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基督教是反对罗马帝国统治和压迫的宗教,其目标是通过基督教的传播进行社会改革
·早期基督徒曾遭到罗马帝国统治着的迫害
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就是其早期例证
·随着基督教的传播日广,罗马帝国的统治阶级在对基督教的态度和政策上改迫害为利用。
313年,君士坦丁的《米兰诏令》,基督教合法化
392年,基督教被确定为国教。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基督教同新的社会制度相结合,对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基督教产生于犹太人的宗教,在向非犹太人传播的过程中,必须考虑三方面的历史问题:
首先是崇拜偶像耶稣本人的历史性;
其次是《新约全书》的历史性;
第三是犹太人的历史性
2.初创“上帝史学”的人
(1)阿非加纳斯
阿非加纳斯是最早的一位即基督教史学家,他把前人所写的历史和《圣经》中的神话传说柔和在一起,写了一部五卷本的《编年史》
以上帝创造天地万物作为历史的开端,把《圣经》中所描绘的“创世纪”说成是耶稣基督诞生前5499年的事,该《编年史》就从这里写起。
(2)攸西比乌斯
《编年史》简介:用综合编年法来叙述世界各国的历史
代表作:《编年史》——完善了阿非加纳斯的基督教纪年法
其他作品:
《教会史》——因之被称为“教会史之父”
《君士坦丁大帝传》——多阿谀奉承之词
《巴勒斯坦殉道者列传》——有关早期基督教传播的艰难情形,有史料价值
3.奥古斯丁与《上帝之城》
(1)奥古斯丁其人
奥古斯丁是基督教早期神学、哲学和政治思想的集大成者
早年曾信奉摩尼教
387年,在米兰主教圣安布罗斯的主持下受洗成为一名基督徒,时年33岁。
391年,前往北非的希波城传教。396年,奥古斯丁又升任希波城主教,时年42岁。
此后,奥古斯丁致力于传教事业,并写成《忏悔录》和《上帝之城》等著作。
(2)代表作——《上帝之城》
《上帝之城》乃是研究西方历史哲学最重要的资料,其中所蕴含的历史哲学思想对整个中世纪史学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写作目的:与异教徒辩论
内容:天地之间具有“地上之城”与“上帝之城”,二者本来浑然一体,只因人类有罪,才分为两种城。
地上之城由魔鬼撒旦建造——地狱;
“上帝之城”是善良、光明、完美、永存的——天堂
教会是“上帝之城”的象征和在世的表现
(3)奥古斯丁的历史观
人类的一切存在形式都来自上帝,上帝主宰着人类的全部历史
人类的历史,就是上帝的信徒与魔鬼的信徒之间的斗争史
·人类一体,四海归主
基督教产生于人类的老年期,从人类的衰老中获得新生
评价:在基督教史学的发展过程中,奥古斯丁则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让的历史观成了基督教历史哲学的滥觞。
二、基督教史学在中世纪西欧的发展
1.格雷戈里与《法兰克人史》
(1)简介
(2)代表作——《法兰克人史》
·全书共有十卷
第一卷从上帝创世写起,直至基督教的早期发展
第2卷记述法兰克人征服高卢的经过
第3-10卷全面记述法兰克人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
格雷戈里是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时期唯一的历史学家,《法兰克人史》成为研究当时历史的重要素材。
(3)史观
写作宗旨:反映正义与邪恶的斗争
详述克洛维的皈依
②使用基督纪年法编排历史
③《法兰克人史》取材广播,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蛮族的希罗多德”
2、比德与《英国教会史》
(1)其人
比德(673-735年),是英国诺森布里亚的名僧,学识渊博,通晓希腊文、拉丁文与希伯来文,在此基础上写成《英国教会史》
(2)代表作《英国教会史》评介
A.详细记载了基督教在不列颠的传播情况
始于597年天主教神父奥古斯丁入不列颠传教,止于731年
B.历史纪年方法的创新
A.D.=AnnoDomini“我主纪年”
B.C.=BeforeChrist“基督之前”
这种编年法成为现在历史学通用的公元纪年法
C.是英国史学的奠基人
《英国教会史》涉及了当时英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
附录一个自凯撒登陆直至731年的英国历史年表
被称为“英国史学之父”
3.奥托及其《双城史》
(1)奥托(又译“鄂图”)其人
奥托(约1114-1158年)出身于德意志皇室。特殊的社会地位使他熟知当时德国政治与宗教两方面的情况,因之而写出两部颇有影响的历史著作:一为《双城史》,一为《皇帝腓特烈传》
(2)代表作——《双城史》
也称《编年史》或《论两个国家的历史》,是中世纪基督教史学的重要史籍之一。共有八卷,以“创世纪”为开端,直至公元1146年为止,把世界历史的进程做了一个综合性的叙述。基本线索是两个王国即“上帝的王国”与“世俗的王国”之间的对立,这种对立是以奥古斯丁的历史观念为基础。
(3)史观
·奥古斯丁的“双城记”构想在奥托史著里具有了更明确更具体的轮廓:
上帝之城——罗马天主教会
世俗之城——“神圣罗马帝国”
把历史当做“上帝”的信徒与“撒旦”的信徒之间的斗争史
B.罗马基督教会的发展史——上帝信徒的历史
※奥托把罗马基督教会的发展史联成一气
·自基督教产生之后,基督教会的力量不断壮大
754年,教皇斯蒂芬把丕平推上法兰克王国的王位,加强了教皇的权力——丕平献土
“君士坦丁赠与”则是教会力量上升的契机,罗马的世俗政权归于教皇所有
1076年,教皇格利哥里七世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的“主教续任权之争”——教皇凌驾于世俗王权之上
·在教会力量不断上升的同时,世俗的王国逐步走向衰落
A)世俗国家的历史——“撒旦”信徒们的历史
B)奥托对于世俗历史的分期建立在“四大帝国”一次替代的分期法基础上:
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加洛林帝国——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
这四个帝国前后延续,便是“世俗王国”的历史
C.世界的末日及其再生的问题
罗马帝国的衰落是尘世在走向末日
世界末日到临之时,就是“上帝王国”降临之时——天国的降临就是世界的再生
奥托被成为中世纪最伟大的历史学家
三、中世纪基督教史学的地位
·基督教史学的基本特点:
(1)基督教神学史观成为历史学的灵魂
(2)神职人成为历史著述的基本承担者
(3)编年史和年代纪成为历史著述的基本形式
(4)《圣经》对历史著述有决定性影响
·基督教史学的贡献
第一,打破了古典史学中的循环史观
第二,创立了基督教普世主义的历史框架
思考题:如何评价中世纪史学的历史地位
正式出品历史学考研辅导书——名词解释系列!本套资料【️中国古代史】238页,一本。 【中国近现代史】190页一本。中国史约2000个词条。 【️世界史】339页一本。约1500个词条。本系列辅导书有以下特点
1、词条数量多: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应试需要!全面覆盖历年考点和真题。且有重点提示。词条中的重点也有划线处理。
2、内容非常丰富。参考各类版本的教材,各种大辞典。解释非常翔实。严格按照一般历史辞典的格式,符合考试的要求。并且补充大量生僻词条,可以应对名校的考试难度。已经补充23年院校出现的新考点。
3、本书适用于历史学考研自命题考试、313统考选择题和论述题的辅助资料、阅读教材的参考书籍、中学教师的参考资料【按照通史编排】、教师招聘考试等方面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