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比欧洲人更早地“发现”了新西兰?
日前,美籍华人Sheng-wei Wang所著的一本《前哥伦布时代的中国全球探险》正式出版,书中提到了这样的故事。
与主流观点有出入
Wang所著的这本书,通过研究古代世界地图,以寻找中国在哥伦布时代之前,在世界上的探险足迹。
其中,关于新西兰的描述,与世界主流观点有些出入。
而在这本书中,Wang提出,中国探险家有可能在Tasman之前,就更早地“发现”了新西兰这片土地。
Wang的结论是基于她对《坤舆万国全图》的研究。
坤舆万国全图
《坤舆万国全图》最早由意大利传教Matteo Ricci(利玛窦)和明朝光禄寺少卿李之藻合著,汇聚了当时中西方对世界地理的全部探索成果,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由完整经纬线的世界地图。
一些资料上显示,《坤舆万国全图》的撰写建立在1582年利玛窦从欧洲带到中国的其他地图之上,但Wang在书中认为该地图是来自明代中国人的探险成果,并将之作为该书的重要证据来源。
在研究这份地图的过程中,Wang发现,地图有描述大洋洲区域的痕迹,这份地图将澳大利亚和南极大陆整体作为一个大陆描述,他们的位置在地图最下方。
深入研究这个大板块的边缘后,Wang认为在北澳大利亚位置出现了和新西兰海岸线相似的图样,以东还有一些群岛,这可能就代表新西兰。
Wang在书中称,中国海洋探险家在1420年左右就来到了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极洲探险,比欧洲探险家早了很多。
其它的佐证
2000年初期,一次海啸后,新西兰Oamaru南部海岸Moeraki悬崖处发现了两艘古代船相撞的残留。
Bell称,遗迹中发现了糯米的痕迹,可能是为了粘补加固船只的替代胶水;另外,Bell还称在砖块上发现了中文。
Wang认为,这些都是中国人在新西兰活动的“直接铁证”。
这其实不是第一次有人提出是中国海员最先发现的新西兰了。
这篇报道中称,Bell认为在基督城现在的植物园附近,1000年前就有一个“中国城”,居住大约4000人。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