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人在不了解历史的情况下,总会把反右斗争的错误扣在毛主席头上,其实通过追求史料发现并不是那样的,反右是毛主席提出的,的确没错,当时国内外形势下,西方思想向国内渗透,最明显的是西方所谓的“民主”思想,部分知识分子在没认清中国国情的情况下有意或无意地提些不适合当时社会环境的言论,是需要一次思想上的“整风”,但是扩大化并不在于毛主席身上。
我认为前五条反右原则不错,第六条在操作中易扩大化,但规定了须是主谋首恶惯犯才定右派分子,这又是预防扩大化的.毛主席说右派全国就五万左右,而当时xxx等人一抓就是五十五万之多,始料不及. 好处可以想象,是刹住了对新生共和国的进攻,不好处也有,特别是知识分子不敢说话了,但从别的资料可知,不久之后,就开始对右派分子甄别摘帽之类的,这又说明是在进行调整.
感到事物是复杂的,情况是不可一概而论的,经验与教训,都是应吸取的,文革初期及整个文革激烈期(约二年),中国人的一部份以运动后期会抓右派来威胁另一部份中国人,这也是事实,并且是奇妙现象,可是另一部份中国人却又不买这个账,而且作为中央文件的<十六条>却并不把这个所谓抓右派作为运动重点,而说重点是要整走资派,这成为一部份中国人的精神支柱,与另一部份中国人的恐惧点,这也是历史的事实.
反右问题应该是当时社会转型的症结,特别是政治体制转型,不能归结于哪一给人的错,是整个社会的必然的,偶然的病态,而有些人的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