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枭阳国民:远古赣巨人/野人?
山海经中记载:枭阳国在北朐之西。其为人人面长唇,黑身有毛,反踵,见人笑亦笑,左手操管。
兕在舜葬东,湘水南,其装如牛,苍黑,一角。
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
汜林方三百里,在狌狌东。狌狌知人名,其为兽如豕而人面。在舜葬西。(海内南经)
湘水出舜葬东南陬,西环之,入洞庭下。一曰东南西泽。
赣水出聂都东山,东北注江,入彭泽西。
枭阳国在北朐之西。其为人人面长唇,黑身有毛,反踵,见人笑亦笑,左手操管。
《山海经·海内南经》记载,在北朐的西边有个枭阳国,那里的人们嘴唇又厚又大,浑身长满了黑毛。他们的脚很大,是后跟在前,而脚尖在后的,与正常人类正好相反。有人在山中见过枭阳国民,说他们总爱拿根竹管,对着人傻笑。类似于枭阳国民的生物在《海内经》和《西山经》中也有提到,比如狌狌,都是多毛而似人非人。也有人认为它是类似于神农架野人和西藏的雪人类的原始巨人。
历史上关于野人的记载有很多,比如《列女传·毛女》中玉姜的故事:毛女者,字玉姜,在华阴山中,猎师世世见之。形体生毛,自言秦始皇宫人也,秦坏,流亡入山避难,遇道士谷春,教食松叶,遂不饥寒,身轻如飞,百七十余年。所居岩中有鼓琴声云。
玉姜逃至山中,道士谷春教她吃松叶松实,猎人们经常看到她,说她在山中一百七十多年了,身上长满了黑毛,容貌也不见衰老。后来东晋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提到了玉姜,说她后来随着猎人出山,学会吃五谷,体毛脱落,但后不满两年就死了。这说明了生活习性的改变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这些传说故事真的是很奇特,野人到现在应当是不太能见到了,大猩猩或许可以在动物园看到。但是关于枭阳国的故事,我们在现实里却找到了遗迹,并且是惊世骇俗的遗迹,第一,就是青铜器,枭阳国/虎方与羽人国;第二,就是鄱阳湖老爷庙水域,也就是有着中国百慕大三角之称的地方。具体我们来了解一下:
二、江西大洋洲镇发现了枭阳古国青铜器
1989年秋,江西省吉安地区新干县大洋洲镇,人们在维修赣江大堤时,忽然发现了很多青铜器。
当地曾经有一个传说:古代的达官贵人们留下了几十座大型墓葬,埋下大量宝贝。如果谁能看到三把半伞,就能获得金银财宝。人们都以为是传说而已,并未当真。而在1989年人们维修赣江大堤的时候,一个民工在沙丘上取土,突然挖出了一个大洞,里面发现了很多精美的青铜器!后来人们发现这个沙丘有点像伞状。
考古队很快到达现场,进行抢救性发掘。结果共出土文物1500多件,其中青铜器480余件、玉器1072件、陶器356件等,包括工具、农具、礼器、兵器等。
由于殷商时期掌握了高超的青铜器铸造技术,商都殷墟发掘出了很多国宝级青铜器,黄河流域一直被认为华夏文明的中心。而那时的江南地区则被认为是未开化的“荒蛮腹地”。
江西大洋洲大墓的发掘,改变了人们的认知,因为这里出土的青铜器数量超过了河南殷墟妇好墓;先进的金属技术、高超的铸造工艺,不逊于中原出土的精品;时间跨度也很长,填补了郑州与安阳两阶段间的空白。
虎方地区迄今所出青铜器中,容器类有鼎、鬲、簋、尊、卣、瓿、豆、壶、瓒等十余种;乐器类有铙、镈二种;生产工具有犁、耒、耜、铲、斧、qiāng、锛、镰、zhì、jué、刀、凿、锥、钻、削等十余种;武器类有矛、戈、勾戟、钺、长条刀、剑、匕首、镞、胄等十余种,可以说,中原地区所有的,除觚、爵外都有,而且还有诸如zhì、耒、钻、勾戟、单翼镞、瓒、剑等器种,系首次出土,填补了商代青铜器的很多空白。
虎方青铜器群也有一套特殊的组合方式。在青铜器之中,容器和乐器的灵敏度最高,容器是祭祖享神时煮牲、盛牲之物,乐器是娱神之物,容、乐器的组合是一定社会集团所奉行的礼仪制度的物化形态,“器以藏礼,礼以体政,政以正民”。“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因而作为礼器的容、乐器的组合方式可以体现使用者的族属和社会风俗习惯。
根据研究发现,距离大洋洲镇一百多公里就是瑞昌铜岭的古铜矿遗址,开采年代大约距今三千多年。经过对其堆积的几十万吨矿渣取样测验,发现含铜量很低,说明当时的冶炼技术十分先进。而且,经过铅同位素测试证实,大洋洲镇青铜器的原料的确来自此处。
由于原料丰富,先民们还将青铜用于制作农用工具,使得当时的农耕文明相当的发达。
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夏商周时期的江南地区并非是落后、愚昧的荒蛮之地,而是存在着高度发达的青桐文明。
后来人们发现,湖南宁乡出土的大批精美青铜器,以及四川三星堆文化遗址的青铜器,和江西吉安新干县大洋洲的青铜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并且呈现三足鼎立的状态。
中国商代三处青铜器重大发现地位置图
