僧书画特展

地点:龙美术馆(西岸馆)

作为龙美术馆十周年系列展览之一,展览呈现了龙美术馆中国古代绘画书画的收藏面貌,展出清初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吴历、恽寿平、八大山人、石涛、弘仁、髡残十位画家的30余件(组)作品,其中近半为首次面向公众展出。

乌雷:无量之物

地点:昊美术馆

此次展览是乌雷(1943—2020)离世后的首场亚洲机构展览“无量之物”,全面呈现他具有开创性的毕生创作。展览关注三个不同的时期:他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艺术活动、他在1976年至1988年间与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的合作和他在90年代末的个人创作。

浮生巴黎:亨利·德·图卢兹-罗特列克艺术展

地点:上海震旦博物馆

展览聚焦法国现代艺术家亨利·德·图卢兹-罗特列克,展出近120件(套)相关作品及档案资料,涵盖海报、石版画、插图、手稿及艺术家的书信、收藏品等,通过“摩登巴黎”“蒙马特的黄昏”“罗特列克的世界”及“浮生如梦”4个单元,带领观者了解艺术家的生平及艺术成就,感受他笔下的19世纪巴黎摩登夜生活。

北京

癸卯金安——二〇二三新春展

地点:国家博物馆

圆明园海晏堂兔首领衔80余件年味儿十足的文物亮相,讲述春节的故事。展览展出的文物上起商代下迄20世纪初,涵盖玉器、瓷器、铜器、石器、骨角牙器、书法、绘画等多门类物质文化遗存。

美在致广——全国小幅美术精品展

地点:中国美术馆

这是中国美术馆60年馆庆系列展的首展。展出的千幅作品中,既有美术史中的经典名作如齐白石的《咸蛋小虫》、徐悲鸿的《双狮》,也有零零后艺术家的最新创作。通过此次展览,在回顾中国百年小幅美术创作历程的同时,也对当下小幅美术创作的现状形成直观认识。

国子文脉——历代进士文化艺术联展

地点: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厅

选取唐代以来进士群体重要作品179件,通过“进士之路”“博学鸿儒”“艺苑群英”主题单元,展现历代杰出人物在哲学、经学、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

地点:国家典籍博物馆

殷商甲骨文、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内阁大库档案是上世纪初中国学术的“四大发现”。展览汇集了分藏于各处的四大文献,展出面积近3000平米,集中了甲骨、简牍、敦煌遗书、明清档案等多种类型的珍贵文物文献共249种,382件。通过对史料的解读,与历史对话,溯源中国历史,探索中华文脉。

画中三千界:首都博物馆馆藏明清道释人物画像展

地点:首都博物馆

“道释人物画”指的是描绘道教、佛教人物的画像,艺术风格浓烈、画面内容丰富,是宗教美术中的集大成者。此次展览甄选馆藏明、清两代道释人物画像逾100件,探索这些作品所体现的高超绘画技艺和美好精神寄托。

向美而行:祝大年、吴冠中馆藏展

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祝大年和吴冠中是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重要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也是“清华美术学群”的旗帜。清华艺术博物馆从2022年12月起,将本馆四层8号厅冠名为“祝大年·吴冠中专厅”,以对两位艺术家永志纪念,同时致敬艺术家家属的慷慨捐赠。此次展览作为专厅的首展,将展出馆藏祝大年、吴冠中作品39件(套),带领观者感受他们“以美育人,向美而行”的艺术理念。

攻金之工:亚欧大陆早期金属艺术与文明互鉴

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展览将呈现日本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收藏的近300件金属类文物,结合国内博物馆藏品,向观众介绍金属艺术的起源、发展和传播的历史,以此反映亚欧大陆上不同地区和文明的差异性、相似性和彼此交流互鉴的轨迹。

浙江

艺者风华——浙江油画百年大展

地点:浙江美术馆

展览通过280余件油画作品,呈现从李叔同、林风眠两位先驱始经吴大羽、蔡威廉、方干民等民国先师们传承直至关良、倪贻德等诸先生在浙江油画百年进程中的个人和群体身体力行的极致探索与追求。

