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艺术万年史

非洲黑人和大洋洲土著居民的艺术

1.非洲黑人的艺术(1)建筑和雕刻艺术

古代非洲,不只是北非的埃及,以及其后的北非阿拉伯国家,还有中部和南部非洲的黑人国家,都先后给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虽然各有大小,情况不同,但都是不可磨灭的事实。后来,与欧洲和亚洲比较起来,非洲显得落后了。在14世纪中叶发现了新航路以后,西方殖民列强开始对非洲各国进行侵略与掠夺,造成非洲陷入更加落后的境地。非洲文化的自然发展进程被破坏了或扭曲了,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就此停滞不前,那种认为只需赞美古代非洲文化成就而不用提及近代非洲文化创造的观点是不妥的。首先,在艺术的领域里就应指出非洲人当时的新成果,不管数量是多是少。不过,这样做颇为困难,因为受到迄今为止的研究工作未够全面、深入和具体的限制。因此,在这里只能举若干例子,并且只作简单的说明。着眼点在于特别容易受忽视的黑非洲国家。

在建筑方面,首先可以看看中非当时的罗兹维王国的石建筑物。罗兹维人在自17世纪后期起到1834年止统治的国度里,继承了中非地区先前已有的传统,采用自己设计的新式样,添造了一些富丽堂皇的石建筑宫殿,主要有德赫洛-德赫洛宫和纳拉塔利宫,其墙垣图案多姿多采,相当生动。在王国的另一行政中心克哈米,宫殿除了围墙外,还有荫蔽的过道。罗兹维人继承的是津巴布韦石建筑传统。津巴布韦位于南罗得西亚的西南部,那里有一群大型古建筑物,主体有二,一个是建在约700米高的山顶上的卫城,有15米高的堡垒,4-5米厚和10米高的围墙。另一个是在它下面椭圆形建筑物(称为"圣堂"),也有围墙,里面有两座圆锥形塔,高10米。在这两大建筑物之间还有一些石屋遗址。这些建筑十分宏伟,都是用当地的花岗石块堆砌而成,不施灰浆,要有高度的技术水平和周密的劳动组织才能完成。它始建于9世纪,并不是在一个时期内就全部建成,而是经历了漫长岁月,一直到17世纪还在继续进行。在罗兹维王国期间,"圣堂"围墙经过改建,其东端外圈砌成双山纹图案,显得特别壮丽。一直到19世纪初,罗兹维人还在这里举行宗教仪式。所以我们在这里也应该提及它。另外,在罗兹维王国边境上的伊尼安加地区住有不少部落群,他们同样有一套别出心裁的建筑技术:在海拔5千呎以上的高地上建造了以"地窖"(实际是关牲畜的围场)为中心的住宅群,住宅都是茅屋,建在"地窖"周围的高堤上,形成一种风格特殊的民居式样。

非洲的建筑成就还在沿几内亚湾的西非南岸的国家里出现。那里有个贝宁王国,16世纪葡萄牙人记载说贝宁城是个工艺发达的城市,城周围长达3英里。17世纪荷兰人报导说贝宁城街道宽阔,房屋鳞次栉比,王宫宏伟。贝宁同时以工艺品的制作称著,铜制铸雕、牙雕和木雕的艺术水平令人赞誉不止。在非洲大多数地区,木雕特别普遍,主要是小型雕像和面具,其传统源远流长,但在非洲炎热的气候条件下,能保存至今的木雕艺术品不可能是17或18世纪以前的制品。黑非洲部族众多,分散在不同地区,但制出的木雕艺术品在风格上常有共同的特点,例如形象鲜明,富有感染力;喜欢夸张,而又朴实轻盈。同时,各部族各地区又往往各具特色,例如多贡族的雕像动态优美,表情生动;因为部族中多擅长骑马,所以有骑马的雕刻品。又如鲍勒族喜欢把人像或头像与日常用具结合起来,人像小盒之类很常见,门户上和剑柄上常有浮雕,等等。除木雕、铜制铸雕和牙雕外,在一些部族里也出现了泥巴浮雕,例如埃维族的王宫在18世纪初就创作了精美的泥巴浮雕,以战争故事或寓言为主题。面具制作技巧也都很高超,艺术风格同样多姿多采。

