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这个世界上面积最大且人口最多的洲,是人类文明和世界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四大文明古国,亚洲占三席。丝绸之路、茶叶之路、瓷器之路、香料之路等古老商路上,留下亚洲人勇于探索、不懈奋斗的足迹。广东人民出版社新推出的《亚洲文明史纲:文明互鉴的东方智慧》借助全球史的视野,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壮阔的亚洲文明图景。
作者武斌,著名历史文化学者,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特聘教授。曾任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沈阳市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沈阳故宫博物院院长、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等。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代表作有《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简史》《中国接受海外文化史》《文明的力量》《丝绸之路全史》《孔子西游记》等。
《亚洲文明史纲:文明互鉴的东方智慧》是一部让读者了解亚洲文明发展轨迹和智慧的通俗读物。全书除绪论和结束语外,共分四编、二十三章,在全球史的视野下,以时间为序梳理亚洲文明发展的历程,从亚洲文明的起源地讲起,进而对亚洲的三大原生文明进行整体综述,对各个文明在发展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作了高度概括与展现,从而探究亚洲文明的多源与交流互鉴,并指出亚洲文明的复兴前景。
书中首先展示了亚洲文明的多元与共生。在原生文明时代,亚洲各文明、各文化体系独立发展,但彼此之间的交流已初露端倪,物种、物产、生产生活用品和艺术品的传播已经在不同文化之间发生。横贯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为各民族、各文化区之间的交往与交流提供了重要的通道,成为连接各地区的巨大交通网络。
在全球史的视野下,文化的交通与交流,并不只局限于亚洲内部,自诞生之日起,亚洲文明就与欧洲文明处在交往与互动之中。欧洲文明的源头古希腊文明,孕育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在亚历山大大帝东征过程中亦深受亚洲文明的影响。蒙古人的征服更是打破了亚洲与欧洲之间的屏障,实现欧亚大陆的大交流。东西方文明共享共生,亚洲文明是世界文化总体格局的有机组成部分。直到18世纪工业革命之前,亚洲文明在世界文化总体格局中长期保持领先地位。近代以来,虽然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导致亚洲文化相对落后,但亚洲各民族文化仍积极应对挑战,寻求新的突破,展现了亚洲文明坚韧不屈的精神,实现了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当今世界各国学者都在关心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全球化条件下世界文化的走向问题,都在讨论未来的世界文化的可能性。“西方中心论”被打破后,不少西方学者开始把目光转向东方,期待从东方的复兴中看到人类未来的前景。
《亚洲文明史纲:文明互鉴的东方智慧》以全球史的宏大视野,描绘了数千年来亚洲文明的多元共生和复兴之路。书中以丰富的历史资料为我们展现了各个时期亚洲文明的面貌和成就。更重要的是,本书着重探讨亚洲文明的多元、共生、对话、交流与融合,揭示了亚洲文明得以蓬勃发展、生生不息的主要动力。全书全面梳理了亚洲文明的发展历程,兼具知识性、史料性与可读性,对从亚洲古代文明中吸取适用于当代和未来的文化价值,有着非比寻常的重要意义。
《亚洲文明史纲:文明互鉴的东方智慧》
武斌 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读懂亚洲历史,会让我们更容易读懂世界历史。四大文明古国,亚洲有三个。亚洲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地,丝绸之路、茶叶之路、瓷器之路、香料之路等古老商路,留下亚洲人勇于探索、不懈奋斗的足迹。亚洲多元文明在交流、激荡、交融中谱写出璀璨的文明之光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智慧。
本书兼具知识性、史料性与可读性,对梳理好亚洲文明的发展历程、讲好亚洲文明交流互鉴的故事有重要意义,可为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智力支持。
原标题:《《亚洲文明史纲》描绘数千年亚洲文明的多元共生与复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