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豪门演变史,反映了一个大时代(上)何东洋行何鸿燊杜月笙赌王家族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香港这个原本默默无名的弹丸之地就成了整个中国与资本主义接触最多的地方。而资本是追求财富的,在这个塑造了无数传奇的港岛,财富象征着权力以及一切。

在那个时代的香港,男人都想做大富豪,而女人都想嫁入豪门做阔太太,而但这明显是不可能的。而只有那些财富长久传承,薪火不断的家族,才能被被称作”豪门“。

那么,香港最早的豪门有哪些?在时代的变迁中,这些豪门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就像四大天王一般,香港人喜欢用四这个数字形容同一阶层,而香港的四大豪门,也是有新旧之分的,今天我们就先来讲讲旧四大:

1.何家

人人皆知何鸿燊是巨富,大家也都知道何鸿燊家中早年破产,是他白手起家,再次打下庞大的家业。但是何早在赌王之前,就已经有了一位传奇人物——何东。

何东是一个比何鸿燊更加传奇的人物,他是何鸿燊的伯父,白手起家,利用自己精明的头脑,将孤儿寡母的家庭变成了香港的名门望族。

何东的父亲是荷兰裔犹太人,所以他是一个混血儿,但他一直说只承认自己是中国人。

鸦片战争后,英国侵占了我国香港岛,所以很多欧洲国家的商人都来这里做生意。

一个英国商人,给自己取了个中文名何仕文,在香港,他认识了一个祖籍广东的艇户女子施娣,因为何仕文本就从事海上的贸易。所以和施娣的接触还算频繁。

经过交往后,何仕文对美丽的施娣产生了好感,之后就对施娣展开了热烈的追求,施娣没有承受住猛烈的感情,两人确定了恋爱关系。

虽然当时和洋人相爱是一件违背祖宗的事情,但施娣还是承受住了压力,她和何仕文生育了5个孩子,何东1862年出生,排行老二,但却是长子。

可惜之后因为文化和发展问题,何仕问最终抛妻弃子,回到了英国,只留下施娣则带着1女4子在香港艰难生活。

那时候的何东虽然年幼,但也知道母亲的不容易,他力所能及地帮助母亲,在上学之余还会照顾好弟弟妹妹。

贫苦的生活让和何东比同龄人更成熟,他从小就对中国的文化感兴趣,再加上父亲的他们的抛弃,所以他虽然有二分之一的荷兰血统,但他在外一直声称自己是中国人。

16岁时,何东高中毕业,然后他进入当时的海关工作,海关是一个更能了解到中外局势的职位。

他也想帮母亲解决一下家庭负担,所以一直在想赚钱的主意,3年后,他认为在海关学习到的东西已经够多了,在待下去也不会再有收获,所以毅然辞职,进入了一家洋行担任翻译。

洋行和外国的商贸来往更加多,也能学到更多东西,何东凭着过人的聪明才智得到了领导的赏识,不久就升职到了经理的职位。

他也接触到“买办”这个职业,“买办”比较通俗的说法就是中间人,在中国商人和外国商人之间做联系。

一个好的买办,对交易的促成有很大影响,如果交易额大,那么买办的得到的佣金也很多。

何东的买办之路非常顺利,他在1894年成为所在洋行的总经理,仅仅三年的时间,何东就成为了百万富豪,随后他辞去了总经理的职位,由其弟和何福担任,何福就是何鸿燊的祖父(何福也称何启福)。之后何家的商业版图一再扩大,成为当时香港有名的富豪。在事业进行的如火如荼时,何东还非常关心民族问题,戊戌变法失败后,他收留了逃难而来的康有为等人,他和孙中山、蒋介石等人也都有交往。

著名的“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是太平山顶挂出来的,得知此事后,何东十分愤怒。

1906年,他向当时的香港总督会和行政局申请,进入太平山山顶居住,因为何东社会影响力巨大,香港政府不得不同意,他成为第一个进入太平山山顶居住的华人,也打破了洋人立下的规矩。