(2)音乐和舞蹈

非洲黑人自古有自己的传统音乐和舞蹈。7世纪以后它受到阿拉伯人带来的伊斯兰教文化的广泛影响,15世纪以来欧洲人则把欧洲文化引进黑非洲,起初欧洲的教士企图反客为主,在宗教活动中禁止使用非洲音乐,但后来发觉通过非洲音乐能更快地实现传教的目的,改而利用当地的传统曲调,于是产生了有非洲音乐风格的赞美诗。同时,非洲人也逐渐熟悉了欧洲音乐和乐器。16至18世纪可以说是非洲传统音乐和欧洲音乐不断相互交流和融合的时代。但是黑非洲地域广阔,各部族的文化传统本来就各有特色,接受外来影响(除阿拉伯和欧洲的影响外,还有犹太人以及印尼——马来人等的影响)的角度和程度又各不相同,所以各地区各部族的音乐千差万别,多采多姿。其中西非和中非的音乐的节奏复杂,富于变化;东非和南非的音乐特别喜欢用鼓,以鼓为"灵魂",而且多声形式发达,调性明确。

非洲黑人热爱音乐,也擅长舞蹈。在17和18世纪的木雕人像和面具中,有大量反映歌舞的作品,例如有刚果的巴奎勒族的舞蹈面具等。非洲舞蹈分传统礼仪舞蹈和民间自娱性舞蹈。前者是为一定的宗教、祭祀、庆典和习俗的目的而跳的舞蹈,有相应的程式和严格的音乐造成一种神圣的气氛,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代代相传,非常受重视。舞蹈的种类包括敬神舞、驱邪舞、割礼舞、葬礼舞、狩猎舞、耕种舞等。国王登基、宣布法令等也举行礼仪舞蹈。民间自娱舞蹈常常是即兴活动,有的是比赛项目,有的是表演,还有人人都参加的。舞蹈的伴奏乐器是以鼓为主的打击乐器,能使节奏强烈、动作丰富的特征得到充分发挥。在"长者歌手"的领唱下,人们还以合唱叠句的形式配合,有时伴以喊叫声,使气氛更加热烈。非洲黑人音乐和舞蹈,对于世界音乐和舞蹈文化的发展有重大贡献。17世纪起,有800万非洲黑人被当作奴隶运往北美,他们大大促进了美国音乐的形成。此外,黑人歌舞还是现代西方许多流行音乐与舞蹈的重要渊源。

2.大洋洲土著居民的艺术

大洋洲是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为主,并包括周围或远或近的众多的岛屿和地区。在18世纪下半期欧洲移民大举进驻以前,这里只有土著居民,他们也有丰富的艺术创作活动,虽然大多处于原始文化阶段,但其成果不容忽视,是全人类的丰富多采的艺术宝库的组成部分。对于本书来说,这些成果中的哪一些是在17和18世纪取得的,这一问题比在非洲更难确定。不过,也不是连一点点办法都没有。

令人们感到庆幸的是,欧洲移民的来到新西兰时,没有使当地的土著毛利人的艺术传统完全中断,他们继续从事传统雕刻,制作带有雕刻图案的器具,如乐器、祭器、武器、饮具、烟斗等。以木雕为主,兼有石雕、骨雕。也在独木舟的船首、船尾和舵桨上以雕刻为装饰。他们喜欢刻人像,偏好螺旋形图案,也爱动物形象。在用于公共集会的建筑物里,这类雕刻既是装饰,也是某种象征。毛利人还擅长纺织和编织,妇女用的亚麻布常有美丽的花纹,麦杆编成的日用品,如篮子、盘子、扇子等,都有彩色图案。这一切,欧洲人在刚刚到达新西兰时都亲眼看到了,它说明包括17和18世纪在内的近代毛利人的艺术水平已经很高。

