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反右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看李维汉怎么说!红色资讯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坏分子就对毛主席进行着无休无止的造谣污蔑。反右运动就是其重点污蔑的历史事件之一!

“反右”错了吗?真的被错划了吗?

建国后长期在统战线上工作的李维汉,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文献资料。

李维汉也许很少有人听说过,但是如果说起他的入党介绍人,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就是蔡和森和毛主席!

建国后,李维汉在统战工作线上工作长达十五年,反右他是走在第一线的。在他的《回忆与研究》中,用了相当的篇幅来回顾这一历程。

为了发动党外人士帮助党整风,中央统战部于5月,分别召开了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座谈会和工商界人士的座谈会。前者开了13次,后者开了25次。

在座谈会的过程中,资产jie级右pai分子,乘机大肆散布反dang反社会主义的言论,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发动猖狂的进攻,掀起一股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思潮。

他们攻击共产党的领导,说“现在学生上街,市民跟上去”说共产党已经“进退失措”;他们攻击社会主义制度不如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越性,污蔑我国国内的“一团糟”。他们全盘否定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绩,否定历次运动。叫嚷着要为反ge命“平fan”,煽动社会上的反动分子起来,“由各方面造成舆论”。

他们反对农业合作化,反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反对粮食统购统销等社会主义改造的根本政策。反对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鼓吹资产阶级的新闻路线。他们反对工人jie级的领导,否认工人jie级和资产jie级的本质区别,不承认资产jie级分子有继续改造的必要性。公开提出共产党退出机关、学校、公方代表退出公私合营企业,叫嚣“根本的办法是改变社会制度”。

“什么轮流坐庄,海德公园等谬论都出来了”“毛泽东同志警觉性很高,说他们这样搞,将来会整到他们呢自己头上,决定把会上放出来的言论在《人民日报》发表,并且指示:要迎着头皮听,不要反驳,让他们放”

“当我汇报到有位高级民主人士说党外有些人对共产党的尖锐批评是“姑嫂吵架”时,毛泽东同志说:不对,这不是姑嫂,是敌我。”

毛主席已经敏锐的察觉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阶级斗争并没有结束,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谁胜谁负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

毛主席5月15号的文章《事情正在起变化》发给党内高级干部阅读,文章提出:“最近这个时期,在民主党派和高等学校中,右派表现得最坚决、最猖狂.....我们还要让他们猖狂一个时期,让他们走到顶点”对于为什么要把“大量反动的乌烟瘴气的言论”登在报上,回答说:“这是为了让人民见识这些毒草、毒气,以便除掉它,灭掉它”。

7月,中央在青岛召开会议,讨论毛主席撰写的《1957年夏季的形势》,文中指出不叫反革命,而叫右派,“一是为了争取中间派,二是为了分化右派,使有一部分右派有可能转变过来”

李维汉事后回忆说“我当时思想上没有怀疑,生怕跟不上”“因此在民主党派、工商界、党外人士中坚决贯彻执行这些指示”。

在这场斗争中,右派怎么说,我们开始反击后,右派又是怎么说的,《回忆与研究》都有很多的体现!

1959年,“毛泽东给少奇同志写信,提出要给右派分子分期摘掉帽子”。不久之后,“党中央根据毛主席的建议,决定在庆祝建国十周年的时候,摘掉一批确实改好了的右派分子的帽子。”那些确实搞好了的人,后续要分批、分期的摘掉了他们的帽子。”

关于如何改造这些右派,李维汉同样参与了不少工作,还主持起草了两个改造纲要。并且根据书记处的意见,进行了修改。

李维汉认为“把取消定息,作为资产阶级消灭的标志,是没有错的”还提出了“五年内要把民主党派改造成社会主义政党,左派加中左分子要达到百分之七十甚至百分之八十,却是过高过急了。

这些当时被书记处修改或删掉了,这也是李维汉犯左的错误的一个标志。

此后,又有全国统战工作四级干部工作会议、贯彻缓和阶级关系的方针,不在党外人士中开展“反右倾”运动。

“我们从1959年国庆节开始,根据中央关于摘掉确实悔改的右派分子的帽子的指示,分期分批进行了摘帽子工作,到1962年共摘了四批。在全国55万被划为“右派分子”的人们中,大多数摘掉了“右派分子”的帽子。

诸如此类的记述,《回忆与研究》中还有很多很多。因为党外的反右以及其扩大化,李维汉都是走在最前头的!

“反右”错了吗?如果当时这个问题的答案还不明朗,现在再看呢?回过头来看,那些80年代被摘帽的所谓的“错划”的you派分子们写的、编的书籍、报刊,看看那些右派们fan毛、fan社会主义的言论;更为重要的是看看那些所谓被“错划”的you派摘帽上台后的表现,把他们划为右派有一丁点是冤枉他们吗?有一丝一毫的错吗?

有人总说,毛主席搞崇拜,搞一言堂,但是你可以看李维汉的回忆,比如

罗章龙当时在中央统战部,曾报送中央的《七年方针》,毛主席、刘,两人都已经审改同意,但是后来周恩来又提出不同的意见并进行了修改,提交中央书记处讨论后又对文件做了修改。

可见当时的决策,是完全的实行了党内民主的!而当时毛主席提议的很多决策,都是经过大家的一致认可后才加以施行的。

可见,千方百计想把毛主席塑造成独裁形象的人,是多么的恶毒!