天下己任——宋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地点:浙江省博物馆

展览遴选浙江省内30余家文博机构及青州市博物馆的300多件(组)珍藏,突出浙江宋代考古新发现和市县馆藏宋代精品,讲述宋代士大夫的从政理念和风雅意境,展现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金石书画》系列展览第六期——上海博物馆藏善本碑帖特展

地点:浙江省博物馆

《金石书画》系列展览第六期将聚焦鲜少露面的上海博物馆藏善本碑帖。展品以知名收藏家戚叔玉捐赠为主体,共展出善本碑帖八十五种。其中有被誉为海内公藏第一佳拓的“明拓周石鼓文册”项源(项元汴后裔,斋号小天籁馆)、何绍基递藏本;有东汉《史晨前后碑》册(明拓“秋”字未损本);有北魏《始平公造像题记》(最初拓本);有端方旧藏善本碑帖四种清初拓《乙瑛碑》、旧拓《耿勋表》、《武荣碑》以及水前拓《瘗鹤铭》等,这也是这批翰墨瑰宝首度与公众见面。

守望——两宋皇陵考古成果展

地点:绍兴博物馆

这是绍兴南宋皇陵(宋六陵)与巩义北宋皇陵考古出土文物的首次联展。展览以一脉相承的两宋陵寝制度为主线,以考古时间为顺序,以文物类型作为单元标识,分为“规制承继”“刻度承合”“匠心承韵”“护陵承继”4个部分11个单元,系统展示了一幅宋代皇陵营建、规制、陪葬品、保护修缮的全景图。

典籍里的绍兴——越中文脉典籍特展

地点:徐渭艺术馆

本次展览以2500年绍兴文化史为基本脉络,以绍兴图书馆馆藏典籍为依托,汇集浙江图书馆、天一阁博物院等省内重要公藏单位和私人所藏越中文献352件,是在绍举办的史上最大规模典籍特展。

“郁郁乎文哉”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

地点:良渚博物院

展览尝试通过展示西周玉器的色彩之美、造型之美、线条之美,来直击玉之本真——石之美。以此理解“君子比德于玉”的文化内涵及“礼之玉”的历史价值,更能以自我之审美来发现和领略西周玉器之美。

江苏

大江万古流——长江下游文明特展

地点:南京博物院

长江下游文明造就了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涵养中华文明的重要源泉。此次展览向观众展示了长江下游地区的文明起源与发展历程、文化高峰时期物质和精神文明的物证,以及当下城市文明的斑斓光影,其中包括距今五六千年前的七孔石刀、唐代打马球图铜镜等。

古希腊人:运动员、战士与英雄

地点:苏州博物馆西馆

“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归于罗马。”这句话来自埃德加·爱伦·坡的诗《致海伦》。今年十月,苏州博物馆西馆临展“罗马·城市与帝国”落幕。十二月下旬,博物馆将迎来“世界文明史”系列的第二展“古希腊人:运动员、战士与英雄”。

山水舟行远——江南的景观

地点:吴文化博物馆

展览以“山水舟行远”为题,共展出相关代表性文物130余件套,包含了古代书画、古籍、古琴、玉器、瓷器、陶器、石器、青铜器等类型,用解析山水关系的方式,一览古人如何对山水进行空间布局、巧妙经营,为塑造当代山水城市提供借鉴。

“舟车丝路”特展

地点:苏州湾博物馆

展览分为“古道”“商贸”“交融”“通达”4个部分,共汇集166件(套)展品,以丝绸之路和大运河沿岸的出土及传世文物为核心。展览通过马、骆驼、车、船等代表性交通工具,讲述丝绸之路与大运河的兴衰故事。

