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欧洲大陆上,无数种族、部落在此繁衍生息,其中定居于莱茵河以西的日耳曼民族由于身材高大、好战性强的特性在罗马帝国时期与凯尔特人、斯拉夫人并称为“欧洲三大蛮族”。公元前1世纪末期,罗马帝国取代罗马共和国,开始逐步向周边地区扩张。首当其冲的便是北方的日耳曼民族所聚居之地。在罗马帝国与日耳曼民族的长期征服斗争中,罗马帝国凭借日耳曼民族各部落分散聚居,互不干涉的特点采取集中优势兵力逐个击破的策略,终于征服了日耳曼各部落,将日耳曼民族纳入了罗马帝国的版图。而日耳曼民族在与罗马帝国的抗争之中也逐步意识到必须团结起来,形成一个部落联盟来抵御外敌的入侵。
在日耳曼民族被罗马帝国统治时期,由于日耳曼民族各部落在暗中成立了部落联盟,罗马帝国始终无法对日耳曼民族实行全面有效的统治。因此罗马帝国只得在日耳曼民族各部落实行名义上的统治。
此时在遥远的东方却发生了一件大事。公元91年,在华夏大地上,匈奴与东汉的长久战争以匈奴的失败而告终,南匈奴归附汉朝,北匈奴则转而向西扩张。经过几百年的扩张与迁徙,北匈奴来到了欧洲大陆上,对欧洲大陆进行进攻与劫掠。
而在公元3世纪到公元4世纪之间,罗马帝国已经进入了民族斗争、阶级斗争不断的帝国后期时代,曾经辉煌的“五贤帝时代”早已过去,取而代之的是连绵的内斗与叛乱。公元395年,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去世,根据其遗嘱将帝国一分为二,从此罗马帝国的实力更加衰微。乘此机会,北匈奴杰出领导者阿提拉在公元446年率军进攻意大利北部,威胁罗马,东罗马帝国援军未至,西罗马帝国面对强大的匈奴大军无一战之力,只得屈辱求和。此次战役之后,西方人畏惧的称其为“上帝之鞭”。罗马帝国的内讧与长期战乱,无疑给了日耳曼民族独立的机会。日耳曼民族各部落联合广大奴隶与罗马帝国重新开展了斗争,最终成功地建立起了许许多多日耳曼帝国,其中,法兰克王国逐渐成为了日耳曼各王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从公元4世纪末法兰克王国建立起,王国就开始进行全面扩张,王国先后经历“墨洛温王朝”和“加洛林王朝”时期。公元751年,法兰克王国宫相丕平篡夺王位,王国进入“加洛林王朝”时期。在此时期,丕平通过与教皇的协作帮助教皇清除来自君士坦丁堡的威胁并建立了教皇国(史称丕平献土),丕平由此也获得了王位的正统性承认。丕平去世后,其子查理通过一系列的大力扩张与征服使法兰克王国的领土得到了空前的扩张,查理也于公元800年由教皇加冕称帝,建立查理曼帝国。然在查理去世后,由于继承问题,查理的三个儿子为地盘互相争斗,最终与公元843年签订《凡尔登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是为西法兰克王国,东法兰克王国和中法兰克王国。这三个王国也分别成为了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的起源。其中东法兰克王国在962年其国王奥托一世在罗马教皇的加冕下称帝,建立神圣罗马帝国。至此,当今德国的形成进入了第二阶段,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神圣罗马帝国时期。
那么德意志在神圣罗马帝国这段时期的历史究竟进行了怎样的演变?为何神圣罗马帝国被后人戏称“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不帝国”?我们将在下期为大家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