在大洋洲诸岛上,有的地方崇拜石文化。例如,汤加王国的首都郊外有一著名的石柱建筑,叫"哈安蒙加",由两块巨大的珊瑚巨石相对而立,加上横卧的石条,形成高5米宽6米的石门,上面刻着许多奇怪的线条,可能是古代的天文资料。如果说这座石门是比17和18世纪早得多的时代(12世纪左右)建成的,那么复活岛上的巨形石雕像就始刻于7世纪而延续到17世纪了。石雕像总数达到600多座,最高的近10米,最重的超过80吨,一般的高4-5米,重4-5吨。虽然已经考证到最迟至1680年复活岛居民仍热心于采石和刻像工作,但不知道为什么此后却停止了下来。在大洋洲的范围内,这是雕塑艺术的最高成就。然而不幸的是欧洲人到来以后,岛上土著居民几乎完全灭绝,现有岛民中极少是土著后裔,这使科学家研究这些石雕像的奥秘失去最好的"活档案"。大洋洲土著居民的音乐和舞蹈艺术在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祭祀和庆典要以歌舞作为重要仪式,劳动之余也以歌舞娱乐。因为生活在广阔的大自然中,他们善于模仿动物的叫声和动作,如新西兰的毛利人最喜欢模仿鸟鸣,而澳大利亚的土著常以兽类的蹦跳方式舞蹈,同时化妆成相似的模样,系上"尾巴";或者以舞蹈模仿狩猎、捕鱼等动作,表现劳动的过程。对许多土著来说都重要的,还有表演祖先的图腾舞和各种神人舞。各式各样的面具配合了歌舞化妆的需要,对渲染气氛起了很大的作用。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踢踏舞(tapdance)、弗拉门戈舞美式踢踏舞,在美洲大陆的民族大融合中,将爱尔兰木屐舞和非洲民族的传统音乐以及那祭祀时的原始舞蹈结合,发展形成。以自由轻松为形态,追求节奏的复杂表达。作为非洲民族艺术的一种新大陆的提升,美式踢踏舞继承了黑人那种天性中深蕴的原始自由,“ TAP IS NOT MAP ”一直作为美式踢踏舞的真谛被发扬。比尔·罗宾森 Bill “Bojangles” Ro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21372386214<68:=3:a?57;;433;/uqyon
1.园~萌豆启蒙创意美术班】梵高系列(古典艺术课程)——《黑人》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黑人的部落,感受他们原始、奔放、充满生命力量的舞蹈吧。 看到小朋友能独立完成每一幅作品是最大的进步。 美育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培养孩子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绘画是启迪孩子心智的教育手段,体现着教育,反映着发展。对幼儿绘画的作品不能只着眼于画面,更主要的是要重视绘jvzquC41yy}/onnrkct/ew45cljho?s
2.黑人123(非洲音乐特点)下xxj422715律动性强是非洲黑人舞蹈音乐的又一特点。他们的动作粗犷有力,感情炽烈,善于以夸张的形体动作抒发自己的感情,舞者常常剧烈地甩动头部、起伏胸部、屈伸腰部、摆动胯部、扭动臀部、晃动手脚、跺脚等。南部非洲祖鲁族的“跺脚舞”,就是以强烈的腿部的律动来表达情感的;加纳弗拉人的“迪阿“舞,每个舞蹈者右踝上戴一串蜂jvzq<84o0drpi7hjkpgvpr}0pgz0wri/42>149;7/kj.3A8:;9
3.八年级语文、音乐教学设计(4)启发学生指出黑人歌曲具有多声部的特点。 (5)教师应用五度关系,为学生演唱的歌曲《依呀呀噢咧噢》第一段伴唱。 (6)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三、延伸 聆听当代流行歌手演唱的摇滚风格的歌曲,引导学生注意传统演唱方式与摇滚演唱方式在节奏上的变化和差异。 非洲黑人舞蹈对美国和其他西方世界的音乐舞蹈产生了很大jvzquC41yy}/7:yguv4og}4ujq}039>8;5870qyon
