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书:大秦是古埃及,而波斯来源于古印度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因为考证了一下条支国位置,条支就是波斯语对阿拉伯人的称呼Tazi,也就是大食,条支大食是一回事。条支国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奈半岛以及地中海东岸以色列巴勒斯坦一带,而条支王城可能就是耶路撒冷。

既然甘英试图从条支出发去大秦,而且声称“渡海南下”,那怎么也不可能是土耳其。

《后汉书》:和帝永元九年,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支。临大海欲度......自此南乘海,乃通大秦。

当然更不可能是意大利,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风土人情,大秦都跟意大利驴唇不对马嘴。

大秦在哪里?

我国史书对大秦的称呼有三个,按先后顺序为黎轩、大秦、拂林。之所以可以确定大秦就是古罗马帝国,证据有很多。

第一是拂林这个称呼来自波斯语,波斯语把Rome读成Fume,中国古代早期对西域知识,大多来自安息,所以就译成了拂林。

顺道一说,有种文物叫醉拂林,刻有希腊酒神的形象。这个酒神算古希腊还是古罗马抑或贵霜的,说不清楚,唯一能说清的是,这东西是中国原产,而且是隋唐之后才有,隋以前就没拂林这个称呼。

近期西安某隋朝古墓出土了一个醉拂林,有好事之徒赶紧拿这个说:“中国挖出了古希腊酒神,还不承认有古希腊?”

这东西跟古希腊有毛的关系,跟东罗马有关系还差不多,毕竟叫醉拂林。

第二是大秦与中国古代来往很多,多次派使者进贡,当然这些你在西方史书中看不到。每次使者过来都表明了王号,比如汉桓帝时期,大秦王安敦派使者首次进贡。

《后汉书》: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

罗马帝国早期有个安敦尼王朝,也就是所谓五贤帝时期,安敦尼王朝的每个皇帝,都可以称安敦王。这个安敦尼王朝时间从公元96-192年,延熹九年则是166年,时间恰好对应。

再比如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拂林王灭力伊灵改撒再次派使者进贡,这个拂林王就是拜占庭皇帝尼斯福鲁斯三世。这哥们全名叫Melissenus Nicephorus Kaisar,灭力伊灵是他的名,该撒就是凯撒。

《宋史》:元丰四年十月,其王灭力伊灵改撒始遣大首领弥厮都令厮孟判来献鞍马、刀剑、真珠。

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大秦还很弱小,也不叫大秦,而叫黎轩,所以史记对它的描述只有很简单的一句话。

《史记》:(安息)其西则条枝,北有奄蔡、黎轩。

张骞连描述它的兴趣都没有,只是拿它当工具来描述安息地理位置,安息西边是条支,北边则有两个国家,一个叫奄蔡,一个叫黎轩。

黎轩什么时候开始引起汉朝注意了呢?东汉班超派甘英出使,甘英听说西方有个大国,很有兴趣,本打算去一趟,走到了海边准备乘船的时候,被安息人拦住了。

安息人阻挠的原因很简单,他们想垄断汉朝贸易,也就是丝绸之路。安息长老给甘英灌了锅迷魂汤,“路很远,要是不刮风,三年也走不到。”

甘英去的时候,黎轩已经不叫黎轩了,正式改名叫大秦。

《后汉书》:大秦国一名犁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

但我觉得,这恐怕是个误会。

黎轩来源于黎凡特,也就是所谓日出之地,包括今天的叙利亚、黎巴嫩、约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

以色列约旦和巴勒斯坦地区,当时还在条支国手里,所以黎轩最早应该在黎巴嫩和叙利亚一带。

张骞说黎轩在安息北,安息当时是个横跨中西亚的大国,大概东起伊朗,西至地中海。奄蔡就是阿兰,里海东岸的一个游牧民族,它在安息的东北方,伊朗高原正北是里海,所以黎轩只能在安息的西北方。

