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茂红读《被入侵的天堂:拉丁美洲环境史》|拉美的可持续性依附论加勒比

《被入侵的天堂:拉丁美洲环境史》,[美]肖恩·威廉·米勒著,谷蕾、李小燕译,江苏人民出版社·思库2022年11月出版,288页,68.00元

亚马孙雨林中的土著人,1854年-1869年。

西班牙入侵美洲,四处掠夺。

引人入胜的叙事模式在阅读《被入侵的天堂》时,笔者不由得想起自己在美国不同层次的大学历史学课堂上听课和参与教学的经历和体验。笔者访问的美国大学的历史课一般是五十分钟一次课,这样的排课保证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听讲,并保持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但这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那就是在短时间内讲授的内容要能够吸引住学生,同时授课形式要生动活泼,适合青年学生的特点。有经验的老师通常一次课选取一个既具典型性又有延展性的历史故事进行讲授,期间穿插很多提问,鼓励学生参与并启发学生思考。一次课结束时,大多数同学都如醉如痴,意犹未尽,期待下一次课尽快到来。《被入侵的天堂》中的每一章都由若干个故事组成。在对不同故事的描述和剖析中,回答了每章中作者提出的若干个层层递进的问题。另外,作者还以假设的方式提出问题,启发读者发挥历史想象力,进而在利用和解析史料中形成历史认识和结论。这样的阅读不但能够让读者了解拉美环境史,还能体会历史研究的奥秘,形成历史感和历史思维。显然,这样的环境史著作读起来不但让人兴味盎然,甚至还能产生一种穿越时空的历史体验。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被入侵的天堂》的英文版是2007年出版的,讨论其中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必须回到当时的学术情境中,否则就会产生以今天学术发展苛求作者的错觉。但是,毕竟是现在评这本书,因此提出的问题即使在当下也应该值得思考。从这两个角度出发,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一个是拉美的可持续性,另一个是拉美环境和文化变化与世界体系的关系。在《被入侵的天堂》中,可持续性是衡量文明的标准。显然它不同于传统历史学的进步或发展标准。但是,作者仅仅把可持续性局限在文明之内,或者如果涉及了自然,也只是人类感受到自然破坏产生了对人类及其文明的危害导致文明的不可持续。从人类中心主义视角来看,这种界定已经迈出了突破性的可喜一步,但是从环境史的视角来看,尚不到位。因为自然不仅仅是与人作用的,它还自成一体,按自己的规律运行。当人类对它的作用超过它的承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自然不仅不可持续,还会崩溃。在人类价值观作用下,某些自然的不可持续并不会对人类文明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但却会对它所在的生态系统产生不可弥补的影响。因此,在定义可持续性时,还要包括自然或生态体系的可持续性。只有把文明和自然的可持续性统一起来,并以它为标准才能既衡量出过往文明的得失,也能预示未来的走向。就拉美的自然或生态体系而言,除了森林、耕地、水域、大气、河流、山脉、城市等环境之外,还要关注牧场和草原以及畜牧业。事实上,畜牧业也是拉美部分国家的重要产业,对其环境史的研究在2007年之前也已产出了重要学术成果。《被入侵的天堂》在2008年获得拉美史大会颁发的埃莉诺·麦维尔奖。正是麦维尔早在1994年就出版了研究殖民时期墨西哥养羊业的环境后果的名著《羊灾:征服墨西哥的环境影响》(Elinor Melville, A Plague of Sheep: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of the Conquest of Mexico,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换言之,无论是从现实需要还是从学术积淀来看,都可以把拉美可持续性界定得更全面、更具普遍性。拉美史研究有两条路径,大体上可以概括为内在论和外在论。所谓内在论,就是从拉美内部因素分析拉美历史和发展。所谓外在论,就是从拉美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分析拉美历史和发展,依附论是其代表(劳尔·普雷维什,《外围资本主义》,商务印书馆,2015年;塞尔索·富尔塔多,《巴西经济增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特奥托尼奥·多斯桑托斯,《帝国主义与依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被入侵的天堂》大体上采用了内在论的视角,并做出了深刻分析。