由于特征与商代大中型墓葬特征相符, 所以考古专家们认为,江西大洋洲青铜器是距今三千六百多年的商代一个方国帝王的墓葬。
《山海经》中记载当地崇尚鸟,“南方有赣巨人”,“赣巨人”就是枭阳人。传说枭阳是蚩尤的后代,属于上古时期南方三苗的一支,势力范围在长江中下游。枭阳国的图腾之一是“三足乌”(即太阳鸟)。
而墓葬中又有着老虎形的青铜器。专家们认为,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虎方。虎方是商朝南边的一个劲敌。当时商朝主要面临着三个劲敌,一个叫鬼方,是在北方地区,妇好主要就是和鬼方在打仗,有专家推断,鬼方很可能就是入侵中原的雅利安人。
第二个叫羌方,也差不多是西戎,在西边与商朝对抗,后来羌方出了叛徒,被商朝封为周国,也就是后来姬姓的周朝。
第三个就是神秘的虎方,历史记载比较少,至今不知道商朝是如何征服这个南方劲敌的。
关于虎方,只有一条卜辞(见于《甲骨文合集》6667):
贞,令望乘暨举途虎方,十一月。
□举其途虎方,告于大甲,十一月。
□举其途虎方,告于丁,十一月。
□举其途虎方,告于祖乙,十一月。
“途”有“征伐”义,举、望为族名,这条卜辞的大意是商王为了征伐虎方,卜问是向先祖大甲还有祖丁、祖乙举行告祭才能得到保佑,取得胜利。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虎方也很强大,商王对此很慎重。
青铜老虎,老虎看上去很威武却很萌,虎背上的那只小鸟,看上去很威风,可能是鸟与虎有着奇妙和谐的共生关系。
下面这块玉,是羽人造型,这种种迹象说明,虎方与羽人贵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枭阳国与远古金矿、现代鄱阳湖老爷庙水域/中国百慕大三角
在刘邦统一天下的时候,把枭阳国改成了枭阳县,枭阳县如今,却在鄱阳湖当中,是一个半岛。并且时隐时现的。为什么呢?因为它的大部分都沉入湖底了。
其实枭阳古国,这个地方在远古的时候,是有着金矿的,一直到汉朝的时候,枭阳一直是出产黄金的地方,当然,也可能有铜矿,因为铜往往是金的伴生矿。汉朝枭阳县城有专门负责淘沙采金的官方机构。
但后来,突然有一天,整个枭阳县一夜之间沉到了鄱阳湖底。官方又在岸边重建枭阳县,这就是现在的都昌县,但都昌县再也不产黄金了。
直到最近几十年,鄱阳湖水位下降,枭阳城的古遗址才会偶尔露出水面。所以现在人们有一种说法:沉枭阳,浮都昌。也就是说的这个意思。
那么为什么枭阳会沉入湖底呢?小编猜测,可能是因为远古到汉朝,枭阳一直都是有着很大的金矿的,并且持续都在开采,导致地下矿洞纵横,就是说地底下其实是空的,后来,由于鄱阳湖水侵入,它就沉入了湖底。并且由于错综复杂的矿洞,在周围形成了巨大的水流旋涡,吞噬湖水以及过往船只。
所以到现在,有着中国百慕大三角的称呼的鄱阳湖老爷庙水域,其实跟这个古枭阳国,有着很大的关系。
老爷庙水域,位于鄱阳湖中北段,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境内,有一处令当地渔民和过往船只闻风丧胆的神秘三角地带,这便是被称为“魔鬼三角区”的老爷庙水域。自古以来这里翻沉了无数的船只,出现了一系列令人们弄不明白的怪谜。
我们再来看看官方简介: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位于江西省北部。“浩渺鄱湖水接天,波翻浪涌竞争先。连江通海胸怀广,滋养生灵岁复年”。鄱阳湖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下接长江。丰水季节浪涌波腾,浩瀚万顷,水天相连。在鄱阳湖东岸山边有一座庙宇,称老爷庙,老爷庙附近存在一片类似于“百慕大”的神秘水域,被人们称为“老爷庙水域”。老爷庙位于都昌县多宝乡龙头山首,与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隔湖相望。旧称为定江王庙,建庙久远。
诗云:“百慕大危魔鬼域,鄱湖也有类同区。离奇神秘舟船警,险象环生不是虚”。鄱阳湖老爷庙水域,是一片离奇神秘的水域,位于江西省都昌县多宝乡,是鄱阳湖连接赣江出口的狭长水域,有“拒五水一湖于咽喉”之说,南起松门山,北至星子县城,全长24公里。在半个多世纪里,百余艘船只在这里离奇失踪。这片水域还被人们称为“中国的百慕大”和“鄱阳湖魔鬼三角”。
前面有好几篇文章,是介绍远古金矿/铜矿/丹砂矿遗址的,有一篇是关于瓦屋山的,这个地方也出现在《山海经》当中,书上记载是山上多金。但是瓦屋山上现在有一片迷魂凼绝对不能进入,小编的猜测是因为过度采矿,导致地下空洞,地磁异常。
而古代的枭阳国,也是类似的情况,甚至沉入水底了。还成了中国的百慕大三角。是因为错综复杂的矿洞塌陷了,在周围形成了巨大的水流旋涡,吞噬湖水以及过往船只。
而根据此来推论一下,真正的海上百慕大三角呢?是否也是因为类似的情况,在远古的时候,这里其实也是一片大陆,而由于过度采矿,最后才沉入了海底,并且形成了巨大的激流漩涡,类似于时空黑洞,才会导致过往飞机/船只失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