1941年,香港沦陷,何东前往澳门避难,直到1946年,他又返回到香港,继续巩固他的商业帝国,之后他创立的何启东家族成为英属香港时期的香港第一望族。

那时候香港流行一句话,当你要说一个人不自量力时,可以说“你以为你是何东啊”,甚至在周星驰的电影《算死草》中,也有这句话。要知道当时距离何东去世已经快要半个世纪。

这也体现了当时何东在香港的影响力之大。

2.利家

利氏原居广东开平乡下,1850年代末美洲旧金山发现金矿,利希慎的父亲便前往旧金山在一家烟草公司谋到职位,同时把利希慎带到美国受教育,这是利氏家族的第一次发展。

此后利氏移居香港,但利家在香港的发家其实不甚光彩,是靠烟土贸易。

当时有一句老话,叫“上海杜月笙,香港利希慎”。

杜月笙大家都听说过,当时杜月笙所经营的烟土公司,一年的利润差不多是整个民国政府的三分之一收入,而香港的利希慎,可以说是比杜月笙更狠,直接垄断了香港的烟土生意。

与杜月笙有了钱后挥金如土不同的是,利希慎在不断靠自己的烟土生意敛财的同时,将自己的钱全都投入到正当的行业,包括房地产,金融产业等。

除了烟土业务外,利希慎又涉足地产投资和航运,1923年他的地产公司就已经成功在香港上市。

据说利希慎最重要的投资是1924年以385万元的价格买下了香港东角的大片土地,此后的利希慎置业公司开发的土地都源自这次冒险。

那个时代利希慎就是香港真正大佬,他是最大的房地产商人。

不过好景不长,利希慎因为澳门烟土贸易的垄断权与人发生纠纷,在1928年被人暗杀。

之后接棒的利孝和则是利希慎的第三个儿子,毕业后回国先后担任香港英美烟草公司董事,联合汽水厂主席。

而利孝和深知自己父亲的死因,所以这辈子从不沾烟土生意,并努力将父亲留下的遗产全部“洗白”。

不过真正让他名噪一时的还是与两个弟弟一起创立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利孝和任第一届董事局主席。1980年,利孝和因心脏病病逝,而后才由邵逸夫继任无线电视主席一职。

除了自家的TVB不算,利孝和参股的还有上海商业银行、银联保险、享宝财务、香港半导体公司、太古、国泰、中煤、汇丰,另外,利孝和还持有相当股份的和记黄埔,他相当于是李嘉诚的合伙人,和记黄埔利家也有一定的话语权。

利家的后人拥有大笔物业,但是他们严守家族资产只租不售的原则,据说整个香港的铜锣湾的几乎都是利家的,而现在的港股上市公司希慎兴业就是利家的资产。

另外,利希慎的儿媳妇、利孝和的太太利陆雁群现在被人称为“香港第一阔太”和香港第一女首富。

3.周家

周氏家族始于19世纪中叶来港的周永泰,后其长子周少岐建立商业帝国,担任定例局(香港立法局前身)议员,在政商界名噪一时,将周氏家族推向巅峰。

周永泰1830年出生在东莞常平屋夏,后经商迁徙到石龙。在周永泰30岁时,距离东莞不远的香港在开埠后,商贸日益活跃,让这个有着养家重担的小商想去闯荡一番。于是与新婚妻子李氏商讨后,一同移居香港。

当时香港开埠不久,大批移民不断涌入,社会鱼龙混杂中又充满机遇。周永泰抵港后,一开始经营商务,颇觉困难。随即发现丧礼上用到的器物何装饰品,是一块还没有被占领的市场,凭此迅速发展后,又将生意扩大到了珠宝以及黄金产业。

周家能够发迹的关键,除周永泰打拼20年所奠定的根基外,还以其妻子李氏密不可分。李氏16岁时嫁入周家,17岁随夫移居香港,“在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讨生活,夫妇二人无疑需要胼手胝足、节俭维生”。

李氏对家族最重要的贡献,是她十分重视教育,并懂得审时度势。当时香港在英国殖民统治之下,社会急需精通英文的人才,而内地仍开科取士,李氏认为子女的教育应有周详规划与部署,向丈夫提议,让诸子各有专攻,修读不同语言与学科,达到互助互补的目的。