这里只能是叙利亚,所以没毛病,黎轩最早起源地就是这里。

张骞去的时候,黎轩还是个小国,但到了甘英,黎轩就变成了大秦。

张骞于公元前130年首次出使西域,而甘英则是公元97年奉命出使西域,中间隔着200多年,也就是说,在这200年间,黎轩实现了飞跃,一跃而成为地中海首屈一指大国。

最明显的标志是,条支领土被大秦占了。

张骞对条支的描述是,条支国有弱水和西王母。

《史记》:安息长老传闻条枝有弱水、西王母。

弱水和西王母也是判断条支位置的重要依据,弱水是死海,而西王母则指西奈半岛上的月神山(西奈山)。

注:弱水本意指死亡之水,山海经称其在昆仑山下,流沙之滨,所以张骞和甘英不约而同把死海误认为了弱水。

但到了甘英去的时候,弱水和西王母,则变成大秦属地。

《后汉书》:或云其国西有弱水、流沙,近西王母所居处,几于日所入也。

鱼豢写《魏略》时,还特意为此吐了个槽。

《魏略》:前世又谬以为弱水在条支西,今弱水在大秦西。

很明显,鱼豢在吐槽《史记》,说它写错了,弱水是大秦的领土,而不是条支。

鱼豢敢吐槽,就说明他做过调查,自打丝绸之路开通,中原与西域来往频繁,鱼豢找几个安息商人问问路并非难事,说不定还见过大秦商人,所以他在《魏略》里对大秦的描述,是历代最详尽的。

但其实并非《史记》写错了,而是大秦变强了。甘英公元97年抵达地中海东岸,想想在他去之前发生了什么大事?

对,基督教兴起,基督教那就是公元1世纪的事。

甘英对大秦的描述,带有明显宗教特征。

《后汉书》:城中有五宫,相去各十里......其王日游一宫,听事五日而后遍。

王城里建了五所宫殿,宫殿就是大教堂,基督教有五大教堂,拉特朗大殿、圣伯多禄大殿、圣保禄大殿、圣老楞佐大殿及圣母大殿。

《后汉书》:置三十六将,皆会议国事。其王无有常人,皆简立贤者。

36将就是36个枢机主教,也叫红衣主教,是天主教核心,他们组成的枢机团,也是天主教核心管理机构,甚至拥有选举教宗大权。

所以甘英才说,大秦国王不是世袭,而是靠选举产生。

宗教领袖当然得选举,只有世俗领袖才会世袭。

甘英试图从条支国,也就是以色列一带,打算乘船南下去大秦国,那么他能去哪里?

只有一个地方,埃及。

希伯来语称西奈山为har sinai,可不就是大秦。

我们可以猜想,基督教兴起之后,黎轩变成了基督教国家,那么它第一个念头,当然是夺回西奈圣山。而夺取西奈半岛后,黎轩则以圣山为名,改名叫了大秦。

是不是合理到挑不出毛病?

占领了西奈半岛,也就自然发现了非洲大陆,于是大秦顺利来到古埃及定居,这也与圣经描写一致。

旧约称,先祖亚伯拉罕出生于两河流域,听从神的指示前往日出之地,然后又去了埃及定居。

西奈半岛全是沙漠,除了基督徒,还真没啥人对这里感兴趣。甘英选择坐船去大秦,也是因为如此,穿越沙漠的风险可比坐海船大得多。

旧约的《出埃及记》里,先知摩西离开埃及重返迦南,选择路线也是绕着红海走,没敢横穿西奈半岛。

现在是不是有点明白,为什么基督教伪造历史总是围绕这一带做文章,这里真就是基督教老家,他们就是在这里起源,兴起,发达。古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根本就是一回事。

我现在有个疑问,所谓古埃及文明,究竟是古埃及人留下的,还是古罗马帝国?西方为什么要掩盖黎轩搬家到埃及的历史?

如果是古罗马遗址,那根本谈不上5000年,最多2000,因为基督教自公元1世纪才兴起。

这里还有个细节,甘英说大秦人长得很像中国人。

《后汉书》: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

想想古埃及壁画中,古埃及人的长相,是不是也很像中国人?

埃及就是大秦,有几个明显证据。

《后汉书》:(大秦)而道多猛虎、师子,遮害行旅。

老虎且不说,你告诉我意大利半岛哪来的狮子?