但是,拉丁美洲这六百多年的环境史与世界市场密不可分。除了三百多年的殖民征服和统治之外,拉美深受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的影响,突出表现就是资源榨取主义和新榨取主义以及依附性发展。早在1960年代,依附论就在拉美兴起,并对国际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研究的深入,依附论经历了从激进依附论到结构主义依附论再到依附性发展理论的转变,解决办法也经历了从革命到改良再到利用性发展的转变。虽然依附论主要关注发展,但其中不可避免要涉及资源环境利用。因而,依附论探讨的问题和环境史有共同之处或交集。换言之,无论是从全面分析拉美环境史的演变动力还是从与主流理论对话的角度来看,都应该对世界市场和世界体系与拉美环境史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总之,《被入侵的天堂》是一部富有新见、引人入胜、具有时代学术特点的拉美环境史著作,同时也是一部富有启发性、能够引起更为广泛深入思考的基础读物。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原始文明被入侵后,美洲大陆的历史进程如何《1491》:是对哥伦布抵达以前美洲人类生活的全面描述,构建出了引人入胜的印第安帝国故事,挑战了“欧洲中心论”的盛行观点,连《世界史》作者麦克尼尔都盛赞其是一部“不凡之作”。 欧洲探险和殖民时期(1492年 - 1763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欧洲列强如西班牙、英国、法国和荷兰等国家纷纷前来北美进行探险、贸易和殖jvzquC41yy}/lrfpuj{/exr1r1=f5ng59h>83j
1.《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征服美洲》(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编著)【简介所属分类:图书>历史>世界史>美洲史 本商品暂无详情。 价格说明 当当价:为商品的销售价,具体的成交价可能因会员使用优惠券、银铃铛等发生变化,最终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 定价:是图书封底定价。 划线价:划线价为参考价,划线价格可能是图书封底定价或该商品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等,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化和市场行情jvzq<84rtqjve}3fcpmecwl0eqs04B:;78760qyon
2.百年孤独与拉丁美洲历史拉丁美洲的独裁者们有着千奇百怪的“神奇”事迹:有人曾为自己的右腿举行了盛大的葬礼;有人曾下令把全国的黑狗斩尽杀绝,只因他笃信自己的一个敌人变成了一条黑狗;还有人命令举国上下将路灯统统用红纸包起来--为了防止麻疹流行?? 上 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先锋派小说”在中国文坛如日中天,当时写小说的人言必称“jvzquC41o0jpwkfp0eun1wtvg1883B>23560
3.剑桥拉丁美洲史第1卷.pdf免费在线阅读剑桥拉丁美洲史 第1卷.pdf 660页大小:12.22 MB 字数:约81.73万字 发布时间:2019-01-14发布于四川 浏览人气:568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剑桥拉丁美洲史 第1卷.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3;1623=4822932>7322632960ujzn
4.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理想国译丛33)全本书评在线阅读所属分类: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读书简介 目录 累计评论(0条) 拉丁美洲,这片富饶辽阔的土地,曾孕育出璀璨文明,为何如今却成为一个贫穷而动荡的大陆,沦为附庸? 1971年,受“依附理论”激发,乌拉圭记者、作家兼诗人爱德华多·加莱亚诺出版了这部震撼世界的《拉丁美洲 jvzq<84g0fgoimfpi0ipo8utqf{dv|43;2722B7930nuou
5.王晓德3、美国对外关系史 专著: 1、《美国文化与外交》(独著,38万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该书2002年被评为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08年被选入天津教育出版社的《名家文库》,增加了十万字由该社作为修订版出版。 2、《挑战与机遇:美洲贸易自由化研究》(独著,35万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jvzq<84kncy/ejxu0et0i{{1vvzl‚4yzf5