李氏提出的这种中西学兼收并举的主意,力主将家族人力资源分散投资,促进家族人力资源的多元发展,周氏家族才得以继续茁壮发展。其中,长子周少岐凭借“西学”突围,让家族逐步致富,甚至走上“官路”。奠定了重视教育、求仕经商并举的家族发展道路的基础。

在周永泰家族中,周少岐、周卓凡、周峻年、周锡年等在香港的地位崇高,影响巨大,一举将家族推向发展高峰。尤其周少岐求仕经商并举的发展模式,更是其家族发展的一个标榜。

4.李家

此李家,并非后来的李嘉诚家族,而是李佩材建立的李氏家族。李佩材家族起始于19世纪90年代,和其他三大家族同样是来港发展,并成为后来的望族。

李佩材家族和利氏家族的共同点就是以贩卖鸦片起的家。李佩材本人来港后弃毒从商,先是担任职南和行的合伙人,后来自己又创办了和发成有限公司,为子孙奠定了基础李氏家族第二代李作元、李作联兄弟凭借父亲李佩材的财力和经商之道,努力的在香港进一步扩大经商版图,创立了著名的“东亚银行”;李作芳也创办了“九龙维记牛奶有限公司”,靠近香港的广东等地多见。

李氏家族从第三代起进入了香港政界,李福树先后担任过立法局非官守议员及行政局非官守议员;李福善先任职香港区域法院法官,及后历任香港高等法院原讼法庭法官及上诉法庭副庭长 李福兆的兴起历程:先投资地产业,及后任职香港联合交易所董事会主席;

李国章先任职外科医生,及后历任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院长、校长,及教育统筹局局长;李国能的兴先是任职大律师,后来成为香港终审法院首席法官。李氏家族从第一代到第四代对香港的经济、政治影响颇深。

上面的这旧四大家族,几乎都是在二战前就积累了庞大的财富,奠定了家族基础。但当世界步入和平发展后,新的产业链正在形成,这也让众多后起之秀崛起,形成了后来的”新四大家族“。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手绘地图】西班牙科尔多瓦帝国版图演变【31P】上这是玫儿的欧洲中世纪手绘地图系列之一,该系列其他手绘地图请点击: 《加洛林王朝的分裂【17P】》《1382年匈牙利的极盛创作过程》 《1500年意大利势力图创作过程》 《1648年神圣罗马帝国创作过程》 这也是玫儿的中世纪西班牙史系列文章之一,西班牙其它的相关文章请点击: 《西班牙无敌舰队战败始末》 《关于“西班牙皇帝”jvzquC41yy}/fxzdcp4dqv4pqvk09B:7:28228
1.朱嘉明:数字货币已经实现从边缘到中心的历史性转型数字货币的形成过程与传统货币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所以,数字货币的出现属于货币演变历史中的典型“突变”。借用生物学的语言:比特币开启的数字货币,属于人类货币史上的“新物种”。 作为新物种的数字货币产生后,不可避免地突破和超越此前所理解的货币“内涵”。对于形成数字货币理念与开发技术的“密码朋克”社群来说,他们既没有意愿,也没有可 jvzquC41kql/jn}wp0ipo872433136651463::96844ivvq
2.公元1~7世纪罗马帝国与波斯帝国统治模式的起源、演进与对抗机制论时至今日,西方古史学界关于古典时代罗马帝国和波斯帝国统治模式(Ruling Patterns)的讨论已经十分丰富。[3]然而,对罗马和波斯帝国的治理理念和“天下”观念进行详尽深入的对比性研究的成果尚不多见。其原因在于,罗马帝国和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在时空上似乎不存在可以进行横向对比的统一框架。但我们如果把阿契美尼德王朝jvzquC41{nk|3uyw4ff~3ep1oohx4322:039;;0jzn
3.重新理解欧洲国家的形成与演变:以《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为基础现代国家率先诞生于欧洲,这样的国家是怎样形成的?本章运用的文本《文明的冲突》及上面提及的《利维坦的诞生》,尝试回答的都是这一问题。这两本书的作者在研究中又都受查尔斯·蒂利的影响,我们在此处借助于蒂利的《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的文本,用他关于欧洲国家形成与演变的观点来补充和印证伯克与埃特曼的理论。查尔jvzquC41dqul0mtwdct/exr1tg|jg€437568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