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大司马年荐书|文史宴朱元璋罗马王莽帝国

今年大司马读书一方面是以补全去年说的在北欧、东欧、美洲史等方面的缺块,另一方面是努力清空家里的实体藏书,尽可能地把书籍电子化,因而读得比较乱。总总的来说,今年读书的时间比去年要少,不料年终一盘点,读的书的本数却比去年还多十本,可能读书的速度加快了吧。

今年也还是读到不少好书,按惯例挑选十本特别推荐,文末会附今年读书的书目,并用红色字体标出推荐书目。

往期链接:

1、奥戴德·盖勒《人类之旅:财富与不平等的起源》

这是一本人类学巨著,作者经过数十年打磨,提出了非常宏大的统一增长理论,用来解释整个人类的历史,书中高妙的见解俯拾皆是,作者的理论体系更能给人以极大的启发。

本书分两部分,每个部分都提供了极其精彩的分析框架。

前一部分探讨人类进入近代世界的原因,着重指出社会怎样进展到需要“人力资本”(即投资子女教育的同时减少生育)的时代,从而使人类脱离马尔萨斯陷阱(技术创新带来的产品增加必然因人口增加而逐渐摊薄到创新之前的程度);

后一部分探讨为何各文明发展如此不同,除了常见的地理、制度等因素外,尤其新颖的是提出了种群多元程度对于塑造商业社会的意义,因为种群越多元大家越需要血缘之外的契约作为社会运转的保障,而种群多元程度从离人类起源地东非越近越高(黑非洲本身因自然条件限制没能发展出高等文明),结合从美索不达米亚到东亚的族群来看,这个说法是成立的,而且这一点在政治经济文化的底部仍然发挥着作用。

但作者也不是极左,书中特意提到种群多元化处理不好会降低凝聚力,黑非洲本身就是明证,实际上有反思美国现状之意。

总之这本书高屋建瓴、视野宏大、持论公允,是一本极其精彩的好书,强烈向大家推荐,建议应买尽买。

2、李永晶《变异:日本二千年》

这本书主要从观念角度解释日本的历史文化与现实,令人拍案称奇的见解十分密集,国人对日本的误解其实多是因为对其复杂的文化缺乏了解之故。

日本与中国一样,都是以萨满教的内力来催动其他宗教的招式,实现三教乃至多教合一,其中萨满教对日本AV的影响,儒教的共同体意识对日本企业以及政府与企业的互相影响,都是较少被人注意到的地方,注意到这些地方才能对日本有一个全面而自洽的看法。

作者对日本的了解,深入表象之下的源代码,所以这本书可以说是灵魂作品,大司马认为,如果想对日本文明有一个总体而正确的了解,看这本书已经够了。

3、谌旭彬《活在洪武时代:朱元璋治下小人物的命运》

朱元璋的《大诰》是一部强词夺理,给自己暴政开脱、且强迫大家阅读的语录,全书充斥着“整个社会不行就我行”、“我杀你是为你好”之类毫无逻辑的胡言乱语。虽然朱元璋以后的皇帝没有完全依照《大诰》行事,《大诰》纸面上还是明朝的根本大法,影响很大,甚至有一些学者也信以为真,跟着《大诰》的节奏研究明初历史,这当然会导致对那个时代的认知偏差。

谌旭彬兄用小中见大的手法,从朱元璋《大诰》里不合情理的条目出发,结合明初制度加以分析,让朱元璋自打自脸,勾勒出洪武时代人间地狱的真面目,以及朱元璋穷三十年之力、处心积虑摧毁社会各阶层的过程,很有启发意义。

谌兄为写此书下了很大的功夫,使用了很多史料,文笔也晓畅易读,故事性很强,实在是一本帮助大家破除朱元璋迷信的好书,特别建议崇拜朱元璋的都买一本。

4、彼得·希瑟《罗马史诗三部曲》

彼得·希瑟的“罗马史诗三部曲”由《罗马帝国的陨落》、《罗马的复辟》、《帝国与蛮族》三部书构成。作者是罗马帝国后期与蛮族早期的史学权威,把罗马帝国崩溃到欧洲进入中世纪之间的历史梳理得非常清晰,纠正了大量爱德华·吉本等前贤制造的错误的刻板印象,可以说是罗马史研究的新的里程碑,值得深度关注。