年年:动物的能与术

地点:南京德基美术馆

汇集了33位/组国内外艺术家的59组/件代表作品,涵盖油画、雕塑、影像、装置、跨媒介等多种作品形式。

风云三尺——春秋吴王僚剑特展

地点:无锡博物院

吴王僚剑来自两千五百年前, 历经岁月、饱经沧桑,却剑锋如故,光彩依旧,英气犹在;其所承载的魅力弥久愈浓,于无声处,似乎蕴藏着千言万语,即将向我们诉说一段“剑与人”的传奇往事。

乐居长安——唐都长安人的生活

地点:常州博物馆

此次展览分为七个单元,围绕着“长安人的城”、“长安城中人”,以及唐都长安人的衣饰、器用、饮食、出行、娱乐展开,全方位地展现唐都长安人的日常生活。

何止八怪——扬州绘画三百年

地点: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展览以“扬州八怪”为核,以清代寓居或生于扬州的画家为廓,展出了近90幅清代扬州画坛大作,在书轴画卷里讲述清代扬州绘画波澜壮阔的兴衰史。囊括的四十余位画家中,不仅有金农、郑燮、李鱓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扬州八怪”,还有査士标、石涛等对扬州画坛产生巨大影响的遗民画家,以及与盐商群体联系紧密的顾符稹、李寅等职业画家。

辽宁

晋国六百年

地点:辽宁省博物馆

地点:辽宁省博物馆

展览选取了凡·戴克、戈雅、路易·大卫、安格尔、德拉克洛瓦、布歇、米勒、克利姆特、马格利特、夏加尔、安迪·沃霍尔等52位知名艺术家共60幅经典人物肖像题材绘画作品,从16世纪到20世纪,涵盖了从文艺复兴、手法主义或矫饰主义、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批判写实主义、印象派,一直到现代主义各个阶段的西方艺术史发展轮廓,堪称是教科书级的西方艺术史大展。

广东

南北汇流——渤海国与南汉国文物展

地点:南越王博物院

渤海国、南汉国一北一南,遥隔千里,文化同中原文化高度统一、密不可分,都为地区的城市建设、发展和分布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次展览为渤海国与南汉国遗址出土文物首次联袂展出,精选了178件出土文物,全面展示渤海国与南汉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对外交流等风貌,让观众在南北两地考古成果中感受唐韵(南)汉风。

湖南

客中月光照家山——北京画院藏齐白石精品展

地点:湖南美术馆

展览聚集了140余件原作精品,涵盖绘画、书法、篆刻、文献等诸多品类。通过“中国长沙湘潭人”“桃花潭水深如许”“万里乡山有路通”“各有本心忘不得”四个板块,讲述了齐白石与家乡湖南的鱼水之情。

方圆之境——湖南博物院藏铜镜展

地点:湖南博物院

展览甄选其院藏铜镜200余面,基本涵盖战国至明清等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镜种,旨在通过对不同时代铜镜的造型、纹饰、铭文等的展示,为观众呈现铜镜发展脉络,揭示铜镜延续数千年的旺盛生命力,展现其文化内涵。

安徽

璀璨星光——凌家滩文化展

地点:安徽博物院新馆

凌家滩遗址是迄今发现长江下游巢湖流域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中心聚落遗址,出土的1100余件高规格玉石器代表了新石器时代长江流域同时期玉文化最高水平。展览展出文物194件,不仅呈现故宫博物院藏27件凌家滩遗址出土文物珍品,同时也呈现同为史前三大治玉中心的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的同类型文物。

山西

丹青蹊径——津晋馆藏扬州画派绘画展

地点:山西博物院

盘之典——商周青铜盘特展

地点:山西博物院

展览精选20件商代至战国时期的精美青铜盘及相关文物,绝大多数为国家一级文物。展览以山西博物院藏晋公盘为展示重点,呈现青铜盘在礼制社会中的盥洗、祭祀、助葬、陪嫁等实用功能与象征意义,进而阐释青铜文明在中华文明演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四川