4.非洲歌舞音乐教案(精选8篇)三、非洲音乐与世界音乐 (一)非洲音乐与踢踏舞 1、欣赏踢踏舞片段。 2、讨论:这种舞蹈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它借鉴了非洲音乐的哪些特点? 3、介绍踢踏舞:上一世纪二十年代是非洲黑人奴隶把各自的民间舞蹈带到了美国这块移民大陆上,这些民间舞蹈逐步融合形成了新的舞蹈形式——踢踏舞。踢踏舞受黑人传统吉鼓节奏的影响,jvzq<84yyy4vpsx0eqs0lrfqcp5zkw~wg1814:5:48774>88a665;?520jznn
5.外国民族音乐能是一种严肃的音乐剧,是音乐、舞蹈、戏剧相结合的综合艺术;狂言是以狡猾为主的台词剧,音乐成分少,篇幅较短。 能【民谣】的音乐特点:1、按类型化来进行作曲;2、“定位方法”的表 现;3、旋律的单纯性与节奏的复杂性;4、即兴性的演奏 二、日本民族乐器: 1、日本筝: 既包括用筝演奏的器乐曲,也包括以筝作为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84:7:37
6.带你了解拉丁音乐的历史文化进程所谓的拉丁音乐(Latin music)指的是从美国与墨西哥交界的格兰德河到最南端的合恩角之间的拉丁美洲地区的流行音乐。 拉丁美洲是一个多民族的组合,因此拉丁音乐是以多种音乐的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多元化的混合型音乐。无论是欧洲的白人音乐、非洲的黑人音乐还是美洲的印第安音乐,甚至是东方的亚洲音乐,都对拉丁音乐作出过不jvzquC41yy}/fjsifl4dqv4pgyy0FsMq4H6eLuX0jznn
7.世界民族音乐节奏是非洲黑人音乐中最重要的因素,强烈奔放,复杂多变的节奏是黑人对世界音乐的最大贡献。 世界上有一种一个人同时唱两个声部的歌曲,一般人很难相信,但这是确实无疑的,那就是蒙古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图瓦共和国的“呼麦”歌曲,过去我国新疆蒙古族中也有人会唱。“呼麦”歌曲堪称音乐世界中的一朵奇葩,国际音乐界jvzquC41yy}/fxzdcp4dqv4pqvk03>;::9<748
8.拉丁舞的五大分类及特点伦巴被称为爱情之舞。源于16世纪非洲的黑人歌舞的的民间舞蹈,流行于拉丁美洲,后在古巴得到发展,所以又叫古巴伦巴。舞曲节奏为4/4拍。它的风格和动律特点可归纳为稳中摆、柔中韧、快中慢。 用四拍走三步,节奏为快快慢快。步一拍一步,慢步两拍一步。臀部是走三步摆三下。它的出脚动作迅捷,无论快步或慢步都jvzquC41o0ui3950eqs0rnnzwp5Mc}np16765@3jvor
9.八年级下册音乐人音版9篇(全文)师:激越、欢腾的鼓声把我们带入了遥远的非洲,同时也感受了非洲音乐那粗犷、豪放的旋律。你们想不想走进非洲,了解非洲歌舞曲的特点? 生:想。 师:今天我就带大家走进非洲,去体验非洲歌舞曲的风格特点并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刚果歌舞曲《咿唷嘞啦》。 jvzquC41yy}/;B}wgunv0lto1y5gkuj{32lgysw0jvsm
10.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5篇[精]二、聆听丰多姆佛罗姆的舞蹈音乐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非洲舞蹈的`特点,聆听后的感想启发。凭自己的想象回答问题,大胆的拓展思维。 2、延伸---非洲舞蹈节奏对世界音乐文化的贡献(街舞、爵士舞、踢踏舞在节奏上的变化)非洲黑人舞蹈对美国和其他西方世界的音乐舞蹈产生了很大影响。它特有的节奏是现代西方大多数流行音乐jvzq<84yyy4vpsx0eqs0lrfqcp5ngrxjw1814=5742773B:2a:822>>20jznn
11.RollJordan,Roll:LucyMcKim的黑人赞歌(为奴十二年)影评1862年,在皇家港口的历史事件的背景下,她忠实录制了两首黑奴音乐并广为传唱。这两首歌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日后的黑奴音乐和舞蹈。然而,Mckim的音乐最可贵的精神可能在于,她成功地为黑人赋予了浓厚的宗教情结,以最虔诚的宗教价值观使得基督教信仰取代了非洲野蛮未开化的形象。___皇家港口,坐落于美国佐治亚州萨凡纳和jvzquC41oq|jg7iqwdgo0lto1tkwkn|18:797?>1