《罗马帝国的陨落》一书利用新的考古学和文献解读的成果,基本上推翻了爱德华·吉本为西罗马帝国衰亡总结的原因,罗马帝国即便到了晚期政治也不算太差,具有广泛社会共同体的西欧,无论在帝国治下还是在蛮族治下,都有一定的议价权,即便秩序崩坏,也没有造成秦制帝国崩溃后那种惨烈的社会格式化,社会德性很高,值得仔细探究。

《罗马的复辟》一书讲的是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哥特王国的狄奥多里克、东罗马帝国的查士丁尼、法兰克王国的查理曼试图在西欧恢复西帝国体制的努力及其失败,以及欧洲怎样建立起教宗支配社会的“新罗马帝国”。从西帝国灭亡到教宗帝国建立这段历史大部分人都不熟悉,这本书可以补缺。读者们应该庆幸西帝国没有复活,不然就没有现代社会了。

《帝国与蛮族》一书,是对公元1000年前所有蛮族入侵东西罗马的方式的总结,作为学术著作竟能令人看得荡气回肠,着实不易。这一本着重解析前两本论述的日耳曼蛮族大迁徙背后的机制,并加上了斯拉夫蛮族大迁徙的内容。作者对历史上民族迁移的研究提升到了研究模型的高度,对于发现历史的本质极有指导,可以拿来研究东亚的民族迁徙,尤其适合研究跟日耳曼人、斯拉夫人相似的从事农耕的女真人。

5、王卓珲《神人之间——黄金时代的罗马皇帝》

作者毕业于耶鲁大学,该书以晓畅的文笔,在历史书写的过程中展示出制度史的演变和政治学的规律,阅读体验极佳。

所谓“黄金时代”,是指罗马帝国从屋大维到康茂德这一百多年“元首制”而非“君主制”的时期,包括屋大维在内的罗马人建立元首制最初是为了应对共和制度晚期的失效,是为了保护而不是欺压百姓,其集权程度与独夫意味都很淡,跟东亚申韩太监们的下流心术截然相反,评价为“伟大”并不过誉。

当然,随着集权制度的发展,罗马元首的集权也开始走向恶性,最终导致了“三世纪危机”,进入类似东方国家的君主制度,但罗马帝国这个过程非常缓慢,而且时有反复,其中有不少原理值得我们发掘。

深入了解罗马帝国,可以发现普通帝国和秦制帝国本质上的不同,所以能够从机制层面把罗马帝国元首制时期介绍清楚的此书就弥足珍贵了。

6、科林·韦尔斯《拜占庭的赠礼》

东罗马的军事政治历程,许多人都比较熟悉了,即使知之不详,肯定也颇有耳闻,但对于东罗马文化及其影响,了解的人就要少多了。

东罗马的两大遗产是古希腊学术和基督教信仰,且对整个欧洲和中东产生了重大影响。西欧文艺复兴时代主要吸取了古希腊学术这一部分而后实现飞跃,沙俄主要吸取了基督教信仰这一部分且加以劣化,伊斯兰世界吸收了二者中自己需要的部分并大放异彩,但可惜逐渐抛弃了人文主义,陷入了律法主义的怪圈,影响直至今日。

了解东罗马乃至阿拉伯的辉煌成就,有助于降低对中古唐宋时代的自大情绪。另外,了解到东罗马对中亚以西的重大影响,也可以更好地体认世界史的脉络。

7、寺泽薫《王权的诞生:弥生时代 古坟时代》

本书是”讲谈社日本史“的第一卷,讲述日本国家成熟和天皇出现之前的历史,也就是日本石器时代的历史。

因为石器时代日本的文献太少,这本书实质上是一部出色的人类学和考古学著作,而且旁征博引,有助于通过日本的史前观念丰富对世界史前史的认知。虽然猜测的部分稍多,但那是基于文献太少的无奈之举。