6.拉丁美洲史(华文全球史)(掌阅)拉丁美洲史(华文全球史)在线阅读jvzquC41yy}/k{jcfgx/exr1kpjfz7ujrAib?Lmcrvks0Rsfgz,q4F626266(knf?3838>534
7.秘鲁阿普拉主义的产生理论贡献及其局限性阿亚在其《历史时空说》一书中明确写道:“阿普拉主义认为我们的现实是基于‘印第安美洲时空’,不是从欧洲角度来诠释。它质疑欧洲视角的世界史划分法,古代、中世纪和现代是旧世界的编年史。”[18]阿亚认为,历史相对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发展,其哲学理论正是运用时空相对主义来解释马克思主义。尽管阿普拉党吸收欧洲jvzq<84kncy/e|xp0et0ztou1mdi8qo||532:;2:1z32:;2:49`5:<52;=/uqyon
8.《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22年第2期目录来到美洲:创造新的社会—生态景观 作者:丽思·塞德雷斯(Lise Sedrez),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2005年获斯坦福大学拉丁美洲史博士。曾任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长滩分校历史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拉丁美洲环境史。她是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环境史学会(SOLCHA)创始人之一。参与主编的环境史著作有:A HistoryjvzquC41yy}/e|xp0et0ftizr5{iuailyim||yh04974pf8ra:83:;?049742:5u49742:91a>9:48830|mvon
9.【中国社会科学报】江振鹏:西属美洲波托西白银推动全球化悖论德国史学家贡德·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重新审视了近代亚洲(主要是中国)的白银需求催生出的亚欧之间的密切经济联系,认为中国在前工业时代占据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并借此反驳“欧洲中心论”,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饶有趣味的是,这一时期亚洲流通的白银源于西班牙在美洲大规模的殖民掠夺。1542年,西班牙王室设立秘鲁总jvzquC41eun/hssw0gjv0ls13554f8h37;>7c<8482;0rjlg0jzn
10.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因此,梳理和了解拉丁美洲庶民研究的成就及影响,对于我们更为深刻和全面地认知非西方史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来源于《史学理论研究》2022年第4期)jvzquC41dp{ij7gpw0kew7hp1nyzl87692<50qyon
11.近代欧洲史学变革及其空间转换理论罗伯逊在其《美洲史》里强调西班牙人处于高级的商业社会阶段,而美洲土著社会属于原始的游牧阶段,美洲土著社会比西班牙人社会落后、低劣。尽管他批评了西班牙殖民者对待美洲土著的野蛮和残酷,也流露出对美洲土著居民的同情,但他认为,美洲土著社会的摧毁,无论多么悲壮,都是美洲土著社会向更高级社会迈进的一个必要阶段。jvzq<84vjgus{7ugqrrf0lto0et0p87235516:61e6665:2432?98A>0jvsm
12.美洲历史(豆瓣)《美洲历史》要讲述的美洲文明史有很大特点,自发现新大陆之后,美洲的文明发生了剧烈的演变,欧洲各国的殖民入侵几乎把美洲本土的玛雅文明和印加文明洗荡殆尽,到了近代文化发展时期,代之以欧洲多国混合的殖民政治和殖民经济,并且在新大陆上发展了区别欧洲的美洲文明,所以美洲文明就历史延续性来说,具有巨大断裂感和跳跃性jvzquC41dqul0mtwdct/exr1kuho1@2:2367/?5;/Z5
13.美国的奠基时代1585—1775历史语言文学.pdf美国的奠基时代 1585—1775 历 史语言文学.pdf,第 1 页引言美 国历史的起点应当定在何时,国内外史学界至今没有一致 的看法 。在各种美 国通史或早期史著作 中,有 的以印第安人独处 美洲 的时期为美国的史前时代 ,有 的以欧洲人 “发现 ”美洲为美 国历史的第一页,有 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3916:3<4355=179;50un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