《魏略》:大秦国俗多奇幻,口中出火,自缚自解,跳十二丸,巧妙非常。

打从张骞起,就介绍黎轩人擅长一种魔术,叫眩,安息王听说汉天子稀罕这个,还特意送了几个黎轩魔术师过去表演。

《史记》:(安息王)而后发使随汉使来观汉广大,以大鸟卵及黎轩善眩人。

如果你想给西亚古文化找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魔术,阿拉伯魔法师的大名各位应该都听过,而吐火至今仍是巴勒斯坦传统风俗,每逢大事必有喷火表演。

你何时何地听说过罗马人或意大利人有这艺能?

最明显例子在《新唐书》。

《新唐书》:自拂菻西南度碛二千里,有国曰磨邻,曰老勃萨。其人黑而性悍。

碛就是沙土,新唐书说拂林西南2000里都是沙漠,那里有两个国家,一个叫磨邻,一个叫老勃萨,那里的人又黑又凶悍。

虽然不明白磨邻和老勃萨是现今那里,非洲历史更空白,但可以很肯定,那就是非洲大兄弟无疑。

你别告诉我意大利半岛西南有2000里沙漠,还有黑兄弟。

如果可以确定大秦就是古埃及,那么罗塞塔石碑,都灵王书这些东西,你说它们是真还是假?

最后说一下波斯,波斯一词最早出现于《北齐书》。

《北齐书》:波斯国,都宿利城,在忸密西,古条支国也。其王姓波氏,名斯。

《新唐书》:波斯,居达遏水西,距京师万五千里而赢......人数十万,其先波斯匿王,大月氏别裔,王因以姓,又为国号。

首任波斯王姓波名斯,为啥起这个怪名字,因为他祖先叫波斯匿王。他是大月氏分支,趁着安息衰落,占领了条支国,自立为王。

波斯怎么会扯到大月氏身上?公元前130年左右,大月氏人被匈奴赶到了阿富汗,我们古书称之为大夏。大月氏占领了大夏,然后又南下占领了印度北部,创建了贵霜帝国,于是这部分印度人也成了大月氏人,所以他们其实是古印度人。

安息帝国本来是中亚最强的大国,但到了隋唐,渐渐就不行了。大唐建立安西都护府的时候,堂堂大安息帝国,已经变成了安国,昭武九姓之一(西域以昭武为姓的九个小国)。

还好后代出了个安禄山,总算为祖上争了点光,不过这似乎也不算啥好光。

北齐王朝时期(公元550-577年),一支大月氏人趁着安息衰落,跑去抢了条支国土地,为了表示与安息人不同,他们从祖先名字中摘了两个字,自称波斯。

这个波斯匿王可不是王号,他其实就是佛教里的明光王,佛陀释迦牟尼两大护教法王之一。波斯匿王是人家名字,梵语叫Prasenajit,又译卑先匿王,据说他是佛陀的好友兼徒弟,跟佛陀同龄。

那么问题来了,波斯建国于6世纪末,条支也毁灭于这个区间。从公元前130年张骞出使西域,到6世纪波斯建国,条支国至少有700年的历史。

条支国在西亚历史上非常重要,它跟安息、大秦、波斯都有密切关系,为什么西方史书从来找不到它的记载?

更搞笑的是,现在强行解释成塞琉古帝国,咱就别说北齐书了,甘英出使西域那都公元1世纪末了,他亲自到了条支国,可塞琉古帝国早在公元前就灭亡了。

第二个问题,波斯王是古印度人,波斯一词也是他自创,这是人家祖先的名字,他们跟伊朗高原古民族没半点关系。

那么,为什么早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语就有了波斯这个单词,比如希罗多德就在其著作中,把阿契美尼德王朝称为波斯人。

这是未卜先知吗?古希腊人提前1200年,就猜到有一支印度人跑到西亚建国,而且起了波斯这个名字?