这本书带给大司马的最大启示是:因为跟大陆隔着大海,渡来人是零星、分批地乘船到达日本,彼此之间也缺乏联系,难以组成类似于草原帝国的强力结构征服日本,所以日本对大陆文化的吸收是一个在本土绳文传统的基础上自主、缓慢地挑选的过程,这是日本保守主义的根。

大和政权从奠基开始,就不是暴力征服型国家,而是合议制国家,这个传统同样镌刻在日本千余年的历史之中,直到今日。大和政权建立之时暴力程度还不如商朝,更不用说周和秦了,后来也没有被异族完全征服过,其社会和政治的演变是缓慢的,这是日本与英格兰相似之处,也是二者社会结构与社会观念具有同质性的原因。

总之,以文化相似的日本史为镜子自照,可以发现很多之前没注意的东西,非常有益。

8、查尔斯·金《欧亚角力场——黑海史》

作者是奥斯曼帝国史的专家,也是《佩拉宫的午夜》的作者。

这本《黑海史》是一部非常提纲挈领又切中肯綮的好书,介绍整个黑海周边的历史,同时对本都、东罗马、奥斯曼、沙俄等黑海史的参与者也有许多独到的评析,其行文极有穿透力,洞见了许多复杂的历史事件的实质。如果我写史前史的话,就希望向读者传达出这样的效果。

黑海周边对于世界史的影响远比想象的要大,而且书中也写到了一些极富冲击力的现象,比如高加索地区东正教王公的国民争先恐后逃亡阿拉伯帝国去给穆斯林做奴隶,因为古兰经规定穆斯林要善待奴隶,所以有些情况下当奴隶比当国民还要强,这也有助于理解中国六朝时期大量编户齐民不肯当帝国国民而情愿给贵族当宾客、僮仆的现象。

总之,这本书既提到了许多值得深思的细节,对知名历史事件的解析视角也很新颖。黑海史虽重要却是简中网络上的冷门话题,仔细阅读之后其实能带给我们许多启发。

9、金文京《汉文与东亚世界》

作者是旅日韩国人,也是”讲谈社中国史“三国卷的作者,这本书则属于“岩波新书”系列,是该系列里视野最宏大、见解最深刻的一本。

这本书讲述了中国周边各民族怎样对汉字加以变化来适应本民族语言,从日韩向西经满洲、蒙古直到突厥的泛阿尔泰语系语言,以及印度梵文、塞人所用的印欧语系语言,语序都与汉语不同,这些民族因而不约而同地使用各种训读和符号来调整汉语的语序,最终通过北族入主中原又反过来影响了汉语,令汉语的白话文变得跟文言文语序很不相同。该书论述东亚语言发展的过程十分精彩,令人大开眼界。

此外,该书也强调了一些被忽视的现象,如佛教对中日韩越等国翻天覆地的影响、新罗的假名和训读对日本的启迪等。这本书的缺点是可读性不太强,要买的话,最好是对这方面真感兴趣。

10、曹雨《一嚼两千年》

曹雨兄是饮食人类学家,这本书之外还有一本名作《中国食辣史》。

这是一本关于槟榔的饮食人类学著作,作者以槟榔生发开来,广泛涉及军事史、经济史、语言学等多个方面,深入浅出,还就一些话题发起了社会调查并进行解析,读此书有遍览山陵川谷之感,亦能察觉作者借槟榔之酒杯,浇自家之块垒的命意,可谓既华丽又翔实。

这本书,或者说许多饮食人类学的书,读起来有一种“咏物词”的感觉,就是以一种情感(古代文学的术语是“寄托”)为根基和脉络,从尽可能多地角度其描写一件事物,最终让读者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曹雨兄的这本书使用的始终是学者式的严谨语言,没有蓄意地卖弄文采,但将槟榔的每个角度读完之后,却突然体验到曹雨兄潜伏在全书背后的嵚崎之感,这是一种非常新颖而奇妙的阅读体验,令大司马欲罢不能,时不时催促曹雨兄再出新作。

体验新颖的写法,获取冷门和有趣的知识,是读这本书的独特乐趣。

下面附上大司马今年读的书,其中标红的表示推荐:

全球史与人类学

人类之旅:财富与不平等的起源,(以)奥戴德·盖勒

纠缠小史,(美)伊恩·霍德

一嚼两千年,曹雨

玻璃的世界,(美)艾伦·麦克法兰/(美)格林·马丁

欧亚大陆上的城市,成一农

海妖之歌:横跨欧亚的奇幻之旅,程方毅

全球海盗史:从维京人到索马里海盗,(英)彼得·莱尔

欧洲史

罗马元老院与人民,(英)玛丽·比尔德

神人之间:黄金时代的罗马皇帝,王卓珲

罗马帝国的陨落,(英)彼得·希瑟

罗马的复辟,(英)彼得·希瑟

帝国与蛮族,(英)彼得·希瑟

维京人的世界,(英)菲利普·帕克

中世纪的世界,(英)安妮塔·贝克

英国通史(第一卷),钱乘旦主编

法国史(上卷),(法)乔治·杜比

拜占庭的赠礼,(英)科林·韦尔斯

拜占庭一千年,(英)狄奥尼修斯·史塔克普洛斯

欧洲之门:乌克兰2000年史,浦洛基

德意志贵族,陆大鹏

日耳曼尼亚,西蒙·温德尔

德国人,埃米尔·路德维希

哈布斯堡王朝,卫克安

西班牙的灵魂:一个文明的哀伤与荣光,(美)约翰·克罗

查理五世和他的哈布斯堡帝国,张秦峰

东欧:草原边疆1500~1800,威廉·麦克尼尔

欧亚角力场——黑海史,(美)查尔斯·金

俄罗斯一千年(上下册),(英)马丁·西克史密斯

脆弱的征服:欧洲扩张与新世界秩序创建的真实故事,(英)杰森·沙曼

午夜降临前抵达,刘子超

内亚史

突厥人、粟特人与娜娜女神,(俄)马尔夏克

知识的源泉——布哈拉,蓝琪

伊朗四千年,(伊朗)霍昌·纳哈万迪 /(法)伊夫·博马提

伊朗细密画中的中国元素,(伊朗)纳斯霖·达斯坦

波斯之剑——纳迪尔沙与现代伊朗的崛起,(英)迈克尔·安斯沃西

自行车、港口与缝纫机:西方基建与日常技术在亚洲的相遇,曹寅

从巴格达到伊斯坦布尔,昝涛

美洲史

银、剑、石——拉丁美洲的三重烙印,(美)玛丽·阿格纳

非洲史

非洲通史,(英)凯文·希林顿

中国史

彩陶与青铜的对话,刘学堂

明月出天山——新疆天山走廊的考古与历史,张驰

典籍与经典:先秦的精神文明,王博

翦商,李硕

论语新劄:自由孔学的历史世界,李竞恒

孔子之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美)金鹏程

喜:一个秦吏和他的世界,鲁西奇

专制主义统治下的臣民心理,谢天佑

巫蛊之祸与儒生帝国的兴起,蔡亮

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张向荣

草与禾:中华文明4000年融合史,波音

映像与幻想——古代西方作家笔下的中国,万翔

龟兹历史与佛教文化,薛宗正、霍旭初

晋武帝司马炎,(日)福原启郎

五胡十六国:中国史上的民族大迁徙,(日)三崎良章

江西通史:魏晋南北朝卷,周兆望

南北战争三百年,李硕

中国儒学史(魏晋南北朝卷),刘振东

中国儒学史(隋唐卷),许凌云

草原狼纛:突厥汗国的历史与文化,陈凌

弃长安,张明扬

火与冰:后唐庄宗李存勖,(美)戴仁柱

宋代外交史,陶晋生

隐秘的女皇,刘云军

欧阳修:十一世纪的新儒家,刘子健

忧患:边事、党争与北宋政治,林鹄

金朝“异代”文士的民族认同之路,李秀莲

隳三都:蒙古灭金围城史,周思成

活在洪武时代:朱元璋治下小人物的命运,谌旭彬

嘉靖帝的四季,窦德士

征战:大清帝国的崛起,侯杨方

治世:大清帝国的兴亡启示,侯杨方

名臣:大清帝国的君臣博弈,侯杨方

军机处二百年,袁灿兴

战安庆:曾国藩的中年突围,周禄丰

广东通史(古代上册),方志钦、蒋祖源主编

中国史稿地图集(上下册),郭沫若主编

中华文明访谈录,张泉

经典重读

《道德经》译注,崔仲平《墨子》译注,辛志凤、蒋玉斌等

中国器物史

中国陶瓷,冯先铭

玻璃器史话,安家瑶

蹴鞠——中国古代的足球,宋兆麟

历史的味觉:食物背后的历史光影,白玮

文明的味蕾:华夏饮食的文化根脉,白玮

民间古玉鉴藏①,华义武、姚江波

古玉六百问,窦广利

日本史

汉文与东亚世界,(韩)金文京

变异:日本二千年,李永晶

王权的诞生(弥生时代 古坟时代),(日)寺泽薫

海客谈瀛洲——唐宋之际的中日交流,陈杰

共计90套,92本,推荐57本,推荐书籍的占比比去年(50/80)略大一点点,看来大司马选书的眼光又提高了。

专业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专业

熟悉历史陌生化,陌生历史普及化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期末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知识点融合——世界古代史【提纲一、世界史的概念 世界历史是以世界全局的观点,综合考察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各民族的历史,研究和阐明人类历史的演变,提示演变的规律和趋势。 (温馨提示:中国史是世界史的一部分,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意识的注意纵横联系、比较归纳。) 二、对世界史的总认识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312;4386516<:;?<58a?8;A629;8/uqyon