高山仰止 回望东坡——苏轼主题文物特展

地点:四川博物院

展览汇集来自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上海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院、旅顺博物馆、中国江南水乡博物馆、苏州博物馆、三苏祠博物馆、四川博物院等39家文博单位珍藏的苏轼主题相关文物274件,其中一级文物达39件,重磅文物展品包括宋徽宗《腊梅双禽图》、苏轼《潇湘竹石图》、《阳羡帖》手卷,《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等。

广府外销扇:18-19世纪的中国风尚

地点:成都博物馆

广州

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

地点:深圳粤海城·金啤坊(原金威啤酒厂)

此次展览设置“何以共栖”“物灵之旅”“寰宇对话”“未来聚居”“共同行动”五大主板块、由“万籁之迹”“图书策展”“寰宇制服”“循环共创”“流浪动物之家”“美术馆联动计划”六个单元组成的特别板块,“UABB品牌馆”“香港馆”“罗湖馆”三个专题馆,以及常设展“即地制造”,从认知、方法和行动三个维度重点关注当代城市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着眼于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城市应对策略,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道。

澄凝灼烁——丝绸之路上的古代玻璃艺术

地点:深圳博物馆

展览呈现日本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收藏的325件(套)玻璃器,并列展出一组国内出土的玻璃器,再现古代丝绸之路沿线五彩斑斓的玻璃世界,反映东西方文明的交流、碰撞与融合。

台北

写尽繁华——晚明文化人王世贞与他的志业

地点:台北故宫博物院

展览以133件(组)院藏珍品,通过展现明代重要的史家与文学家王世贞(1526—1590),精彩的一生与他的志业,进而一窥晚明的文化盛况,认识当时充满创意与多元竞争的文化生活,并经由王世贞的史家之眼,透视繁华下的文化底蕴。

海外

日本

王羲之与兰亭序

地点:东京国立博物馆、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

英国

打造现代主义

地点:伦敦皇家艺术研究院

这是英国首个致力于20世纪初德国先驱女性艺术家的大型展览。展览展出莫德松-贝克(Paula Modersohn-Becker)、凯绥·珂勒惠支(Kathe Kollwitz)、加布里埃尔·穆特(Gabriele Münter)和玛丽安·韦尔夫金(Marianne Werefkin)等女性艺术家开创性的作品,她们重新定义了自画像、静物、女性身体、童年描绘、风景等主题。虽然不如康定斯基(加布里埃尔·穆特的丈夫)等男性同行为人所熟知,但她们在欧洲激进的新艺术发展中同样处于核心地位。

法国

毕加索与史前史

地点: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

此次展览是毕加索逝世五十周年系列纪念展之一,呈现史前艺术对毕加索的影响。

毕加索出生于西班牙史前遗迹发掘的兴盛时期,他的许多作品——尤其是两次大战期间的作品——表现出史前文化的影响。展览将集中展出约40件包括雕塑、版画、油画、素描在内的毕加索作品,呈现其中的史前艺术印记。部分作品为独家展出。

出乎意料的对话:莫奈与费尔

地点 :玛摩丹美术馆

展览以“风景画的叙事潜力”为主题,展出法国印象派画家 Claude Monet 的两幅作品《欧洲的桥梁:圣拉扎尔车站》和《吉维尼的黄鸢尾花田》以及瑞士画家 Marc-Antoine Fehr 的“无尽之地”(Le Pays sans fin)240幅水粉画系列作品。参观者将以巴黎圣拉扎尔车站为起点沿着展厅墙前进,像在火车上眺望窗外风景一样,从视觉和物理的双重意义上体验前路未知的旅程。

乌兹别克斯坦:绿洲之辉

地点:卢浮宫

展出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及欧美多家艺术场馆的180件珍贵文物,集中呈现这座中亚绿洲之国16个世纪的历史与文化。展品包括丝绸之路遗迹壁画“大使厅壁画”、乌兹别克斯坦最古老的《古兰经》、16世纪布哈拉学院的细密画杰作、来自达尔弗津丘考古遗址的雕塑和黄金制品、以及银器、丝绸、陶瓷等。