此外,李维汉的回忆提供了不少资料,比如我们很多人关注的“八七会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瞿秋白的左倾盲动是如何开展的?李立三路线在江苏是如何贯彻实施的?王明如何上台?罗章龙如何走入歧途?

尽管李维汉的回忆提供了不少的文献资料,尽管他的入党介绍人是让人无比崇敬和敬佩的毛主席和蔡和森,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李维汉观点的就正确!

历史上的李维汉的轨迹,就像我们党一样,走的弯路不止一次!

早在赴法新民学会会员的蒙达尼会议时,李维汉就支持萧子升的温和改良,而反对蔡和森的激烈ge命。

但他后来在蔡和森影响下入党。3大之后,李维汉成为党内仅次于陈独秀的二号人物,八七会议上,他又担任会议主席,同瞿秋白一起主持八七会议。

李立三上台后,李维汉又成为委员之一。他坚决执行“立三路线”,昼夜工作甚至连觉也顾不得睡。六届四中全会上,李维汉受到了王明等人的激烈批判。

苏联回来之后,李维汉又积极参与了对毛主席的斗争,率先揪住“罗明路线”狠批,多次要他们作检讨;亲自坐镇批“邓(小平)、毛(泽覃)、谢(唯俊)、古(柏)”,撤了他们的职,公开写文章批他们是派别活动;准备长征转移时,他又把毛泽覃留在了即将沦陷的苏区。

针对李维汉的问题,在延安总结这段历史时,毛主席曾说,苏维埃后期的“左”倾机会主义错误,博古应负主要责任,李维汉次之,张闻天又次之。

李维汉曾自己总结:自己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高。他说,“我这个人的思想方法,局部经验是基础,到莫斯科后又学了些教条主义的方法,因此对问题的是非看不准,分不清。”

暮年,他说自己是毛泽东的学生。1983年9月发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的中国统一战线》一文,在党内外引起广泛反响。

如今,我们再返回去看《回忆与研究》中所记录反右、八七、立三路线等文献资料,仍旧可以看到历史的曲折。

THE END
0.纪念费孝通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中国民主同盟《费孝通九十新语》(重庆出版社,2005年11月)中有一篇“暮年漫谈”, 涉及1953年,由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雷德斐尔德(Robert Redfield)作序,由其夫人玛格丽特编辑的费孝通的《中国士绅》在英语世界出版。针对自己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曾经提出过中国不光要有民权,还要有绅权(这里说的“士绅”,类似今天讲的不掌握政府公权的jvzquC41yy}/ov{0qxh0ls1oo€u1o}v1ltzwƒx1548747furz
1.1957年:反右派斗争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3月12日,他又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共产党正在准备整风。党外人士自愿参加。要和风细雨,治jvzq<84yyy4djrscfcom{7hqo0io1ƒl|z1nvkqfpi86okjs1426:/9=1325dqwygpve97=>7584ivv
2.中央制定“右派”分子的划分标准(2)提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意见,并积极鼓吹这种意见的分子。(3)进行反党反社会主义活动特别恶劣、特别坚决的分子。(4)在历史上一贯反共反人民,在这次右派进攻中又积极进行反动活动的分子。中央还规定了审查批准的权限和不应划为右派分子的6种情形。通知还指出,划分右派分子要有适当的手续。jvzquC41yy}/eqf|kfobp7hqo1j0392371?63B4
3.右派分子1957年5月,中国共产党发起一场整风运动。许多知识分子和民主党派人士就党的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1957年6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指示》[2] ,《人民日报》发表了《这是为什么?》社论,从此,在全国开展了反右派斗争。对于右派分子的进攻予以反击是必要的。但是,由于中央对国内政治jvzq<84dm0nbqmncpzoo0ls1okv/rqu1'G;&:O*D5'K7'K9'DG+F7.=:':<&G>*CF'?1
4.陶善生:从1957年的“反右”谈一个亲历者对文革的思考他在《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一文中就曾明确指示:“右派学生首领应予彻底批判,但一般宜留在原地管教,并当‘教员’。”在由他亲自批准的对林希翎、谭天荣两人的处分决定中也有明确的规定:“开除学籍,留校监督劳动,当反面教员。” 尽管毛泽东在由他亲自撰写的文章和经他亲自批准的文件中对“右派”学生首领提出了不尽jvzquC41o0}z||m0eun1ltpvgtu0ymrAerbu|nf?47'kmB442=77
5.一“整风反右”中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在反右斗争开始时,虽然中央曾强调要严格区分政治问题和思想问题的界线,并提出划分右派分子的五条标准,但由于当时自上而下在“左”的指导思想下对形势的错误估计,因而反右斗争被严重扩大化。如1957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所批转的北京市委《关于北京市高校整风和反右斗争情况和今后工作部署的报告》中就曾提到,在32所高校jvzquC41fc}xy7slw0kew7hp1zyxj8sfzu5olm}1l{mn|mv|h|5zahhh{e{fsof|mji0qy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