1.《说话技巧与处世智慧(上下册)》读书笔记请记住,跟你谈话的人,对他自己、他的需求和他的问题,更感兴趣千百倍。他对自己颈部的疖痛,比对非洲的四十次地震更感兴趣。当你下次开始跟别人交谈的时候,别忘了这点。 如果你要别人喜欢你说的话,请记住这条规则:“做一个好的听者。鼓励他人谈论他们自己。”听的意义一旦为你所重视,听的技巧一旦为你所掌握jvzquC41yy}/lrfpuj{/exr1r1:c;B7562k:4n
2.卢梭与大革命/世界文明史(上下册)(豆瓣)世界文明史(共12册),这套丛书还有 《伏尔泰时代/世界文明史》《世界文明史(全11卷)》《拿破仑时代/世界文明史》《世界文明史》《文艺复兴/世界文明史》等。 喜欢读"卢梭与大革命/世界文明史(上下册)"的人也喜欢 ··· 伏尔泰时代/世界文明史 8.7 路易十四时代/世界文明史 8.9 理性开始的时代/世界文明jvzquC41dqul0mtwdct/exr1uwhkgly16:<47B:1
3.非洲华人社会经济史(上中下)全本书评在线阅读本书为全面研究非洲华侨华人经济社会史之专著,阐述非洲华侨华人史研究的背景、方法论和现状分析,以及中非关系史概览之外,以时间为序,论述了从古代到辛亥革命时期、民国时期、1949—2016年以来非洲华侨华人社会经济各方面的演变。在此基础上,论及新移民的定义、作用和分类,以及华侨华人对非洲社会的影响等理论问题。 目 jvzq<84g0fgoimfpi0ipo8utqf{dv|43;272:@:2:0nuou
4.初三历史下册期末知识点2.明朝前期明成祖(朱棣)在1405——1433年派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他是我国也是世界历的伟大航海家。 3.明朝后期,女真的杰出首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国号为金,史称后金。迁都沈阳,后改称盛京。 4.明朝后期(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1年郑jvzquC41yy}/7:yguv4og}4ujq}039:229<30qyon
5.《中外历史纲要》下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教学设计.docx《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下册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一、教学理念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及家国情怀等五项素养应当相互融合,互相补充,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能够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本课以问题设计与材料情境为介质,融合jvzquC41okv/dxtm33>/exr1jvsm1;5431653;4935914=5752643:90ujzn
6.5.19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课件2024这是几百年来国际关系史上一个空前未有的变化,它为亚非国家独立自主地召开一次大型国际会议创造了条件。一·万隆会议①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殖民帝国纷纷瓦解,越来越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取得独立。 材料二:二战后,美苏之间日益加剧的冷战对峙局势,严重威胁着亚非国家的独立与安全。由于帝国主义对中间地带的争夺,亚非地区jvzquC41yy}/|}m0eun1|thv1::2;>4:34ivvq
7.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精选14篇)(二)过程与方法:结合地图,弄清西洋的概念,完成郑和下西洋盛况表,并与同一时期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作一简单比较,认识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三)情感与态度:郑和下西洋是我国航海世上的壮举,对促进我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大作用。认识外国贡使制度是明朝大国至上的一种反映。认识利玛窦等人jvzquC41yy}/fr~khctxgw3eqo5kc8=42;870qyon
8.编辑书单8月,我们发现了这些好书梁启超新浪财经7、《地图里的人类史》 作者:温骏轩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品方:磨铁图书 人类是如何脱离动物范畴,变身为万物之灵的?为何人类文明发源于热带,兴盛于温带?为什么尼罗河阻碍了埃及向非洲腹地传播文明,反而促使全新类型的海洋文明出现?意识形态及原始宗教信仰是如何在人的脑海中产生的? 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4/9>/245eql2ko|qjto~387;9693ujvsm