德国

雪中花鸟:日本节令图景

地点:柏林国家博物馆

本次展览主要陈列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收藏的日本画作,涵盖冬日花鸟植物、雪景、新年习俗等主题,重要展品包括日本知名浮世绘画家歌川广重(1797-1858)和喜多川歌麿(1753-1806)的作品。

美国

馆藏素描与版画展:天真与阅历

地点: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此次展览的主题为“天真与阅历”,名字取自英国作家 William Blake 的版画诗集《天真与阅历之歌》,主要展出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英国乔治时代晚期及19世纪欧美艺术家的版画与素描作品,回顾当时艺术家记录和塑造视觉图像的新方法。

纽约艺术万千世界(1870-1890)

地点: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展览以19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的美国纽约城为背景,对南北战争后的纽约现代艺术圈开展调查,通过约50件绘画、雕塑、纸上作品和装饰工艺品,揭露社会和经济变革时期的艺术家生活,展示19世纪晚期美国现代艺术的审美趋势和革新。

众神的生活:玛雅艺术中的神灵

地点: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展览以玛雅神话为主题,共陈列约120件来自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墨西哥的文物和艺术品,展示玛雅人如何用充满想象力的方式描绘神灵,创造一个神灵、人类和自然共生的世界。

THE END
0.人类是从非洲走出来的吗?现代狩猎智人尼安德特人以全球性的视野看史前史 在《世界史前史》中,费根力图构建世界史前历史的总体框架,他不局限于一个地区,而是以一种全球性的视角,关注史前世界一系列大的转变。 现在我们都知道了人类来自非洲,但人类如何从非洲的南方古猿发展到散布在世界各地的现代智人? 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IJR>B:B<2769:W]Z0jvsm
1.参观庆城县博物馆:庶莅斯土,废离知兴展览以“庶莅斯土废离知兴”为主题,内容涵盖庆城上下10万年的历史,设有庆城历史沿革展、石雕石刻展、古生物史前史展、岐黄文化展、周祖农耕文化展、历代文物精华展、唐代彩绘陶俑展、革命烽火展、书画展等九个展厅,收藏文物约4762件。 由于展厅内均铺设地毯,所以参观时必须带上鞋套。因为临近闭馆,我只好利用不到jvzquC41yy}/lrfpuj{/exr1r1kc5ng87dk66;
2.这些“宝贝”都是他抢救下来的原省文物局局长、著名史前史学据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消息,2023年1月5日6时40分,著名史前史学家、第八届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原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兼省文物局局长毛昭晰先生在杭州不幸辞世,享年94岁。 毛昭晰,1929年出生,祖籍浙江奉化,史前史学家、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浙江省博物馆名誉馆长、浙江省考古学会会长、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jvzquC41j|tfy|3jcpm{jxz0eqs/ew4ejgthuqn1eqtugwy14284/961285dqwygpve96=6887e10qyo
3.考古百年路實証5000年文明史重建中國史前史原標題:考古百年路 實証5000年文明史 重建中國史前史 殷墟位於河南安陽市西北殷都區小屯村周圍,是中國商朝晚期都城遺址。 殷墟王陵遺址與殷墟宮殿宗廟遺址、洹北商城遺址等共同組成了規模宏大、氣勢恢宏的殷墟遺址。該遺址於20世紀初因盜掘甲骨而被發現,1928年正式開始考古發掘。 jvzq<84iu0vfqyqg0eun0ls1DKM61w7142821:5471i47A6:6/95;@748;4ivvq
4.一周观展指南|“花见”东瀛赏樱,“日出”德国读画|展期|个展|博物馆毕加索与史前史 地点: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 展期:2023年2月8日-6月12日 此次展览是毕加索逝世五十周年系列纪念展之一,呈现史前艺术对毕加索的影响。 毕加索出生于西班牙史前遗迹发掘的兴盛时期,他的许多作品——尤其是两次大战期间的作品——表现出史前文化的影响。展览将集中展出约40件包括雕塑、版画、油画、素描在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JWFX47>K273:S;Y90jvsm