THE END
0.为什么「非洲」是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第一大洲,却经常闹饥荒呢而非洲那边,没钱谁给他们高产的种子呢? 第三,人的原因最重要。 就只说黄河流域吧 自己翻翻史书,光有记载的,黄河发了多少水灾! up主说莫桑比克2米厚的黑土,华北平原没有吧? 除了自然灾害,黄河中下游经历了多少次战乱? 莫桑比克没有经历那么多战乱吧? jvzquC41yy}/lrfpuj{/exr1r1ib9l536gi8c?
1.消灭病毒有多难?人类历史上仅消灭两种,第二种曾让非洲大陆崩坏因此,在牛瘟没有被彻底消灭之前,很多执政者都需要颁布一定的政策来防止病牛流入市场。最严重的时候,由于牛瘟导致整个非洲大陆死伤无数,这里也被欧洲人入侵,从此展开了漫长的被殖民的历史。 19世纪末,非洲有90%的牛都因为牛瘟而死亡,这种严重的损失也让当地的生产力长期无法发展,由此陷入长期的贫困中。 jvzquC41m0yjpj3ep1gsvrhnga;:;=<36:>3a:;772782;52326vm‚=0jvsmA}~rg?jg8s6(v{vf?mk8l3
2.夏朝就是古埃及:华夏文明的源头,真的来自非洲吗?在两河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和华夏文明等世界主要古代文明中,华夏文明最为年轻。虽然华夏文明后来茁壮成长,但其成熟期比其他几大古文明要迟千年乃至几千年。古埃及五千多年历史都有章可阅、有物可证。相比之下,华夏的三皇五帝并非信史,特别是中国史书上第一个朝代夏朝的历史更是扑朔迷离。 jvzq<84yyy4dnrhmuwt/pny1oky0dkx1ujuxcyu0cuv@kmB362?3
3.郑和船队在非洲留下后裔?船员落难孤岛,发生了哪些事情?虽然他们与当地的女子结婚,但是跟岛上土著——西尤人不时发生械斗。 据史书记载,郑和带到国内的奇珍异宝中,影响最大的是非洲的长颈鹿与斑马,前者被称为“麒麟”,后者被称为“福鹿”。它们被作为神物,用来煊赫天朝的神威,曾起到巩固中国皇权统治的作用。 jvzquC41o0ypj~3eqo5b1?=384<17Ad343=34;<2
4.比较非洲各地的「历史称谓」和现今的称谓刚看到这么一个图,比较非洲各地的「历史称谓」和现今的称谓。 由于非洲经历了惨无人道的贩奴以及殖民历史,传统部落文化、甚至是许多文明帝国断档。许多现今的名称,是从史书记载里拿出来复用的,但已经与该历史并无联系了。 图中棕色为历史称谓,虚线内是现今的国家/地区。 jvzquC41m0yjpj3ep1gsvrhnga<:9;:8:9:1a:>h;:l5c=52326z2:r0jvsm
5.金犀牛:中世纪非洲史☆本书荣获Blois*佳史书大奖☆ 古代非洲没有文字系统,长期以来,人们虽没有否认这一段文明的存在,却一直低估了它的价值。作为非洲历史的专家,作者从古代文明与口述历史留下的线索出发,用引人入胜的笔法重构了这片大陆遗失的财富。 本书由34篇随笔组成,勾勒了8 世纪至15 世 纪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全景图:查理大帝 时jvzquC41dqul0mtwdct/exr1uwhkgly152:33B:21
6.《5万年中国简史》豆瓣8.2,一本颠覆你认知的历史书(五万年中国古往今来,史书的体例无非6种。一:编年体史书,以《左传》为代表二:纪传体史书,以《史记》为代表三:国别体史书,以《战国策》为代表四:通史,《史记》是其中代表五:断代史史书,以《汉书》为代表六:记事本末体,以《通鉴纪事本末》以上六种体例,虽以古代史书为代表,但也开了后代攥写历史体例的先河。我们过去所看jvzquC41dqul0mtwdct/exr1tg|jg€4347:87A>1
7.世界史书单(下)|由历史探寻未来*本书荣获Blois最佳史书大奖 ➤内容简介 古代非洲没有文字系统,长期以来,人们虽没有否认这一段文明的存在,却一直低估了它的价值。作为非洲历史的专家,作者从古代文明与口述历史留下的线索出发,用引人入胜的笔法重构了这片大陆遗失的财富。 本书由34篇随笔组成,勾勒了8 世纪至15 世 纪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全景图:jvzquC41yy}/fxzdcp4dqv4pqvk0:=75;6?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