9.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整理,期中期末考试必备(1)进步性:是俄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废除了农奴制,促进社会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2)局限性:但农奴制的参与仍然存在,影响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民为获得人身自由和土地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第3课 美国内战 ——南北战争(1861-1865) jvzquC41yy}/z~jzkng/exr1zwkykok1lk{okjslknotjr4e62>90qyon
10.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教师设问①意图是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文字、观察地图,在汲取有效信息的基础上阐释和说明历史问题,培养学生调动历史知识解释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梳理阿拉伯及阿拉伯帝国兴起的简单经过等相关史实,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观念,设计指向为学生能够利用相关历史资料描述阿拉伯帝国兴起的相关史事。教师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61672<4725824<6662724;60ujzn
11.奴隶贸易与宗教冲突罗马灭亡后的地中海世界(上下册)罗马灭亡后的地中海世界(上下册)的书评。这是一段关于贪婪,权力和阴谋的历史。在当时,王权与教权互相争斗、宫廷贵族与地方权贵勾心斗角、上层对下层巧取豪夺、暴力冲突随处可见、宗教战争血腥残酷、饥饿与瘟疫的阴影时刻蠢动着……基督教国家纷纷陷入jvzquC41o0jpwkfp0eun1ktqm1xfxrjy18>26::61
12.专访历史学家樊树志:没有晚明,何来晚清?上观新闻:您站在全球史的角度解读晚明王朝,得出了“中国的近代化起步与欧洲几乎同步”这个结论,颠覆了不少人的认知。 樊树志: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世界历史出现了大变局,历史学家称之为地理大发现时代或大航海时代。欧洲的航海家绕过非洲好望角发现了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新航路,越过大西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这些发现标志jvzquC41yy}/loickn/exr1pg}t1mjvckr@kmB:32=57
13.教资备考高中历史说课教案:《古代非洲与美洲》教师资格我会在多媒体上呈现《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非洲史》等史料,请学生结合对各文明的理解,以历史兴趣小组为单位思考,古代非洲和美洲出现文明的共同条件有哪些。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明确:农业的发展、商业的繁荣和炼铁技术的进步等。紧接着我会进行强调:在古代,文明想要得到发展是离不开农业生产的,非洲和美洲文明也不能例外。 环节三jvzquC41lkgpuqn0mqumgjwp0eun1;544271387472=/j}rn
14.中非语言文化比较研究专业委员会2023年年会在我院圆满举行最后,尤其感谢中非语言文化比较研究专业委员会为本次年会提供赠书和杂志,感谢专委会给每位的参会教师赠送一套《非洲文学批评史稿》(上下册)、每位参会研究生赠送一本《美国非裔作家论》,每位参会代表赠送一本《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 jvzq<84yyy4tqoq0{p{/gmz0ep5jpot132751;:6:0nuo
15.【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思维导图简易课件(大合集)(建议收藏)【思维导图】《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思维导图】《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中古时期的欧洲 【思维导图】《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中古时期的亚洲 【思维导图】《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中古时期的非洲和美洲 【思维导图】《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全球航路的开辟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51371786213714A8:6:6`3:54:5>5:93u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