5.25个遗址,带你了解10000年以来的河南史前史鹳鱼石斧彩陶缸的发现,把中国绘画史向前推移了数千年。这幅画解读了原始人使用石斧的方法。关于画面的寓意,其中一种说法是,陶画上的两种动物都是氏族和部落的图腾。鹳鸟是死者本人所属氏族及部落的图腾,鱼则是敌对氏族及部落的图腾。 9、平顶山汝州洪山庙遗址 位于河南省汝州市的洪山庙遗址,出土了仰韶文化大型瓮棺合葬墓,其规模之大可谓全国之最。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512=248741369:<86486`39=:55:3893ujvsm
6.毛昭晰: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救火兵”期刊選粹他是位著名的史前史學專家,但非常謙虛謹慎,身上有一種實事求是的治學精神﹔他曾擔任過全國人大常委、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浙江省文化廳副廳長兼省文物局局長,但平時為人低調,認真傾聽民意,隻有在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時,他才顯露出“救火兵”一樣勇往直前的沖勁﹔他就是民進浙江省委會名譽主委、浙江大jvzq<84ere4qgxung0ipo7hp1DOH78s31462985:435d3@>;9;33;==6338/j}rn
7.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70年:回顾与展望总的说来,在“史前史”阶段,我们对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停留在初步译介上,研究虽然不能说完全没有o,但尚未真正展开。尽管如此,这个阶段还是为下一个高光阶段的降临进行了必要的准备。一方面是人员准备,1978年以后第一批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都是在这一阶段成长起来的;另一方面是理论准备,理解、研究、评判国外马克jvzquC41euyo0ls1omy{{8rmu|`i€rmu|zl87244681}7244684Ad765894=3ujvsm
8.徐晓旭:古希腊语的史前史学术论文徐晓旭:古希腊语的史前史 古希腊语的史前史 徐晓旭 [摘要]本文是既是一份关于希腊语史前史知识的介绍,又是对于其研究的一项回顾性评论。内容包括希腊语与原始印欧语的关系、希腊语中的前希腊底层语言、线形文字B和迈锡尼希腊语、古希腊语各方言的形成、发展和相互关系。jvzq<84jkuzpt‚3twe4ff~3ep1qy{s4m{em0z|qy1g6bg>=ehh=85=936d;7f?5;f7jd6j
9.影视同源,合力生光,总台出品三部电影重磅发布娱乐频道人类第一次知道如何用火,第一次明白如何生火,第一次发觉自己有情感、会流泪,第一次有初恋的感觉……法国导演雅克·马拉特在推荐这部诚意之作时表示:“它是一部讲述宏大的中国史前史的纪录电影,时间跨度长达一百万年。在故事片虚构的外表之下,包裹的内核其实是真实可靠的科研成果。”正是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它jvzq<84hwp4zq~yj0et0{u76zu532;7341z32;73446`3=7292720qyo
10.《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培文·历史——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史系列(共10册),这套丛书还有 《全球史纲》《全球通史》《全球分裂》《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第七版英文版)》《全球通史(下册)(第7版新校本)》等。 喜欢读"全球通史"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支持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中国通史 2.99元 三国演义(jvzquC41yy}/fxzdcp4dqv4fqwhbpjur1fotrjyejA{skF4dqqq039::52?:1
11.计算机下棋简史AlphaZero完爆世界棋类冠军背后下棋需要智能。 ——Alan Turing(图灵) 1. 机器下棋史前史 1769年,德国发明家兼外交家肯佩伦(Wolfgang von Kempelen)男爵准备造一台机械的下棋装置,一年后机器完工,取名“土耳其人”(The Turk),那时大家就把这玩意叫作“自动机”(automaton)。肯佩伦把这台机器展示给奥匈帝国的掌权者特蕾西娅(Maria Theresia,奥国女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8933<538ftvkimg8igvcomu8=89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